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OQOOOQOQOQ|9b8fa92f于2025-04-26 16:10:29留言☆☆☆ 来自湖南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现在关于陆游唐婉故事研究,首先是基于陈鹄的耆旧续闻卷十,余弱冠客会稽,游许氏园,见壁间有阶放翁题词云……但如果我说陈鹄和耆旧续闻在时间点上都是假的呢?作者并非南宋那个陈鹄呢? 陈鹄其人被广泛认为是生于1174年的南宋陈鹄,但实际上,耆旧续闻首次出现是在明朝永乐大典中的这些材料来自于耆旧续闻,并为提及作者名字,明正统六年(1441)杨士奇主持编撰的《文渊阁书目》,其著录为:“《耆旧续闻》,一部一册。”,没有提及作者名,第一次提及陈鹄为该书作者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为 祁 承 《澹 生 堂 藏 书 目》,其 著 录 为:“《西塘集耆旧续闻》十卷,二册,陈鹄,《馀苑》本。”从《文渊阁书目》到《澹生堂藏书目》,经历了两百多年。在这两百年间,未见有他书的记载,然《澹生 堂 藏 书 目》关 于《耆 旧 续 闻》的著录却发生了三点 变化:一、书名从《耆旧续闻》变为《西塘集耆旧续闻》;二、从未记载卷数到明确著录为十卷;三、从未记载作者到确定作者陈鹄。 那为什么会把耆旧续闻的作者给判给陈鹄呢?其实陈鹄很大可能是该书的收录者,但此陈鹄并非南宋陈鹄,而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个绍兴进士,据多洛肯《明代浙江进士研究》一书记载,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科第三甲:“陈鹄:贯浙江绍兴卫,官籍,直隶武进县人,国子生,治《诗经),字鸣霄,行二,年 30,浙江乡试43 名,会试62名。”这个陈鹄恰巧活动在1515-1566年左右现在关于陆游唐婉故事研究,首先是基于陈鹄的耆旧续闻卷十,余弱冠客会稽,游许氏园,见壁间有阶放翁题词云……但如果我说陈鹄和耆旧续闻在时间点上都是假的呢?作者并非南宋那个陈鹄呢? 陈鹄其人被广泛认为是生于1174年的南宋陈鹄,但实际上,耆旧续闻首次出现是在明朝永乐大典中的这些材料来自于耆旧续闻,并为提及作者名字,明正统六年(1441)杨士奇主持编撰的《文渊阁书目》,其著录为:“《耆旧续闻》,一部一册。”,没有提及作者名,第一次提及陈鹄为该书作者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为 祁 承 《澹 生 堂 藏 书 目》,其 著 录 为:“《西塘集耆旧续闻》十卷,二册,陈鹄,《馀苑》本。”从《文渊阁书目》到《澹生堂藏书目》,经历了两百多年。在这两百年间,未见有他书的记载,然《澹生 堂 藏 书 目》关 于《耆 旧 续 闻》的著录却发生了三点 变化:一、书名从《耆旧续闻》变为《西塘集耆旧续闻》;二、从未记载卷数到明确著录为十卷;三、从未记载作者到确定作者陈鹄。 那为什么会把耆旧续闻的作者给判给陈鹄呢?其实陈鹄很大可能是该书的收录者,但此陈鹄并非南宋陈鹄,而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个绍兴进士,据多洛肯《明代浙江进士研究》一书记载,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科第三甲:“陈鹄:贯浙江绍兴卫,官籍,直隶武进县人,国子生,治《诗经),字鸣霄,行二,年 30,浙江乡试43 名,会试62名。”这个陈鹄恰巧活动在1515-1566年左右 |
