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读书心得区
主题:甜而生腻——小评云俶之《一树梨花落晚风》 [26]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周末馋瘾大作,去吃了寿司,话说那家寿司店真不错,午餐78元的自助不但有各色寿司,还有Cheese等我最爱的甜点。捏了一块芒果口味的回位细品,一口之下果是香甜滑润,咽下之后亦是口留余香,不禁大赞“yummy!”可是三口之后,却再吃不动,置于一边。

  今日于万千白文中初遇“梨花”,雪蕊香茎,芬芳洁白,绝当得起“秀色可餐”四字,可是一气读至第七章,便生腻感,读到第九章,却再也无法继续下去,遂打开word写起长评来。

  首先我必须要赞一下大人文笔,她的描绘是堪的意境的。

 “我和启彦于层叠的桂枝下并肩穿行,风卷残瓣,玩笑样地掷在我们的肩上背上。长衣广袖随风飘飘而举、腰间瑶佩锵锵作响,此等情境,必是良辰美景中有华姿烁然,如羽化登仙。”——闭了眼,用你的大脑的右半球去想象——作者为我们勾画了怎样的一幅美好的图画呀:一对神仙似的璧人,并行于桂树之林,沐了一身的花瓣……仿佛我们就置身在那落英缤纷的浪漫之景中;仰了头,便能闻到桂花淡淡的悠然香味,侧耳,亦能听到环佩叮当的清脆悦耳之声一般。这样的文字如同一件雕刻精美的艺术品,或者一个构思新颖行为艺术,而这样的行为艺术在文中远不止这一处,简直俯拾皆是。每每读到那样的描写,脑子里就自然冒出那样的画,墨染的竹海,静落的梨花……皆是人间至美之景。

  再说人物。作者说自己像极了女主人公,字里行间我能深深的体会到。至今为止,我最喜欢的情节便是皇帝要贞儿弹琴,而她执著于“不是知音不与弹”,抗争许久,最后顾念家族荣辱而免为其难弹奏了一曲,终因情潮激荡,晕倒在地。也许有的读者嫌此处累赘了,甚至觉得女主太唐僧了,犹豫寡决——不过是弹琴而已,何故铺张糜费了这么多字?诚然,弹琴之事不大,但终是违了心愿的;如同我们在社会洪流之中,我们自负有理想,有才学,有傲骨,我们不愿低头,不愿屈颜,不愿巴结;可是强权一点点磨光了我们的棱角,那过程是生疼生疼的,如同将一双健康的脚被扭曲,被折断,硬塞进三寸的鞋中,表面上光鲜亮丽,但其中的苦痛只有自己知道;当麻木取代了疼痛,我们回首还依稀能看到初衷,却在嘲笑彼时的稚嫩和单纯,殊不知心已变了。贞儿弹琴便是这样一个阵痛的过程,作者把她的傲骨,她的犹豫和彷徨,她的无奈描写的淋漓尽致,让人不禁心生共鸣。好在她没有麻木,她依旧抗争,用那种棉中带针的方式——其后皇后因她病弱,欲送其还家,她感到了愤怒和羞耻,并大胆的否定了皇后对病况的判断。此处虽容易让人误解是贞儿水性杨花,移情别恋,贪恋美貌儒雅的太子而不愿回家,其实我依旧认为这是她的傲骨使然,她不能接受皇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她是一个自负且自尊的女子。

