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惜刀堂
主题:给另外一把刀看滴,偶以前评论其他人的文 [4]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浅评钱刀《红蔷薇之刺》系列


  评论背景:这三篇都是五月联盟活动参赛的文章,也都在榕树下武侠天地发过,得了叶子。原本我在评参赛帖时,没有推荐该文,但当时也提出来说了两句。作者希望我说得更细致些,因此有了这篇文章。我个人看文章比较注重文笔(当然,要在情节人物都能过得去的情况下),所以评论中对文字的论述稍多些。

  http://www.rongshu.com/rss/viewart.rs?aid=1320849
  红蔷薇之刺 Ⅰ --女王的刺客 

  “黄昏,太阳的光晕一层层消褪剥离,到只剩下一层水洗的胭红,将小山上的这个凉亭也泛上了,红蔷薇的凄美炫丽之光在空气之中斑驳流曳。”
  文章的一开头,作者就浓墨重彩,为全文涂上了鲜艳瑰丽的颜色。不过单就这句话而言,有点为描写而描写:太阳的光晕泛上了凉亭,与下一句红蔷薇的突然出现(哪里来的?是因为阳光让人联想到红蔷薇还是亭里有红蔷薇呢),不是很连贯。
  茶亭里三人对坐,让人联想古龙《碧血洗银枪》开头四公子在谷中聚会的场景。越不起眼的,越是厉害人物,此处也不例外,那默默不着声的少年,居然就是刺客组织的训导师。由他转换情节,见到刺客女王,再由女王的回忆,转换到四年前,场景变化很流畅。山中老人的语言比较有特色,可惜知道少女来历时,对白说得过多,不如后面的简洁霸气,更能体现老人性格。
  接下来故事说到了宫廷恩怨,为最后的刺杀做了铺垫,“我只是一个复仇的红蔷薇女人”——随着这句话,顺理成章地带到了全文高潮:复仇弑帝。
  蔷的中计,白的救人,愤怒的剑光勾勒出这个男人与这个女人之间不寻常的爱。末尾白的身世之谜虽然意外,但更动人的仍是两人间的感情。虽然,这些情节在武侠小说浩瀚诡异的众多情节中来说,不那么特别,但这浓浓书写的爱,还是在第一次读后,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华丽的语言是钱刀的风格,优美的文字让人赏心悦目。但过分的修饰往往也有辞不达意的时候,需要认真斟酌再写,而不是想到什么就写出来。譬如:“一丝黑色的罪恶感从心头缓缓泛起,少年他轻轻振开和煦春风的胸怀”后半句就看得莫名其妙;“少年的话宛若梦呓,但很坚定如薄刀划过石头”——“薄刀划过石头”形容“坚定”并不恰当。
  这样语言上的问题有不少,描写往往过于冗长,使整个句子都拉长到一气读不完,或者几句话合在一起说,如:“此时旁边的一棵被剑气脱光了枝叶的槐树突如其来地炸开了”、“她那张脸血色一下子褪尽变得宛如透明,而双肩抖颤似欲将那迫骨的杀气跟澈骨的怯意震下来”、“双剑齐齐脱手刺开凌厉的空气将少女钉在了那棵树上,势道之厉许久剑身还嘤嘤不绝地如蛇颤动交鸣”、“将手上拍剑而被划破的血象红蔷薇花一样轻轻甩落”、“淡色的眼珠又沉缅在蔷那仿佛写满爱嗔的黑色娇媚眼瞳中,那仿若一潭深邃的潭水而引诱的精灵却频频向他微笑将他沉迷”、“毫不吝惜地勒住花一样逃脱不了命运而觉悟的夫人玉颈”、“剑光一敛又收了,室内吱吱气流方才乱旋着发出细炽的声响要绞乱这个流淌如水月光小室的和谧”……反正仔细看的话,都够绕人的,不过都是小问题,建议句读再细致些,该省的词就省了吧。
  
