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意见建议簿
主题:关于投诉冬晚晚红颜往事抄袭蒋胜男大汉开国皇后吕雉本纪 [4]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冬晚晚的此文在八月份有读者发现这文抄袭蒋胜男此文后,冬晚晚对此文经过修改,但是改后的文让人发现只不过改明偷为暗偷。然后再仔细看,这文还涉嫌抄袭招福的吕后一文
招福文:古代中国是一夫一妻多姬妾的制度,嫡妻与姬妾不论从身份还是待遇,都是天壤之别。丈夫也许在爱情上会对姬妾偏袒,但是那只能保障他的生前,他死后的财产和地位却只能交由嫡妻的儿子继承。这个严酷的现实无论是从私情还是从利益,都逼着妻妾之间势成水火。在这样的妻妾之争尤其以皇帝的后宫为最,因为一但成功就是登峰造极,而一但失败则将跌落十八层地狱。
冬文:其实,在古代中国,妾室和正室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在那时候,妾更像是夫君和正方妻子的随侍,是要服务和屈从于正房和丈夫的。妾更多的时候是被看作一个男人的私有财产之一,是可以任由丈夫和正室摆布的。
几乎只是把招福文里出彩的部分拿掉
蒋文:来自定陶的戚姬年轻美貌,她生的儿子如意活泼可爱。公平地来说,没有经历的苦难的女人,她的嘴角没有苦涩,眼睛活泼跳跃,笑声如银铃一般清脆,她以她的年轻天真而得到任性的权力。

冬文:而没有经历过社那么挫折的戚姬,她唇边的笑容是水一样清澈的,她的眼睛是天空一样晴朗的,她的笑声是风一样轻盈的,她以她的年轻和那份没有经过岁月洗礼的容颜挥霍着她的青春任性。在这样一个美丽的身影面前,刘邦觉得青春似乎又来到了身边。
改头换面之后,还是看得出抄袭
蒋文:这样一个女人,她遇见刘邦时,刘邦已经是汉王,然后是皇帝,她几乎可以相信刘邦生下来就是驾着五彩祥云,披着黄金龙袍的皇帝。这样一个女人,让男人在她面前相信自己是天生王者,无所不能。而吕雉的眼睛,见证过刘邦被他父亲抡着大棍子打要她来劝解,见证过刘邦欠一屁股酒账要她来还,见证过刘邦躲在大沼泽里急切地等她来送饭,见证过刘邦面不改色地和仇人商量怎么分吃自家老爹老婆的肉,见证过这位将来的皇帝曾经为了逃难把幼子推下马车……刘邦在这样一双隐忍的眼睛前面,没有底气。
冬文:在她眼中,刘邦是天生就披着龙纹锦袍,头戴碧玉冠冕的男人。反过来,戚姬的这种由衷的崇拜,想必更是让刘邦如同吃了人参果一样,全身上下无不透着舒坦。反之,吕雉呢?她是见证过刘邦的落魄和低下的,是刘邦贫寒和不得志岁月的见证人。这样一种关系,你想要吕雉从内心深处对刘邦产生一种且敬且爱的感情,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在刘邦处理国事的时候,从吕雉经过岁月磨砺的眼睛里还会投过去怀疑的目光:刘家的小三儿,你能处理好如此重要的军国大事吗?而正是这样一双隐忍的目光,让刘邦从内心深处丧失了一个男人的尊严。
还是那句,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改了一下,难道就是自己了,最关键的见解都是别人的。

