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读书心得区
主题:答青瓜关于“镜头感”的问题 [19]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最早在一篇评论里提到过关于镜头感的问题,这个是接选部分,有删改:



  在我看来,阿肥铺张华丽的文字既是他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虽然说阿肥现在的功力无法达到“以文伤质”这种境界,但是他苛求文字推敲文字的同时,却忽略了文字对于逻辑性和层次性的关键。

  (穷槐脸上笑意更浓,看着萌渠说道:“兄弟这么聪明的人哪会说错话,谷禧正带着人在前面等着伏击吧?”

  这句话平平淡淡从穷槐嘴中说出,听在萌渠耳中却如突然打了个焦雷,面色一下就变得惨白一片。穷槐话方出口,右臂电闪,五指箕张,已紧紧扣住萌渠咽喉,将反应过来想要鼓翼而逃的萌渠一把扯到身前!这边穷槐话音方落,那边穷槐的几个手下和段羽由身后的几名修罗武士也动了起来,三两下便将萌渠那几个方想要动作的手下制住。那巨汉老五的两只天灵大手各抓住一人的脑袋,呵呵一笑,将两人脑袋对着一撞,只听得闷响一声,那两人颅骨已碎,被老五扔到地下,当即咽气。老五下巴颌轻轻一摆,穷槐的手下与段羽由的修罗武士手中刀光一起,那剩下的几人登时了账,竟是下手狠辣,一个不留。
  自穷槐那句话出口到萌渠的手下被清剿干净,前后未到一刻,这时段羽素方才反应过来,惊叫出声。在一边一直心不在焉的长琴也才回过神来,看着倒了一地死尸大吃了一惊,张着嘴巴,看着穷槐。听得穷槐那句话,石也知有变,只是未想到穷槐不动则已,一动便是如此雷霆手段,萌渠全无反抗之机。在看看段羽由,面上神色自若,显见得是早和穷槐有了定计。 )


  从这一段文字来看,作者想要描写的是“迅雷不及掩耳”“电光火石”“兔起鹘落”这种感觉,简单的说——快。

  要描写这种感觉,只说“迅雷不及掩耳”“电光火石”“兔起鹘落”这种形容词是远远不够的。读完这一段,我却没有感受到任何“快”的感觉,好像从穷槐动手开始就是平淡的描写,写到“这时段羽素方才反应过来,惊叫出声”的时候,我反而觉得不可理喻:这小姑娘真迟钝啊。

  如果说,在电影的镜头中是必要出现一个主导性人物的,那么在文章中,设立一个“主语承受体”则能帮助文章更好的分出层次感,加强其逻辑的清晰程度,这种做法现在可以说成是分镜头运用(漫画式说法,汗一个)。我们再来解构主义看这段文字:

  (穷槐脸上笑意更浓,看着萌渠说道:“兄弟这么聪明的人哪会说错话,谷禧正带着人在前面等着伏击吧?”

  这句话平平淡淡从穷槐嘴中说出,听在萌渠耳中却如突然打了个焦雷,面色一下就变得惨白一片。穷槐话方出口,右臂电闪,五指箕张,已紧紧扣住萌渠咽喉,将反应过来想要鼓翼而逃的萌渠一把扯到身前!)

  可以演化为:

  穷槐说话——>萌渠变了脸色——>穷槐抓住萌渠——>萌渠想要逃跑

  “穷槐抓住萌渠 ”和“萌渠想要逃跑”基本上是同一个时间内发生的,但是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我们可以看成,这个镜头从穷槐身上移动到了萌渠身上。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发生动作的“主语”,我们的虚拟镜头的移动就是:

  穷槐——>萌渠——>穷槐——>萌渠

  主语虽然只有两个,但是镜头移动过来移动过去,一共移动了三次,哪里还有让人感到“快”了?在描述“快”的时候,一定要减少主语的变动,比如:

  萌渠变了脸色想要逃跑——>被穷槐抓住

  这样主语的变动就是:

  萌渠——>穷槐



  我们再来看另一段文字:

  (便在这画舫方才驶出时,难岐石就嗅到了空气中远远传来的淡淡香气。眼中晶芒一闪,难岐石对着长琴使了个眼色,长琴意会,向石微微颌首。两人夹着段羽素慢慢向河边岸沿上靠去。段羽素已被驶近的画舫吸引住,看得目不转瞬,丝毫没发现石和长琴两人的动静。画舫上彩花云雾腾起,人群中欢声雷动,都向着岸边大力涌动。段羽素惊呼声中,三人竟一时都被挤下河岸!眼见着要落入河中,石和长琴挟着段羽素,体内丹力急韵,生生在半空中向着河中心移了摸约丈许。就在此时,画舫上丝乐之声忽盛,歌*舞姿突变得狂热姿意,罗衣乱舞,锦带飘飞间,四个高大壮汉肩负着一个硕大金盘走到场中,盘上俏立着一个丽人,体态玲珑娇小,柳腰盈握不足,正在盘上轻翩弄影,薄纱当风之际,意态直似神仙中人。岸上看客的目光皆被这盘上舞者所吸引,看得如痴如醉。谁也不曾注意方才被挤落在河中的难岐石三人正掉在了画舫上伸出的大网中,被接上了画舫。

  段羽素方在惊呼,以为要掉在水里弄得狼狈不堪时,身子落处却是软绵绵一张大网,仔细一看,离水面也不过相距寸许了。正觉得好奇,大网已向画舫处收拢,石和长琴拉着她,一跃便纵上了画舫下层的甲板。画舫中马上迎出两人,将他们接入舱室内。甲板合上,没有丝毫异样。从三人被挤落下水到被接入舱室,前后不过半盏茶的工夫,干净利落,神鬼难觉。)

  这一段文字,作者的本意是“奇谋”,但是看完之后我也没有感觉到“奇”。同样,让我们再以主语承受体,用解构主义的眼光去看这段文字(罗兰巴特大人表生气)。

  难歧和长琴有了计谋-〉带着段羽小妹向河岸走——>段羽小妹没有发现——>开始挤——>段羽小妹惊呼——>难歧和长琴“飞”起来——>丝乐之声忽盛——>观众痴迷——>没有人注意到三人“落网”
  从这一段分析看来,作者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始终是用一种局外人的目光来注视着事情的发展。作为一个局外人,难歧和长琴,段羽素,看热闹的人群,画舫,这四个主语承受体之间的先后次序很难把握,所以这一段的层次逻辑非常混乱。如果用分镜头表现,分镜头同样要来回移动很多次。

  斗胆不才,给阿肥改了一下:

  (便在这画舫方才驶出时,难岐石就嗅到了空气中远远传来的淡淡香气。眼中晶芒一闪,难岐石对着长琴使了个眼色,长琴意会,向石微微颌首。段羽素还犹自看着画舫上的歌舞如痴如醉,任凭难岐和长琴一左一右的执着她的手慢慢走上那河边岸沿上去。那画舫之上彩花云雾一发地绚丽夺目,突闻那琴师的丝竹拔了一个尖儿,却似个暗号一般,众歌女舞姬突变得狂热姿意,裂石穿云之音,天魔绝色之姿把那两岸的观众惹得连声叫好。一霎时人潮向着岸边大力涌动,段羽素险险的快要立不住脚跟之时,石和长琴反而从后面推着她向前,还来不得及喊,三人竟一时都被挤下河岸!眼见着要落入河中,石和长琴挟着段羽素,体内丹力急韵,生生在半空中向着河中心移了摸约丈许。

  这时间,四个高大壮汉肩负着一个硕大金盘走到画舫当中,盘上俏立着一个丽人,体态玲珑娇小,柳腰盈握不足,正在盘上轻翩弄影,薄纱当风之际,意态直似神仙中人。岸上看客的目光皆被这盘上舞者所吸引,看得如痴如醉。谁也不曾注意方才被挤落在河中的难岐石三人正掉在了画舫上伸出的大网中,被接上了画舫。

  段羽素方在惊呼,以为要掉在水里弄得狼狈不堪时,身子落处却是软绵绵一张大网,仔细一看,离水面也不过相距寸许了。正觉得好奇,大网已向画舫处收拢,石和长琴拉着她,一跃便纵上了画舫下层的甲板。画舫中马上迎出两人,将他们接入舱室内。甲板合上,没有丝毫异样。从三人被挤落下水到被接入舱室,前后不过半盏茶的工夫,干净利落,神鬼难觉。)

  这一段文字是以段羽小妹的感受为主体。因为难歧和长琴已经有了计谋,把镜头随着他们移动,把他们作为主语承受体,只能让人感觉到“成竹在胸”而并非“奇谋”,观众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落水,所以观众也无法表现“奇谋”,画舫仅仅是一个“奇谋”的道具,更加无法表现“奇谋”。所以段羽小妹才是“奇谋”这个主题的主语承受体。