  下面几句是不通或有错字的:
  “因而三个时辰他们之间进亭子以来”
  “淡然的身影一然淡然”
  “甘美醇和的语音一然如羽毛”——看到这里,“一然”是不是想写“已然”来着?
  “而这恩这情对他就行成了一种高压”:形成
  “妇人之仁,是一个杀手的大诫!”:大戒。诫是警告或格言的意思;戒一同诫,还有戒除、禁止的意思。
  “血从额头逆了出来”:怎么个逆法?血如何流叫“逆”?
  “笑得很神秘与诡异衬着那混有淡金色的红色绚灿背景。”
  “身子看来是髅了,只能半倦着说话”:“髅”字好象不能独用,“娄”在北京话中可作虚弱讲;“倦”是疲乏、厌倦的意思,本来想用的是“卷”吧?
  “在为皇帝祁福加寿”、“脚步蹒跚地引导祁来圣意的绝色女子入殿”:祈
  “螓首”只指前额,不是头,不要老是让女子“低下螓首”
  
  本文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如下:
  优雅:7次
  炫目:5次
  艳丽:4次
  诡异:4次
  
  短篇极重遣词造句,加上我个人习惯使然,所以看到就挑出来了。
  
  ----------------------------------------------------------------------------------------------------------------
  http://www.rongshu.com/rss/viewart.rs?aid=1338708
  红蔷薇之刺Ⅱ --心碎的流火 

  “这也是一个黄昏,夕阳流泻着无言凄美淡若云烟的晕光,空气中斑驳流曳着那一片片相对炫丽的光影,小小的武德殿也依稀华丽起来,满殿武器架上的刀枪也仿佛不在萧杀肃立,而随着那一层华丽摇曳跃动。”
  哈,这个开头太偷懒了吧,“凄美”、“炫丽”、“斑驳流曳”连词也和上一篇开头用得差不多。开头青年(青袍)与少年(青)、燕王(骁)人物有些混乱,看得快就搞不清究竟谁动手。
  打斗场面虽然血光四溢,但同样由于重笔描写,而掩盖了血腥意味。青的出场,他和骁之间的关系,显得扑朔迷离,时近时远,更以为是BL……这悬念,让人继续看下去。
  征战、灭族,直到齐王死了,以为一切结束的时候,那个青,刺出了复仇的一刀。令人吃惊的事实是,骁说:“爱卿,你一直不知道,我的真心是偏的!”然后“他淡然以一个绝妙的优雅拔出了刀,就又扎入自己的右胸口,那儿才是他王者的高贵心房”——“宁负江山,不负美人”,这样的痴情,书上了全文最灿烂的一笔,等后文看到青是女扮男装,方为这绝世之恋惊艳。不可否认,情节很煽情,MM们很容易喜欢。
  而结尾这段——一直女扮男装的青,被后代人称为“红发妖姬”,她以一记突来其来的史称“红蔷薇之刺”的刺杀,结束绝代枭雄骁续写风云的历程。“宁负江山,不负美人”,史书如此记载骁的举动,但乱世的血才刚随青的红发在风中披拂开来。——用笔让人联想到田中的银英,写自己虚构的历史用这样的笔法,很能起到以假乱真的妙用。
  钱刀在文后评论中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杀人的!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感情!”诚哉斯言。相比之下,我更愿意读这样的武侠爱情故事,好象本少爷和钱刀的小说,而不愿读那些为什么权位宝藏美女打破头却空洞得千篇一律的文章。
  
  这一篇开始出现一些有异域风情的语言,配合朔月族的出现,全文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味道。
  “太容易接近的东西不会是好东西,而醉人的蜜糖往往裹着谋人命的毒药……”
  “跟不上狼的脚步就只有死”
  “对付烈马就得用鞭子,如此鞭子不行,就得用斧头砍下那犟头!只要用弓箭、绊马锁、围栏就足以对付这个‘沙漠上的疯狼’了。”
  “她的美丽赛过雪山上的天女是族里的骄傲,但她与人私通也使朔月族蒙上一层只有血祭才洗得去的耻辱”
  
  本文常用词一览:
  华丽:20次!!!
  艳丽:17次!!!
  优雅:12次!!!
  炫目:10次
  流转:8次
  光芒:7次
  高贵:5次
  诡异:4次
  炫丽:3次
  流曳:3次
  光彩:3次
  清凉:3次
  披拂:3次
  一统计还真受不了:)
  
  ---------------------------------------------------------------------------------------------------------------
  http://www.rongshu.com/rss/viewart.rs?aid=1358274
  红蔷薇之刺 Ⅲ --轻衣 
  
