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碧水江汀
主题:(感谢贴)胡言乱语大人之评文语录汇总 [50]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胡言乱语之——文字基本功

作者,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话,女主开篇前几段都是一很正常的待业女青年,还有点调侃的小调调。她掉了个下水道,怎么就跟作者上了个玛丽苏培训一样?话也不会说了——
“当我冲出庙宇之外,漫天的飞雪,苍茫的森林,反射着月的光辉,照耀着我一脸苍白。”
“眼前镜中之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绝美的面容,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一双眼眸如星如月,可谓绝色。”
前后反差太大,描写太刻意,很霹雳的感觉。作者的描写似乎追求一种清馨飘逸的感觉,但是太浮,又有点小家子气,文字虽华丽但不动人。文章开头公式化,故事无新异,翻开就X。

小男孩终于嚎啕大哭了起来:“娘亲,娘亲,你不要孩儿了。。。。。娘亲。。。娘亲。。。”
---------------------------------------------------------
标点乱用,一章被雷。开头六句话,八个感叹号。
文章一开始似乎作者是要给人营造一种画面感,在雷雨中两个支离破碎的情节,这也叫“布头”情节,意在以简短拼接的画面营造气氛和埋下伏线。这样很考验作者的笔力,笔力丰厚,画面自然充实而不孤立,引人遐想续而在惊奇或者不安中平静的展开故事主线但是,本文作者,功力不济,过犹不及,在连串的惊恐感叹号下,莫名其妙的第一章反而把比较正常开展故事的第二章弄的极为突兀。

楔子就是个典型草稿,主笔只是勾出了人物没钱请助理,于是晾着,晾啊晾,突然一咬牙一跺脚又请了十个助理来了个五光十色。
背景、人物、对话、渲染等等等,这是个混合体,穿插进行,相辅相成。作者的开头把这些个东西都分成一层一层的,开始是无差别对话流、其次是简短介绍背景流、最后是五光十色渲染流。
至于罗嗦,我觉得作者你自己也应该感觉的到,因为有的地方感觉你在控制,但是控制的结果就是紧接着罗嗦大爆发。这跟个人文字习惯有关,你的文字很死,没有弹性,句子、段落延展性差,特别是对话中穿插的肢体描写,不到位,不干脆。并且对叙述目标总是颠来倒去的说(- -你是为嘛啊?)
例如:“有一次季为乐心血来潮决定一个人走路回家,结果运气衰透了,由于他那张娃娃脸和嚣张的气焰,被几个盯他很久的隔壁中学的男生围堵”——这句的叙述目标那张娃娃脸和嚣张的气焰
“他虽然嚣张,但人长的瘦小,脸又平易近人,真干起架来只有被打的份。”——基本上和上面的叙述目标是重复的,你的文字这反面的问题不少,这是硬伤,要改。

火光映出了挑帘人的脸,亦是纤弱之姿,舞像之年。她慢慢落定,散了广袖抛下短刀,抱拳道——“成童,舞象,学射御”不适合代替女子年龄。
“重水千江月。不知尊下亲躬,有何见教?”……挑帘人道:“小公子何等尊贵,岂是我等能见着的!不过我听说,他前日里回了京都……妹妹怎么反倒问起我来了?”——尊做代词为敬语,对长辈上位者代“尊上”,“尊下”这个词我还真是孤陋寡闻,真的。还有这里姑且说“尊下”是对人敬称,那下面这句话这位“尊下”立刻就变“妹妹”了囧。。。。。
有字无形,有词无意,有人无感,有话无声。
这文框架大,信息杂,传递不清。一章不清,二章又跳转情节继续掺和,我都无从下手像评上一篇大框架文一样,给你做信息收集,你说说,如此三章下来该跑掉多少人?
看过的人除了说你的文字好美哦,还能说什么?故事都无人说了,还要文字做鸟啊?

【据说,在一天中,日出与日落时的海洋才最美。都是夹生半调的时刻,由此及彼的过渡。日出是扼住天地的黑暗逐渐为光明所伤,浓烈妆容层层褪去,雪白的肤艳丽的唇,嫣然一笑,说,天亮了。】
【逢魔时刻的昏黄光线将整个世界笼罩其中,水天相接处还剩大半个脑袋的太阳反倒显得多余,或者仅仅充当了檀香盒上的黄铜锁片,扣紧一盒芳香馥郁。这样的天色,正适合有谁迎风而立,歌一曲平沙落雁。】
我现在问你,我单独把你开章的描写剔出来,你看看是什么感觉?描写——描是勾绘是思想的发散,是借字达景,它可以运用任何手法;写是写意——简易而意全,这是借字达心。它的重点不在于你用了什么色彩,在你用的色彩是不是正确的表达了你心中的意义和要说的东西。表达不清你用什么颜色都没用
两段止步,过……

