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网友留言区
主题:[转]70年代未,80年代初出生的进 [5]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我有一位酷爱校园民谣的教师朋友,她曾满怀欣喜地把一张校园民谣的碟介绍给学生听,但学生对她说:“这是什么呀,听点别的吧!”她说那一刻她非常难过。不止是校园民谣,还有很多属于七十年代人的记忆都不被“前辈”和“后人”接受,但——这并不防碍我们在七十年代的小团体里回忆并且品味:
  
    挨打 
  
    一个75年出生的哥们儿说:“没挨过打的童年是残缺的。”这话立刻引起我们五彩缤纷的回忆,其中一个很少挨打的,居然面露惭色。对我们来说挨打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与家庭暴力无关,都是父母一时恨铁不成钢的冲动,屁股挨完几鞋底,末了依然其乐融融。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心理素质特别好,吃得了苦享得了福,能屈能伸,很有韧性。
  
    听老山英雄做报告 
  
    一个关于“理解万岁”的感人记忆。七十年代人至今还记得双眼失明唱《小草》的史光柱,虽然现在已经不提他了,但每当听到《十五的月亮》、《望星空》、《血染的风采》大家还是心潮澎湃。爱国主义、民族自尊心,从来没有那么鲜活生动,它就是老山前线、猫耳洞、战斗英雄……当年的政治宣传渗透在七十年代人的血液里,随时都能激荡起来。所以美国炸中国大使馆时,七十年代人可以半夜三点翻出校园,徒步走4个小时到美国驻华大使馆前抗议。但2001年的“撞机”事件大学校园就比较平静,原因很多,可有一点必须承认:激情的七十年代大多已经毕业了。
  
    早恋 
  
    如果说早恋成为正儿八经的事出现在校园里,应该始于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不过我们那时的早恋都很单纯,一个眼神、一首歌、一张纸条足以心领神会,当时最惊世骇俗的行为是公然拉手,而老师家长围追堵截式的批评也不能使我们屈服。这一切和八十年代生人用□□恋爱,在校园里尽显恋爱之能事大相径庭。八十年代的早恋与性有关,七十年代的早恋是感动。
  
    俏黄蓉翁美玲 
  
    我们的偶像涵盖面极广,有山口百惠、罗大佑、小虎队、崔健、郑智化、周星驰……我们能理解《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深情,也曾为《流行花园》动容,很难找到还有哪个时代的人像我们一样兼收并蓄、宽容理解。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时代偶像,就是俏黄蓉翁美玲。当年男生把她当作梦中情人,女生则把她的贴画粘满笔记本。上大学时,学校重播《射雕英雄传》,黄蓉的镜头一出现,整个校园都沸腾了。活泼俏丽的黄蓉是我们童年的写真,今天与其说是我们在看黄蓉,不如说是在追忆当年的自己。
  
    □□江湖片
  
    那时候我们迷小马哥不亚于现在的孩子迷F4。黑墨镜、叼根火柴棍,是当年男生最酷的派头。而一系列的□□电影更是把少男少女的情绪调动到极点,虽说后来引起争议,可是谁也不能否认那种一诺千金、为朋友两肋插刀、为尊严喋血沙场的江湖气魄让我们在成年后对“情义”更深刻地了解和执行。因为用百元大钞点烟的小马哥永远比《流行花园》里钱堆里长大的阔少值得信赖。
  
    校园民谣 
  
    校园民谣是写给毕业生的,它风行的时候七十年代生人恰好有毕业分离的经历,也成熟到可以体会这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逝。于是校园民谣好像特为七十年代量身打造的歌曲,即使是欢快的曲调也难逃追忆的惆怅。它总是能勾起我们从小到大许多美好的记忆,可是这些记忆就像校园民谣的命运一样,只被七十年代出生人珍藏,于是他们中有人唱起一首伤感的歌曲:
    
    还是走吧甩一甩头
    在这夜凉如水的路口
    那唱歌的少年已不在风里面
    你还在怀念
    那一片白衣飘飘的年代
  
    写信 
  
    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永远不会懂得邮票正贴、倒贴、倾斜45度分别********含义,但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懂,他们每个人还至少掌握两种信的叠法,什么“思念”、“心心相印”、“暗恋你”等等。花样很多,有的复杂到连看信人都拆不开。七十年代生人的大一课堂基本都是在写信中度过。写信和等信是复杂的情绪,也是充满想象力的行为,决不是鼠标和键盘所能完成的。但可惜七十年代生人现在也发邮件不写信了,当年的信就和当年的人一样,失落在风尘里。
  
    汪国真的诗 
  
    汪国真的诗曾经是毕业纪念册上最流行的话语,我们用这种方式显示自己的成熟和深度。我至今仍记得一句:“淡淡的雾/淡淡的雨/淡淡的云彩悠悠地游”,很朗朗上口而又有意境的样子。如今他的诗已没有人读,可是当年却给成长中我们刻画出一片美好的未来,连坎坷都显得特别有诗意。懵懂少年读着他的诗,开始了多愁善感的青春。除此之外,还有三毛、席慕蓉,都是值得纪念的名字。
  
    童年的游戏 
  
    七十年代出生人都会唱:“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还会唱“找啊找啊找啊找,找到一个好朋友……” 还有跳皮筋、扔沙包、抓子儿……都是互相配合的集体活动,又唱又跳十分热闹。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不乏耍赖翻脸的,但这并不会惊动老师和家长,因为我们那个时候都很鄙夷动不动就告老师叫父母的伙伴。如今孩子的游戏都趋向单打独斗了,即使聚在一起的游戏,如果不花钱,也一定有家长跟着,真是一点乐趣都没有。
  
    看图作文 
  
    “小明把用剩的铅笔头扔掉了,小红捡起来说:‘套一个钢笔帽还可以接着用!’”那个时候,我们都写过这样可爱的东西,而且也让铅笔套着钢笔帽的行为流行一时。写了拾金不昧的作文,捡到什么小图钉、小螺丝都交给老师,好像老师是杂货店老板;写了助人为乐的作文,看到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就上去拉一把,自己冒冒失失地让人家更提心吊胆。那时候,孩子真是孩子,不像现在的孩子激素吃多了,发育提前,连心理都少年老成。
№0 ☆☆☆浮游生物 2003-03-13 10:28:56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请教,邮票正贴,倒贴,斜贴代表什么意思
№1 ☆☆☆tt2003-03-13 10:33:4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好怀念呀!我的青春年华,我的光辉岁月!也是最有意义的称前启后的一代,有古老传统的熏陶,有外来文化的登陆,个人认为是最光芒四射的一代!
№2 ☆☆☆包包2003-03-13 10:35:5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呵呵,俺以前邮信的时候好像也倒着贴,和斜着贴过~~
№3 ☆☆☆兰璞2003-03-13 10:41:0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曾经有人告诉过我,但——我忘了!(坚决的说~~~)
反正,好象,应该,倒着贴是偶~~爱~~你吧????
№4 ☆☆☆浮游生物2003-03-13 11:07:2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呀,那时候每天都在接受新奇的事物,每一天都很精采,去学校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总也玩不累,天天快乐,天天向上。
№5 ☆☆☆逗猫2008-08-09 13:36:4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