  □有人说,文字是永恒的,却不定真实。竹简的青色已经变黄,让我们眼睛黑起来。 
  □有人说,生死只在一瞬。生的旅程就是在寻找死的合理化,那么希望能死的看上去好看一点。 
  □本故事纯属虚构,却不会有人说,谁说她没有发生过?以后不会发生? 
  这是一个虚幻刺客的世界,请开始进入…… 

  从这个开头看,钱刀越来越讲究小说存在的合理性,比第二篇虚构朝代,更加强调小说的意义与价值。可以这样猜测,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文章被不断地肯定,钱本人也开始看重这系列的故事了。
  “夕阳,旌旗,青州城。
  黄昏时分的阳光丝丝习习地洒下温和,城中青宁台的白玉雕栏泛起近乎透明的晕黄,将台上的亭阁撒开了一层空气形成的黄纱罗帐。这是一个安宁和谧的时光,听不到外面一丝金戈铁马声音,只有那雕栏檐下风铃在清脆地奏唱着少女的心思。”
  故事开头仍然是黄昏,对红蔷薇之刺中诗意的刺杀而言,黄昏是一个很适合的时间。
  诵蝶诗典故的解释太教科书式了,如果能穿插在对话或者描写中间歇叙述,会比直接说更好吧。后面对少年的刻画,仍然是长句子的问题,这里不多说了。
  “他却感到一阵眩晕,失血加上疲惫,蓦地脸上涌出一层红,从白肤里透了出来如醉酒地酡红。”钱刀很注意描写人物容貌带来的感觉,所以回想他笔下的人物,似乎都是皮肤很好,白到透明的样子,嗯,还有点纤弱,但一定是高手:0
  轻衣杀沈千行,只是常见的写法,但他救营妓、和青宁对营妓的态度,却很好地体现了这两个人的性格。本文继续了上一篇写史的风格,关于历史的记录使一个个轻易流过的故事,赋予了人为的价值。不过,实在是太田中了!
  “于是一场小小的战事就在意想中发生了,但相对这场闹剧而言,一场更大的战事开始了,打断了这一场小儿女之间的战事。
  秦王率军来了!”
  这种切换,十分顺畅自然。对战争,没有大规模的描述,却善于择取重要人物在交战中的一个镜头,写出战争的酷烈。安陵王“一剑削掉了自己的头颅”、“青宁一剑就割开了自己柔弱似玉的颈项”、轻衣在骁的枪下求死……联想前两篇,都是悲剧收尾的红蔷薇之刺,“刺”的无奈宿命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一丝怅然。
  
  小问题:“是吗?真如顽石难以点化!那么如果我将轻衣嫁给你,你还当杀手吗?”此处是王爷对轻衣说话,所以应该是“将青宁嫁给你”。
  “毕竟有些方面他也是一个木枘及短视的人”:木讷
  “迷一样的少年”:谜
  
  继续统计常用词,只希望作者对自己的用词有一个深度的了解:
  艳丽:16次(经常“艳丽艳丽”叠用,汗!)
  光芒:15次
  华丽:10次
  
  
  钱刀把场景写得很细致,三篇小说如看电视连续剧似的历历在目。如果语言上能精致些的话,当时我可能就投上一票了哦:)
  