笔力有点弱,写出来的东西完全不能吸引人,不是故事的问题,主要的症结在文字。汤是汤来,水是水,句子词语都到位了,可是融不到故事里。很平面,流水帐一样。
这样的文字导致你的文章没有节奏感,半死不活的,看两眼就想让人往后拉。不过,我到觉得吧,你现在不需要任何修改,你需要写完一个故事。因为你缺乏文感,完全不能调动别人的阅读兴,而这种东西只有慢慢锻炼才能得到提高,等写到第二篇的时候,基础性的东西才能得到提升。
写文初始如面壁,抗住了后面会好很多

然则,天却已是早晏了。——“闻鸡凭早晏,占斗辨西东。”我不知道我记错了没,这个早晏应该是早晚的意思。
那一轮的太阳子,火光淡了,半透着红,又偏揉进了天际的浅青色里,混混沌沌的,说不上是红是青,一概模糊了痕迹般。——一加仑的太阳黑子吗?|||||||
淡淡一个圆影,微有银光浅,洇在天里似的,看不分明,却又分明痕迹着。——这月亮也病的不轻。
朱红色的是门阀,暗青色的是飞檐。——门阀,门第和阀阅,这俩都不是大门。
文尤重一个顺字,看着不明白,读着不清楚,一堆不知所云的词语层层叠叠的堆砌起来,乍一看繁华似锦,金碧辉煌,个顶个的五十克拉。实际上,叶大师亲手操刀的终极霹雳服装大制作《红楼噩梦》也不过如此啊


胡言乱语之——美中不足

文章不上不下,既有特点但缺点也很明显。就开头来说,好在,语言基本流畅,没有硬伤;铺陈充足传递通畅,看着顺。问题呢?却也是由这些优点引起的,比较复杂,主要问题在信息量上……囧,下班了,回家再说吧。。
另外啊,“这年皇帝年已双十,宫中只有宸妃、惠妃两位妃子。”男子二十为弱冠之年,用双十,别扭啊。
说道信息量就必须分析开章都讲了些什么。
依次来看:
1、盛世王朝,少年天子,神童宰相,一个繁华背景加俩牛人。
2、齐州官道,天子御弟,妩媚娇娘,一个疑似腐败的中央特派员的谐旅程。
3、齐州官道,归乡宰辅,老妻骄女,一个退休老干部的回乡旅程。
4、望湖酒楼,江湖儿女,义商巨贾,一个……十项全能的天之骄女。
5、太湖画舫,唱锦词话,宰相相邀,杨慎炮灰了……囧
这个开头的信息量非常大,并且信息也不是但方向传递的。其中2就基本上脱出了3、4、5的信息框架,单独来讲中央特派员,但是这个信息传导并没有继续,或者说并没有完全继续,因为下文用到的只是中央特派员来到了齐州这个信息。
一个完整的开头,紧凑而连贯,没有多余的信息分散读者注意力(这里要注意单就这个写法来说,故事选的是单线连续,铺陈背景续而跟进,太多的支线情节会打乱步骤。)所以,2这一部分使开头形成了一个缝隙,破坏了开头的连贯性,使文章过多的切换出不连贯的空白,这样过渡就显得勉强,虽然顺,但是看着不舒服,有点杂乱无章的感觉。
其他的问题,作者的遣词造句也要注意,
“这些年在外奔波劳顿,把个娇柔女子历练得恣意飞扬,男装时倜傥风流,女装时俊美无俦,”
“俊美无俦”与前句男装有覆盖的效果,没有对比效果。
“恣意飞扬”我也拿不准这样的搭配究竟做什么效果,放纵无忌的飞扬?自造搭配有点别扭。
“那日金銮殿见驾,辛欣未假他人,是亲自去的。”- -||||||
不要为了用词而去用词,写文用词贵在一个度,就像弹簧,压得太紧会反弹,抻得太长会失去弹性。
总体来说,这个开头能读下去,但是不能细读,过三章后整体步调才起来,不是很成熟的开头。

