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评论专区
主题:人物塑造耶?情节塑造耶?——砖砸浮雅《烟花》 [10]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这是我第一次看浮雅的文,对作者不甚熟悉。但观文如见人,看一眼《烟花》,便知浮雅大的写作水平确已不俗。虽然《烟花》采与《破城》相似的写作风格,但文笔简洁,功底深厚,可谓自成一家。

此文在原创网上分数不高,留言也不多。可能因为一来浮雅的窝不在晋江,二来这里也缺少为作品推波助澜的人,所以才会造成如此冷清的局面。而看浮雅的留言,似透露了些许对在晋江贴文的失望。

的确,自己的作品没有回应是件痛苦的事,更何况一部好作品。因此本着对《烟花》一文的欣赏,我写下这篇长评,希望能为浮雅及其作品做个推荐,顺带对文章挑点小刺。


曾问浮雅要鲜花还是要砖,结果回答是两个都要。笑……

我觉得,鲜花的确看的舒心,并且能带来人气,但却是镜花水月。真正为浮雅好,想要大人不断进步的,还是非砖不可。只要大大能察缺补漏,以你的水平,我并不担心将来没有好文出炉。因此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厚着脸皮撤花给砖。


闲话到此,进入正题。

通观全文,今天我这砖只砸一点。

一小受众小攻,《烟花》写的极是煽情。在七万字的篇幅中,主角白泠与龙觞、嘉侑、轩辕铭、怀砂四人的缘起纠葛,被完整地融入敌我双方国仇家恨中。不同的背景立场,规划出迥异的人物冲突,让故事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这样的文章构思相当不错,可问题是,作者煽情煽得有点过了。

我这里说的“过”,并非指人物言语上的不妥,或者有任何的纯感官文字出现。而是指作者为了“言情”气氛的突显,而营造出的某些情节,模糊了人物本身的性格刻画。

在这里探讨一个问题———对小说人物的刻画和小说情节的安排究竟哪一个更重要?

在我的概念里,考察一篇小说是否上档次,文笔情节和人物描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但真正的经典文,往往并非在文笔和情节上取胜,而是人物性格刻画上的成功。一篇好的小说,离不开对小说中人物性格情感的探讨。当文中的角色立体丰满起来时,小说也已成功一大半了。

举个例子:加缪的《局外人》,情节并不复杂,描写也趋于单调,可这篇小说凭着对主人公莫尔索的成功心理刻画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存在主义小说的经典篇章。而莫尔索世界边缘人的处世观反过来决定了情节的设置和文章的基调。

看近点,我们来说说余华。他的早期作品,将故事情节作为小说重心。而如今,他则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过渡,我们在他的文中所见更多的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正是这一区划,立时使他提升到了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行列。


扯得有点远,我们再说回来。

写耽美言情这般娱乐性的小说,是否需要采用那般高要求,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我想总是公认的,那就是,小说中人物刻画极其重要,而情节设置是为了人物性格的塑造所服务的。

拿《烟花》中几大人物,做一个具体分析。

白泠,虽是越彀“第一美人”,但淡泊睿智。在长久诽言诽语的压力下,仍能压抑下自己的感情,尽心辅佐幼帝。在国家处于风雨飘摇时,以微薄的肩膀担负起整个帝国的命运。说实话,这样的人物设定相当诱人。可是文章里有些情节,却怎么看怎么不像这样“睿智”的人会做出来的。比如暗巷遇敌,比如轻信怀砂“不信任”的断言,淋雨那段,被龙觞带回冰国后的一时柔情,以及最后“轻轻撩拨以求死”的方式。当然,大大可以说我想塑造的角色就是这般优柔寡断或者软弱而敏感,可问题是文章开头对他的描写,向读者传递的信息似乎并非如此。