  说此文类《源氏物语》,不若说更类《红楼》。虽然其叙事进度之缓,名词借鉴确是来自《源氏》,但其内涵精髓却源自红楼(贞儿这样的性格俨然便是第二个黛玉嘛)。说到此处,我虽知道作者亦如贞儿,自负才学,一身傲骨,未必听得进我下面之言,但依然不吐不快,只劝莫学平安之风,加快情节演进的速度。有人用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来区分华丽文和小白文,若来不得高雅,尽可读些粗浅的,但今日我想说的倒非是白雪与巴人之争,白雪之美纵然和寡,但总是有人爱的;但情节拖沓,逡巡不进却是现代小说的致命之伤。作者写文以自娱不假,但我相信每个作者不是都自娱的,总是希望有些读者的吧,即便如雪芹之孤,还有脂砚这样的知音。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性,《源氏》是宫女写给皇后看的,而皇后她老人家终日无所事事,又没有什么更有趣的休闲娱乐活动(比如电视,游戏之类的),自然有的是大把时间来细读精读;但我们这样的上班上学族就不同了,用极有限的时间泡在作者的文里,却发现十万字了,却只是刚刚开头……当然,况纯论文字而言,我以为梨花比《源氏》的译文强多了——我不懂日文,实在不知道原版是否也是充斥了粗浅而毫无意境诗词,亦或是日文读来韵味十足,而是中文翻译的症结所在。算了,还是暂驻了红楼与源氏之争,仿佛这些年来就未停过,一个是小说鼻祖,一个是文学泰斗,实在不是我这样的小辈来评论的。还是转到此文中。

  既说到了遣词造句,就此顺着说吧,此文华丽的词藻,我实难掩爱恨之情,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好的词汇增加了文采,让我留恋在那页上久久不愿离去,却也是情节拖沓的元凶之一,正是因为大人自己也陶醉于文辞之美,过度的雕饰,甚至忘记了情节该如何推动,是否有比较重大的纰漏,人物的性格是否丰满。

唐时,韩柳二人提倡言必近真,质朴简捷的先秦散文,而反对雕彩华靡的六朝骈文,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对于六朝骈文,其实我是甚爱的,每每粗看,旦觉流光满天,及至细读,初如含英嚼华,直觉字字珠玑,半篇之后却被它古奥艰涩的典故成语弄得兴趣廖然,即便是翻着字典,勉强读完,却发现原来仅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却被他洋洋洒洒数千言,不禁怨怼不已。《梨花》便有如读那六朝骈文之感,虽然没那般艰涩,却也极累,难怪文下有人抱怨女主“水性杨花”“粘粘糊糊”。任意名篇,人们都愿意把精力更多投入到它深刻的地方,而不会流于表面的浮华。亦如看张艺谋的大片一样,花钱买了票,震撼于它的画面,却诟病空洞的故事情节。云彩再美,终究是看了就看了,挥挥手,一片也带不走的。

  写了这许多字,只是希望梨花能盛开的愈发的美,希望大人能保持文字适度的优美缠绵,又能再多放一点点精力在平台搭建,人物刻画,情节推动,悬念设置上面;毕竟字字甜腻虽好,人却是承受不起的,当然,梨花刚刚开始,好戏在后面吧,我会一直追文的。

  看文建议:不要埋怨作者龟速,作者写这样的文必是极废心血的,而读这样的甜文,也定要废些时间和精力,另外我建议分时读,每天七章,第二天再续读还是甜美如初。
№0 ☆☆☆晋江评论组实习生散叁 2007-10-17 20:19:50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此文连接: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73875
 
 
另外正名,我叫雪,代号3,化名叁雪...
可是........55555555555....上面那贴竟然打错了名字~~~~粉郁闷了~~
№1 ☆☆☆晋江评论组实习生叁雪2007-10-17 20:39:2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也要长评...泪..
№2 ☆☆☆叶临溪2007-10-17 22:21:5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看到了,谢谢雪。
嗯,马上要去学校,等下学仔细反复看看^^
№3 ☆☆☆碧栖2007-10-17 22:51:5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长衣广袖随风飘飘而举、腰间瑶佩锵锵作响,此等情境,必是良辰美景中有华姿烁然,如羽化登仙。”
----------------------------------------------
 
看见这句默了。
 
从这句能看出作者功力未足,还欠火候,学工笔学得生硬,不是那家人入不得那家门,最考底蕴的便是细节。
 
评者过于溢美,对作者不是好事。
№4 ☆☆☆很一般2007-10-18 01:10:0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同意楼上,基本是词汇堆砌。
№5 ☆☆☆路过2007-10-18 06:54:0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雪:
 