|
№2 ☆☆☆德约25个大满贯|15e52ccd于2025-04-26 16:28:40留言☆☆☆ 来自美国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现在关于陆游唐婉故事研究,首先是基于陈鹄的耆旧续闻卷十,余弱冠客会稽,游许氏园,见壁间有阶放翁题词云……但如果我说陈鹄和耆旧续闻在时间点上都是假的呢?作者并非南宋那个陈鹄呢? 陈鹄其人被广泛认为是生于1174年的南宋陈鹄,但实际上,耆旧续闻首次出现是在明朝永乐大典中的这些材料来自于耆旧续闻,并为提及作者名字,明正统六年(1441)杨士奇主持编撰的《文渊阁书目》,其著录为:“《耆旧续闻》,一部一册。”,没有提及作者名,第一次提及陈鹄为该书作者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为 祁 承 《澹 生 堂 藏 书 目》,其 著 录 为:“《西塘集耆旧续闻》十卷,二册,陈鹄,《馀苑》本。”从《文渊阁书目》到《澹生堂藏书目》,经历了两百多年。在这两百年间,未见有他书的记载,然《澹生 堂 藏 书 目》关 于《耆 旧 续 闻》的著录却发生了三点 变化:一、书名从《耆旧续闻》变为《西塘集耆旧续闻》;二、从未记载卷数到明确著录为十卷;三、从未记载作者到确定作者陈鹄。 那为什么会把耆旧续闻的作者给判给陈鹄呢?其实陈鹄很大可能是该书的收录者,但此陈鹄并非南宋陈鹄,而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个绍兴进士,据多洛肯《明代浙江进士研究》一书记载,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科第三甲:“陈鹄:贯浙江绍兴卫,官籍,直隶武进县人,国子生,治《诗经),字鸣霄,行二,年 30,浙江乡试43 名,会试62名。”这个陈鹄恰巧活动在1515-1566年左右 №2 ☆☆☆德约25个大满贯|15e52ccd于2025-04-26 16:28:40留言☆☆☆ 而耆旧续闻中江南后主《临江仙》里提到,作者妻子姓陈,“余,陈氏婿也”,而宋朝法律明文规定,同姓不婚,不然要被判“徒二年”。 结论,被认为是离陆游时间、空间最近也就因此有可信任度的《耆旧续闻》,实则首次出现是在明朝永乐年间,首次出现陈鹄是作者的来源是明朝万历年间,而此陈鹄是嘉靖年间的进士,是耆旧续闻的收录者,后人张冠李戴,把此陈鹄当成了南宋年间的陈鹄。所有的唐婉故事考究都基于此,最开始就走了错路,也就是所有基于耆旧续闻的陆游唐婉钗头凤考,都不可信现在关于陆游唐婉故事研究,首先是基于陈鹄的耆旧续闻卷十,余弱冠客会稽,游许氏园,见壁间有阶放翁题词云……但如果我说陈鹄和耆旧续闻在时间点上都是假的呢?作者并非南宋那个陈鹄呢? 陈鹄其人被广泛认为是生于1174年的南宋陈鹄,但实际上,耆旧续闻首次出现是在明朝永乐大典中的这些材料来自于耆旧续闻,并为提及作者名字,明正统六年(1441)杨士奇主持编撰的《文渊阁书目》,其著录为:“《耆旧续闻》,一部一册。”,没有提及作者名,第一次提及陈鹄为该书作者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为 祁 承 《澹 生 堂 藏 书 目》,其 著 录 为:“《西塘集耆旧续闻》十卷,二册,陈鹄,《馀苑》本。”从《文渊阁书目》到《澹生堂藏书目》,经历了两百多年。