除去其他因素(好吧,我是老古董……我还是有点晕)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头。干净、利落,开头的整体感觉与文感很和拍,与人物塑造的气质比较吻合。气氛营造到位,文章有流动感,但注意叙述性文字不要过于“激。对开头来说,张弛有度,基本上气氛被动态文字,对话,人物动作,表情,背景脱住的时候,插入的叙述不仅要选好落点,还要往下压。为什么?要想让人物的声音听起来更洪亮,更饱满,你就要牺牲你自己的声音,叙述,就是作者的声音。在这里你连旁观者都不是,你就是背景就是道具,哪怕是床底下一只夜壶!把自己隐藏好
再来说说为什么这个开头会比较吸引人,第三人称文章有两种角度,一是全知全能的导演视角,二是眼睛视角,也就是限制性视角。这文开头基本上选用限制性视角,从祯瑞帝出发,这种视线的依托会产生强烈的感情色彩,带着人物的性格,使文章生动,而又有效的避免了全能视角面面俱到带来的繁杂感。人物——情节——叙述在好的笔力下是浑然一体的
不过再这里作者也要注意一点,选择好眼睛,与眼睛的移动,同时避免无主语现象(“你不看看她们吗?”从奶娘的手中接过孩子,很是不熟练地抱起,模样古怪到好笑,身旁有宫人轻轻走进来,“启禀皇上,御医官们有言进谏!”)

这位的文,这种开头,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喜欢的人喜欢的紧,不好这口的人呢看着就有点闷了。
稍稍有点沉溺于细节勾勒描绘的自我享受中,一院桃花,一池秋水,都融入人物性情中细致描绘,借助虚幻的影射完成人物塑造。但是还是那句说烂的话,过犹不及!其实这个借力点很好,是个巧劲,但很容易弄巧成拙,因为它会淡化你的故事内容,尤其对开篇来说,会给人形成空荡荡的感觉。慎重的用,可以采取局部介入,但不要像这样,段整段的铺设。恒源祥,空空空!很有可能让人放弃一个还不错的故事。
而紧接着的第二章,主线人物立刻从李潇跳到了元颢身上,情节方面又是比较激烈的进言,又是涩的朝堂背景铺垫,一下子就把第一章挤没了,也使第二章的节奏有点散。这个开头完全就是个大花瓶,口小肚子大,脖子上绘满了花纹,瓶身乌漆麻黑。让看文的人,前面深呼吸,后面大喘气,平衡感不好。

恩,这个开头,人物明确,故事中心清晰,线索是垂直的,这种写法好写,表达清楚,但是难出彩。
你的文分布、节奏都不好,这个问题不是开头,是整个文章都存在。故事节奏就像人的呼吸,出气儿和进气儿是有数的,激烈的时候节奏紧凑,就像人呼吸急促,缓和过度的时候节奏松弛,就仿佛人入睡时呼吸绵长。而这些又与情节分布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我们再回到开头看。

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头,如果说洛书的那个开头胜在浑然一体,结构出色,那南适这个开头就是一个小成本投资,胜得很巧。开门见山地抛出主题,一则征婚启事巧妙地将主角身份背景做了铺垫,再下来放出伽马射线,到这里吸引人的目的已经达到一半。
注意这个文的特点,开篇基本上都是对话。对话是故事的人物语言,由对话推动情节发展,铺垫背景信息的优势就是自然、生动,比起叙述性也就是作者语言会更快的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但是它对作者的文字要求比较高,只有特点鲜明的文字才能在自然表现人物性情、心理、气质、风格的同时完成一系列饱满的信息传递,而不会让人觉得厌烦,或者单调。
文章的文字很朴实,没什么能闪着眼的用词,但贵在一个准字上。这一点表现比较突出的是细节描写中的动作。人物的动作是人物的宣言,是展现人物风貌,丰富人物特点,充实人物性格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很可惜,自上到下没有一篇文能形成完整的“行为动作体系”——人物的秉性!这要求比性格更上一个台阶。
南适的这篇文也不例外,只是相比而言要好一点,几乎已经很接近我想要看见的效果了,可是没能坚持下去。
分开来看:
“苏亦好鬼道,兴致来了自导自演,比话剧演员还真”
“面对苏亦好的鬼思,林海薇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苏亦好的第一面,玩你没商量。
与之相对应的“行为动作体系”却在这些定论之前就已经悄悄埋伏了。
“往下看。”苏亦好坐在阳台上,脚搭在对面的凳子上,不动声色。
“为人要谦虚。”苏亦好呷了口白开水。
可惜只是一闪而过,随着剧情的发展,我没有再看到这种标志性的动作,或者引出苏亦好其他特点时,有与之呼应的动作体系垫前断后。
还有一个问题,你最后那段会议描写,特别是深入的法规业务描写,多多少少有喧宾夺主的嫌疑。不是说不能写,而是你要知道,对话的特点不支持这样的写法,会很死板,而恰恰又放到开篇的结尾处,故事发展的延续性,引力都会打折扣。

