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倚筑而歌
主题:ttrce评《连城脆》 [0]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有点庆幸,我选到了一篇好文,一篇短而精美的锦绣文章,不过同样的,也有点担心,烂文易评,好文可就不容易下刀了!尤其我又是所有毒蛇里最嫩的一个,功力不足阿!

那就简单的说些感想吧!

第一眼看到文章,我想到绿痕,绮丽的文风,扎实的底子,而整篇看完后,我为作者的巧心与布局赞叹,我想作者一定下了很大的功夫去布局,一些桥段,我在看第一次时,只是匆匆撇过,但看到后头,重新回顾,对于旧有的故事,又有了新的理解。

像开头一折,卫武歌那不断阻止婚礼的诡异举动,初看很单纯的以为是弟弟不愿姊姊出嫁,和两家世仇恩怨产生的厌恶感,但在谜题解开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卫武歌早已知道新郎必死,而那想讲而未讲出的话语也有了答案,而无疚和尚因第四折新咏那早已倾吐的爱意而悲呛,也十分让人激赏,环环相扣的剧情,能紧密的连结在一起,不愧是曾经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

不过我还是有一些疑问,第三折和第四折最后无疚日记的时间,对比上洗海声中相思的时间,为啥怎么算都多出两天,是五月还是六月只有二十九天吗。

再来是特别的写作方式,一折以一名人物为主要角色,事情围绕着这名角色打转,也透过不同角度的剖析,将人物关系的前因后果交代出来,算是很特别的笔法。

但却有着小小的毛病,或许作者本身是女性的关系,当以卫新咏当主角时,很明显的人物是比较跳脱其它角色在观看的形象,就我观看的感觉,竟然是搞笑了点,其它段落,明明都有一股沉淀淀的味道,但新咏时,就很活泼,尤其是和卫武歌的互动,和整体的感受并不十分和谐。

这个感受在阅读故事本身,理解剧情上并不影响,影响的的是整体带来的感受,就像是本来该千折百回掉到谷底深渊的情绪,却被一个有趣的对话给拉起了,我看到文章最后,情绪的波动除了得知真相的讶异外,竟然无悲无喜,如古庙之老僧心湖不动……这还是言情吗?

而文章的主题是最后一段:原来这世间真有一种爱,如同死一般坚强,它在南方的热风中铮铮作响,在北方的大地上激舞飞扬;它永不摧折,利刀一般穿过人的心房,斩断一切怀疑和脆弱。

不过很抱歉的,因为结局本身,以死来结束爱人与亲人争斗的桥段太老,看到的时候实在是没啥讶异的,最后这段话着实没有共鸣产生,我必须很用力的去联想,这段话和整篇剧情到底有什么相关性,才勉强猜测,死亡本身代表着一种注定与宿命,两人之间的爱虽然屡经波折,但最终还是破除种种怀疑与隔阂,在内心深处都清楚明白彼此之间的感情,就如死亡之于人的一生般无可动摇,不确定是不是这个意思,不过经过努力推敲后,我也只能想出这样的答案了!

至于人物方面都处理的还不错,主要人物的形象都还蛮清晰的,就不多说拉!

最后嘛!只有几个小问题,第一个是洗海声邀战的原因,我想了半天,还是没猜出理由,应该不是他爱着卫新咏,那到底为何而战,第二个是唐无忧的出场很怪,突然插进去,要不是看了后面一折,我还无法确定他的性别。

大概就这样吧!小弟嫩评,只能简单说一下感想而已!基本上连城脆还是十分不错的作品,相对之下,大多数烂烂男作家(如我),对连城脆剧情编排上的严谨,和文字的细腻与精致,是该好好学习的。

恩!盛颜,我会记住这个名字的! 