蒋文:无知者无畏,戚姬作为年轻美丽而受娇宠的女人,理直气壮地自认为,既然她是皇帝最爱的女人,那么她就理所当然地取代那个年华已去的吕雉而成为帝国的皇帝,而她的儿子,也应该取代刘盈而成为太子。
冬文:首先在感情上,她看到作为刘邦发妻的吕雉常年累月地被刘邦冷落,而刘邦对自己的宠爱人所能见,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自己是丈夫最爱的女人,当然理所当然地应该拥有丈夫的一切,包括那顶皇后的贵冠。
也是只改了几个字
蒋文:吕雉所生的儿子刘盈的确不象刘邦,他看到刘邦这个父亲就如避猫鼠一样,怕得很。无论是谁,一个才几岁小孩子在逃难时,后面追兵赶来,本来就怕得很了,忽然看到父亲面目狰狞地说:“把这两个小崽子踢出去马车就能够跑得快些了!”然后他和姐姐就被亲生父亲一脚一个踢下来,踢给后面追来的项羽兵马。  就这样先后被踢下去两次,若不是吕雉不要命地跳下马车去救,若不是后面的臣子们赶上来抱起他们,他现在根本不可能再站到父亲面前。童年所受的创伤阴影太大,刘盈这一辈子看到父亲时就忍不住心里头发毛,爱不起来,亲近不起来,缩手缩脚的,一看到父亲走近就本能地心里打哆嗦。
  刘邦看到刘盈这副样子就恨不得再踹上一脚,反之,天真可爱的刘如意,会看到父亲就开心地扑过来,撒个娇,因为如同他的母亲一样,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刘邦的负面形象。
  戚姬有了刘邦这种有意无意的纵容,既然有人给她撑腰,就会有人给她出主意,所谓手握凶器杀心自起,哪怕戚姬是个蔓藤一样的弱女子,她也敢向皇后吕雉动刀子。
冬文:其次在子嗣问题上,戚姬的儿子赵王如意深得父亲刘邦的宠爱,经常可以听见父亲刘邦在各个场合发表对这个儿子的表扬和肯定。而吕雉生的儿子刘盈一直不被刘邦所喜欢。细细讲述起来,刘邦的这种厌恶心理有两个原因。其一,儿子刘盈是在战争时期见过父亲刘邦薄情寡义的一面的。刘邦在这样的儿子面前未免有几分惭愧,这惭愧到后面肯定会变成刘邦的一块心病,因而心生厌恶。而另一点,因为父亲刘邦当时的举动,对年幼的刘盈来说也造成了一生的心理阴影。他看见父亲刘邦就心生恐惧,就好像老鼠看到猫一样,浑身颤抖,心里发毛。没有办法,幼年时被父亲数次从车上丢下的事情对他的打击太沉重了,他对这个父亲怎么也“爱”不起来。相比较没有见识过父亲的冷酷一面的如意,心里没有阴影,看见父亲就高兴地扑过去,撒个娇,闹个事什么的,刘邦觉得如意胆子大,跟他也比较亲近。所以不止在一个场合,刘邦发过:“唉,只有如意才最像我的儿子呀!”诸如此类的感言。

咳咳,基本就是蒋文中心思想的总结啊,冬晚晚的总结学的不错,由此可以看出。
招福的: 而这时候,在皇帝刘邦的心目中,戚懿的份量可比吕雉要重得多了。因母及子,不用说,戚懿觉得自己为亲生儿子谋太子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然而她不知道,政治不是她头上的步摇;朝堂上的文武群臣更不是那个被她随意揉搓的老头刘邦。