在这两百年间,未见有他书的记载,然《澹生 堂 藏 书 目》关 于《耆 旧 续 闻》的著录却发生了三点 变化:一、书名从《耆旧续闻》变为《西塘集耆旧续闻》;二、从未记载卷数到明确著录为十卷;三、从未记载作者到确定作者陈鹄。 那为什么会把耆旧续闻的作者给判给陈鹄呢?其实陈鹄很大可能是该书的收录者,但此陈鹄并非南宋陈鹄,而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个绍兴进士,据多洛肯《明代浙江进士研究》一书记载,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科第三甲:“陈鹄:贯浙江绍兴卫,官籍,直隶武进县人,国子生,治《诗经),字鸣霄,行二,年 30,浙江乡试43 名,会试62名。”这个陈鹄恰巧活动在1515-1566年左右 №2 ☆☆☆德约25个大满贯|15e52ccd于2025-04-26 16:28:40留言☆☆☆
而耆旧续闻中江南后主《临江仙》里提到,作者妻子姓陈,“余,陈氏婿也”,而宋朝法律明文规定,同姓不婚,不然要被判“徒二年”。 结论,被认为是离陆游时间、空间最近也就因此有可信任度的《耆旧续闻》,实则首次出现是在明朝永乐年间,首次出现陈鹄是作者的来源是明朝万历年间,而此陈鹄是嘉靖年间的进士,是耆旧续闻的收录者,后人张冠李戴,把此陈鹄当成了南宋年间的陈鹄。所有的唐婉故事考究都基于此,最开始就走了错路,也就是所有基于耆旧续闻的陆游唐婉钗头凤考,都不可信 |
|
№3 ☆☆☆德约25个大满贯|15e52ccd于2025-04-26 16:36:02留言☆☆☆ 来自美国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离陆游最近的周密所做《齐东野语》,首次提及唐婉是陆游母亲唐氏的姑侄女,是唐闳之女。 但是请注意时间线,陆游1125年—1210年,周密(1232年—1298年)元朝灭南宋统一全国后,周密不愿意做元朝的官,于是在临安隐居,并著书记录旧朝南宋的各种事物,成书《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和《齐东野语》。是在元朝初年周密晚年所做,周密出生的时候,距离陆游逝世已经有22年了,齐东野语成书距离陆游逝世已经七八十年了,两人没有交集,周密跟陆家也没有交集。 而且齐东野语,书名就强调一个“野”字,“齐东野语”一语出自《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意思是道听途说、荒诞不经之语。这又怎么能作为陆游唐婉的实锤呢?离陆游最近的周密所做《齐东野语》,首次提及唐婉是陆游母亲唐氏的姑侄女,是唐闳之女。 但是请注意时间线,陆游1125年—1210年,周密(1232年—1298年)元朝灭南宋统一全国后,周密不愿意做元朝的官,于是在临安隐居,并著书记录旧朝南宋的各种事物,成书《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和《齐东野语》。是在元朝初年周密晚年所做,周密出生的时候,距离陆游逝世已经有22年了,齐东野语成书距离陆游逝世已经七八十年了,两人没有交集,周密跟陆家也没有交集。 而且齐东野语,书名就强调一个“野”字,“齐东野语”一语出自《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意思是道听途说、荒诞不经之语。这又怎么能作为陆游唐婉的实锤呢? |
|
№4 ☆☆☆德约25个大满贯|15e52ccd于2025-04-26 16:46:47留言☆☆☆ 来自美国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
