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读书心得区
主题:万世母仪 [0]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尽管中国历来是父系中心,父亲是家庭中的无上权威,但是他们
在教子方面,永远抢不了母亲的镜头。伟大的男人不一定会生出或教出
伟大的孩子,而一个伟大的人物,多半会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中国最
伟大的母亲,应该要数孟母与岳母了。她们的教育方法,深得现代的“环
境教育”的秘诀,同时还会运用“醍醐灌顶”、“当头棒喝”的窍门。
     教育不是把孩子关在家里,使他们与世隔绝。教育是活的陶冶,
现实的锻炼,活的教科书,不是把孩子教成书里的蛀虫。这不是教育,
这是戕贼生灵,所以最好最聪明的教育是环境教育。
     可是环境教育,并不是把孩子装在一个模子里,终日耳提面谕,喋
喋不休。那种叨唠的方式,不但不会有效果,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使他们逃避,作伪,走极端。懂得教育心理的人,会利用时机,把握情绪,
狠狠一棒击中孩子的心灵,就像佛家的醍醐灌顶、当头棒喝一样。
      孟母的三迁,当然是最显明的利用环境来教育,她的断机杼,便深得棒喝的三昧。孟子看见母亲一分一寸的织布,知道那辛勤的纺织,对于母亲是如何的重要。但是当她想要去除孟子的怠惰时,不惜一剪斩断,使一切前功尽弃。假如孟母当时剪的不是自己辛苦织成的布,而把全屋的器皿都砸坏了,虽是同一的破坏,其意义便截然不同。她不是发怒,而是伤痛;她不是因为孟子不读书有失孟家的颜面,而是要告诫他现实的因果律,现实是如此的残酷,就像剪断的机杼,永远不能复续一样。
     我们常见许多母亲对于儿女是那样心焦地劝说叮咛告诫,其诚恳
真可以动天地泣鬼神,但是冷眼看看那些孩子们,对于那些话,连耳边
风都不如,因为风吹过时,至少还感到一丝寒意。可怜的母亲们,婆
心是有了,苦口也有了,可惜不懂得教育的真谛。
     岳飞若生在承平之世,岳母绝不会用针刺在儿子背上,勉励他精
忠报国。岳飞将会是一位清廉自守的贤能官吏,将会是一位文采风流的
大词家。但是在那个环境之下,好官吏算不得数,大词家派不了大用场。
临财毋苟得,凡是一个操守在水准以上的人都可以做得到。临难毋苟免,
却非有大节操的人,势难临阵不脱逃。在乱世,苟全性命的人多,趁
火打劫的人更多。但是若没有精忠报国的人物,性命苟全不了,打劫
来的富贵也保持不长。聪明的岳母,不教育岳飞明哲保身;不告诫他
危国不居,乱邦不入;不勉励他做个安分守己的懦儒;而敦促他去救
国救民。因为她知道国家亡了,一切平安富贵,都将非我所有。
     岳母知道岳飞的才能气魄,她只是利用国家危亡的环境启发他,
用金针刺背去激励他。她知道她加之于他的肩背者任重而道远,她也
知道岳飞的成败关系着全国全民的存亡,她把亲儿子奉献出来,就像
上帝让他的亲儿子降临到人间以挽救世人一样。她岂止是一位知道教
育真谛的母亲,她简直是一位伟大无私的母亲。
    孟轲和岳飞都是千年难得一见的人物,我们不必硬把自己的孩子都当做文武圣贤看待。但是即使是教育他们成为平凡朴实有用的人,也
要取法于那两位聪明的母亲,给孩子们先准备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
惜三迁的麻烦,有当机断杼的坚毅。不姑息放任,纵容他们苟安偷生,
而能使他们有远见,有志气,有操守。
    智愚贤不肖在幼儿群里,相差是很少的。小时的教育环境,对他
们未来一生的影响很大,常常是毫厘之失,将来就有千里之差。出污
泥而不染,固然也有,但那终属例外,所以才可贵。近朱者赤,入墨
者黑,方是合情理的自然原则。
    不要叨唠,不要啰唆,只要以身作则,不可朝令夕改,也不必三
令五申,他们会潜移默化的。假如他们有致命的劣根性,尤切忌絮聒,
絮聒之下,任何金玉良言到了他们的耳朵里,日久都有了免疫性,而
失去其效能。试试当头棒喝,也许能打中要害。但是这个棒不是打在
皮肉上的棒,这个喝也不是疾言厉色的叱喝。
    孩子们日后成了大器,名标青史的不是父亲而是母亲,孩子们是
块什么材料,聪明的母亲应该知道。如何把孩子雕琢成器,也完全看
母亲的贤能。不要说因为孟轲岳飞名垂千古,所以孟母岳母沾了儿子
的光而成为万世母仪。我却以为没有孟母岳母,历史上将不会有孟轲
与岳飞。

更多精彩内容


№0 ☆☆☆新书推荐《智慧人生》 2010-03-24 12:21:02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