====================================================================



盛颜:

ttrce是一个可爱的人,他谦虚地将自己定位在最嫩的毒蛇上。基于这样一个定位,他给了我一篇温和的评,抛开赞扬的话(做人要低调么),连批评都那么婉转,毒液都和着蜜糖,甚至在批评之后,还从我的角度帮着解释一下。也许因为我是女生,所以分外地手下留情?呵,其实不要紧,我骨头很硬,脸皮也颇不薄,如果被人砸得狠了,也断断不会恼羞成怒。

不过,我们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ttrce的话掰开来,揉碎了,我总结出如下几点: 


第一把飞刀:看完整个故事,犹如入定老僧,无所谓悲喜,更无法感动。

对于讲故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悲惨的定论,基本上整个故事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当然,我不想用男女思维的差异来搪塞这个问题,一部真正感人的作品,必然超越性别和国界。

我想,这与我叙事如拍电影的习惯有关。连城脆仅仅是一个三万字的故事,但是,它没有一个超过两三千字的场景,即使在一折之内,你也可以看到它被分成若干小节,彼此之间仅靠某种逻辑勾连。如果我是个导演,也许拍几万个镜头,只会用其中的几千个,并且只按我的方式来排列它们。如萧拂所说:“只看你使尽浑身解数的叙事呵,又是正叙又是倒叙,又是回忆又是追叙,还夹几页日记,然后终于将大量的情节在短短的篇幅内塞下,真是替你擦一把汗。”这种写法,往好里说,是中国的写意画而不是西洋的油画,它有留白,有画外之意和想象的空间;往坏里说,观者有时候不容易代入故事,不容易感动,很显然也缺乏一泻千里的气势。

因此,我同时被另一位朋友诟病,他说“你每一个场景都交待得简略,没有着力写哪一个场景,也使整篇文章不能很好地打动人。你的一篇文章如果是一万字,别人可以写成五万字的东西,也不觉得水份。”诚然,杂志用的时候,曾对我说可以增加篇幅。当然喽,多赚稿费是好事,但我修改时,很泄气地发现:我就是不喜欢把那些留白写出来。至于故事的重点场景,倒确实该好好铺陈一番,使整篇故事有松有紧,有主有次,但是我懒,节奏感也差,只觉得意思在那里了,就不想多说。 


第二把飞刀:结尾的桥段太老,尤其是最后的主题与通篇情节无关,令ttrce百思不得其解。

这把刀比上一把更厉害呢,所以,姐妹们,万万不可被ttrce温和无害的面目所蒙蔽。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那么连城脆作为晋江与龙空对决的文之一,虽然我在活动开始一段时间后才知道,当然也要负起责任,买一块豆腐来狠狠地撞死在大家面前。关于这一点,我要坚决地驳回去。

首先我承认连城脆有一点主题先行,那时在看北村的小说《周渔的呐喊》,极其喜欢这段对话: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古书上说,爱如死之坚强。”

——“因为死是没人可以撼动或者改变的,爱也一样。”

这就是主题“爱如死之坚强”的意思。 


结尾的桥段是“为了救爱人而死”,绝不是“以死来结束爱人与亲人争斗”,这两者的区别很大。不用说,前者和后者都是老套的桥段,相信在这一点上大家都不会有争议。小说写到今天,前无古人的新鲜桥段当然还是有人创造出来,却也不会多到那里去。没有新桥段就不能写小说——如果这样不知还有几人能写得下去。关键是,这些桥段使人物的个性饱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由它们建构的故事也给予了读者别样的感受和冲击力。我不是说连城脆达到了这个效果,我的意思是老的桥段仍然是可用的。

再回到本题上来。我的目的就是要写一个爱意坚决的女子,她的爱,像死一样坚强,像死一样不可以改变和撼动。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感情总是脆弱而易变,因为人性也脆弱而易变,但我们不能就因此否认它的忠贞。在特殊的时空、特定的环境作用下,还是会发生一些质地坚硬如钻石的爱情,——是为传奇。