下学回来,把心里头的话说完。
本来不大去BS的,那天偶然贴了,也并没想会有人评。此番雪写了这样长的一篇,言辞之间颇见认真之态,想必也费了好些心思,真是过意不去。
关于雪的意见及看法,我本身赞同而且必须赞同。就如你说,有些事若想兼顾起来很难。我总以为当初动笔时选这样一种文风是个错误,如今想改了,一则要保持风格统一、二则我不爱其他路线,真个儿无从改起。
雪一定看得比较细致吧?这便是得我感喟之处。可又正是因此,我对毫无停顿一径儿看下来的前辈们……不免且惜且愤。曾经一字一字地写出来,一点一点查资料,无一处搪塞蒙混。那般对待,未免太使执笔者心疼了。
你说“作者自负才学”如何如何,需容我一笑呢。微如吾辈,只得个初中毕业便远渡留学,所谓“才学”与人相较,怕是还无一二回合就已闻风而败了。说来,今时今日再难就国文有“蠹书研习”机会了……而诚然,这尽无数雕琢的浮华数万字是为了保持住中文水平而写的……却也……还是不如人意吧。
回思雪之评价,到底仍留了十足的面子。我自读篇前,已见千百疮痍、繁缛平庸,却得你勉力周全,谨复一谢。
身为九零后,阅历之浅薄亦不可忽视。依样构画,实在可笑。日后能否取平生之跌宕,融入其中,乃我最关情之事。
 
转而言罄。心中之难,望能体谅。
 
云,字。
№6 ☆☆☆碧栖2007-10-18 07:11:5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掌上晋江——博朗电子书〗  
  
我也要长评...泪..  
  
№2 ☆☆☆叶临溪于2007-10-17 22:21:50留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阁下可去我求评贴中留言,不过恐要对我胃口方看得下去。
比较倾向悲文古代正史
 
———————————————————————
其实就此文来说,我是爱多过厌的,虽然确是有词藻雕砌过甚之病,但其间的古意与作者严谨的态度我还是甚喜的,大概因为雷小白文,而如今JJ又白文当道,能发现这样一篇文章实在不易,所以鲜花多过了砖头。
至于云,也无须妄自菲薄,90后敢于选择这样的文风,并写出这样的文已经很不错了,不过我觉得实在需要在人物和情节上多下些功夫,至少现在我对你的男主角除了儒雅之外找不到什么形容词,形象太单一了。
№7 ☆☆☆晋江评论组实习生叁雪2007-10-18 09:30:3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看到雪回复很高兴^^
说来还是我自己的原因吧。打小对古典事物就很偏爱,以至在站里找文章,第一点就是文辞。很多人都说“过”了呢,可有些事情不是一时半刻就改得了的。如今每天是英语,对国文的态度愈发热切了。一直望能以此保持住写作水平,故而一点瑕疵都不肯放过。从前在国内学习时就有老师写下批语“顺其自然”,想来还是看透了我啊。
我也是撞多了不中意的文章,才决心这样写。权衡细节与框架的路很难走,尤其是对于我这样造诣并不深厚的人。情节是早就构想了千百遍的了,一点一点,都会慢慢打开。现在仍是一一伏线之时,真不敢想全文结束,一共会有多少字。怕是以后要缩成个简化本,予耽好“快洁”的前辈们了。
还是打算停一停,花点时间回思雪的意见,看是否能更进一些。
下去学习了- -
№8 ☆☆☆碧栖2007-10-18 09:52:1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薨,谥淑圣昭徽纯王后,焚于静宽寺。哲愍太子、柔华帝姬,附葬。
薨,谥恭慎大贵妃,焚于法光寺。
=====================关于文案里的古文,没有什么大贵妃这种谥号的,还有,除了在那里烧化后,一般提到有人附葬的时候,还要提到她葬在哪里的。
№9 ☆☆☆我是马甲2007-10-19 14:48:0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觉得这文之所以半文不白是因为作者的语言风格还没进化完全……非不愿,所不能矣。
№11 ☆☆☆路过2007-10-19 22:35:4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也要长评...泪..  
 
