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论坛
→
网友交流区
→
读书心得区
主题:浮生若梦
[0]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取消只看楼主
只看楼主
触发了您设置的屏蔽词和不再看TA,当前页面已为您屏蔽共
0
层
【巫哲《撒野》成功签约衍生品】
浮生若梦
看了多年的红楼梦,有些想法,但有关红楼的评说有太多的珠玉在前,实在不敢班门弄斧,可又有如块垒在胸不吐不快。
红楼梦不论这三个字最终为何成为这部书的名字,但就我个人而言这部书不过是圆作者一个少年时的梦罢了。从这部书问世以来,有太多的红学家争议,争议来争议去,引发了无数的说法,从是描绘作者自身身世,到影射雍正纳作者的爱人为妃(或是康熙纳纳兰的爱人为妃),甚至连满族祖先的神话故事也成了该书的雏形,于是每一个红学者或自认为是红学者的人,便根据自己的美好想象赋予了红楼梦无数的历史责任。
记得小时侯最讨厌建国以后的一些文章,因为无论作者写了什么,最终都要联系到一个伟大的主题上去(像荔枝蜜)。虽说文以载道,每一本书都阐述了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必一字一字的抠字眼,现在的有些红学家,动不动的就引经据典,仿佛书中的每一个字都隐藏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试想作者家道中落时,年纪并不是很大,对未来充满无数想象,自然不会回忆过去之盛景。而当晚景凄凉时,回首当年自然感慨良多,想起儿时那些来不及实现的梦想,写一些文章来圆自己儿时的一个梦想也不为过(毕竟作者最初只在亲友中传阅,而不是发表于公众)。于是端庄如宝钗者也可在花园扑蝶,贤惠如席人者也可在院中戏水,空灵如黛玉者也可为持家一忧,贪婪如凤姐者也可为岫烟一叹,俏晴雯撕扇,呆香菱解裙,憨湘云醉眠,娇平儿藏发。一个个美好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她们有优点,也有缺憾,但作者都是从善意的角度去描绘,从不批判。可正象作者保护不了自己的家园一样,宝玉也保护不了这众多的女子,于是众多的悲剧上演,也才有了这一幕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恰似浮生一梦,无限思量,徒留怅惘。
№0
☆☆☆
a00b
于
2003-08-26 08:49:10留言
☆☆☆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加载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引用:
验证码
换一张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加一张
(图片类型支持jpg、png、gif,大小限150K以内,图片宽度不大于1024)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
←
返回交流区首页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