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书牧思结庐
主题:关于《迷失东京》 [8]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生命的狭船——记《迷失东京》


第一次听说《lost in translation》的时候,我还以为是那位波兰女作家的小说。我在英文阅读赏析课上知道这本书,书名叫做Lost In Translation,主要是写五十年代波兰犹太后裔在美国成长时候所遇到的文化冲击。那本书写得相当之好,青春期的困惑、叛逆和文化碰撞结合之后的感觉让我一口气看完讲义上节选的三个章节,可惜后来一直没有找到原著,现在连这位波兰女作家的名字都忘记了——波兰人的名字一贯难记。

后来才知道,这个lost in translation,是lost在东京,导演是索菲娅&【文章详情】《一生,一梦》;科波拉。《教父3》里面和堂兄鬼混的那个大嘴唇女演员。因为该女孩儿出现在一群俊男美女当中实在是很不协调,我对于文森特&【文章详情】《一生,一梦》;柯里安一直没什么好感,总认为他在利用他的堂妹,骗她上床而获取第三代教父的权势——这样一想,《教父3》里面那段“禁忌的美好爱情”,就变得有点恶心。

而这片子却令我有点惊艳,尤其是知道拍摄只用了27天就完成之后。

据说因为拍摄时间的短暂,索菲亚没有办法准备充足的灯光。如果这是事实,那么我不得不佩服摄影师的巧妙构思。也许这就叫无心插柳柳成荫?影片中的灯光十分柔和,在酒店和PUB的时候尤其昏暗,或者说,暧昧。整个片子的基调就这么定下来了,一切都是模糊而不明确的,索菲亚科波拉用“暧昧”二字贯穿始终,将一切故事蕴含在一种若有若无的气氛里。

个人而言,对于带有艺术气质的商业片,我十分痛恨大量的手摇镜头。类似《寻枪》,影片看完后我头都晕了。而这部影片则多用固定镜头。我也不喜欢长镜头,这片子也并没有很多长得乏味的长镜头。或者说这是索菲亚&【文章详情】《一生,一梦》;科波拉女性导演的一种特点,她对于艺术片的野心并没有那么尖锐,用复杂多变而且前卫的摄影手法来表现,她的野心十分柔和而且含蓄,类似本片的灯光。

当某件事降临的时候,结局会通向何处,都是不明确的。我们面前有无数条充满可能性的道路存在,在昏暗中隐现。然而影片那种昏暗的光线,又给影片中人增加了一些模糊的距离感,仿佛是一片浮华背后的孤独与寂寞。同样,这也是这部影片的主题。

我觉得这影片讲述的主题是迷惘。Lost in translation,并不是“翻译”,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西域生番有云:you are my soul mate——你是我的灵魂伴侣。我华夏著名杂志《知音》有云:心灵的港湾。说的正是本片中表现出来的那部分缺失。不知道是不是英国人那种含蓄的美德在二十一世纪最终得以提倡并且发扬光大?有时,有片刻的忧伤喜悦迷惑欢乐,想要急切地寻找一个人来与自己分享的时候,别人却转过头去——这是个现代化的社会,如果你只想“分享片刻的感动”,最好免开尊口,各人衣饭才是要紧“正经事”。于是影片中人都沉默地闭上嘴巴,将彼此的谈话都固定在日常的鸡毛蒜皮上。所以,男女主人公短暂的心灵交流就显得弥足珍贵。

这部影片的迷失无处不在。男主人公鲍勃&【文章详情】《一生,一梦》;哈利斯在东京拍摄三得利威士忌广告,该幕剧本名字就叫作lost in translation,所以我们不妨将此看成是影片的一个浓缩。日本翻译夹在他和导演之间,让他对翻译感到迷失,陌生的日语叽里咕噜啰里啰唆噼里啪啦滚将出来,主人公的脸上有些迷茫,有些警惕,最多的,还是有些尴尬。这种复杂的情绪在这个长着一脸苦相的中年男人脸上炒成一盘大杂烩,最终端上了一道名为“有苦说不出”的菜肴。同样,被环绕在一脸漠然的剧组人员当中,在一次一次的“Cut”中,他的烦闷和抑郁从全身每一个毛孔渗透出来,充斥着屏幕并且强烈地传递给我们。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台词仍然是轻松愉快,表演仍然要微笑并且绅士:

“让轻松的时间,变成三得利时间!”

然而另一方面,说相同语言的人也在迷失着。新婚的夏洛特被丈夫(《老友记》里菲比的神经质弟弟)一个人扔在东京。貌似有工作狂的丈夫一边收拾摄影器材一边唠叨着工作时候的鸡毛蒜皮,夏洛特一脸漠然地看着自己的围巾,突兀地插入了丈夫关于工作不顺的谈话:

“你不觉得这太长了?”