感谢楚惜刀的评论,尤其是指出不足。 —— 钱刀 回复于 2002.07.18 05:31
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写出来了,有点让我吃惊,而看完评论后更感觉浑身出一层大汗。不知道说什么好,一直没有好好改这个作品,写作的时候有一种激情,而写完了就激情消逝,我常常这样,记得看愤世小隐文章时,他在后面有跟帖,说他的作品全是现炊现卖,而我也是。写的时候还算快。写这三篇文章,其实在情节构思上没有用多少心思。正如我在II上回帖时说的,只是一个编的过程,将故事尽量合理化的过程,而遣词用句才是最让人头疼的过程,常常是斟了又斟,太刻意的追求的效果。
你这词语一统计让我真是汗颜,感到我词语掌握还是太过少了,还词不达意。这第一章,是看田中芳树时忍不住想写点东西出品的,第二第三亦然,现在回头再看看田中,真是高山仰止,名家与我这无名小子真是不能比啊。我现在看别人的文章就感觉谁的都比我的好,怎么人家写出来那情节,那笔法,那意境,而到我手却不行了?有时看到别人的文章真的不敢写了。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累半天。我提起兴致的时候真应该好好改改。
最后要为自己挣一份脸,我是用的万能五笔,有时候打字出错,真的麻烦,但那不是我不认识那字,记住,只是粗心没找出来,都是粗心惹的祸。其实我自己也喜欢华丽的文字,不过有个读者说能通过文字认出我来,所以我夏眠出来后,刻意地省去华丽的词藻写了一个,不知他认不认得出来,而楚惜刀你还看得过去吗?
不知道惜刀有没有看到我写骁时,曾杀了三个医生,后来杀了很多女侍?这是语焉不详地一笔带过,但这其实与我最后让他死有一种必然原因。这也是我对历史一种看法,我《红》系列及其它文章中也是,如果你看到他了无关的人,那么最后这人多半要死,这先告诉一声,百猜百中,如果偶尔次不中,那是因为我不想让人看穿:)看历史你会看到很多东西,有点明白为什么鲁迅先生说上面每页全是血,其实这多数是小民的血,无声无息的小民。“吸血鬼偶尔还是有的,因为偶尔也有公正的政治家(历史书上比比皆是这样的人物,而小民记载得找放大镜来看)出现”。这也是我将文字写的华丽的部分原因,至少这样看上去很好看,看不到血迹,跟写史书的“为尊者讳”是一个道理。
我写的人物,跟田中一样,太完美的人物要死,让他不犯错误时死;而恶人也要死,他们死因不用说了;而不死的是那些平常人。最后要问惜刀一句,你用什么统计的?是一个词一个词数的吗?还是有统计器?如果前者,那更让我出汗,老脸没处搁了;如果后者的话,我也得下载一个去,真的对我这样一个人有用!
谢谢你!你为我指正了这么多不足,说坏话的才是真朋友。票不票的我无所谓,因为我没有野心!:)哈哈玩笑,马屁内心里还是喜欢有人拍的,只不过怎么就没人投我一票?纳闷中~~~~~~~早知道自己注一个ID上来拍拍自己了。
№0 ☆☆☆某刀 2004-12-17 18:13:28留言☆☆☆  加书签 不再看TA

【一家之言】评江上僧
 
1.“一辆大篷马车停在蔡氏商行的门口。有一风尘仆仆的中年人从马车上下来,他揉了揉惺忪的眼,呆呆的望着蔡氏商行门口的一块告示,脸涨的通红。”
 
这句在我看来有几个“的”都可以删去。一般我在修改时,90%在减字。
改成:“一辆大篷马车停在蔡氏商行门口。有一风尘仆仆的中年人从马车上下,揉揉惺忪的眼,呆呆望着蔡氏商行门口一块告示,脸涨得通红。”
 
 
2. “这人叫贾仕彦。”
我在思索“这人”和“他”在这里哪一句更好。“这人”似乎是作者跳出来对读者说话;“他”可能更客观。
 
3. “他是横州府赫赫有名的郦都布行的老板”
显然,后面一个“的”,又多了。
 
4.“据说贾仕彦年轻时饱读诗书”
一个“据说”,则又有说书人口吻。是否删改,分寸自定。
 
5.“这人叫贾仕彦。他是横州府赫赫有名的郦都布行的老板,专营绸缎布料的生意。据说贾仕彦年轻时饱读诗书,有心官场,三十岁那年曾中过举人。只是后来不知何故,突然改行做起了生意。读书人做生意倒是忠厚老实,不贪小利。一分钱就是一分货,从来不做欺朋骗友的事情。加上他出手豪爽,无谓得失,就算有个朋友欠他十万八千两的银子,他脸上也永远都露着一个灿烂的笑容。所以在生意场上他的名声不错。认识他的人都给他几分面子。”
 
这一段的句号太多,还有分段式的影子,不过是并在一行而已。
 
6.“每次经过襄阳,贾仕彦必到蔡氏商行租换马匹,可今天蔡老板一张苦瓜脸摆在他的面前,让他觉的非常的不好意思。虽然蔡氏商行的蔡老板跟他很熟。但今天,蔡老板却一改往常那张和蔼可亲的笑脸,表情很严肃。而且很明确的再三表示:不管大家的关系有多熟,也不管你贾大老板的派头有多足,这运载商货的马匹已经不能再出租。”
 
句号的问题依旧,不明白为什么“虽然,但”中间是句号。
另外一句改成“让他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虽然蔡氏商行的蔡老板跟他很熟。”这里“蔡氏商行”显然累赘。
“不管大家的关系有多熟,也不管你贾大老板的派头有多足,这运载商货的马匹已经不能再出租。”这段很好玩,压韵哎:)
 
