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网友留言区
主题:歹徒当街抢钱,200多人中只有“一声吼” [5]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歹徒当街抢钱,200多人中只有“一声吼”

     鲁迅先生所痛斥的国民劣根性之一──“看客现象”,不仅没有灭迹,甚至有“发扬光大”之势
    
     安徽省马鞍山市街头最近出现了令人警醒的一幕:面对歹徒当街抢钱,年近古稀的退休干部田继荣老人怒吼一声,冲上前揪住歹徒。围观人群由五十多人很快聚集到二百多人,但令人愤怒的是,虽然老人再三向围观人群呼喊求助,却始终无人应答。一些年轻人甚至边看边嘲笑,却不出手逮住抢包的歹徒。 
    
     田继荣老人在致媒体的信中伤心地发问:“如今的年轻人是怎么了?抓个抢包的歹徒难道比黄继光堵枪眼还难吗?”
    
     令人惊心的200∶1──200个看客冷漠的沉默和一个见义勇为者的“一声吼”,200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和一个体弱的老者。田继荣老人的信经媒体披露后,引发了人们对“看客现象”深入的议论。记者走访的多数人认为,目前普遍存在的“看客现象”是一种社会病态,是和谐社会建设中刺耳的“不和谐音”。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幸灾乐祸的态度,拔一毛以利他人而不为、举手之劳给110报个警而不肯、充当“冷血看客”而不知耻的现象,理应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而缺少“一声吼”,恰恰助长了犯罪分子的邪气,应从制度建设、社会风气改善等多方面努力,根除“看客现象”。
    
      ■令人震惊的冷漠麻木
    
     最近,甘肃省定西市纪委、政法委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彻查该市岷县堡子乡一起□□案中执法机构违规违纪的情况。案件的过程令人吃惊:村民侯某,仗着酒劲闯入卢某家,对其妻、女进行□□。因当地警方处置不当,未得到及时控制的侯某,在卢某报警的当天晚上,再次报复性当众□□卢母、妻、女祖孙三代。就在侯某实施这种令人发指的暴行时,卢某的儿子向二百多户村民求救,然而村民大多关门谢绝,少数来到现场的村民也仅仅充当了看客的角色,致使卢家三代人惨遭□□的惨剧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 
    
     “一声吼”作为一种对邪恶势力有震慑作用的社会制约力量,在一些地方变得越来越弱了。记者在皖北农村采访时,一些群众感叹,现在连民风纯朴的乡村,人际间的关系也扭曲了。有什么难事或急事,往往只有拿钱求助才能见效。
    
     记者在安徽大学和一些师生座谈“看客现象”时,一位中文系教授说,上个世纪初,鲁迅笔下的看客是麻木的,两眼茫茫然;而当代的看客则是活泼精明的,目光炯炯;前者四肢发达,精神萎靡,没有文化;后者受过相当程度的文化教育,能说会道,且精于盘算;两相对照,实在太残酷了。一个世纪弹指而去,鲁迅先生所痛斥的国民劣根性之一──“看客现象”,不仅没有灭迹,甚或在个别地区有“发扬光大”的势头。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0 ☆☆☆ 2005-09-12 19:18:29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這事情太多了,(深圳是家常便飯)
№1 ☆☆☆chelsea2005-09-13 16:03:0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可是问题是难道真的要普通老百姓对着刀毫不犹豫的上嘛?他们毕竟没有收到正规的训练,怎么应付穷凶极恶的歹徒!如果一帮子人一起上,靠大家的力量还行的通,可是如果是孤军奋战,就算你成功的见义勇为了,却弄个半身残疾或缺胳膊少腿,没有了能力养活你的家人,无法保证他们的生活的时候,国家又会为你做什么?光有正义感有什么用,最重要的还是要规范我们的法制,让那些歹徒再也没有作恶的胆子!
№2 ☆☆☆事事如意2005-09-13 17:04:4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事事如意于2005-09-13 17:04:48留言☆☆☆   
 
同意,见义勇为也需要量力而为
我记得前一阵子电视上报道了一位离休军人(貌似),为了救落水的孩子牺牲了,结果那个孩子被救后一去无踪,老人的家人说只希望那个孩子能在灵前磕个头就好。
当然,见义勇为不是为了别人的感激,但是作为被救的那一方,难道真的能这么心安理得?
 
说实在的,你见义勇为了,受了伤,挂了彩,甚至牺牲了生命,有谁会为你心痛,记得你的好?
№3 ☆☆☆。。。2005-09-13 18:02:1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前两天看报纸,有两个人拿枪抢劫,被几百群众尾追堵截,后来一个被抓了,另一个逃跑时开枪把个保安打伤了.当时群众急了,吼着冲他扑过来,吓得他举枪自杀了
不过我忘了是哪个城市发生的事情了
№5 ☆☆☆112005-09-14 00:15:1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