№2 ☆☆☆叶临溪于2007-10-17 22:21:50留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阁下可去我求评贴中留言,不过恐要对我胃口方看得下去。
比较倾向悲文古代正史
 
星星眼..~~~~~怎么就这么巧呢..~~~~我写的就素古代文,且素历史背景滴.~~~不过现在字数少,还是等养肥了再给你送去咯.~~~~
不过你老银家的求评贴在哪里啊.???
№12 ☆☆☆叶临溪2007-10-20 01:38:4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星星眼..~~~~~怎么就这么巧呢..~~~~我写的就素古代文,且素历史背景滴.~~~不过现在字数少,还是等养肥了再给你送去咯.~~~~
不过你老银家的求评贴在哪里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汗,我那贴沉的极快,如今已经淹没在碧水,茫茫不见了踪影。
如果是拿“雪”搜发贴人应该能找得到吧,依稀记得那贴的名字叫求文两篇,必有长评~
№13 ☆☆☆2007-10-22 10:18:2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受教了啊,飞鼠~~我也去看你推荐的文
楼主这评我是很喜欢啊,不过出于个人喜好,感觉楼主写评的风格有点像随笔,温和气度有余,针砭之意不足,所幸楼主自有些心得为此文增了些闪光之处.若论对原文的批评却平平而已.很有些形散而神存,却不知其神何在的感觉.本人一时愚见,楼主不要见怪
№14 ☆☆☆邹邹2007-10-22 12:30:1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受教了啊,飞鼠~~我也去看你推荐的文
楼主这评我是很喜欢啊,不过出于个人喜好,感觉楼主写评的风格有点像随笔,温和气度有余,针砭之意不足,所幸楼主自有些心得为此文增了些闪光之处.若论对原文的批评却平平而已.很有些形散而神存,却不知其神何在的感觉.本人一时愚见,楼主不要见怪  
  
№14 ☆☆☆邹邹于2007-10-22 12:30:14留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对此文,无论是文风还是文笔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就文词而言,我与飞鼠之见略有不同,我不觉得作者的语言不通顺,词不达意;我认为意境是有的,只嫌累赘,比如明明两个词意境已经出来了,想表达的意思也完备了,偏偏要加上一个更生僻的成语,和前两个的意思相近或相同。此文是为形式而形式,而不是为内容而形式,前者虽然可以令文章看似光彩,却是以可读性和故事性为代价的。若是散文,可说上乘;若是小说,就得不偿失了。
 
我写评应算温和派的,并不太愿意砖,大概这是因为自己也写文的缘故,深深了解写文之不易。除非实在不是我的茶,写起砖评来还不心疼;倘若是稍有爱意,往往不舍。诚然不利于作者提高,但细想之下,总觉得自己其实也无南威之貌,何必苛责其他淑媛呢?我以为对的未必是真对,盛气凌人,高屋建瓴的指点江山一番实在是没有必要。更何况文总是无第一的,欣赏的角度和方法不同而已。
不如将心比心,诚实且温和的提出自己的见解,供作者斟酌,或许也更利于接受,于人于己都是好事。
 