从头到尾,我仔细书写了卫新咏的这种感情,岂能说主题与情节无关。在卫新咏的一次回忆中,她想起了与海声住在南海时的情景(见第三折),这不是闲笔,也不是仅仅用来说明她与海声的关系的。我的意思是:这是一个敏感而早慧的女子,她在童年时代,即已感觉到死亡的暗黑沉重,并为之恐惧万分。但在秦无咎遇险的那一刻,她“忘记了一切,忘记了死的恐惧和生的喜悦”;而在中刀以后,童年时代对死亡的恐惧,再度将她击到。

所以我不希望把她看成一个勇敢赴死的殉情者,但在某一刻,爱情确实使她超越了死亡。她在这一刻死去,所以她的爱也具有了死亡的属性,不可抗拒,不可逆转。

相对于这个故事这个主题,我更喜欢写俗世生活、生之喜悦。而要将生之欢悦写出质感和深度,显然比苦难题材更难,所以还须慢慢磨练。 


第三把飞刀:以卫新咏为视角时,与整体感觉不协调。

这与早期版本写卫新咏时用了第一人称有关。纯粹第三称的最终版本应该会好一些。

探讨到这里,正好也可以解释一下我为什么“每一折以一名人物为主要角色,事情围绕着这名角色打转,也透过不同角度的剖析,将人物关系的前因后果交代出来。”这不是玩噱头,只是为了解决自己在视角处理上的一些毛病。

我原来写武侠故事时,爱用历史小说常见的超全知视角,萧拂姐便提醒:“武侠小说的叙述角度通常是窄的。大家看武侠小说的经验,虽然主角有很多,但在同一段时间内,往往只是通过一个主角的眼睛去认识世界。譬如说通过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的眼睛去看江湖,在同时,就不大可能又通过黄蓉/小龙女/赵敏/双儿的眼睛去看,尤其当他们双方情绪对立的时候更是如此。正因如此,在主角面前极端诡谲多姿的江湖,才在读者面前也承现出同样的诡谲多姿,从而才能以种种悬念吸引读者往下看去。”我以为她说得有理,也想尝试单一视角,但由始至终只用一个人的视角来写故事,我又不习惯,所以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第四把飞刀:是情节上的一些问题。“第一个是洗海声邀战的原因,我想了半天,还是没猜出理由,应该不是他爱着卫新咏,那到底为何而战,第二个是唐无忧的出场很怪,突然插进去,要不是看了后面一折,我还无法确定他的性别。”

关于第一点,冼海声自然是爱着卫新咏的。只不过要从师兄妹之间的友爱中觉醒,认识到还有男女之爱,对于他这个感情上有点迟钝的家伙,当然需要一个过程。这一点,从秦忘忧与他分手后他的反应(这一段恋情好比启蒙),卫新咏中刀后他的反应(如果只是自责,感情哪里会到那一步),都可以看得出来,不过我不想明说就是了。

关于第二点,唐无忧是谁啊?我没写这个人物么。你是指秦忘忧吧,第一折出场就有这句话“秦去疾的小妹忘忧”作介绍,不至于不晓得性别吧。 


第五把飞刀:第三折和第四折最后无疚日记的时间,对比上洗海声中相思的时间,为啥怎么算都多出两天,是五月还是六月只有二十九天?

这一把刀着实地令人感动,因为ttrce看得细致,也足见耐心。我原来写文,确实想过:其实这时间没人看的了,我随便写也没什么,仅仅粗略地算了一下。 


===========================================================================



ttrce:

新人一词,绝非谦虚,我前些天才记起很久以前申请的帐号密码,才开始在龙空讨论区发言,当然是嫩嫩的新人拉!至于书评,倒没有因为男女的关系有所差别,我评文的风格一向是如此的,好坏兼谈是我一向以来的习惯,也是理念,书评在我看来是促进作者进步的工具,而不是杀人的利刃阿!