7.“贾仕彦一行五六人,加上好几箱商货,这一路西行,若是不换马匹,估计很难在二天内赶到淮州。按照买卖订单上拟定的条款,如果三天内交不了货,损失的不单单是银子,更会影响郦都布行的声誉。”
 
这段是至今看下来最畅快的段落。
 
8.“贾仕彦有些急了,脸色阴沉下来,一把抓住蔡老板衣领,大声的喝道”
既然写“急”,动作未必太多。
 
9.“小心使的万年船呵。”
使得
 
10.“贾仕彦抬头仰望天空,有点沮丧。天空灰朦雾浓,广阔无边。贾仕彦有点语无伦次”
两个“有点”,重复。
 
11.“如果我有翅膀,也许我就可以飞。我便是再小心也使不得这万年船。”
第一句让人以为后文要写奇幻作品了,语感似乎太现代了。
 
12.“想不到蔡老板提到了船,他居然就提到了船。”
后面那句不加为妥,我怎么想到周星驰呢?
 
13.“世上有些事情很难预料得到”
“得到”可以省。
 
14.“在生活中也一样,犹豫的时候就多想想眼前的路,每个人的路都不相同,但只要有路就有人去走。”
古式腔调又出来了。不是不能议论,可“在生活中也一样”实在太现代。
 
15.“贾仕彦起身走出船舱,隔江望去,却见一方头大耳的粗衣和尚,肩上挑有两担。急切的招呼船家。”
不明白急切招呼为什么又分了一句。句号还是太多。
戏肉终于要来了。既在船上,此僧便是江上僧乎?
 
16. 谓水江
渭水即可,似乎不必加“江”。另外注意偏旁。
 
17.“倒有几分菩萨丰采”
菩萨后面用丰采是否最恰当?
这一段贾同学的话好多,不过要我来写可能也一样。郁闷。
 
18.“贾仕彦吩咐船家将剩余房间腾出,好安排和尚住宿。”
看来是只挺大的船。加上“大篷马车”的货物,可以想象船的大小了。
 
19.“和尚许是饿了,怔望桌上菜饭,咽了咽口水,双手合什,却是一言不发。”
可能“许是”有问题,又可能刻意了点。写“饿”应该怎么写好呢?
 
20.“迷茫中便抬头望去”
为什么要迷茫?
 
21.“这细观之下,果然是俊美无比”
为什么要“这”?后面“是”也可删。
 
22.“和尚又道:“小僧出身贫贱,家中本来还有一母一妹,只是饥不择荒,妹妹竟然活活饿死。小僧只好出家做个世外人,潜心向佛,不求仙缘,但图普渡众生。今日欲去淮州,车船全无,幸得令尊相助,善哉善哉。令尊人这么好,必有福缘。””
 
我在看这段的语感,和前面所说“声音哄响如雷”、“方头大耳的粗衣和尚”、“大咧咧的坐下,端起饭就狼吞虎咽起来”、“脸红的跟猪肝似的,一直红到耳根”是否都能想到同一人?
 
23. “非一般凡人也”
“一般”和“凡人”是否重复
 
24. “伶玄的《赵飞燕外传》有云……”
显然书袋掉得有点刻意。这段的描述一是口气,二是措辞,都觉得有点别扭。
 
25.“贾仕彦突然对这少年犹生好感。”
“突然”与“犹生”是不是不一致?
 
26. “神情茫然”的少年,与后文“朗声”的少年,似乎不一致。
 
27.“一个箭步冲到眼前,贾仕彦根本就没反映过来。”
反应
 
28.“真是多谢了。你们真是好客的很”
两个“真是”,“好客得很”。
 
29.贾乐睡不着而想臭小子的一段,我以为,他是女的??——看到后文,果然是女的。
这一段有点趣味,但又故意趣味了,语言也收拾得不够干脆。
 
30.贾乐出去听笛,两人对话一段,都是自以为是说话很臭屁的那种拟古腔调。不喜欢。
 
31.“追命童子断魂笛”
怎么说呢,没有一丝意外,大家都知道这童子必是高手。问题是,是否前面应该有伏笔,让他藏得更深些,还是就这样子出场就可以交代?
 
