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网友留言区
主题:与职场小人共存 撰文/104人力银行品牌总监 邱文仁 [3]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与职场小人共存

你自认工作认真、待人和善,但是为何工作上总有人要与你针锋相对;好心帮忙跨部门协调业务,反被同事暗指捞过界,现在的你是否正经历职场上的黑色隧道?


职场遇小人的故事

阿杰是六年级中段班生,年纪轻轻,已经是大型外商公司的研发经理。一流学府研究所毕业,头脑灵光、一表人才,你很容易就看出他的优秀。企图心旺盛的他,花大部份的时间精力,投注在目前的工作上,表现深受上司的肯定!但他也从不因为少年得志而骄傲!相反的,他总以极大的热诚去协助工作伙伴,并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

不过,也许是因为太年轻就当经理,或是因为他的杰出表现,会让周围的人很有压力,公司莫名其妙的有一些谣言,说他为人骄傲,对同事不友善,结果连总经理都亲自下来测试他。虽然他通过了总经理的考验,让谣言不攻自破,但阿杰不知道自己到底作错什么?得罪了谁?他感觉非常受伤。一直很努力工作及支持伙伴的他,一时之间对人性充满了怀疑,不由得心生了离职的念头。

职场上的黑色隧道

网路上广泛流传一篇“职场的黑色隧道”文章,是104人力银行的创办人杨基宽先生写的,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文章中所谓“职场的黑色隧道”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你在职场上所有“会让你感觉不舒服”的现象。种种令人不舒服现象是陆续出现在你的职涯中来折磨你,让你一片昏暗,因此称做‘黑色隧道’。

杨基宽先生说:这个隧道的长度大概有十年之长,它的计算方式是从踏入完全陌生的职场的第一天起,上班族大概要花十年的时间,才可几乎经历过这些职场百态,十年 后这些职场现象祇不过是“不断再重复”而已。一旦你承认有黑色隧道,态度就豁然开朗,因为这是成长的唯一路径,假设你没有这样的态度,就会立刻启用离职的权利了。杨基宽先生认为:在我们进入职场的前十年,主要任务是去创造下半辈子永不为职场困扰的实力与成熟度。所以要学习度过“职场的黑色隧道”。“职场的黑色隧道”中有很多压力、不公平、恶意攻击、失望、负面情绪等等。

以上的故事,都是“职场的黑色隧道─嫉妒篇”的典型故事。而这其中的潮湿阴暗、让人很不舒服的部分就是“嫉妒心”所产生的“恶意攻击”,而受攻击的人往往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因为自己完全不是那种人,所以无法理解别人的恶意,若无法理解,就会倍感受伤。


踏出隧道 走向成长

没错,职场上的资源有限,理论上,人人都应该以“实力及努力”来争取资源或表现,但若是以光明正大的实力来竞争,也是企业成长的原动力,对人并无伤害。


可惜的是,职场上不是人人都以“实力”来竞争!愈是那些正直、优秀、在工作中大量付出的人,因为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完成工作”上,所以冷不防就受到嫉妒心强的人所发动的恶意攻击伤害!

这跟自己做人好不好无关,而且自己可能到很晚才察觉,你认为的“朋友”正在背叛你。这时,社会经验不足的受害者,也许就会悲愤交加的萌生离职的念头,放弃辛苦努力所得来的舞台。他们以为换个环境情况就会变好,却不知道“离职”绝非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因为,这种现象哪里都有,只是以不同型态,在不同的公司经常的出现。

与忌妒者正面交锋

所以你会发现,愈是职场的老鸟,愈是对他人的“嫉妒心”所发动的恶意攻击习以为常,他们一样讨厌这种卑鄙的手段,只是不会轻易中了敌人的圈套,更不会轻易松手已打下的江山。如果再冷静一点,他们连情绪都不会受影响了!经历了职场上的种种起承转合,看到或经验到种种不同型态的竞争(无论是正直的或是恶质的竞争),我终于学习到,在职场要与各种你喜欢或不喜欢的交手,与其说这是一种忍耐,还不如说这是每天都在经历的“游戏”。

就像我的朋友文玲,目前仍然谨守着她的工作岗位,继续朝她的目标努力着,坚强漂亮的活着,大部份时间,他们看起来都很亮丽或开心。但我知道只要她们继续杰出下去,谣言及攻击就不会停止,除非他们甘心平庸,否则永远会有人嫉妒他们,并等着随时给他们重重的一击。也许需要经历一些失望及惊讶、几次痛苦,因而
创造了未来不为职场困扰的实力与成熟度,而这是最可贵的一种收获呢!我想他们说的对,这也是所有所谓的“职场菁英”必经的过程及考验吧!!