丈夫一脸茫然地回头,带着一种发愣的表情回答:“我也不知道。我不是叫你别抽烟了吗?”

“我又抽不多。”

“这对你的健康不好。”

“以后戒。”

以上这些完全属于废话。如果说鲍勃已近中年的婚姻生活中出现这样的对白丝毫不令人感到奇怪,而这对新婚夫妇却看起来是相处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对于彼此的沟通,just lost in translation。

鲍勃的婚姻关系同样也是充满问题。妻子日复一日发给他传真,上面的内容却无聊地可怕。他刚刚抵达东京的酒店,妻子就紧追不舍地发来传真,说他忘记了儿子的生日,不过他(儿子)应该会理解。鲍勃脸上出现一种无可奈何的麻木感。

既然儿子“会理解”,那么又为什么非要用传真通知丈夫?这些穷追不舍的传真同样传达了妻子对于与丈夫交流的渴望与迫切,我甚至认为,影片中没有出现过的哈利斯太太,正是另一个夏洛特的镜像——对于自己忙于工作转身而去的丈夫,对于与丈夫交流的迫切,甚至自己伴侣的出轨隐喻,都完全相同。所以在这种意义上,鲍勃仍然对妻子的“罗唆烦人”负有责任。只是,这对夫妻的问题,应该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彼此都孤寂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渴望着对方打开心扉,却只能停留在关于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这种表层谈话中——just lost in translation。

夫妻之间的感情问题毕竟只是个人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而当夏洛特向外界寻求帮助,打电话给好友莫兰的时候,对方的口气虽然不见得不耐烦,但应付了事也是显而易见的。

“东京如何?”(对于蜜月时期的新婚夫妇问这句话算是客套)

“很棒。我去了一个寺庙,里面有些和尚在念经。我觉得很空虚……我也不知道,我甚至拜了一下佛祖……还有乔万尼(我忘记丈夫的名字了,姑且用真名代替)那些护发素什么的,我觉得我不知道嫁给什么人了……”

“你总会知道的。稍等一下……”

“好。”

“对不起,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没什么,我再打电话给你吧。”

这位朋友很明显地传送出“I’m busy”的信号,就算夏洛特的声音很明显地带着哭腔。向友人倾诉心事应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然而夏洛特刚刚试图打开心灵的时候那扇大门就在面前关了起来。于是她选择“识趣”。另一种正常的倾诉的渠道同样——just lost in translation。

这是两个异乡的游魂,在繁华的东京街头和汹涌的人潮中感到自己的灵魂不知在何处,自己的脚步不知归往何处。一切正常的渠道都被关闭,触身所及都是漠然和无视。夏洛特在东京东游西逛,而没有什么东西能让她感到有趣或者新鲜;给鲍勃安排的□□让他无所适从,脱衣舞秀让他一脸厌倦——或者说,在心灵无所归属的情况下,一切正常的外部刺激都无法让他们满足,“食不知味”。

在正常渠道无法正常运作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想要通过非正常渠道发泄的欲望从心底钻出来。就像下五子棋的时候没棋可走就要“冲”,或者如同王二老大哥把笔往桌子上一摔,对办公室里的人一声大吼:“开party!”

影片的前半部分充满灵气与天才,大约三分之一之后就让我觉得有些无聊。虽然索非亚科波拉把这场婚外情诠释地那么美好那么伤感,然而婚外情的特色仍是唯一的,这就不免有些俗套:两个人彼此充满着新鲜的好奇,接触到灵魂深处的谈话,彼此的温暖,狂欢,烂醉……这两个人最终找到了soul mate或者“心灵的港湾”。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影片的男女主人公,一个正由青年步入中年(结婚代表一个分界线),一个正在由中年步入老年。都处在一种一切都貌似已经安排好注定好,但自己仍然蠢蠢欲动有些不甘心就此一生的年龄。这个时候人的性格是多变的,复杂的,需要大量的安慰关怀等等一系列温情泛滥的东西。他们彼此的相遇和相恋在这个意义上有了一些象征意义。

酒店响起火警的那一幕就有导演的这种暗示。两人在酒店外衣冠不整地相遇——酒店象征着体制内的现实世界,而衣冠不整地相遇象征着彼此短暂的出轨。而他们最终又回到酒店里,继续未完的睡梦。

这个暗示很快就变成了现实,两人在东京街头茫茫人潮中分手,没有多余的对白,“hey you!”,然后就是“goodbye”,在屏幕正中央旁若无人地紧紧相拥,人群行色匆忙——世界仍然继续运转,他们也将重归彼此的生活轨道。