 
欢迎大家继续对我的评提出意见,发表看法呀~~~
№15 ☆☆☆2007-10-22 13:52:3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仔细想了想楼主的回言,觉得颇有道理,于是又再三看了此评,思索良久,细细回复.
    首先说明,开始时云大的这文我是没有看过的,纯粹只是为了看评而来,讨论的也仅是评.咱不能要求看评的人都看过书吧?
    其次,认真地在网上查过何为书评何为读后感之后,收回对叁的书评像读后感或随笔的判断,叁的评是有够感性了,风格大有异于我平常看到的各类书评,但内在仍是围绕着一点,即云大的文过于讲究文字技巧从而使得小说在写作手法上存在重大缺陷。不算是很成熟的评论,但也确是评论,开始时妄下断言,在此郑重道歉(实在被叁华丽贴切的文笔迷惑了啊)。
    再次,飞鼠大的评我最为接受的就是他推荐的民国时期的作者。但是我认为飞鼠大的意见也是挺诚恳的。为了保证俺不是胡说八道,俺只好去读了云大的原作。现在说说我自己的印象。第一印象,云大确是用心,大有潜力,喜欢那句“药里有一味是薄荷,正凉凉地泛着风”,好修辞,好暗示。令我想起了余华的《活着》里那句“月光照在路上,好象洒满了盐。”(意境如此,未能照抄原文,请原谅)当然内涵自是不能比的。还有那句,“额头撞了墙壁,疼得一惊。”细腻传神,甚是喜爱。此类佳句不一一列举。第二印象,云大很老实,有自知之明,文案上请雷半文言的朋友绕道,实话说,俺也被雷到了,但不能怪云大,俺早知道俺雷半文言。第三印象,云大有必要细细地读飞大的评论,批得重了点,但个人认为都是存在的现象。“长衣广袖随风飘飘而举、腰间瑶佩锵锵作响,此等情境,必是良辰美景中有华姿烁然,如羽化登仙。”这句话后半句,明显不通啊。“原来仅是萍水相逢,萍水相逢啊。实则流云清清亮亮的……”这句也衔接不上。此类败笔也不一一道来了。
    第四,回到叁的评,叁很明确地指出了云大文章的缺陷,并在一个方面指出了错误的根源,但是,基于叁雪厚道的评论心理与感性的写评风格,没有能更切实地分析错误的各种表现和可能的改正方法,如叁大自己所言,有利于作者接受意见,却不见得一定能有利于作者提高。(旁白:这也是知错不改的一种啊),毕竟就作者而言知道错误和改正错误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
    第五,最后的建议,其一,如楼上一位大大所评,云大此时的情况,是“非不愿,所不能”。云大是很用心了,个人估计云大也是想写现代小说,而不是想纯写古文吧?否则完全没必要费心构思写此长篇。但若是要写小说,再如此半文不白下去,确是有点方向性错误,应万分小心(话说俺觉得云大白描时的文字更传神)。其二,个人认同飞大的看法,云大的写作技巧出问题一方面是受过于讲究文字所累,但也与其对情节、结构等相关的写作手法认识不足有关,需要同文字技巧一并提高,两者不可偏废,并不是文字技巧进化完成了,写作技巧也瓜熟蒂落,更何况文章还有立意的讲究。以上两个问题,俺觉得飞大的意见是绝对派得上用场的。
     最后,对俺因为少见多怪,看不习惯叁三的评论文格而妄下的判断再次郑重道歉。(BUT,叁啊,“总觉得自己其实也无南威之貌,何必苛责其他淑媛呢?我以为对的未必是真对,盛气凌人,高屋建瓴的指点江山一番实在是没有必要。”这句实在有打翻一船人的嫌疑啊!不评论的时候你咋这么不厚道捏,泪)
    草草而就,各位海涵.
 
№16 ☆☆☆邹邹2007-10-23 02:17:1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谢谢邹^^
偶今天作业太多,明天考试完仔细回复。
 
云,字。
№17 ☆☆☆碧栖2007-10-23 06:47:0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至于南威之论,是就那些盛气凌人,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评论来说的,这与评论本身犀利准确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而邹邹细看全文之后,提出的意见很是细腻精道,我也算受教颇深。
 
 
 
№18 ☆☆☆晋江评论组实习生叁雪2007-10-23 09:32:0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叁,如果仅就评而言,实在还有深入的必要啊,加油~~
№19 ☆☆☆邹邹2007-10-23 14:21:1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此评也是前几星期就看过的。基本上认为是砖评,但是欲扬先抑的却有点过头了,说甜的地方说得很详细,后面的腻字点评似乎不够到位。。。我自己是喜欢《红楼》的书迷,但看过以后却不是很清楚此文作者行文手法,人物塑造的讲究,觉得3的对比可能不够明确?
 
好像觉得说别人永远是容易的。叹气。。。
№20 ☆☆☆822007-12-02 08:54:1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