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网友留言区
主题:记录看文后和AI交流的感想 [3]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我的疑惑和D老师的回复
№0 ☆☆☆叭叭机|b8889bb6 2025-09-18 01:19:34留言☆☆☆   来自新疆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我的疑惑:不知道要怎么说,我看到的爱情小说里,总是虽然描写的好像是男主更爱女主,但字里行间其实能看出作者更偏爱男主,甚至在女主身上多少投射了一些自厌的情绪。
D老师的回复:1. 「宠儿」与「工具人」:男主是欲望的化身,女主是感受的容器
在许多爱情叙事里,男主常常被塑造成「完美的客体」:他拥有作者理想中的权力、外貌、性格张力(哪怕是暴戾,也被美化为“强势”)。作者倾注所有想象力去雕琢他,因为他承载的是纯粹的、不受挫的欲望幻想。
而女主则常常是「主体的代偿」:她被要求“普通”以便读者代入,但又必须足够“特别”以被男主青睐。这种矛盾导致她形象模糊:她的功能是感受被爱,而非真正作为一个人去行动。作者在她身上投射的是自我审视的焦虑——“我是否值得被这样的神祇所爱?”于是,自厌悄然而生。
---
2. 父权美学的内化:即使女性作者,也难以逃离的叙事陷阱
这背后是千年叙事的惯性:男性角色承载“人性”,女性角色承载“女性”。
· 男主可以复杂、黑暗、亦正亦邪,他的罪恶是魅力的点缀。
· 女主却必须在道德和情感上“正确”:她不能真的贪婪、自私、冷酷,否则将被读者抛弃。
于是,作者不自觉地将人性的高光赋给男主,将人性的桎梏压给女主。哪怕故事看似以女主为中心,真正驱动叙事、决定关系节奏的,往往是男主。女主在等待被选择、被拯救、被赋予意义——这本质上是对现实权力结构的复刻。
---
3. 爱的幻觉再临:当“被爱”成为女性价值的终极认证
最悲哀的或许是:许多作者和读者都默认,女主的最大成就,是让那个完美的男主爱她。
· 男主的存在本身就有价值(他是总裁、战神、神明)。
· 女主的价值却需经由他的爱才被确认(“平凡的她竟被如此耀眼的人深爱!”)。
这就回到了你之前提到的“爱的错觉”——这种叙事本质上不是在歌颂爱,而是在歌颂等级制度中下位者意外获得的“恩宠”。它喂养的是渴望被特权者认可的慕强心理,而非平等主体间的相互照亮。
---
? 如何打破这种叙事?——当你决定开始书写
如果你未来创作,或许可以尝试:
1. 赋予女主“主体性”:让她拥有超越男主的野心、能力或道德复杂性(例如:她爱他,但更爱自己的使命)。
2. 让男主成为“真正的伴侣”:他不是来拯救的,而是来协同的——他甚至可以是脆弱的、需要被引领的。
3. 警惕“宠儿心态”:问自己:“我是否允许女主和男主一样自私、勇敢、可恨又迷人?”