针对盛颜妹妹的响应,有些赞同有些反对,我就再做几点说明好了。

首先是第一把温柔的飞刀:连城脆为何无法引起我的感动,这除了你自己提到的部分外,以我的推测原因还有两个。

第一:偏向古文风的华丽文字,当一篇文字需要仔细思考后才能理解吞咽时,本身在阅读上就会产生些微窒碍,精简华美的文字诚然漂亮,但清清如水的字眼,却是较符合现代人习惯的字眼,大概是我本身对古文的研究并不深刻,无法在看入眼的第一时间理解到文字的意涵,才会导致这种情形吧!

第二则要和结局并谈,正如我所言的,卫武歌揭露的真相是让我赞叹的,也是出乎意表,某种程度来说,他是个高潮,而相对于此,结尾的产生就像是由高潮往下滑落,或许偶有隆起,却比不上卫武歌那段带来的冲击。

再来,诚然如盛颜妹妹所言,旧桥段本身可以用千千万万次,但先决条件是要用对地方,短篇故事的结尾应该是最有力,最让人震撼的地方,但以连城脆来说,他的主题先行,奠定了故事结尾无法跳脱死亡框框,而由于故事短小精悍的关系,又欠缺足够的文字铺垫,当我刚看完卫武歌那段,期待更上一层楼的结局时,看到的却是老旧而在猜测之中的结尾,既然不出所料,又如何能让我感动(︿︿举个例来说这种感觉,就像我以前去游乐场鬼屋逛大街,到处猜测工作人员扮的鬼会从哪里跑出来吓人,等到鬼真的如我所猜测的由那处出现时,当然是哈哈大笑,哪里会有被吓到的感觉了!

而关于第三把冰雪可爱的飞刀:既然作了修改,我又看了一次修改过后的版本,恩!该怎么说呢?有些伪第三人称的感觉,这问题我自己在出书前的改稿也面临过,要将原本第一人称的故事改为第三人称,但由于惰性,不少地方直接把我改成人名,便留下了不少第一人称的影子,导致后来又被编辑退稿彻底改了一次。

而连城脆的这个修改版也有一丝丝的这种感觉,盛颜妹妹你可以比较一下,李坛第五折的第三人称文字,和卫新咏第三折的文字,光描景视点上就不同了,最常见的就是由第一改成第三的段落中,景色多是以这折主角为出发点见到,而第三人称则很明显是由上帝视点来观看的,这问题在现在网络上读者对文字的要求不高的情形里,影响不大,不过如果要吹毛求疵,就稍微注意一下吧!我是建议要改这部分,重写还比较干脆! 


还有第四把的秦忘忧是版本问题,我先前看那版并没有解释,最后第五把的日期,是因为我自己在写小说时,由于故事同时开三条线交叉并行,很繁杂,所以有作年表算时间的习惯,才会注意到的。 



===========================================================================


盛颜:

笑,说ttrce谦虚,以及好坏兼评的那些话,不过是为了活跃一下气氛。我又不喜欢像日本人,鞠个大躬,讲些什么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一、关于语言。我现在的文风,确实容易使一些读者和故事之间产生“隔”的感觉。能令读者在阅读时忘却语言的存在,进而专注于故事本身,才是一个好的讲述者吧。由平实而绚烂,由绚烂而本色,这种目标我有,却不知能达到否。

二、关于节奏。高潮的安排,结尾的收束,其实都可以归结到节奏问题上,这一直是我的弱项。所以时至今日我未敢写长篇,总觉得要多在中篇上历练。现在想来,开一部长篇练练手,才好找准对节奏的把握。

三、伪第三人称的问题。是的,我的懒惰被你洞察了。不过连城脆已经改过三遍有多,哎呀,实在是不想再改,提到这个字就头大。

四、秦忘忧出场时的问题,第二版中确实没有介绍她,你的疑问是合情合理的。笑,我自己也糊涂了。 




№0 ☆☆☆ 2005-03-04 17:43:59留言☆☆☆  加书签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5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