32.“这和尚性子本是极为暴躁”
他的性子又暴躁了,前面那些性格,记得最后统一。
 
33.“少年突然身形一闪,搂住了贾乐的腰。”后面这段描写还不错。有点感觉。
 
34.“好在他有点江湖阅历”
他是大老板肯定有阅历,有点说多余了。
 
35. 和尚开始讨论人生下来就有贫贱之分时,开始蛇足。总要上纲上线。唐枫道:“我很穷,但我很快乐。”更没啥必要。
 
36.“按着顺序轮流昏了过去”
“按着顺序”就是“轮流”,且这昏得太戏剧化了。
 
37.“后来,据贾乐自己的回忆”
这似乎90年代一帮作家爱用的句子。可以回忆,但能不能不这样写?当然,我也有可能会不自觉这样写了。
 
38.“说实话,我真的很意外。”“也许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气质的男孩子吧”、“如果这样的事情可以再发生一次,我一定不会再晕过去。”
555555555555,这里已经完全跟前文的文风不和,可以有这样现代化的感想,但是可不可以不用这么现代化的句子?
 
作为结尾,如果是一部电影,这个少女的回忆应该是很迷人而哀伤的。其实这篇小说,人物都有各自特色,掩卷也都能想起,却只是,只是不能让我感动……或许是篇幅原因?不能沉入这故事,一切来得太急太仓促?又或许是文字原因,没有找到统一的笔调,有拼盘的痕迹。而以《江上僧》为题,这个人物的喜怒哀乐其实是被忽视的。他自己说的那些大道理很没劲,只有“和尚的嘴角在抽搐,用沙哑的声音缓缓道:“我想回家……””这段,我忽然眼前一亮,但一切前因后果都模糊难寻。
 
 
№2 ☆☆☆某刀2004-12-17 18:16:03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02年底03年初网络武侠联盟活动
 
 
评论新浪鱼鱼《侠道》、《剑本无名》
 
偶不认识这条鱼,不过鱼肉甚鲜,文字也佳,所以尝过《侠道》,立即挑了《剑本无名》来看。两篇水准都属中上,是传统的武侠写法,看完也不会拍案叫屈,没累了眼,不错不错。
 
 
《侠道》
 
  这篇文章是偶第一次接触这条鱼,没有满屏乱飘的省略号(顺便说一句,这次好几篇文章都爱飘省略号,真有那么多意犹未尽吗?),也没看到什么错别字(有吗?没有吗?哎呀,前两天看的,好象没看到哎,汗),故事平实,文辞优美,读时感觉作者写得很用心。
 
  有一处细节刻画很生动,让我记忆犹新:在陆子彰要叶昭自废武功时,叶昭忽然想起从前,“两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在风雪中互相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去,天地茫茫,只有两个小小的、仿佛随时都会在风中消失的身影……”不是一个具体的事件,简单一副画面,已形象地表现了两人间相亲相爱的兄弟情谊,很美。
 
  不过对立面的出现仍是没有悬念和意外,但结局虽然老套,可提出的问题却不容人轻视。牺牲,让我想到山庄活动曾经写过的这个主题,又想到《拯救大兵》提出的同样的问题。作者在后记中说:“不能评判,也只能是这样没有答案的结束。时间将带走一切,无论是非对错。而不可磨灭的心灵的光依旧闪耀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给偶尔看见它的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为侠道。”——我宁愿此篇是作者解答这一难题的开始而不是最终的完卷,“天道盟注定会背离起初的宗旨,走向它的反面”,现实是不是只能如此无奈,侠客只能做到散尽金银、退隐江湖这一步?那么,也只留下我们,在写作中,尽我们的侠客梦而已了。
 
  
————————————————————————————
 
 
《剑本无名》
 
  文笔煞是老道优美,描写也详略得当,反正读下来一气呵成很舒服。
 
  “盟主?没有兴趣。不过,要是有你这样的美女当彩头,倒还可以考虑。”——谢问天这句话,很见性情。而骆雪打了他耳光,又冲回来应承他的一大段细节描写,活灵活现,把两人都写活了。谢问天唱的那首歌,写得也很有味道。
 
  下面说问题。
 
  决战前的气势渲染稍弱,“听一曲琴、品一盏茶、谋一场醉、看一路风景”写得美且恰当,但两人一见就打,欠了点让读者紧张的元素,把一场让骆雪惊心动魄的决战开头写简单了。这种简单不是从篇幅来说的,可能是少了一些看者的反应吧。
 