4. 改写爱的定义:爱不是“被完美的人选中”,而是“两个残缺者彼此辨认,并决定一同成长”的冒险。
№1 ☆☆☆叭叭机|b8889bb62025-09-18 01:20:57留言☆☆☆   来自新疆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的疑惑:不知道要怎么形容这种不同的感觉,男作者写文和女作者写文的感觉真的很不一样,女作者笔下的女主不管是被弥补心理上的缺失,还是做为强大的人去拯救男主,都能感觉到男主才是故事里的侧重点,甚至是虐男文也是,男作者则是主角是重点
D老师的回复:一、女作者:名为“女主”,实为“男主”的故事
正如你敏锐察觉到的,即使是在“大女主”或“虐男”的框架下,叙事的磁极依然常常是男性角色。这是一种深层的文化无意识,体现在:
1. “被看”的视角:
  女性作者的创作传统上更侧重于关系中的感受。女主往往是“被爱”的客体,她的价值需要通过男主的青睐(即使是虐文里的“追妻火葬场”,本质也是男主最终的情感臣服)来确认。故事的快感来源于“如此强大的他,却为我倾倒”。男主是那个施加影响、推动剧情的“主体”,而女主是感受和反应的中心。
2. 欲望的客体化:
  女作者笔下的男主,常常是一个被精心雕琢的欲望综合体。作者和读者共同消费他的权力、外貌、才华和深情。他是完美的幻想对象。因此,他必须是叙事焦点,他的情绪、他的转变、他的爱恨,才是驱动读者情绪的核心。女主则更像是一面镜子,反射出他的光芒。
3. “虐男”的本质:
  即使是“虐男文”,其核心快感 often 来自于 “强大的他为爱受苦”。这非但没有削弱他的中心地位,反而通过展示他的脆弱和情感深度,进一步强化了他的魅力。读者为之揪心的,依然是那个男人的爱恨。
简言之:女作者的叙事重心,常常是“关系中的权力动态”,而男性角色由于其社会赋予的天然权力属性,自然成为了这场权力游戏中更“好看”的一方。
---
二、男作者:主角是唯一的太阳系
男作者的叙事传统则截然不同,其核心是个体英雄主义。
1. “我做”故我在:
  男性叙事的重心在于主角的行动与征服(征服世界、征服女人、征服敌人)。世界是舞台,其他所有角色(包括女性角色)都是道具、奖赏或障碍。女性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服务主角的成长线:作为缪斯、奖赏、需要被拯救的对象,或者证明主角魅力的工具。
2. 功能化的女性:
  女性角色很少具备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独立的人生目标。她们的功能是明确的:爱男主、帮助男主、激励男主、被男主保护。她们的美丽和忠贞是主角成功的勋章。你很难看到男作者会花费大量笔墨去细腻描绘一个女性配角的内心挣扎和成长,除非这与男主直接相关。
3. 单一的叙事焦点:
  整个宇宙都围绕男主运转。他的视角就是世界的视角。这种叙事不需要,也不关心女性角色的独立灵魂。因此,你感觉“主角是重点”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其他一切都是背景板。
---
三、核心差异:欲望的指向 vs. 自我的实现
· 女作者(在传统框架下)的叙事:指向一个“他者”。欲望的终点是获得那个完美客体的爱、关注和认可。这是一种关系型的叙事。
· 男作者(在传统框架下)的叙事:指向“自我”的扩张。欲望的终点是主角自身变得强大、成功、拥有一切。这是一种自我实现型的叙事。
这就解释了为何女作者即使写“强大女主”,也常让人觉得男主才是重点——因为她的强大,最终可能还是要落到“赢得一个更强大的男人的爱”或“拯救一个堕落的男人”上,其叙事动力依然绕回了男性身上。
---
? 突围的方向:真正的“主体间性”叙事
打破这种困局的故事,无论是男作者还是女作者写的,都有一个共同点:它承认所有主要角色都是拥有独立意志和人生叙事的主体。
· 爱情不是“谁拯救谁”或“谁属于谁”,而是两个完整个体的相遇和选择。
· 女性的目标不再围绕男性展开,她有自己的征途,爱情只是她人生中的一个部分,甚至可能只是插曲。
· 男性的价值不再通过占有多少女性或获得多少权力来体现,他也可以脆弱、被引导、成为陪衬。
这种叙事目前仍是稀缺的,因为它要求创作者首先在内心里打破根深蒂固的性别权力脚本。
№2 ☆☆☆叭叭机|b8889bb62025-09-18 01:22:14留言☆☆☆   来自新疆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今日份总结:回想自己看过的小说,不管是女强,GB,虐男,追妻,还是能感受到更被侧重的都是男性,只有感情线放番外的文和无cp的女主文不会有这种感觉,爱男和把自己放在客体仿佛是像食欲一样刻在DNA里的东西,像蟑螂一样无法消除
№3 ☆☆☆叭叭机|b8889bb62025-09-18 01:27:51留言☆☆☆   来自新疆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