恩……你这个文的开头就是个公式。
一个片段描写(可能是景物、可能是梦境、可能是音乐、可能是对话……)——主角就片段的发散声音——被打断(可能是电话、可能是敲门声,可能是猫叫、可能是闹钟……)——进入情节的真正拐点(我就不明白,为毛你们都要拐酒吧去?为毛啊??我看到现在都看仨拐酒吧去的了!掀桌!)——偶遇(可能是男人、可能是女人、可能是超人、可能是妖怪……)——惊讶(可能是异性同床、可能是同性同床、可能是不同种族同床、还可能有生命危险……)——公式结束进入发散……
你的文字很现代,人物很活跃,但是这个开头很鸡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果要评这个开头,这九个字就够了。

如果让我从楔子看起,对不起,这文我就X了。如果从第一章看起,我还能往下看。你的第一章开得很顺,景物描写到位(为什么把这个单独拿出来说,我看上面的文,兹要是以景物描写开头,有五成可能让你吐血。为什么?急尽渲染而不到位,词语句子层层叠叠而不干脆。)寥寥两句勾出来,马上进入主题,人物和着景物出来,这样才能达到以景物描写开头的目的啊,TX们。
但是,我夸完就要砸你。好看了没两句你就给自己折沟里了!
(忽的厉芒大胜,剑锋透出碧寒的淡清,骤然一个转身,他看到了檐下的他,手势一顿,满院的剑气尽消。)——你选择了一个清晰的开头,为什么要模糊人物?还有,主语!你描写动作发生的主语都跑去哪里了?
(看着来人,青衫男子眼角弯成了月牙,荡起的笑容令原本只是清秀的面庞光艳照人,如初生的朝阳般灿烂明媚,衬着身后那一片霞光,让来人有一瞬间的目眩神摇。)——没错,你的景物描写到位,但是不要把同样的风格往人物描写上带,特别是人物肖像描写!你在景物描写上都已经知道点到为止,为什么到了人物上就开始大面积堆砌?特点特点特点,人物描写无法突出特点,那你就是写他有耶和华的光芒都没用!

我斟酌了半天要不要把你拎出来单独说。你的文章开头有特点,同时特点与缺点交相辉映、抵死缠绵、看得我有点咬牙,我怕我一不小心就把你切齿了!
一个有点小聪明,有点小阴暗,有点小资调调的小女人。我们来看一下这方方面面的小特点:
“ 雕满烂俗玫瑰花的电梯门在我的鼻尖前悠闲悠闲地合拢,一张烂俗的俊脸居然无动于衷地直视前方。”——虽然是描写别人,却反射出主角的性格特点,借力发力一石头二鸟。并且将“俗的俊脸”升级成一个符号,在后面的叙述中反复使用定格这个特点,四个字再无多余描写,却叫人印象深刻。
还有你很聪明,你知道写文要利用一点铺成一线,最后还要来一小火花——杜岚廉,杜“烂脸”!
但是……你之后第二次没能利用好这个特点(所以我说,你的特点与缺点真是黏糊到一起,要升级成优点还要努力),我感觉你是要写与“俗的俊脸”形成反差的人物性格,比如不耐烦的动作,不以为然的表情,还有那一个酷字。这个反差写好了会非常出彩,因为“矛盾”是个好玩意啊,故事本来就是以虚构的方式塑造出一个让人感到逼真的世界,人物亦然!那将真实而丰满。但是你在这里拐弯了,没能让他表演起来,造成最后女主对他产生的好奇感有些突兀。
我反反复复强调你的文的特点都用个“小”字,因为你在大处的处理不成熟,仅仅停留在细节中。这体现出你的全局观比较弱,只能作到“惊”而不能做到“奇”!