冬文:戚姬把皇后和太子的宝座看成她头上的金步摇一般简单,然而政治并不是她的智商所能驾驭的,朝中的臣子们也不是能任由她随意揉搓的老头刘邦。
还是那句话,随便改了下,连比喻都一样的话,这不是一般的巧合吧?
蒋文:这当然不是因为商山四皓这四个老头子,能够有多大的力量。这种隐士对于帝王来说,犹如盛宴上装点的萝卜雕花,装饰作用大于实际功用。请他们出来,犹如后世赵匡胤利用华山陈抟一样,表示现在太平盛世真的到了,你看连这样的老隐士都出来登台走秀了,仅此而已。
  但是刘邦却从商山四皓的出现,才真正感觉到他的对手,他的妻子羽翼已成。商山四皓再怎么样矫情,到底还是被请出来了,这说明这件事不是办不到,并不是因为刘盈一夜之间忽然发掘出了他所不知道的能力。他这儿子有多少底气他能够不知道,刘盈之所以能够做到,只不过是用对了方法。刘盈的背后有一个聪明人在帮他做事,如果这个人忠于刘邦,把办法提供出来,那么,如意照样能够把这四个老头儿给请出来。
这,才真正是刘邦觉得恐惧,觉得悲凉的事实!  直到这个时候,刘邦才忽然如梦初醒,回顾这多年来一直被他忽视的事实。朝中上下,曾经是猛将如云,谋臣如云。但是这些年来,能够威胁到皇位的大将们,已经被他自己一一翦除了。吕雉多年来一直镇守朝中,在内有她的两个哥哥周吕候吕泽和建成候吕释之掌握京中军权,在外有由她的妹夫名将樊哙手握重兵,以及大量开国时立下战功的吕氏族人在军中翰中已经占据要职。谋士方面,商山四皓事件,隐隐可见张良的身影;诛杀韩信事件中,萧何已经站在了吕雉的身后。
  吕雉羽翼已成,她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他动不了。“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她的势力已经形成,我无可奈何,虽然有再多的主意手段,也已经无所施展了。
  一代开国之君,到了最后,竟然发现了自己无能为力,这是不是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哀。