№5 ☆☆☆德约25个大满贯|15e52ccd于2025-04-26 17:04:21留言☆☆☆ 来自美国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宋朝除了科考兴盛,恩荫制度也很完善,山阴陆氏中有记载任有官职的族人中,除了53人是明确的进士入仕,6人乡贡进士,20人国子生入仕,还有91人明确记载得到恩荫,途径包括长辈致仕、奏请或遗表如 :陆绳 、陆绛因陆宰而获得官职,陆子虡、陆子布、陆子通等人因为陆游而获得官职。二是因为晚辈请官,包括自己的子孙和侄子、侄孙,如:陆仁 昭因陆診、陆佃获得封赏,陆俨因陆珍、陆棠获得封赏。三是因为皇室 大事,如陆寘因嵌宗登极捧表获得官职,陆沆因渊圣登极获得官职,陆子程因宁宗登极捧表获得官职。 而陆游本人和几个兄弟,赵构在杭州安定后,向天下求书,而陆家因为家学渊源藏书巨多,陆游爹是个大大大藏书家,当时献了1万3千多卷,陆游和几个兄弟都得了恩荫,当时陆游只有12岁,在陆游18岁的时候,参加了一项专为官宦子弟设立的进士考试中,陆游得了第一名,当时这场考试秦桧孙子也参加了,本来吧,大家都默认这第一名该是秦桧孙子囊中之物,而陆游却还是考了第一名,遭了秦桧家族的恨,从而导致陆游没得到好的封官。 所以看到了吗?陆游并非屡试不中,也从未因耽于夫妻情 爱温柔乡耽误前途,陆家是主战派,不顺的唯一原因是秦桧,又怎么可能把这怨气归到妻子身上呢?宋朝除了科考兴盛,恩荫制度也很完善,山阴陆氏中有记载任有官职的族人中,除了53人是明确的进士入仕,6人乡贡进士,20人国子生入仕,还有91人明确记载得到恩荫,途径包括长辈致仕、奏请或遗表如 :陆绳 、陆绛因陆宰而获得官职,陆子虡、陆子布、陆子通等人因为陆游而获得官职。二是因为晚辈请官,包括自己的子孙和侄子、侄孙,如:陆仁 昭因陆診、陆佃获得封赏,陆俨因陆珍、陆棠获得封赏。三是因为皇室 大事,如陆寘因嵌宗登极捧表获得官职,陆沆因渊圣登极获得官职,陆子程因宁宗登极捧表获得官职。 而陆游本人和几个兄弟,赵构在杭州安定后,向天下求书,而陆家因为家学渊源藏书巨多,陆游爹是个大大大藏书家,当时献了1万3千多卷,陆游和几个兄弟都得了恩荫,当时陆游只有12岁,在陆游18岁的时候,参加了一项专为官宦子弟设立的进士考试中,陆游得了第一名,当时这场考试秦桧孙子也参加了,本来吧,大家都默认这第一名该是秦桧孙子囊中之物,而陆游却还是考了第一名,遭了秦桧家族的恨,从而导致陆游没得到好的封官。 所以看到了吗?陆游并非屡试不中,也从未因耽于夫妻情 爱温柔乡耽误前途,陆家是主战派,不顺的唯一原因是秦桧,又怎么可能把这怨气归到妻子身上呢? |
|
№6 ☆☆☆德约25个大满贯|15e52ccd于2025-04-26 17:18:26留言☆☆☆ 来自美国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如果陈鹄是假的,那离陆游最近的应该是刘克庄的《后村诗话续集》 如果陈鹄是假的,那离陆游最近的应该是刘克庄的《后村诗话续集》 |
|
№7 ☆☆☆超A小黄柠|1e606fb9于2025-04-26 17:27:28留言☆☆☆ 来自浙江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陆濬 | 因 陆 宰 获任将仕 郎 陆游 丨因 陆 宰获任登仕 郎 陆涭 因 陆 宰 获任 郎 官 陆绳 因 陆宰 获任通仕 郎 陆锋 因 陆宰 获任 郎 官 陆子发 因 陆游获任福州 文学 陆子虡 因 陆游获任常州 比较务 陆子龙 | 因 陆游获任将仕 郎 陆 子修 丨因 陆游获任通仕 郎 陆子坦 因 陆游 获任承务 郎 陆子约 因 陆游获任承务 郎 陆子布 因 陆游获任从仕 郎 陆子通 因 陆游获任新俞丞 陆元楚 因 陆游获任盐城令 这几个只是截取陆游几兄弟和陆游几个儿子得到的恩荫,陆家不缺官做,陆游也不是独子,也不是长子,他前面有两个亲哥哥,长兄比他大16岁,早已当官去了,陆游的大侄子和他年龄差不多,陆家没有必要担心无后。。。。