  难歧和长琴有了计谋之后,开始拉着段羽小妹往河岸上走,从“段羽素还犹自看着画舫上的歌舞如痴如醉,任凭难岐和长琴一左一右的执着她的手慢慢走上那河边岸沿上去 ”这一句开始,往后全都是段羽小妹眼中所发生的事情,她先看到歌舞忽盛,然后人群才能开始“挤”,因为“挤”他们才能落水。所以这一段相比乌衣的原著,更能突出“奇谋”二字,在写作的层次逻辑上也更加清晰。

  罗里巴索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一个意思:文字的堆砌并不是作者功力的全部,好像乌衣胖子这样只注重文字感觉而不注重文字层次逻辑的作者比比皆是。甚至有人已经认为,文字的华丽只有这种表面化的东西。
№0 ☆☆☆九环金背大砍刀 2005-03-19 05:07:47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再罗嗦一句。
 
所谓“第一人称”的小说,以“我”为主角,那么可以说是在无形中把主语承受体限制到成只有一个。换句话说,无论文章是百万字还是十万字,其镜头都是始终跟随主角在移动的。
 
很多作者就因为这样,在描写战争或者是宫廷斗争这种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事件变动中,只以“我”,很难通过“我”的所见所想,表达事件的整体,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就开始使用“伪第一人称叙述”,比如:
 
“我转过身子,没有看到他在我背后偷偷地笑。”
 
我本人相当唾弃这种做法,没看见就是没看见,看见了就是看见了,拿第一人称主语描写第三人称场面,简直是乱来。
 
但第一人称的好处是代入感极强,是制造戏剧感的绝佳利器。因为观众要跟着“我”去看,去听,去想,所以“我”的主观意识可以对读者造成很好的引导,而人总是会做出错误判断,和事实不一样,被“我”所惊讶的东西,就变成了对读者同样的心理冲击。
№1 ☆☆☆九环金背大砍刀2005-03-19 05:20:0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当初发那篇牢骚,是因为曾经作过一个联系,就是用语言把电影画面给描述出来,静态的还好,到了动态的简直就是一场灾难。这样的情况下难免灰心。刀刀这里说的很对的一点,就是关注主体。
 
其实我还是坚持文字表达画面,和镜头表达画面的区别非常大。镜头的焦距并不适用于文字的描述重点,或者刀刀说的主体。所以找准一系列动作的线索和中心,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情况下,文字的简洁到位非常重要,任何锦上添花的东西都足以扰乱视线,干扰读者准确领会画面流动方向。所以我一直说武侠麻烦嘛。
№2 ☆☆☆青瓜2005-03-19 05:30:2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第一人称,我一向认为是最难写的,视野太窄,主线单一,一旦一条主线进行不下去的时候,连转换线索都没有办法。而且推动情节发展的契机也少了很多,所以第一人称里面,误会,偷听,巧合特别多,也是这个原因。但是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带入性强,尤其如果开头设定铺陈好的,很容易引起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这样文章就成功了一半了
№3 ☆☆☆青瓜2005-03-19 05:38:1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时间感也很重要,比如楼主这句
 
  “这时间,四个高大壮汉肩负着一个硕大金盘走到画舫当中,盘上俏立着一个丽人,体态玲珑娇小,柳腰盈握不足,正在盘上轻翩弄影,薄纱当风之际,意态直似神仙中人。岸上看客的目光皆被这盘上舞者所吸引,看得如痴如醉。谁也不曾注意方才被挤落在河中的难岐石三人正掉在了画舫上伸出的大网中,被接上了画舫。”
 
  最后那句“被接上了画舫”,如果删去,也许更能接上段小妹的视觉镜头。
№4 ☆☆☆木呗2005-03-19 09:43:3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受益,
谢大刀
№5 ☆☆☆拉拉2005-03-21 06:09:0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偶吃饭看这文,有点难以消化,8过看到巴特GG的言论就扑上来了。金9还素有点理论素养的嘛。^^
№6 ☆☆☆某刀2005-03-23 12:46:2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第一人称,我一向认为是最难写的,视野太窄,主线单一,一旦一条主线进行不下去的时候,连转换线索都没有办法。而且推动情节发展的契机也少了很多,所以第一人称里面,误会,偷听,巧合特别多
☆☆☆青瓜于2005-03-19 05:38:17留言☆☆☆
 