冬文:其实后来很多人看史,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四个要入土的遭老头儿竟然就让高祖刘邦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主意。我们知道,隐士对于帝王来说,一无实权,二无实际作用,不过是帝王们为了点缀自己的天下太平的一道摆设的装饰品。刘邦如果心狠一点,大可不管不顾直接把这四个遭老头儿杀掉,那么如意还是可以当上太子啊。为什么刘邦却会选择放弃呢?
  这只能说刘邦还是一个很明智,很顾全大局的皇帝。杀商山四皓不是不可以,但是一杀掉他们四个,等于完全失掉了民心的拥护,即使如意当了太子,登了皇位,留给他的也是变数颇多的朝廷。如意的未来到底会怎样,刘邦也不敢预断。更何况,通过商山四皓这件事情,刘邦看到了真正拥有实力的朝中王公大臣们的态度。
  是谁在幕后给吕雉母子出主意?是谁为吕后母子跑腿请来商山四皓?又是谁隐瞒了他们来到太子身边的消息给自己一个当头一击?再联想起数次在朝中废立太子一事引起的争议,刘邦心是真正凉了!要知道办这些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啊,也不是一个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啊,而他的妻子吕雉就在他不知不觉中漂亮的完成了这些事——刘邦到这时候才如梦初醒,原来在他宠爱戚姬,天天笙歌艳舞的时候,吕雉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了有一天他也无法对抗的地步。
咳咳,啥也不说了,大家都看得出来,几乎就是变换了一点点,其他的都是蒋的原话。
招福:果然,吕太后虽然按制度将刘邦的所有庶出儿子封赏一番,送他们各归封国,但是对他们的母亲——刘邦的宠妃们,却统统幽闭起来,打入冷宫,让她们过着粗衣旧衫,勉强维持温饱的日子。
  尤其是曾经想要取吕雉皇后之位而代之的戚懿,命运更是悲惨。她连枯坐冷宫的“运气”都没有,而是被剃成光头、以铁链系颈、穿上土褐色的囚衣。白天在宫院中捣米,晚上就被牵着铁链锁进“永巷”(宫中监狱)严加看守。
冬文:在刘邦丧葬事毕后,吕太后按照制度将刘邦所有的庶子风赏了一番,然后打发到各自的领地上去了。但是对于他们的母亲——刘邦的宠妃们,就是另一番做法了。她把她们通通打入冷宫,幽闭起来,让她们过着粗衣糙食,勉强维持温饱的日子。  对待几次想谋害她的性命,取代她的儿子地位的戚姬,吕雉更是连去冷宫幽禁的机会都不给她。她直接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别宫之名,因为有长巷,故称之为永巷)之中,命令人严加看管。除此之外,还剔光了戚姬乌黑秀丽的头发,以铁链系颈,让戚夫人穿上土褐色的囚衣,命令她白天在宫中捣米,晚上就被牵着铁链锁进永巷“严加看守”。
连先后顺序都一模一样。
招福:戚懿从来没有遭受过这样的折磨,更难堪这样的耻辱。她多年来都是汉宫中的一枝鲜花,被刘邦百般宠爱惯了,所以也就不懂得忍耐,更看不清形势,不知道吕雉的实力之强,还以为她也和自己一样,不过是依靠儿子起家的普通妇人——你吕雉以为只有你有儿子吗?我戚懿也有,而且比你的儿子还得先皇的宠爱!
  于是戚懿作歌,每日不停地唱:“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她还在希望,能有人把自己受虐的消息告诉自己做王的儿子,让他来为自己报仇雪恨。
  既然是安了这个心,当然戚懿这首歌是从来不背着人的,越是人多,她越是唱得起劲。
  果然,很快这支歌就出了名,不过可惜,首先知道的人不是她的儿子赵王如意,而是她的死敌太后吕雉。
冬文:那就是戚姬在舂米的同时,哀哀切切的唱了一首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儿子为赵王,母亲却为奴隶,终日掏米,经常徘徊在死亡的边缘。谁能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我那三千里外的儿子啊!
  愚蠢的戚姬啊!到这个时候还认不清楚形势的改变,还以为吕雉的嚣张不过是因为有一个当皇帝的儿子。而自己不也有一个儿子吗,不也是赵王吗,还是先皇最宠爱的儿子呢!这个时候,戚姬想的不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儿子不被吕雉所忌,想的竟然是要儿子来为自己出头。只能说,其实她真的是一个很愚蠢,很自私的母亲!  存了这个念头,戚姬唱得更起劲了,天天唱,人多的时候唱得更大声。果然这支歌很快就出了名,可惜的是,首先听到的不是她的儿子赵王,而是吕太后。
好吧,就算有人辩解这是史料,可是怎么解释连先后次序甚至两人的反应都一样呢?
招福的结论:吕雉与戚夫人的宫闱斗争,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惨烈的一场。这一出妻妾争风,可以用“震烁古今”来形容。而戚夫人的结局之可怖,也是数得着的。
冬文:吕雉与戚夫人的宫闱斗争,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惨烈的一场。这一出妻妾争风,可以用“震烁古今”来形容。而戚夫人的结局之可怖,也是绝无仅有的。
改了几个字而已

话说,我还有好大一部分没发上来,除了这些之外,几乎所有冬晚晚文里对付的方法,口气都和蒋文里的是一模一样,如果复制的话,是要整章复制的。
最后说几句。我很仔细的对照,除了史料部分外,冬文里的一部分内容是抄袭这个帖子:http://cnheritage.blog.hexun.com/10633483_d.html
这是中华遗产杂志上的关于刘邦婚后生活的。
№0 ☆☆☆马甲 2008-01-18 18:37:35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汗,忘记留地址了
冬文: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79846
蒋文: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43425&chapterid=1
 
招福的文: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40734.shtml
№1 ☆☆☆马甲2008-01-18 18:44:3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顶上去
№2 ☆☆☆墨香2008-01-20 20:15:5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3 ☆☆☆1232008-01-23 17:54:3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接受投诉,处理中。
№4 ☆☆☆ 场馆三号2008-01-30 16:00:1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链接地址:
(请输入出现异常的链接地址,此信息只有管理员可以看到)
晋江客户号:
(如果问题和账户有关系,请提供客户号,此信息只有管理员可以看到)
QQ号码:
(特殊情况可能需要直接与您联系,提供QQ号码更有利于问题解决,此信息只有管理员可以看到)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