陆濬 | 因 陆 宰 获任将仕 郎 陆游 丨因 陆 宰获任登仕 郎 陆涭 因 陆 宰 获任 郎 官 陆绳 因 陆宰 获任通仕 郎 陆锋 因 陆宰 获任 郎 官 陆子发 因 陆游获任福州 文学 陆子虡 因 陆游获任常州 比较务 陆子龙 | 因 陆游获任将仕 郎 陆 子修 丨因 陆游获任通仕 郎 陆子坦 因 陆游 获任承务 郎 陆子约 因 陆游获任承务 郎 陆子布 因 陆游获任从仕 郎 陆子通 因 陆游获任新俞丞 陆元楚 因 陆游获任盐城令 这几个只是截取陆游几兄弟和陆游几个儿子得到的恩荫,陆家不缺官做,陆游也不是独子,也不是长子,他前面有两个亲哥哥,长兄比他大16岁,早已当官去了,陆游的大侄子和他年龄差不多,陆家没有必要担心无后。。。。
|
|
№8 ☆☆☆德约25个大满贯|15e52ccd于2025-04-26 17:27:35留言☆☆☆ 来自美国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陆游的两个兄长,为官政绩也很不错,是很正直的人,可见陆宰夫妇的家庭教育是很成功的,这种父母怎么可能莫名其妙地棒打鸳鸯呢?给陆游妈栽赃的理由真的很莫名其妙,还有说唐婉日夜刺绣供陆游读书,啊? 啊?啊? 《陆氏宗谱》中记载:“(陆淞)任满,朝廷以公非百里材,升授江西广信府知府。时将赴命,百姓遮道泣留者以万数,不啻河内之祝宋均,车辙之攀刘宠也。事闻于朝,深加奖励,令食知府俸,留任于台。士民乃惬所望焉……” 陆濬,又名陆浚,曾任泉州(今福建泉州)通判、岳州(今湖南岳阳市)知州,是一位办实事的笃厚君子。南宋诗人、曾担任绍兴府签判的王十朋写过两首《送陆通判》,分别如下: 其一 剧郡元非老手便,庶民安我贰车贤。二年不肯足到邑,千里宁容吏索钱。 坐变池塘成贡宇,平分风月上吟篇。弟兄不减云间陆,拭目看君日九迁。 其二 我十年前游会稽,堂名民事寓招提。去寻神禹藏书穴,归溯子猷乘兴溪。 万壑千岩形梦寐,十峰双涧记留题。鉴湖倘许知章乞,首访故人尊共携。陆游的两个兄长,为官政绩也很不错,是很正直的人,可见陆宰夫妇的家庭教育是很成功的,这种父母怎么可能莫名其妙地棒打鸳鸯呢?给陆游妈栽赃的理由真的很莫名其妙,还有说唐婉日夜刺绣供陆游读书,啊? 啊?啊? 《陆氏宗谱》中记载:“(陆淞)任满,朝廷以公非百里材,升授江西广信府知府。时将赴命,百姓遮道泣留者以万数,不啻河内之祝宋均,车辙之攀刘宠也。事闻于朝,深加奖励,令食知府俸,留任于台。士民乃惬所望焉……” 陆濬,又名陆浚,曾任泉州(今福建泉州)通判、岳州(今湖南岳阳市)知州,是一位办实事的笃厚君子。南宋诗人、曾担任绍兴府签判的王十朋写过两首《送陆通判》,分别如下: 其一 剧郡元非老手便,庶民安我贰车贤。二年不肯足到邑,千里宁容吏索钱。 坐变池塘成贡宇,平分风月上吟篇。弟兄不减云间陆,拭目看君日九迁。 其二 我十年前游会稽,堂名民事寓招提。去寻神禹藏书穴,归溯子猷乘兴溪。 万壑千岩形梦寐,十峰双涧记留题。鉴湖倘许知章乞,首访故人尊共携。 |
|