虽然我对影片后三分之二的内容始终觉得不喜欢,尤其是对于乔万尼那个风骚的红颜知己总觉得刻意,但最后的那个拥抱仍然让我无比感动——我们相逢在生命的狭船,天明就将登岸,彼此去向不同的方向。
№0 ☆☆☆九环金背大砍刀 2005-07-08 18:42:56留言☆☆☆  加书签 不再看TA

以上我代发
咳,偶真是无可救药的完美主义者啊……
№1 ☆☆☆ 有狐2005-07-08 18:44:58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这个帖子的神奇之处在于,为啥连发贴时间都有黑体字?
№2 ☆☆☆青瓜2005-07-09 05:06:50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每次我套黑发贴,只要是这个ID都会这样,我也很困惑……
№3 ☆☆☆九环金背大砍刀2005-07-09 06:02:02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来试试
说起来有个好玩的地方,片子里那女演员登记酒店用的化名似乎是伊夫林·沃?而索非亚·科波拉领奖时提到了安东尼奥尼
恩,我保证这只是巧合……
№4 ☆☆☆ 试试试试试试试2005-07-09 21:25:42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恩,不是字数问题,难道要发主贴?
真是特殊待遇啊……
№5 ☆☆☆ 有狐2005-07-09 21:29:04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实在是太郁闷,随便写了一篇儿换换脑子。唉
№7 ☆☆☆夏织2005-07-12 20:38:12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上班摸鱼写的,本来想至少再看遍电影修改下,不过最近事多实在没心思工夫。
全凭记忆,思路混乱,不知所云。
 
 
 
  喜欢迷失东京的理由很简单:看这片不需要动脑,也不牵动神经。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同相应的耐心。
  你可以边吃零食边看,不必担心低头抓瓜子的一刻错失某个示意的眼风或者隐晦的分镜;你可以边想闲事边看,情节发展都在意料之中,且足够舒缓从容。
  虽然第一遍时,我觉得“涩”了,但某次想起,经由记忆的润滑,竟也显出别样的倦怠温情又干净清泠。这是由两位主角分别赋予的主题色,在取景灯光赋予的背景色反衬或者烘托之下。
  故事的情节直线到底,很简单,甚至可以说不重要。这又不同于安东尼奥尼《云上的日子》(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后者的情节像完整故事中截出的一段,斫净枝节,埋得很深,深至几乎要观众忽略;迷失东京的情节则是松散的环扣,或者装模做样的沿途指示牌,为保证电影的继续。
  这样的故事如何吸引观众是很有趣的话题,就像不着力情节的小说如何抓住读者一样。所以从个人的角度,我是完全把题眼LOST IN TRANSLATION当成一个吸引点而非全片底蕴了。
  场景由男女主角两个角度交替切换,汇成一股,又交替,最后分离。像个拼图的游戏,或者又不像,块与块间联系并不紧密,但将它们依照时间线和情节线排布开来,这个渐渐成型的异国风情画他乡邂逅图驳杂而不鲜明,却有淡淡的孤独寂寥像雾气凝结在表面上。
  这层自然而来、挥之不去的雾气,足够使我喜欢这部电影了。也因此我对开头三分之一部分更感兴趣。
  喜欢女主角百无聊赖的坐在酒店落地窗台,这个城市天光下俯视,倒像一摊废墟;喜欢她在地铁电梯上的回头一顾,十字路口的漠然错肩。据说索非亚·科波拉在日本生活过一段时间,我猜测这几个镜头也许更能代表她的感受。日本寺庙的那幕倒似一种吸引手段了。
  由之想到小说,那种单线情节,交替视角,冲突内化,角色坚守场景而非偶尔跃身画外,总之便是旁敲侧击,什么都不说,却哪里都在说的小说。有么?
  文字同影象的不可比较,可能首先在于影象能够控制节奏,文字很难。你可以用镜头让观众视线停留某一画面多久,却不能用文字来拖延同一画面;像演员面部细微的表达在观者情感中的投射,你怎么拿文字去写,一个不必说,一个却总是说了。镜头的容量可以很大,文字的言外之意,该怎样去扩充到很大。
  看过的网文里,不以情节胜的作者,通常以文笔吸引人,可是繁缛冗长,竟至不可卒睹;或用散文化的心理铺叙,那更是把全文不言而言的意境荡涤的一干二净了。
  回到电影上,索非亚侧写人物确有一功。这不是让你代入人物的影片,却是让你代入背景的影片,你就像酒吧里一个客人,马路上一个行人:一个旁观者。因为从头到底,主角没有跟你袒露过内心,你不必了解他们,但你能理解他们。他人的生活,你或许不会经历,但想起时,也有这些人,你们共过漠漠的雾气,那感觉犹在肌肤。
№8 ☆☆☆不盈2005-07-16 21:44:01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5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