                              


职场的黑色隧道
                                
◎杨基宽/撰
我想跟读者做一项交易:如果我拿七千万给你,而只要求你从此以后不再换工作,
也就是说放弃转职的权利,你愿意跟我做这项交易吗?”

各位稍加计算一下会发现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因为我们从25岁进入职场到60岁退休,总共工作35年,七千万等于给你35年年薪200万,这样的待遇对受薪阶级而言是非常高的价码!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不可能在职场上赚到这么多钱,因此不换是很可惜的。听众的回应中出现一幅很有趣的常态画面,30岁以下的年轻朋友会悍拒此项交易,40岁以上的上班族则会很欣然交易,30-40岁的青壮年则会犹疑不决。这三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我将它解读为‘黑色隧道’效应。

所谓黑色隧道指的是,你在职场上所有可能碰到的让您厌恶的现象。由于你不可能在一天之内经验完毕所有这些职场现象,因为它们是陆续出现在你的职涯中来折磨你,因此我把它称做‘黑色隧道’,因为里面潮湿阴暗让人很不舒服。

这个隧道的长度大概有十年之长,它的计算方式是从踏入完全陌生的职场的第一天起,我们大概要花十年的时间才可几乎经历过这些职场百态,十年后这些职场现象祇不过是不断再重复而已。

30岁以下的朋友会拒决交易的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格局、命运与能力怀有意识型
态上的高估,因此才开始碰触到一些初阶版的职场挫折时,譬如说自己的主管是猪头
,他们就会直觉地将猪头事件放射成工作的全部,忘了其他值得历练的价值,譬如说
把在猪头下完成任务视为更具挑战性的历练,就匆忙从黑色隧道撤退,改走最率性的一条路:离职,认为总该找得到没有猪头主管的公司吧!
因此转职这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工具是他们寻找更好出路的寄讬所在,他们当然不愿意与我交换7000万。

40岁以上的朋友会愿意交易的原因是,由于悟不出‘三吨矿石才能炼就一克拉钻石’的原理,舍弃了藏在黑色隧道中最有价值的历练压力,在过度使用离职权利后,最后却发现自己的年纪与能力已经形成反比,终于比较务实,他们当然愿意放弃这项无法让他们培养深度内涵的转职权利,来与我交换7000万。
而30-40岁的人之所以拿不定主意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还有一些想像空间,还可以拗,所以不大愿意交易。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个26岁的年轻朋友,本来做内勤员工,做得非常出色,而因为外务失职,公司就调他去做外务,结果这个朋友决定离职,因为他不喜欢做外务。”

如果这个朋友不承认有黑色隧道,他就会怪公司为什么要让他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而如果他相信有黑色隧道,就会认为公司因相信你而派你去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一是对你过去的肯定,二是对你未来的信任。

同一件事情,一旦你承认有黑色隧道,态度就豁然开朗,因为你很清楚这是成长的唯一路径,假设你没有这样的态度,你就立刻启用离职的权利了。一个上班族一辈子如果只做自己习惯胜任的事情,不去改写自己的地平线,一辈子同样一件事情做35年,不如早跟我换七千万算了!


在我们进入职场的前十年主要任务是去创造下半辈子永不为职场困扰的实力与成熟度。所以35岁以前是卖方身份,你没有自主权,由别人来决定你的价值,凡事最好从学习的角度来看事情,以便让自己在36岁时能成为买方身份,因为买方才有资格挑公司,挑老板,挑主管,挑薪水,挑窗户有多大。这个十年就是让自己从价值低的矿石萃炼成一克拉钻石的黑色隧道。

一旦那些从历练的角度看事情而从黑色隧道顺利走出来的人,最后也会发现不值得跟我换7000万,因为他会找到自己的真正价值,他会是爱因斯坦所说的那个人:不要
试着寻找成功,试着寻找自己的意义。
№0 ☆☆☆Melody 2005-03-02 20:45:08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太长了。
№1 ☆☆☆1232005-03-02 20:46:3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Thank you!!
已经另外贴一篇!
№2 ☆☆☆Melody2005-03-02 21:07:3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出来工作真的不容易,不但轻率不得还要步步为营.......
№3 ☆☆☆tiansu2005-03-04 01:43:3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