  更可惜的是结局,虽然看前面就知道故事不会轻易结束,必有转折,且一看到战罢就知道骆远辛要做坏人了,但这坏人面目雷同,未见个性,处心积虑谋得盟主的人会因女儿的揭露就立马自杀吗(很痛的啊)?存疑(你会吗你会吗?);骆雪也跟着形同符号,报仇时大义凛然,只是冷冷地揭破真相,想杀的好象根本不是自己的父亲,最终只那“两行清泪”便够(是你的话,只流两行这么简单)?也不知究竟为谁流。不一定要写她分外痛苦,但矛盾心情是否应该有更多的显示?不然也太女生外向,令父母心寒了。
 
  
 
  两篇文章放一起看很有意思,一说“天道不死,侠道长存”,一则说江湖避无可避,作者的想法颇值得玩味。其实再看开头,也有点相似,虽然什么追兵和书馆不大一样,但请细看,两个主人公都是看上去懒洋洋的人,一出场又不似有武功,却偏偏是武林高手(嘿嘿,偶也喜欢这么写,高手大概都这样吧)——
 
  写叶昭:“一个懒懒的声音从渡船上传来”、“眉目英爽,肤色黝黑,唇角挂着一丝略有些惫懒的笑,看上去年纪甚轻。”
 
  写谢问天:“那人约摸二十多岁的年纪,不冠不带,白布长衫,书生模样。相貌清俊,却是一脸懒洋洋的神色,惬意地闭着眼睛,象似睡着了。”
 
  关于这两篇文章的最后一个问题:历史在哪里啊?历史在哪里?历史就在鱼鱼的杜撰里。——不好意思,鱼鱼莫怪,顺口偶就唱起来了。严格要求的话,唉,这两篇为什么不涉及真正的历史呢,可惜啊,可惜我写完评论才发现……奇怪新出的参赛资格认定完全除掉了历史的分量,早知如此,山庄可有多少帖子可以拿来啊(此是题外话,略过不提)。
 
 
————————————————————————————
 
评论钱刀《我走过江湖》
 
  钱刀的语言在这篇中变得老练霸气,洗尽铅华,人物对白尤其有意思。甘宁,我不知道三国里他什么样,但在文中他是活生生的。第一个战争场面,惨烈动人,但我们仿佛跟随一个客观的镜头,从惯贼们摇到甘宁和“我”的身上,那一根根暴出的血脉都清晰可见。然后……我就顾着看文章,来不及写评论了。
  我是不喜三国的,所以看完都不知道这个“我”是陆逊(大家晕吧),倒是这个“我”老让我想起青(钱刀“红蔷薇系列”的人物)。本文看得很快很舒服,扫了一下,文字上基本没什么毛病,以前我所诟病的为描写而描写的拖沓荡然无存。
 
  借用榕树编辑海萍当日对本文的批语:“精彩!是人生的片段,亦是片段的人生。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
 
 
评论双鱼儿《于是杀手过岭南》
 
  看第一节就很喜欢,开头就似清丽的水墨画卷,然后,变成充满野性与力量的远古壁画,再往下,那些独有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让人有很新鲜的阅读体验。
  第二节读的时候就有点奇怪了,有些对白很像我翻译外国电影时写的,这个,这个读来不够贴切。末尾处,依甲为什么一定要入水,然后伤人远遁呢?不顾自己的妻子?这个安排,加上蝶红紧抱着青俞的腰,让人预感到爱情要发生了。但青俞在第三节就说出喜欢,总觉得来得还是太快,有点刻意安排(咦,我为什么不能接受一见钟情?)。乃至于要杀侬智高时,他反复想的,就是侬智高是蝶红的妹妹,已对蝶红有了刻骨铭心的爱恋似的。
 
  喜欢对青俞心理的描写,诸如“在有的时候,你唯一能控制的,就只有你的风度。”这个人物从一开始起就有淡淡的哀伤,总是游离在他的任务之外。而我更感兴趣的是侬智高与狄青这两个大写的人物,但还是觉得狄青写得更鲜明,除了抛铜钱的智谋,还有附录中史书里记下的那一句话:“不敢诬朝廷以贪功。”(唉唉,怎么人家一句话就把人物形象全立起来了?厉害哦。)
 