其实这个毛病在怀砂的塑造上体现的最明显。从头看到底,总觉得这个人物的思想有点混乱:他爱白泠,被一顿鞭打后却开始忠君忠到十足十?剑都架在白泠脖子上了都无法下手,过了两天却会同意他以死亡来换取嘉侑生存的要求?当然,这些情节上的矛盾可以解释为这个人物心里矛盾的展示。可问题是,写矛盾也是要有伏笔的。他的心里究竟如何转换,总要给读者一点提示不是?若没有,我便只能将之理解为为了情节而情节的硬伤了。

嘉侑虽然只有十五岁,可是从文章开头,作者便将其设定为一个冷眼看世,具有超越自己年龄智慧的小皇帝。可是这样一个角色,到最后居然会在成功逃脱的关头,拔刀刺龙而白白牺牲。这般有勇无谋的短视行为,我不知道该解释成作者想要结文而显露的仓促,还是这从来便是作者心目中为其设定好的性格?如果是前者,那是写文的态度问题,如果是后者,那这般前后矛盾的性格,伏笔又在哪里?

整篇小说,言情的片断一幕接着一幕,无论白泠说什么做什么,走到哪里,都会有各种包含着言情元素的场景出现。当然,这样的小说的确好看,因为我们原本就是来看一帮帅哥“谈情说爱”的。可问题是,你小说中的情节已经驾驭了人物本身,人物性格随着情节而不断游移变化,看到最后,情节是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却将人物的塑造毁去了一半,这就有点捡芝麻扔西瓜了。


揣测一下浮雅在写文前的构思过程,也许是这样的:有了一个主题后,脑中不断浮现各个煽情的场面,然后把人物往里面填。
这样的构思方式,往往造成人物为情节服务,为了情节而情节的弊病。

建议将来写文,大大可以转换一种思路:脑中先想好自己要塑造怎样的人,他有什么性格,然后再来想情节。想出情节后,将人物代到那个场景中去看看,以他那样性格的人,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要心疼,再好的情节都删了吧,另外再想,直到真正符合你小说人物的情节出现。

平心而论,这样的创作是比较累人的,也考验作者的耐心和真实水平。可是看了《烟花》,便知你的文章已经浑然与那些小白文是两个档次的了。既然已经有了这般功底,那我说为何不对自己再提高一点要求呢?


集中火力,只砸一点,其他小细节上的不足之处,我在每章后的跟贴已经指出,这里便不再叙述。对浮雅的文章相当欣赏,所以“爱之深,责之切”,在鸡蛋里挑骨头。砖敲的有不妥当之处,还望浮雅指出,咱们交流交流。


最后加一句,并非是砖,只是最近自己写文的心得,想和大大探讨而已。

文章的开头就像一个作者持刀在西瓜上下的第一个切口。私以为,这个切口要小。因为“小”,所以容易把握,再加上好的文笔,便能够吸引人。观《烟花》,开头从菖蒲引入,我觉得这一刀便是切得又小又好,在此赞一声。

同样的,人物描写是不是也能运用“切口原理”呢?人物性格都是多侧面的。刚上场时,对人物切上一小口,随着故事的深入,再慢慢将其性格的多面曝露出来。之所以会这般想,是因为看多了现在的文章,一上来主角的形象便“高、大、全”,好像天下什么好事都被他一人占尽了。这样一来不仅让读者迅速为角色套上了框框,更甚的,是作者在写后面的故事时总觉被局限了,在人物的描写上施展不开。不知大大有没有这种感觉?笑……。



最后的最后,再闲话一句:低分出好文,这个规律我在晋江屡试不爽。




№0 ☆☆☆梁微云 2005-02-08 10:07:40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低分出好文,这个规律我在晋江屡试不爽。
 
 
 
 
  