胡言乱语之——对比

<人称>
这个风格很难说是好是坏,开头是一个单口相声,主角自己对自己的背景进行介绍,极尽夸张搞笑之所能,但是有一种挠读者胳肢窝的刻意感。故事在主角的贫嘴中划过,情节无法形成画面,人物被声音掩盖,这是第一人称叙述比重的问题。你没有通过第一人称视线对故事开头进行有效分割后去叙述,而是完全沉溺在自我陶醉的单一叙述文字快感中。

这乱的!看得我脑门都疼!题材也雷。我又想说无能为力了囧……
叹气,还是说说吧,作者是第一次写文,我看你开头两章的感觉就是战战兢兢。你的文字时时刻刻都散发着:“我该怎么弄啊?”这样烦躁感。
你对你的情节表述,信息传递没有信心,生怕别人看不明白,于是竭尽所能的占领每一个空白地,文字占得满满当当,你说,能不乱吗?
还有,第一人称视觉,“我”是出发主体,一切都要以“我”的眼睛做出发点,一旦脱离这个基础,那就华丽丽的三位合体耶和华降临。你这文在这一点上问题很大,一,大量的无主语现象,没头没脑,任你再补救也说不清
(好似眼前这团物体……哦不是,是妇女,她发出了声音:)
(一声“哐”响,门被撞开,又闻物品破碎声。)
二、上帝视角,这是如天雷般存在的问题。
(在这寂静的深夜里,婴儿凄凄惨惨的哭声响起,穿透附近每个角落,一阵一阵如魔音催人怜惜,又有说不出的诡异……竹篮前这户人家的主人也不例外。)文中的“我”=婴儿,你这段话已经完全转成第三人称视角了。
(小男孩脸上带着愉快笑容,捡起地上的竹篮,跟着进了屋,并关好大门。他心情颇好,好得,今晚都有可能睡不着。)这段又成了活生生的从“我”跳到“小男孩”的内视角转换。
你这乱转胡换能不乱吗?
一篇文章,特别是第一人称,视角是固定的,要始终以“我”为出发,“我”之外的事是作者不能够感知的

<声与动>
你知道你的问题在哪吗?混乱的声音!你这个文是现代文,可是叙述用词却半古不古,似要入土。
(秦漪光正待前行,忽而眼前似有蓝影一晃,一个人便已立在了她面前。)
(“喂,你这个人好没礼貌,跟你说话,你理都不理。”不待她开口,那人便已先指责开了。)
(只见他像一尾鱼一般迅捷地扎进水中,没几秒钟便托着一个女人浮上了水面,那女人正是一心寻死的秦漪光。)
这就好比我们看动物世界,赵忠祥深沉的嗓音飘来:“在非洲大草原上,又到了□□的季节。”结果,到你这给换成鞠萍姐姐了,并且还交叉播出,尊是人间悲剧啊。||||||||
还有,文章的一个词一句话,都是有目标的,这些目标组织在一起,就形成了情节目标,也就是说你写这段文字所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是刻画人物?渲染背景?埋藏线索?等等等,而情节目的推动着故事发展,当一个情节目的达到,那紧跟着就是过度与另一个情节的铺垫续而发展。
而你的这个文章,开头情节没有主线,你要达到什么目的?第一章就是一个混乱的堂会啊口胡!跳河、被救、吵嘴、这一箩筐的事要有目的性,抛出去的线一定要能收回来,否则只能让人一头雾水。
再回到文章中,女主偶遇半仙男,女主被半仙男救,女主跟半仙男吵架,目的在第一刻起就已经达到——遇到半仙男,而后面却一直纠缠于这个目的不发展,还扯出来另一女的继续纠缠!一来二去,成了口水会。

抚摩之。。。。我很无耻的告诉你,你的文我是放声念出来的,念了4分钟。
讲和念,故事是用讲的,报告是用念的,你的文适合念不适合讲。它缺乏的东西是“声动”,没错,是声音的声,你的文字没有声音,我只好把他念出来,但是那是我的声音,我始终没有找到你的声音在哪里?贫乏如此,我不知道怎么评了- -||||于是我也郁闷了,翻身去找打火机,然后恍然大悟,你就是少这么一把火啊,一个亮点,一个能够抓住人视线续而产生共振,让我听到你声音的东西。
内什么,最后再刺激你一下,但我觉得这个还是要说的,眼角也邪翘,嘴角也邪翘,正常人带上这个动作是会发生悲剧的,慎用。

这位是人物肖像派,喜欢给出场人物定造型,鼻子、眉毛、嘴巴、眼眨毛一样不拉,画出来贴外面指定能逮着人。
上面说那位缺乏声音的TX,我给你找了个伴,这位是少“动”。开头就是一个雕版印刷,刀削斧凿,缺乏灵动。
你的主要问题在人物上,你的人物空有人壳没有人气,是一只提线的木偶,并且这根线,你还选了铁丝。你的文章中大段大段的从主角视角突出的悲伤春秋(佚名笑着和她们道别后,转身往外走去,一路上那些亲切的面孔、温暖的笑容……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充满着花香的空气,仔细地在这片姹紫嫣红中寻找着,在角落里他终于看到了它们,即使躲在那么不起眼的角落里,还是高傲地扬起自己的脸庞,……这两大段)实在是特意来搞破坏的。
人物和作者的关系,作者创作人物,但是作者不是人物。以作者角度出发的,带有明显叙述性的文字一旦过多的放在人物身上,那是又雷又囧的效果你的人物被你亲手压成了照片,笑得时候露出整齐的八颗牙齿。
故事开头,主线明朗,节奏尚可,可是人物被剥夺了灵魂,故事也就失去了色彩,呆板没有生气。


