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读书心得区
主题:读《让该死的优美见鬼去吧—徐志摩批判》一文杂感 [3]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读《让该死的优美见鬼去吧—徐志摩批判》一文杂感

这篇有关诗人及诗歌的批判文章是沈浩波先生在《十诗人批判书》里撰写的,沈先生该文的批判对象是徐志摩先生和其优美的作品,作为“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志摩先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以诗人、散文家而著称。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无不透散出超群的才华,他无不流韵着潇洒的风度;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诗如其人,其诗洋溢着一抹抹浪漫的色彩,其诗富有个性、坦荡而单纯以及空灵中躲着化不开的细腻的情感的“玉液琼浆”!譬如说,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首诗我们不难发现,它似一阵风、一片云、一丝雨,它把那份洒脱和诗的意境融在一起,给读者有一份清纯、洁美和缠绵的情愫。
另外,我们可以从他其它的作品中也能体会到一些清纯而空灵的感受,例如,在《我有一个恋爱》一诗中:有一个破碎的魂衣,/像一堆破碎的水晶,/……饱啜你一瞬瞬的殷勤。在《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一诗中: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然而,沈浩波先生以三个方面批判了徐志摩先生和其创作的作品——1、徐志摩的诗歌完全失效;2、徐志摩的玩偶化责任在谁;3、给“优美”一呸。就沈先生的第一种观点来看,我认为,沈先生将诗人徐志摩和其作品化成了两类,一是针对普通老百姓的“胃口”和欣赏水平而言,二是针对当下“真正从事先锋诗歌”写作的人来与其作了偷梁换柱般的割裂和对比,沈先生还借用了西川和王朔对徐志摩的几句“评判”!即:西川认为徐志摩是一个三流的诗人,王朔认为徐志摩的诗不过是一些歌词罢了。沈还用徐志摩的《莎扬娜拉》、《偶然》、《雪花的快乐》等作品的诗句作了小结:什么恶心、肉麻兮兮,什么酸楚之情涌上心头,什么柔情蜜意洋溢心田等等。接下来,沈先生对徐志摩的玩偶化责任在谁作了“诠释”,沈指出徐志摩之所以会被公众庸俗化,变成一个玩偶般的角色,其实,是因为他的作品可以满足中国公众对于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一是所谓的优美动人,徐几乎没有弄懂什么真正的美!什么是真正的艺术!而只是顾影自怜的、酸不溜秋的抒点小情发点牢骚而已;其二是灵魂里长满长满了软肉的东西,没有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再后来,沈就给徐的所谓的优美一呸!沈先生最后指出,才子这种动物,实在是不值一提,自恃有点才华,四处炫耀,故弄玄虚而已……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小文人习气,对名士和才子而言,什么“优美”、“圣洁”和“知识”等的尊崇是属于文化的痼疾……
当我读罢沈对徐的有关诗人和其作品的批判之后,刚开始我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后来,我又仔细的一次又一次的读了沈的“大作”,这下倒好,在我苟同于沈先生的对志摩和其诗作的部分批判的观点的同时,我有种鱼刺卡住脖子的难忍和痛楚,我认为,沈的有些观点压根儿就显得很是偏颇——不论徐是否有诗仙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不论是否有诗才王勃的“槛外长江空自流”般的空灵,不论是否有大词人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磅礴。但是,就志摩的小花小草也好,抒情愁伤也罢,那也就是志摩如诗,诗如志摩;无论是诗人或是其创作的作品,大凡与一个诗人遭遇的激情、生活的底子和知识的结构有关,大凡与一个诗人本真的血液、生活的色彩和生命的感悟有关……话说回来,志摩先生所创作的诗大多还是充满浪漫色彩的、诗意轻盈和意象空灵的。





№0 ☆☆☆黎明 2003-09-15 12:30:41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up
№1 ☆☆☆希真子2003-09-15 12:43:1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ANYWAY,起码我和我的上一辈都知道谁是徐志摩,我们可不认得那个沈XX的。
虽然我只是普通老百姓,可是我鄙视借徐诗人而上的某些人。
№2 ☆☆☆小楼2003-09-15 12:48:2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强烈同意楼上的话!!!
№3 ☆☆☆tinwan2003-09-16 14:42:5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