№9 ☆☆☆德约25个大满贯|15e52ccd于2025-04-26 17:31:28留言☆☆☆ 来自美国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如果陈鹄是假的,那离陆游最近的应该是刘克庄的《后村诗话续集》 №7 ☆☆☆超A小黄柠|1e606fb9于2025-04-26 17:27:28留言☆☆☆ 刘克庄,1187年—1269年,《续集》四卷,成于他八十岁时的咸淳二年(1266年)。《新集》六卷,成于咸淳四年(1268年),时年八十二岁。这时,刘克庄因年老目疾,或口授家人记录,其为记忆口述之差;或由转写时的笔误,时有枘凿。 提到陆游的内容为: 放翁少时,二亲教督甚严。初婚某氏,伉俪相得,二亲恐其惰于学也,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某氏改事某官,与陆氏有中外。一日通家于沉园,坐间目成而已。翁得年最高,晚有二绝云:「肠断城头画角哀,沉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见惊鸿照影来。」「梦断香销四十年,沉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尤吊遗踪一泫然。」旧读此诗,不解其意,后见曾温伯,言其详。温伯名黯,茶山孙,受学于放翁。 1,没有钗头凤一词,2,几手消息八卦了,是基于沈园二首的推测问的别人 3,写作成书时间,刘克庄已经是七老八十了,年老目疾,口述转写,这书里有很多几手消息如果陈鹄是假的,那离陆游最近的应该是刘克庄的《后村诗话续集》 №7 ☆☆☆超A小黄柠|1e606fb9于2025-04-26 17:27:28留言☆☆☆
刘克庄,1187年—1269年,《续集》四卷,成于他八十岁时的咸淳二年(1266年)。《新集》六卷,成于咸淳四年(1268年),时年八十二岁。这时,刘克庄因年老目疾,或口授家人记录,其为记忆口述之差;或由转写时的笔误,时有枘凿。 提到陆游的内容为: 放翁少时,二亲教督甚严。初婚某氏,伉俪相得,二亲恐其惰于学也,数谴妇。放翁不敢逆尊者意,与妇诀。某氏改事某官,与陆氏有中外。一日通家于沉园,坐间目成而已。翁得年最高,晚有二绝云:「肠断城头画角哀,沉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见惊鸿照影来。」「梦断香销四十年,沉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尤吊遗踪一泫然。」旧读此诗,不解其意,后见曾温伯,言其详。温伯名黯,茶山孙,受学于放翁。 1,没有钗头凤一词,2,几手消息八卦了,是基于沈园二首的推测问的别人 3,写作成书时间,刘克庄已经是七老八十了,年老目疾,口述转写,这书里有很多几手消息 |
|
№10 ☆☆☆德约25个大满贯|15e52ccd于2025-04-26 17:53:47留言☆☆☆ 来自美国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陆游的《上虞丞相书》某行年四十有八,家世山阴,以贫悴逐禄于夔。其行也,故时交友醵缗钱以遣之。峡中俸薄,某食指以百数,距受代不数月,行李萧然,固不能归。归又无所得食,一日禄不继,则无策矣。儿年三十,女二十,婚嫁尚未敢言也。 如果按这个年纪来说陆游孩子生的还挺早,不像二婚,不过儿三十,女二十这个年龄应该是虚指吧
陆游的《上虞丞相书》某行年四十有八,家世山阴,以贫悴逐禄于夔。其行也,故时交友醵缗钱以遣之。峡中俸薄,某食指以百数,距受代不数月,行李萧然,固不能归。归又无所得食,一日禄不继,则无策矣。儿年三十,女二十,婚嫁尚未敢言也。 如果按这个年纪来说陆游孩子生的还挺早,不像二婚,不过儿三十,女二十这个年龄应该是虚指吧