有道理,感同身受,曾经写过一个,“我”是配角的文,为了让情节发展下去,用配角的眼睛来看主角的故事,“我”到最后都快变成窥视狂了>_
№7 ☆☆☆iceheart2005-03-23 14:37:5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有道理,感同身受,曾经写过一个,“我”是配角的文,为了让情节发展下去,用配角的眼睛来看主角的故事,“我”到最后都快变成窥视狂了>_
№8 ☆☆☆m2005-03-23 15:28:2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恩,黄易同志的偷听就特别多,而且一听一个准。
 
某刀啊……其实我也是现炒现卖的,这都是2年前的旧文了,那时候刚好知道什么叫解构主义……
 
而且上面这个也不能算解构主义的最佳解释。
№9 ☆☆☆九环金背大砍刀2005-03-23 17:21:1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所谓“第一人称”的小说,以“我”为主角,那么可以说是在无形中把主语承受体限制到成只有一个。换句话说,无论文章是百万字还是十万字,其镜头都是始终跟随主角在移动的。 很多作者就因为这样,在描写战争或者是宫廷斗争这种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事件变动中,只以“我”,很难通过“我”的所见所想,表达事件的整体,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就开始使用“伪第一人称叙述”
 
※※※※※※※※※※※※
 
没错,我看《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的时候就很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时时觉得转不过来,觉得还不如全都用第三人称罢了,还顺畅一些
№10 ☆☆☆树姥姥2005-03-23 22:12:4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又拿我说事儿……
 
我不是不注重文字的层次逻辑了啦……是人家逻辑感和层次感比较弱……非不为也实不能也……55
№11 ☆☆☆肥公公2005-03-28 13:06:1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好少看评看得大笑。呵呵。
拿第一人称写文是很多有些资历的作者都不敢轻慢的事,但现在有许多人都爱以这个相对偏狭的视角来创作故事。
大概喜欢以第一人称写作的,都是喜欢它强烈的代入感吧。
然而一条主线进行下去,“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难免凌驾于情节之上。
№12 ☆☆☆2005-05-31 15:14:0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受教了
都是强人
受益非浅
№13 ☆☆☆清门饮2005-05-31 21:13:1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很有道理,偶的第一篇文就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结果构架太大,常常转不过弯来,最后只好胎死腹中了。
№14 ☆☆☆hh2005-06-01 13:37:3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只看过两本毛姆的小说,和茨威格的一些短篇,都是第一人称的。但是整个故事完全没问题啊,完全不会有视野狭窄,让人有如堕五里雾之感。反而更能深入文章本身,真正有透过作者的眼睛发现事实的感觉呢。以前是很讨厌第一人称的文章的,就是看了这些作者的文反而对第一人称着迷了呢~
№15 ☆☆☆lilas52005-06-03 11:44:5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非常感谢,受益匪浅。
№16 ☆☆☆豹猫2005-06-04 00:49:2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第一人称的书,通俗的首推李容道的.
№17 ☆☆☆富贵荣华2005-06-05 23:46:0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只看过两本毛姆的小说,和茨威格的一些短篇,都是第一人称的。但是整个故事完全没问题啊,完全不会有视野狭窄,让人有如堕五里雾之感。反而更能深入文章本身,真正有透过作者的眼睛发现事实的感觉呢。以前是很讨厌第一人称的文章的,就是看了这些作者的文反而对第一人称着迷了呢~  
  
☆☆☆lilas5于2005-06-03 11:44:59留言☆☆☆
 
 
这就是能力的问题了,毛姆和茨威格…………与现在大多数用第一人称的写手相较,能力是属于斋天位的。
№18 ☆☆☆郁卒兄2005-06-06 01:46:5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说到镜头感,我一直以为要选择事发场景中的某一处或某一人作观测点,这样写来比较有头绪,而且可以照看的面比较广,说白了,就是写起来简单些。可惜每次写稍繁杂一些的场景时,都往往流于直叙平铺,有了时间的横轴,却无法照顾到同时发生的诸多线头,顾了东忘了西,如果全部用照相的方法写下来,又太难看了,能力问题,难亚难。
 
下面想请教刀刀同学有关于如何写对话的问题,这不是能力问题了,纯是先天不足的问题,每当开始写对话的时候,某人就开始饮泣抓狂,就像是前些天和谁说的那样,让两个人蹲在那里说半天,自己写的无趣,看的人无趣,审美疲劳如黄河之水……可又别无良策,只好夹些设计的无聊小动作聊作缓冲…………反正就是写不好,写不爽。
 
教我。
№19 ☆☆☆郁卒兄2005-06-06 01:53:3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