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论坛
→
网友交流区
→
读书心得区
主题:情之一字,可死而不可怨——评人间酒醒梦回时
[0]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取消只看楼主
只看楼主
触发了您设置的屏蔽词和不再看TA,当前页面已为您屏蔽共
0
层
【时镜《坤宁》成功签约出版俄罗斯图书】
作者的后记用了“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作为题目,而这八个字就如同诅咒一般印证着故事里每一个人的命运,情深意浓皆短暂如烟花,玲珑剔透的心思皆被寸寸伤尽。
这篇文贯穿始终的是明暗两条引线,明线是史平的天朝史记,作者借了史平的笔,串联着情节的不断发展,史平就是给我们讲故事的人。而真正身在其中,从头至尾,谱写下这个故事的人,却是武相季慕之。就像他曾经说过的那样,他下五台山,踏入这滚滚红尘,就是为了让流离的将星归位。他牵引着这个故事,让每个人最终都能直面自己的心,包括他自己。这是从不爱走到爱的泅渡,更是从爱到不爱的解脱。
他抬起眸子,微微笑了起来,“你还可以告诉他们,我并非过得不幸福。”
——夏清源
他是用“七截杀”退辽军救苏紫的夏回鸾。
他是一剑荡平昆仑颠的回鸾君。
他是秋水长天,一琴一剑走遍江湖的侠客。
然而,当他穿着一身大红官袍端坐京兆尹府,踏入这滚滚红尘之中,这世上,就再也没有回鸾君了。
我初见他时,觉得他该被养在高床暖被的金屋中,后来觉得他该生在刀枪剑雨的战场上,再后来,我觉得他化在江南春雨里,该穿着缓带轻衫吟一场风月……直到我出了皇城,在大理七年,才终于明白,夏清源他最该站的地方是昆仑之巅,脚下踏的是江山百变哪……
有人曾说,什么是爱情?爱情就是亲手将自己的刀柄交给对方,毫无防备的给了对方伤害你的权力。或者说,这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伤害到你,除非,你将自己的心交给了那个人,心甘情愿承受伤害。
于是一剑荡平昆仑颠的夏回鸾就心甘情愿地被折断羽翼,变作京兆尹夏清源静静的日日喝着怡兰香茶,喝着醉太平,似讥还讽的将这世间算计了去。赵凤玉要这皇位,他就将赵凤玉送上了那至高无上也无限孤独的王位。如果故事仅仅是这样,那么似乎就落了BG向的俗套,须作一生拼,尽君一日欢的故事未免太多,湮没在历史的洪流里成为某个男人的垫脚石。可是他是夏回鸾,他爱赵凤玉,即便赵凤玉折了他的羽翼,伤害他,怀疑他,也无法改变他的爱意;他傲视天下,即便这天下曾奉于他面前,他也视若草芥,他将这天下送于赵凤玉,却也永远的离开了赵凤玉,不留给他一点念想。他爱的坦坦荡荡,恨的坦坦荡荡。即便日夜算计消磨,心思深沉,曾经快意江湖的少年被消磨的孱弱阴媚。天下为盘,人心做子,耗尽生命来下这一盘棋,他也一直都是那个少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骄傲地说,清源心中,只有私情,没有天下。杏眸中的光彩,比任何东西都来得耀眼。只有这样的夏清源才能够怀着最苦的心微笑着说,我并非过的不幸福。只有这样的夏清源才配得上十七的一腔深情,给小十七一个完完整整的吻,抱着小十七的尸首长夜当哭。
小源儿对于十七,是否爱了,其实已经不再重要,世事浮华,多有寂寥,为君一醉,又有何不可。他必将记得思澜,记得爱。
对于小四,是不是已经消磨尽了深情,他只是轻轻说,我没事。不再是小时候哭着说很痛很痛,也不再低低说,有一点痛,他只是不愿再对他说。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如今我却不求……只求你一个记得。
——赵凤情
作者我意逍遥曾说,小十七是他写过的最深情的攻,小十七死后,再也不会有如此深情的攻了。是啊,除了深情二字,再无以来形容小十七了。
故事一开始,一个毒舌刁钻,一个风流成性,打打闹闹的煞是热闹欢脱。可是故事慢慢深入,一个是老谋深算的心思深沉,一个是韬光养晦的暗中部署,你来我往之间尽是不动声色的暗涛汹涌。那时的他说,“夏清源,回鸾君,这天下山光明媚,你可愿与我共佐么?”胸怀间尽是指点江山的万丈豪情。
徐问秋精明算计,孙若盼玲珑可人,陈停雁冷定执着,他能将他们尽收帐下却不动心,却是从何时起,独独对夏清源动了心。或许是他们幼时第一次相见,或许是少年赛马他回头望向他的意气风发,也或许是他想要他欢喜的心。从何时开始已不重要,他最终是直面了自己的心,他说,我最爱的人,姓夏,名清源。
“金陵有女子如花,扬州有佳柳似画,巴蜀有好酒名泉……你要不喜欢南方风物,北边还有大漠黄沙、骆驼和骏马。”他记得夏清源的张狂自在的梦想,将他带出阴暗隐晦的京兆尹府,还他一片浩瀚天地;他为他在心中种下断情罗,以命养成,还他一身武功;他为他量身打造了弓箭,来要了自己的命,还他一世安心。他把所有能给他的东西都给了他,却忘记了问他要不要。或许他根本不打算问他要不要,这才是我们的小十七,既风流霸道又情深似海。他只说,小源儿,你还未唤过我的名字。
赵凤情。
凤情。
思澜。
为一人而弃天下,也弃了自己的性命,只为他一个记得。
世事浮华,多有寂寥,为君一醉,又有何不可?
