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评论专区
主题:最近看的两篇狐鬼文 [4]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首先看到标题就该知道了,不吐不快,这个东西不是正经的推荐评论什么的,完全是内心里有话想说憋不下来。。。所以狂热FANS其实可以不看,当作废话就好。。。


不吐不快

EDIQ大人的《白狐》一首歌,寥寥几句的词不可说不简约,但初读之时,便已在我脑中径自衍生出意向万千,那样丰富的画面感和情致风韵,实在是让人不能不佩服,哪怕歌曲的配乐是用了霹雳的荒人邪影,也只让我觉得好合适,好合适,听得久了,只更喜欢人邪这首曲,即使E大的唱功并不完美,我也可以径自听上一遍又一遍。
记忆最深处,那白气一缕八仙桥,那破庙上坐望月笑,那稚齿轻笑冰肌骚,那倾身为君勾眉角——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歌听久了是会勾起人写文的欲望的。画面感强的东西向来对我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我晕,说了半天还么说到正题……

最近连着看了两篇写白狐的文。朱雀恨的《惘然人间路》和子浮的《聊斋艳谈之白狐》。
两个文给我的感觉迥然不同。

麻雀的惘然没有结局,行文过四分之三的时候据说是为了出版需要而暂时不贴结局了。
其实看文看到那时正是对结局迫不及待的当口。想若是连载中遇到这样的状况懒惰如我也会忍不住天天去催文的。真的是被故事,被人物吸引。顾言雪,裴鹤谦,打下这两个名字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唏嘘的,之前的《孽藤缘》,同样用了很多的心思来看,我始终觉得朱雀恨写人很见功力,有的时候一段白描文字,写琐屑装扮写风流情态,人物就那般栩栩如生,恍如站在纸面上对你微笑一般。
《孽藤缘》据说是起稿仓促,最初作者对两个角色都没有爱,而是在行文之中渐渐产生的感情。对于这一点我完全能理解,而这种观念转变的时候,就是对作者功力最大的考验了。
而最后《孽》文里喜欢王爷和清漩的人有一些几乎势同水火,我想对于这个状况,作者显然也是很无奈的吧。
所以在设定《惘然人间路》的时候,朱雀恨似乎就更注意了角色之间的平衡,我觉得,这次的设定实在是相当讨好的,裴鹤谦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处在一个危险的边缘,如何写得既有情又真实,面对家中的惊变,小裴的表现是让人赞叹的——若是耽美世界里多几个这样的小攻,我想无意义的虐受文自然会少很多。
不过呢,可能也是小裴写得太好了,免不了让人捏一把汗——毕竟还有四分之一的内容,而以我之才智,是不敢多揣测结局的。唯一能做的,便只有等了。
看《惘然人间路》的那晚我的情绪始终是被吊起来的。想的很多,看的动情,顾言雪,这个角色太可怜也太可爱,喜欢他白毛茸茸的大尾巴,喜欢他长剑染血时的狂傲绝决——这样的角色或许不是那么有新意,但是没办法,喜欢就是喜欢,我对这款的完全米有抵抗力。