胡言乱语之——无能为力

俩字矫情,仨字穷矫情。
<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人物只有你自己。如果一篇文章的作者老是与自己纠缠不清的话,那文字也是一团乱麻,要多纠结细节就有多纠结细节。看得你恨不得在那些颠三倒四、神神叨叨、莫名其妙就扑面冲过来的悲伤春秋、寂寞抑、要死要活的自我剖析、自我嘲笑、自我怜悯、自我陶醉的文字上刷刷刷画上九个大叉。
(照片中天很蓝,她的眼睛也很蓝,有他在的日子里,天总是这样的蔚蓝,照得她的眼睛也是蓝的。只是,现在她的眼睛已经只剩一片阴霾。天空太蔚蓝了,其实也是一种寂寞。)——掀桌!蓝精灵吗?
女主洗个澡,能洗出个细节马拉松,你恨不能让她全身上下的毛孔都跳出来诉说寂寞伤情。TX,你的文刚刚起头啊,没有实质性情节与合理的铺垫就这样发散思维大课堂啊?
<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真是什么?是实。没有情节支撑,文章缺少骨架,再漂亮的衣服那也撑不起来。“平淡”其实很难,所以放弃它吧,求个脚踏实地不好吗?  

(我不知道自由是什么,如果自由是如此的简单与痛苦,那样母亲也不会在每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在自己的手臂上划下一道短而浅的伤口,任由血顺着她洁白如玉的皮肤,像是一条条鱼一样,毫不留恋地溅落。)
(父亲笑笑说,终于结束了。他望着远方红云似血,夕阳满天,突然大笑起来,很多人都以为父亲疯了,我也这样认为。)
(她站在花丛中,美的就像是个千年的妖精。)
无能为力2号,过……    


胡言乱语之——勉强归为总结

一章将近5000字,是看到现在为止首章字数最多的一个。这一章只有一件事,孤独的女孩小沙被堂兄伪装的善良亲密欺骗,续而被骗X的事情。文章本身发展很简单,比较直接,侧重点在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渲染,极力铺垫悲凉与寂寞的背景。第一个问题,这一铺铺出去八百多里地,使一个不大的情节被强迫增肥,情节分布一旦改变,那么你节奏就要跟得上,否则这形成的就是个拖拉感。你可以对比一下第二章,小沙的故事就长得跟网球拍一样,那么大一个头!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服务行业,它是为故事发展和人物塑造提供技术支持的,它不能单独成为情节。这就像我们吃饭的时候,服务员是随叫随到的,他不能坐你身边替你吃饭。一旦细节描写过多的侵占故事内容,在失去控制的时候,它会形成一个黑洞,这时候你写什么都没用了,你自己都被细节给吞没了。文章的细节要做到什么?一、恰倒好处,多了毫不犹豫地砍。二、与故事融合,在情节行进中充实。不要指望用一章细致描写、勾勒就能满足整个情节,或者一部分故事的需要,那会适得其反,人物会因为情节不足而无法消化,刻画会显示得空洞,这叫什么?空中楼阁!
人物塑造啊,就是撕纸的过程,你要让人看到你的手一下一下把它扯得粉碎,而不是像练了盖世神功一样,瞬间就变纸屑。

1、不喘气的长句,表意效果不好。其实文字基础性的东西我不想翻来覆去的说,因为开头结构啊、情节节奏啊、叙述则重点啊、这些问题比较容易改;但是文字的进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非你是祖师爷赏饭吃,否则谁不是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得到真经?这个只能慢慢磨,在以后写文的过程中尽量克制。
2、人物塑造的深浅。人物一定要有一个点睛之笔,把这个人物的特点炼出来。
(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相貌不算出众但也不会让人生厌,表情懒散可眼睛里却透着精光。)——“表情懒散可眼睛里却透着精光”一个晃过的镜头配合一句话,很平常,一对比人物的性格特点就出来了。
而对另一个人物的描写,却叫人觉得上面的那个描写不是你写的- -|||
(美人啊,宜男宜女的长相,冷若冰霜,艳若桃李,丰神秀骨,眉眼间尽是春色,举手投足全是风情。)
(啧,身段窈窕,腰若无骨,销魂呐。)
“烘云托月”是说借住情节发展中不直接描绘,通过“眼睛人物”(视角发生人)的对话、心理、行动来描写人物,但是,你用的很平面,没有镜头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纸片人物”。
3、情节拐点很生硬
“你!我要一碗牛肉面!”真、真是美……美味啊,如果能够吃上这么一碗面条,就算给他十个美人他也不要!