  
☆☆☆梁微云于2005-02-08 10:07:40留言☆☆☆
  
太对了!!!
№1 ☆☆☆...2005-02-08 10:34:1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很多作者都是这样的啦~
№2 ☆☆☆卡门2005-02-08 12:47:4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真的呀,低分出好文?好耶,那我只捡分少的看。
您分析的很清楚也很好,这文俺没看过,不过看您的分析,作者确实是犯了个通病。如果是小白作者,读者也就懒得对之提意见了,确实是因为认为这个作者大有可为才敢冒着被批的险去批评的。我也觉得很多作者是为了求出现特定情节而生拧人物,这种做法是很不好。
以我的经验,看文时要先看作者在文中是以明鉴一切的上帝一角出现文中的还是以一架摄像机的角色出现的。如果是前者,那么她在以洞鉴一切的口气向我们介绍人物的时候,我的选择是先不信。这样是防止被功力不够强的作者耍了,白白为剧中人伤心。如果是后者,我就会比较信任作者,因为她没有代替我们去做判断的想法。不过,大部分作者都是选择以上帝型出现的,只是,做上帝是很难的,一切都得亲自安排妥帖才行。功力差点的作者似乎不应过早挑起这种大梁,还是应该先提高自己才对。
№3 ☆☆☆louisordov2005-02-08 13:26:0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楼上的把我想讲却因水平有限讲不出的感受说得好清楚。
举双手双脚赞同!
№4 ☆☆☆想想2005-02-08 14:31:1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谢谢楼上哦!好荣幸。
№5 ☆☆☆louisordov2005-02-08 14:38:5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恩,和在露的ID统一一下再发言吧,浮大这个文我已经追了很久了,一般来说都根据进度发表点对未来的希望之类的意见,关于这个文的评论没想过,楼主这么一说我也有点兴趣跟着说点意见了。
这个文的确很像破城,作者本人也承认很喜欢姬大的文风,所以有点相似也无可厚非。
我对文章很少很深入很理论的看,但是这个文始终围绕着一种很唯美的气息,就是说事件发生的场面都是如同漫画一般,有一种静止的美感,如果说这个文给人什么深刻的印象的话,那就是看文的同时,可以有一种看电视剧或者说是看漫画的效果,有种很日本的味道在里面,很难说是不是喜欢这种风格,但是作为文章的特点,这个文无疑有很强烈的风格,是一篇值得一看的好文~
看过阴阳师吧,阴阳师很多场景都是静止的而且是很完美的静止,从每个角度都可以入画,这个文就给人这种感觉。。
最后再提一句吧,偶喜欢怀砂~!!!浮大如果一定要当后妈,弄死怀砂的话,那索性把泠也弄死算了,要死死一双吧。。
闪。。。
№6 ☆☆☆波斯可乐2005-02-08 23:05:1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在秋之屋看到這篇「煙花」的時候,已經差不多連載過一半了!十分的引人入勝,也讓讀者對很多人有不少的期待,只是.....結局感覺有點草率,好可惜!
№7 ☆☆☆很可惜!2005-02-09 00:13:1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看烟花是因为喜欢姬泱。开始时狂追,觉得很像破城。过后,觉得情节越来越......怎么说呢,俗。结果爆走。
 
可惜啊......
№8 ☆☆☆2005-02-10 00:31:1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倒觉得人物如果性格比较有趣的话,情节和对话很容易就会发展起来呀~~
№9 ☆☆☆披马甲吧~2005-02-10 16:26:3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笑,良药苦口
这几天不在家,上网的时间少,今天才看到这篇评论~
在此先谢谢微云大人,砸的砖都很中肯^-^
偶即使是粉身碎骨也先收下了^-^
 
这篇文写的时候没有基本的构思,写到后来则失去了动力,导致最后越来越潦草……先向那些为数不多的但一直在追文的大人致歉~~~
 
记得以前看过一本书,说情节是吸引读者留下来的手段,而人物的性格魅力则决定了这篇文是否值得再三回味……
所以一直以为人物比情节重要,不过,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才发现不是那么简单
 
的确是有一些地方想要探讨的
偶的后半部分写得太仓促,很多地方头脑里有伏笔的但是写的时候没铺好或者根本就没铺……
想起前几天遇到一位大人说的一篇文最难的其实是把想说的话都说清楚,偶现在深有同感
 
具体的问题让偶整理一下思绪还是去专栏里说吧,偶尽量把构思和脉络梳理好放上去,然后再探讨^-^
№10 ☆☆☆浮雅2005-02-10 16:49:3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