世事浮华,只愿得一人,白首不相离。
情到深处,化为无心。
——赵凤玉
他再也没有任何东西,他有的,只有那个他一定要登上的皇位。这一刻,他终于看清了自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四应该是一个有心理缺陷的人。一方面,他修纯正的帝王之学,日日逼迫自己不断前进,无所不用其极地接近至高无上的皇位。他拥有作为帝王的所有品质:杀伐决断、理智冷漠、温润如玉、喜怒不行于色,稳如泰山,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相信,就算是他最爱的夏清源也被他所忌惮怀疑;另一方面,他却始终活在自己的回忆之中不愿醒来,一遍遍追忆着记忆中的如他最爱的玉麒麟一般的小源,将其奉为信仰,不惜折他羽翼将他留在身边。他在这两种人格之间不断挣扎分裂,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平衡支点。就如他对十七所说,这人与物的区别,你还不明白。 而他终于懂得,为帝王者,杀一人,存天下。上位者无情。作为帝王,他能爱的只是作为物的玉麒麟,却爱不起有血有肉的夏清源,他再也没有资格唤他清源。所以这孤家寡人本就是他最好的归宿。
夏清源曾用尽生命的力量爱他,为他断了秋水剑,折了长天琴,将生命都心甘情愿的交予他的手中。而他也不曾少爱夏清源一丝一毫,他在清源的窗外站了日日夜夜,却再不敢唤他一声清源;一向帝王风范的四王爷却为了夏清源两次未穿鞋就冲出了门,一门之隔,不见故人;他为清源弃了先机,千里奔回,只为救他一命。只是天下已是他心中的执念。正如季慕之所说,人一旦过于执著,往往就看不清自己的内心。高处不胜寒……区区只担心,你得偿所愿之日,也是追悔莫及之时。
当他登上至高无上的皇位,当他日日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当他自言自语哭哭笑笑的时候,当他坐在夏清源的坟头问他是不是在里面的时候,他是否追悔莫及了呢?他只是问季慕之,德帝尚有一袭青衣陪葬,而我拿什么陪葬呢?季慕之说,“这龙座之上,曾断送了你赵家三代帝王的一世痴恋,区区只愿你,得一人心,从此不离。”
斜风细雨不须归
——史平
史平的天朝史记一直是这个故事的明线,他始终是站在这个故事之外的,和故事里的所有人都不同,没心机,不算计,可是他却是最快乐淡薄的人,只有他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用最简单的心来阐释这一段最纠缠的感情。
他与夏清源的遇见是上天对清源的眷顾,清源是这世上最苦的心,可是因为史平,让他仍旧能够感受到心还是热的,史平和史言是他心中的桃花源。他们在一起的生活平淡而温馨,欢笑打闹,如同任何一个平凡幸福的家庭一般。清源也曾想过要抛开世事随史平而去,可是世事偏偏多舛,当史平在梦中一遍遍叫着离瑶的名字的时候,清源的问题就再不会问起。他最终还是为了成全史平的幸福而放弃了自己的桃花源。他为史平将事事都算计安排妥当,即便要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就像季慕之所说,他比任何人都善良,比任何人都坚强,和苏紫一样,为酬知己,拚却残躯。
清源说,等我送你的礼物坏了,不能用了,我就来找你。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生爱一人,尽弃逍遥身
——季慕之
我说,在这本小说里我记得的人,惟有季慕之。不仅是因为他讲了这样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妙语连珠;更是因为他的爱,是最打动我的那个。
天子堂前颠倒相,笑语盈盈动晴光。罗袖轻轻战千里,月魄花魂紫薇郎。
季慕之与苏紫,仿若天造地设,本就该在一起的。他为他习得医术天下无双,只为能让苏紫多活一天;他为他忤逆圣意决战千里,只为保他逍遥平安。
然而他们又仿若不曾相爱。季慕之一世逍遥,没有人知道他到底爱不爱苏紫,甚至连苏紫都不知道。苏紫爱了季慕之十八年,却有十七年在想办法让季慕之习惯没有他。他知道他命不长久。
可是这世上,再没有人比他们更爱彼此。苏紫为季慕之,只求能多活一日,爱到深处,返璞归真。季慕之答应苏紫习惯他不在,他就敢问心无愧的对夏清源说,区区这七年来,从未想起过苏紫。苏紫与他相识相守十八年,他就习惯他不在十八年,十八年后终于完成答应他的事,毅然随他而去。
这世上还有没有如此的生死相随,令人动容。
于是天朝史记里批给季慕之的这句话,再贴切不过。
一生爱一人,尽弃逍遥身。
这书中之人,无一人不深情,不仅主角如此,就连轻描淡写的秋阳客、陈停雁、薛无双等等,也个个是情深意重之人,为酬知己,拚却残躯。有情皆孽,无人不冤。而在我看来,他们都如夏清源所说一样,就算他们有人为爱牺牲,有人远走天涯,为爱受尽折磨,也并非不幸福。因为他们都曾直面自己的心,他们都曾为追寻自己心中的爱而拼尽所有。情之一字,可死而不可怨,这样,就已经足够。而真正不幸福的,或许只有小四一个人,因为执念,而忘记了自己的心到底是在哪里。失落了心,生死孤独,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0
☆☆☆
渺渺
于
2013-02-17 22:12:59留言
☆☆☆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加载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引用:
验证码
换一张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加一张
(图片类型支持jpg、png、gif,大小限150K以内,图片宽度不大于1024)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
←
返回交流区首页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