==========================

以上是本人无聊整理出来的
整理的都烦,何况人家亲自写的,向胡言乱语大人致敬!
№0 ☆☆☆&lt;b& 2008-09-28 14:06:18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藏之~
№1 ☆☆☆呜啦吧哈2008-09-28 14:08:4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同藏之~
 
抓住LS两位TX之~华丽丽压倒~吧唧!
№2 ☆☆☆我承认我死白死白2008-09-28 14:18:1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同藏之~
 
抓住LS两位TX之~华丽丽压倒~吧唧!  
  
№2 ☆☆☆我承认我死白死白于2008-09-28 14:18:12留言☆☆☆
 
嘿嘿,小白白
嘘~~~
№3 ☆☆☆不要问我是谁2008-09-28 14:19:2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被调戏鸟……
蹲墙角无辜仰视
№4 ☆☆☆呜啦吧哈2008-09-28 14:20:1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个人觉得,能耐着性子看下来的楼主也很强悍啊,
要我早泪奔掉了。
№5 ☆☆☆很好奇2008-09-28 14:21:2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得逞!
 
扭动~~~扭来扭去~~~~
 
一下扭成S型~~~一下扭成M型~~~~
№6 ☆☆☆我承认我死白死白2008-09-28 14:21:5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向披着“胡言乱语”马甲的大人真身致敬并致谢。
№7 ☆☆☆2008-09-28 14:24:0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从那位大人开贴就蹲楼里守着了……
呵呵,大人评的开头俺全看了,还收藏了两记,小本本上记下了好多心得,不过不敢抛自己文上去就是了,怕被打击--!
№8 ☆☆☆呜啦吧哈2008-09-28 14:32:1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打击有好处啊
不过怎么说,这些也都是参考
LSD,大家一起加油~~~
№9 ☆☆☆不要问我是谁2008-09-28 14:35:5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嗯,加油,握拳~
№10 ☆☆☆呜啦吧哈2008-09-28 15:00:0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顶……
№11 ☆☆☆2008-10-01 04:47:5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无能为力2号来了,5555555~~~~~
№12 ☆☆☆2008-10-01 06:19:5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LZ漏掉一段:
 
恩,我再说说,为什么要把洛书、南适、胡草枯言 单独列出来说。
 
就开头而言,有许多写法,但是能不能写出你自己的味道,那真是因人而异了。
 
他们的文各有各的特点。
 
洛书重大局,开头很浑厚,融合感好,适合她写的这个题材。
 
南适的开头主要以亮点取胜,结构设计比较巧,并且有个人的叙述风格。
 
胡草枯言的开头是贼贼的,冷不丁戳你一下,她像只兔子,擅长把好吃的东西先埋起来。
 
其实我拿出她们三个是要说,故事的开头无论你用什么手法,你要带上你自己的味道,这个味儿在开始可以理解成趣味,吸引你看下去的东西。这个味儿在后面会转化成你的特点,你独特的于众不同的综合力量,当然这就要看作者自身的把握了。
№13 ☆☆☆回复2008-10-01 09:24:2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佩服,这才叫评论啊 !!!!!
仰望,我爱好死你了。
№14 ☆☆☆匪徒2008-10-01 10:02:0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其实我拿出她们三个是要说,故事的开头无论你用什么手法,你要带上你自己的味道,这个味儿在开始可以理解成趣味,吸引你看下去的东西。这个味儿在后面会转化成你的特点,你独特的于众不同的综合力量,当然这就要看作者自身的把握了。
  
  
№13 ☆☆☆回复于2008-10-01 09:24:29留言☆☆☆   
 
不是漏掉,我是把有作者笔名的段落跳过了,万一人家并不想被写出来呢
№15 ☆☆☆睡过头的猪2008-10-01 10:26:1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好羡慕能收到这样坦诚中肯的评论!
№16 ☆☆☆Mere2008-10-01 10:29:2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致敬,致敬。
同致敬。
№17 ☆☆☆匪徒2008-10-01 10:38:1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胡言乱语之——勉强归为总结
 
