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读书心得区
主题:自用碎碎念,一些阅读repo [17]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最近小说好无聊啊,那个平台的无聊。看点其他的,随缘写一点repo。
№0 ☆☆☆学习and产粮|a2fac898♥♥♥ 2025-04-16 19:37:10留言☆☆☆   来自贵州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1.《魏晋玄学论稿》by汤用彤
№1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19:38:24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首先看一下导论。好的,现实原因,理解。
№2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19:39:47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一)论玄学的变迁发展之迹(w,看看)
(二)论汉魏之际时风(有点印象
(三)论“言意之辨”,(经典,从先秦庄子,墨子那时候就开始了)
(四)论圣人观念之变化(圣人观)
(五)论玄学与文学理论(复旦那本哲学史概括过一点)
(六)论玄学与政治思想(记得和人才品德什么的相关,好像和汉代有差距
(七)余论
№3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19:44:02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自用彤先生始,学界统称魏晋思想为魏晋玄学,而玄学在他看来即是“本体之学,为本末有无之辨”。(有无之辨,王弼,郭象,僧zhao)
№4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19:46:30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此种玄风之渐起,其思想蜕变之迹,当求之于二事:一为名学(鉴识人物的名理之学,《人物志》这个时期写的),一为易学。(《易经》,易老庄)
№5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19:49:00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易学则关涉天道,如果弄清汉魏间易学之变迁,则可确知汉代宇宙学说如何演进为魏晋玄学之本体论。(从宇宙论到本体论)
№6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19:49:35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用彤对玄学本体论的兴起的发生学探究,是以王弼的大衍义为例,说明新学是如何在与旧学(汉易)的斗争、冲突中,逐渐获得其主流思想地位的。(从王弼那里开始讨论)(汉代皓首穷经,一辈子读不完一本书。老是有学术权威新书注旧书,又举孝廉,想往高处爬又要造势表演又要家庭背景,魏晋有点学术反叛的意思。)
№7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19:55:04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汉易偏于象数,率以阴阳为家。魏晋新易则渐趋纯理,常以《老》、《庄》解《易》,新旧易学,思想不参,遂常生争论。(易老庄三者顺序变化)
№8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19:56:05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用彤先生认为,王弼释大衍义之创见正在于他以蕴含新义的太极释不用之一。而在王弼看来,太极不是汉儒之元气,而是无、极、宗。(汉代元气论还挺流行的)
№9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19:57:47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此宗极又名曰道,是万理之全,是作为一大秩序的宇宙之全体。而此本体又不是在万物之外之后的另一实体,而实即蕴摄万理孕育万物之理。(有点宋明理学的味儿了)
№10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19:58:28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太极(不用之一)也就是有物之极(四十有九),不可在有物(四十有九)之外,别觅本体(一);也不可认为有物或用可离体而在。
№11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19:59:18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此种由释大衍义而阐发的体用一如论(玄学本体论)或形上学主张体用相即不离,用者依真体而起,故体外无用,体者非于用后别为一物,故亦可言用外无体。这与汉儒的宇宙论或宇宙构成论(cosmology)自有天壤之别。
№12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19:59:51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后者主张万物依元气而始生,元气永存而执为实物。自宇宙构成而言,万物未形成之前,元气已先存;万物全毁之后,元气不灭,也就是说,在万有之外、之后别有实体。据此而言体用,则体用分为二截。(还是不懂体用到底是怎么划分的,懵懂)
№13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20:02:51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汉儒虽常用太极解“不用之一”,但其“一”与“四十九”固同为数。“一”或指元气之浑沦,或指不动之极星,(魏晋一是宇宙之全体,不是元气或极星)“四十有九”则指十二辰或日月等等,“一”与“四十九”分为二截,绝无体用相即之意。(所以到底是什么体用?)
№14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20:04:31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王弼则尽弃象数家言,用彤先生认为王弼之太极新解是“汉魏间思想革命之中心观念”。(莫名想到孔子与老子谁更重要的争论)
№15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20:05:49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世人多以为玄学之兴源自老学、庄学之突盛,而忘忽玄学实亦儒学之蜕变。(玄学不止是老庄的新生,也是儒学的蜕变,汉代儒学真的太繁琐了,也没有什么新的学术创造。除了董和几个哲学家,没什么哲学建树。还不如清在故纸堆搞真伪鉴定呢x)
№16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20:09:49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王弼解老固精,苦心独创处甚多,而其注《易》释《论语》更称绝伦。然而,王弼注《易》之绝伦似为突创,而实亦渊源有自,即远承今古学之争(经学),而近续荆州章句之“后定”。
“则王弼之家学,上溯荆州,出于宋氏。夫宋氏重性与天道,辅嗣好玄理,其中演变应有相当之联系也。”而荆州之学的最大特点即喜张异议,并已开轻视章句之路。
(论证与儒学的传承关系)
(一种儒道交融的感觉)
№17 ☆☆☆学习and产粮|a2fac898♥♥♥2025-04-16 20:13:50留言☆☆☆   来自贵州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