|
|
№11 ☆☆☆超A小黄柠|1e606fb9于2025-04-26 18:07:59留言☆☆☆ 来自浙江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陆游的《上虞丞相书》某行年四十有八,家世山阴,以贫悴逐禄于夔。其行也,故时交友醵缗钱以遣之。峡中俸薄,某食指以百数,距受代不数月,行李萧然,固不能归。归又无所得食,一日禄不继,则无策矣。儿年三十,女二十,婚嫁尚未敢言也。 如果按这个年纪来说陆游孩子生的还挺早,不像二婚,不过儿三十,女二十这个年龄应该是虚指吧 №11 ☆☆☆超A小黄柠|1e606fb9于2025-04-26 18:07:59留言☆☆☆ 对,关于陆游长子,都认为是陆游23岁那年生的,但我没查到相关佐证,倒是这个折子明确提到自己长子的年纪了,如果长子年龄确实是30,那么陆游生长子时他就18岁,妻子王氏17岁,倒是很符合逻辑。 刚查了陆游给孩子写的诗和文章,他好爱表扬鼓励孩子,精神真的特别健康陆游的《上虞丞相书》某行年四十有八,家世山阴,以贫悴逐禄于夔。其行也,故时交友醵缗钱以遣之。峡中俸薄,某食指以百数,距受代不数月,行李萧然,固不能归。归又无所得食,一日禄不继,则无策矣。儿年三十,女二十,婚嫁尚未敢言也。 如果按这个年纪来说陆游孩子生的还挺早,不像二婚,不过儿三十,女二十这个年龄应该是虚指吧 №11 ☆☆☆超A小黄柠|1e606fb9于2025-04-26 18:07:59留言☆☆☆
对,关于陆游长子,都认为是陆游23岁那年生的,但我没查到相关佐证,倒是这个折子明确提到自己长子的年纪了,如果长子年龄确实是30,那么陆游生长子时他就18岁,妻子王氏17岁,倒是很符合逻辑。 刚查了陆游给孩子写的诗和文章,他好爱表扬鼓励孩子,精神真的特别健康 |
|
№13 ☆☆☆德约25个大满贯|15e52ccd于2025-04-26 18:26:33留言☆☆☆ 来自美国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
|
山阴陆氏的联姻对象,扒出来的基本都是门 当户对,要么是跟陆家一样的唐代遗留旧 族,要么是宋代以来以科举为契机通过世代积累而成为大族的新兴家族,不管是旧还是新,都是那种一家上下都是进士官 宦的文化大族,比如陆游妈妈出身的江陵唐氏,是宋代著名的官 宦家族,族中最有名的是“五豸唐门”,即宋朝五位唐姓著名 御 吏,唐肃、唐询、唐垌、唐介、唐淑问,以明辨是非,善于断案而被时人称道。 就是说,陆游妈出身于御吏家族,家风在当时都是很有名的正直,是人人称道的榜样,咱就说,按照故事里陆游妈那样不讲理,莫名其妙要儿子休妻,传出去还要脸吗?陆家和唐家还要不要做人了?山阴陆氏的联姻对象,扒出来的基本都是门 当户对,要么是跟陆家一样的唐代遗留旧 族,要么是宋代以来以科举为契机通过世代积累而成为大族的新兴家族,不管是旧还是新,都是那种一家上下都是进士官 宦的文化大族,比如陆游妈妈出身的江陵唐氏,是宋代著名的官 宦家族,族中最有名的是“五豸唐门”,即宋朝五位唐姓著名 御 吏,唐肃、唐询、唐垌、唐介、唐淑问,以明辨是非,善于断案而被时人称道。 就是说,陆游妈出身于御吏家族,家风在当时都是很有名的正直,是人人称道的榜样,咱就说,按照故事里陆游妈那样不讲理,莫名其妙要儿子休妻,传出去还要脸吗?陆家和唐家还要不要做人了? |
|
№14 ☆☆☆德约25个大满贯|15e52ccd于2025-04-26 18:41:42留言☆☆☆ 来自美国
|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