而今天晚上看《白狐》,却真的是有太多困惑了。
子浮之前的文我不曾看过,但依其所言,此文也是受《白狐》一歌浮想而生。作者的原意似乎是要写“死亡之美”,但到了最后,美不是没有,留给人记忆更多的,却是难堪的丑恶。
倒也非是我见不得丑恶的暗黑的东西,只是我认定每一步言行都应该有理由有根据,子浮大解释到最后连“坏人做坏事还需要理由吗”这样的搪塞都出来了,实在是让我觉得有点瞠目结舌,无法接受。
说到底,还是我对这文期待太高,所以才会格外失望吧。
文字上前半部有刻意贴近文言的感觉,但并不地道。文言其实都是很简约的,子浮的文言,毫无疑问,无意义的琐屑太多了。如果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气氛,那么我承认,文章前几章,气氛确实是很好的,写阿苏写至心,都是眉目之间神韵宛然。那个时候我对这个文是有很多期待的。虽然癞子做为主角实在是个让人喜欢不起来的家伙,但两个心思隐秘的小受却让人忍不住偷偷揣测着前生后世。
或许是涉及到妖道人道天道佛理吧,文章外讨论的东西多了,文章里渐渐也产生了变化,承载的东西多了,表达反而变得混乱。
怎么说呢……其实我是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愿望的,刚好又有这么几个站在边缘处的角色可以承载很多思想啊人生啊哲理啊什么的,于是谈佛论道说人生,把个好好的小说弄成了无遮大会般,最后要推翻的都破灭了,要否定的却由自己亲手实践,或者这才是最大的讽刺最大的迷惘吧。
我始终觉得小说中加入很多作者直接自己的个人感悟是不负责任的。就像是第一人称写作一样,读者在阅读接受时无论多少,都是要有一定代入感的。当读者代入之后,他自然会从故事里看到一些什么,那些本应该是属于接受者个人的体验,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和个体性,并不需要作者加以指导。当然作者可以有她自己想要传达的东西,但那些终究是要读者自己亲眼看破亲自体会的。说什么你们都没看懂之类的话,还不如反省自己的表达。没有人愿意看说教式的哲理灌输。现在就连哲学读本都知道要深入浅出(当然,课本永远是例外),更何况是耽美文。我并不讨厌文以载道,只是更不愿意任着作者自己都在迷宫里绕圈圈还要想办法忽悠读者。
其实坦白说看到最后我对这文要表达的东西完全已经没有兴趣揣测下去了,佛理道理,不过都是莲华一瞬,最真实的是什么,任谁都明白。看到最后,只为求一个结局,不过那结局,却正是让我起肖不止的根源。
初时我喜欢阿苏,眉梢眼角的婉转风情,那个时候的《白狐》也确实如标题的定义,聊斋艳谈,是吸引人的。但也就是故事的转折之后,至心做为一介凡人被误认做狐妖而剥皮,那一句低低的娘亲救我,实在是牵动人心。
至心惨死,故事方有急转,只是这样一转在耽美文里着实太过少见,不比那些菜人啊什么的描写,子浮更绝之处在于至心死后写癞子的反映,至心完全无辜因他而死,那样凄惨的结局,映在癞子眼里却不过哭一场而已——确实是让人心寒不已的表现,那样纯真而不幸的至心,这样淡薄而自私的癞子。从那个时候起就知道了,这个故事是不可能干脆的,癞子确实是一个被讽刺被否定的主角,只是,落笔到了终局,却未能让人思考,只隐约觉得荒谬。
算了算了,反正说来说去都是作者最大,无论怎样的角色,只要不被作者待见,那就是炮灰吧。
看此文的回帖,很多且质量极高,虽然也有掐架误会,但其中相当一些大段大段的置疑和评论简直和作者更新的量有一拼了。但是可能也正因为这些读者的热心和讨论的积极,不知不觉影响了作者的思路,子浮其实是个很和蔼的作者,也很喜欢和读者交流,结果交流的最终,却是让自己更加困惑。
确实,有的时候高人气也未必是十全之事吧。笑。
《白狐》一文不缺才气灵气,缺的是作者对于故事的掌控能力和最初设定的完整,还有表达上的问题。其实我想如果子浮只如她最初想的那般写一个短篇,表现白狐这首歌中的“死亡之美”,我想绝对是会写得很好的,毕竟最后一节,抛开个人情感,我不能不说这文写得不美,但是纵观全篇,如此荒唐的结局却无疑是最大的败笔。


说了很多,心中那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却依然未尽。还是闷闷的。
说到底,我是为角色,为人物不值吧。
虽然我从来没有梦见过他们,但我始终觉得每个人物都是有自己的人格和生命的。他们活在书页之间,活在故事里,一样可以有丰富真实的人生。
如今很多娃妈养孩子,可以对孩子们极尽疼爱,那么作者们,每一个写文的人,能不能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多一点珍惜和疼爱呢?
一个角色塑造出来,他让人喜欢,让人心动,他便脱离作者之外有了独立的意义,虽然作者随时都可以毁了他,毕竟天大地大作者最大,这点自由还是有的,但是做为一个读者,私心里还是希望每一个作者都能多一点怜惜爱护之心吧。像我,原本并不十分喜欢至心,但看他惨死时便想,如此情景,如映在爱他之人眼中,该是何等撕心痛楚。纵然这个故事里没有爱至心的人,但那么多读者,如果是喜欢至心的读者,看他这般,又岂是一句血腥请绕道可以平复的?
№0 ☆☆☆顶锅盖。。。 2006-07-22 13:44:46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顶上来,这二篇都米看过,先去找惘然人间路来看看,有米有其它的JMS看过啊?
№1 ☆☆☆季曼曼2006-08-02 01:45:3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咦,在西陆上搜不全的,MS米完,等完鸟再看~~
№2 ☆☆☆季曼曼2006-08-02 01:46:2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看推荐貌似可看,去看看吧
№3 ☆☆☆多米尼加2006-08-03 22:57:1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楼主写得好.
 
就讨厌那些为了显摆水平,面不改色写尽天下残酷之事的作者.
虽然,残酷得有水平,但是还是腥臭就是腥臭.
 
读者又不是白痴.
№4 ☆☆☆道莲少爷2006-08-18 19:14:5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