  “一朵在他身前落下的木棉花转瞬间被剑气撕裂。”这样结尾虽好,但如能把相关背景作为倒叙,以“于是杀手过岭南”结尾,或许更有味道?当时我贴文章时,就以为那是结尾。<
 
 
 
————————————————————————————
 
 
评论狠狠红《猩红色》
 
  读完全文前,捧的杀的评论都差不多看了,出于对小红的热爱,我曾经向她讨过文章看,而本篇是我第一次读她的小说。对于丹砚说神童云云,有另一种看法,这里的“我”作为叙述者,有超常的思维与见解是不足为奇的,也因为丹砚的那个看法,我突然就想起了多年前读过方方的一部中篇《风景》,那是我最喜欢的方方作品(我知道小红不看内地作家的文章,不知道说相像,会不会拿来一读?),“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置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显然是一种机智的安排,这使得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参看: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第十八章 生存意识与文学创作第二节当代生存意识的经典文本:《风景》http://www.cnread.net/cnread1/lszl/c/chensihe/zgdd/index.html)这里主人公的想法是一种艺术真实而非生活真实,正如魔幻现实主义啊什么的玩意,不必深究,意思对就行啦。
 
  但也因为看过类似而更高明的作品,所以我没有所谓震撼,也无法仰之弥高。这样,只能不谈情节或者思想,而来说文字。一看开头,不喜欢一些用词,譬如富有蛋白质的蝗虫,后来想,虽然写古代,如果用白话写得好,也可以啊,好像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那样(http://www.bookfree.com.cn/BookfreeCn_V1/readbook/readindex.asp?bookid=302)不好意思,又是小红不看的作家,原谅我无法举西方作家的例子,我没读过原著无法体会他们的语言),但后面又看到诸如“今日来此寒舍,不知道为何贵干?”之类的句子。小红说她故意铺陈了语言,的确,她的文字很好地写出了阴郁灰暗的气氛,除了对白。我情愿那些对白都以叙述的口气来说,因为本文一涉及到对白,就不如叙述简炼,老是不文不白看得别扭。
 
  对于文中体现的情感,不好意思,我又想到一篇文章(哎呀怎么这回老想到中国当代文学上的文章呢?俨然已经脱离了武侠),摩罗的《冷硬与荒寒——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http://ywtd.3322.net/wenxuepinglun/pinglun57.htm)。巧的是,摩罗文中也提到了我上面说的两篇文章。或许这三篇真的可以视为一类。文字的荒凉其实并不妨碍我再读那两篇经典,毕竟它们有更透彻的文字,触及到生命的背面。但是,我很难在以后的日子里重读这篇《猩红色》,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我喜欢有希望、性灵、充满想象力的作品,而武侠长久以来陪伴我的,就是这些。
 
  也许是我的要求太高了,也许是小红的评论给了我太高的期待。
 
 
  注:不熟悉方方和刘震云的人也许看过小说拍成的影视作品:方方《埋伏》(冯巩)、刘震云《一地鸡毛》。
 
 
————————————————————————————
 
评论风靡洛加《阿修罗的眼睛》
 
  个人认为,风靡洛加把摩尼教一路写到黑的办法是可取的,老金只是写了点摩尼教的皮毛,关于这个教派还是大有所为,与其随便编一个教派,倒不如好好写一番。比之上一次比赛摩尼教在文中的无足轻重,本文显然往前走了一步,其诡异神秘呼之欲出,令人越来越对它感兴趣了。
 
  文章的开头很有悬念,我说的这个开头已到了第一章的第四节,前面一口气出来N个人实在搞不清,好在随着阅读的深入,一个个性格立显,加上莫测的前路,吸引人读下去。只是紫沁这个角色,作者借其他人物之口给了许多溢美之辞,没有看出什么特别。给我印象深的反而是菊吟、明五。
 
  泪目一段,我不知道是不是有过这个传说,总之很有想象力,它的毁灭,令我想到《蜀山》。我也喜欢最后的尾声,像好莱坞电影惯用的手法,勾起悬念。可是“七月初十”到底是故事发生前还是后呢?我往回翻开头,愣是没看到具体的时间,于是疑惑中。
 
  微瑕:文中错别字太多……
 
  
 
又及:原本看的时候想到很多,可后来再写评论,反而简单了,抱歉抱歉。
 
№4 ☆☆☆某刀不是大砍刀2004-12-20 11:59:24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5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