一章将近5000字,是看到现在为止首章字数最多的一个。这一章只有一件事,孤独的女孩小沙被堂兄伪装的善良亲密欺骗,续而被骗X的事情。文章本身发展很简单,比较直接,侧重点在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渲染,极力铺垫悲凉与寂寞的背景。第一个问题,这一铺铺出去八百多里地,使一个不大的情节被强迫增肥,情节分布一旦改变,那么你节奏就要跟得上,否则这形成的就是个拖拉感。你可以对比一下第二章,小沙的故事就长得跟网球拍一样,那么大一个头!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服务行业,它是为故事发展和人物塑造提供技术支持的,它不能单独成为情节。这就像我们吃饭的时候,服务员是随叫随到的,他不能坐你身边替你吃饭。一旦细节描写过多的侵占故事内容,在失去控制的时候,它会形成一个黑洞,这时候你写什么都没用了,你自己都被细节给吞没了。文章的细节要做到什么?一、恰倒好处,多了毫不犹豫地砍。二、与故事融合,在情节行进中充实。不要指望用一章细致描写、勾勒就能满足整个情节,或者一部分故事的需要,那会适得其反,人物会因为情节不足而无法消化,刻画会显示得空洞,这叫什么?空中楼阁!
人物塑造啊,就是撕纸的过程,你要让人看到你的手一下一下把它扯得粉碎,而不是像练了盖世神功一样,瞬间就变纸屑。
 
 
~~~~~~~~~~~~~~~~~~~~~~~~~~~~~~~~
 
惊现好象是说在我的文
 
不过这一点我不同意的.什么叫作情节铺出百多里?(作为作者我想说两句)
 
如果真有看我的文,就会知道这一章里面,从小莎与她堂哥的对话开始,到下面她的回忆介绍到她的后母,到后面被WX的惊吓,大大所反感的所谓的细节描写只有一小部分,就是那"老屋"是为了衬托女主恐惧的心,景物渲染,就这一段,到后面又全都是情节发展了.
堂哥WX了无知的小女主,他就用一些话来威逼利诱,小女了被吓坏了,(有小段心里描写,这是必须的吧)然后小女主回家,父亲发现了,然后揍WSN堂哥,然后父亲跟她继续跑去谈判了,小女主一个人在家
她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件错事(这里又有一段心里描写,她的恐惧,然后吓到躲到床底下,累了睡着了,小女孩总会这样的)
然后半夜父母才回来,发现躲在床底下的她,把她叫起来
这里请大家注意我文里再没多余的东西了,就是小女主父亲对她讲的一些话,我觉得这些话很重要,不过也是三言两语就交待过的.
然后她吃饭,继母过来,只是稍纵即逝的温情.
然后就是小女孩的茫然(又一小段心里描写)
 
这只是女主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希望在这一章里向大家展示出女主的生长环境,她的父母是怎样的人,她受了什么伤害.你所说的细节,真有那么多吗,我只能说是见仁见智了,我希望的是能向读者展示的是主角灰暗灵魂,人物的挣扎,展现他们的精神世界.
 
说到人物塑造,读者在这一章只是看到一个无知被吓坏的小女主,但是真正的女主只是这两点吗?这都要留到后面去看,她还会继续成长,她会反抗,到后面反思,变得成熟起来.就不正是你说的一个撕纸过程吗?
№18 ☆☆☆__2008-10-01 10:47:2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误操作,没有改错字就发上来了.汗死.
№19 ☆☆☆__2008-10-01 10:50:2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18 ☆☆☆__于2008-10-01 10:47:28留言☆☆☆ 
 
 文章本身发展很简单,比较直接,侧重点在心理描写以及环境渲染,极力铺垫悲凉与寂寞的背景。第一个问题,这一铺铺出去八百多里地,使一个不大的情节被强迫增肥,情节分布一旦改变,那么你节奏就要跟得上,否则这形成的就是个拖拉感。你可以对比一下第二章,小沙的故事就长得跟网球拍一样,那么大一个头!
 
作者,请告诉我我哪一句说你“情节铺出百多里?”我都说了你的文章本身发展很简单,比较直接,哪有那么多的情节可铺?
 
你需要了解一下情节的构成和分布,这是杯子和水的问题。
 
至于人物塑造如撕纸,二三十篇里没一篇能让人心悦诚服的说这俩字,你也不例外。
 
 
 
№20 ☆☆☆死道友不死贫道2008-10-01 11:45:2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