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晋江影视区
主题:甄嬛在宫里勾心斗角的时候,国外在干什么? [27]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rt
№0 ☆☆☆从今天开始当粉丝|c584fd8d 2022-10-23 15:56:14留言☆☆☆   来自河北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工业革命。今天刷抖音刷到一个博主说甄嬛传的弹幕说欧洲都工业革命了你们还在勾心斗角的
№1 ☆☆☆磕药|47513fdf2022-10-23 18:18:45留言☆☆☆   来自四川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清朝误国
№2 ☆☆☆想吃肉夹馍|4a6403492022-10-23 18:20:02留言☆☆☆   来自黑龙江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清恶毒就恶毒在这里啊,康熙都会微积分,就是死捂着搞愚民政策,防汉甚于防外
№4 ☆☆☆iI11Ii1|e6c7d43e2022-10-23 18:33:54留言☆☆☆   来自四川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一直不喜欢宫斗剧,好无聊
天天为了鸡毛蒜皮勾心斗角
№5 ☆☆☆诺伊尔|5d46c10d2022-10-23 18:35:58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清恶毒就恶毒在这里啊,康熙都会微积分,就是死捂着搞愚民政策,防汉甚于防外
№4 ☆☆☆iI11Ii1|e6c7d43e于2022-10-23 18:33:54留言☆☆☆  ; 来自四川

哪里不让学,康熙的蒙养斋算学馆是摆设?可是文人士大夫看不起这门学问,都不学。现在就是要加入应试教育,不学你当不了官才学的
№6 ☆☆☆桐荫|95fc82082022-10-23 18:38:56留言☆☆☆   来自云南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历史引用 展开全部▼
NBSP;来自四川
哪里不让学,康熙的蒙养斋算学馆是摆设?可是文人士大夫看不起这门学问,都不学。现在就是要加入应试教育,不学你当不了官才学的
№6 ☆☆☆桐荫|95fc8208于2022-10-23 18:38:56留言☆☆☆

清代识字率历朝历代最低,文盲率最高,怎么是大清入关了大家就都不想认字了吗?
№7 ☆☆☆iI11Ii1|e6c7d43e2022-10-23 18:50:27留言☆☆☆   来自四川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历史引用 展开全部▼
sp; 来自四川
清朝识字率低的史料呢,反倒我知道清朝的妇女创作文学的出版量是第一,女性的父兄还以能出版诗集为荣
№8 ☆☆☆桐荫|95fc82082022-10-23 18:52:46留言☆☆☆   来自云南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历史引用 展开全部▼
NBSP;来自四川
哪里不让学,康熙的蒙养斋算学馆是摆设?可是文人士大夫看不起这门学问,都不学。现在就是要加入应试教育,不学你当不了官才学的
№6 ☆☆☆桐荫|95fc8208于2022-10-23 18:38:56留言☆☆☆

你区有些人你这种错的都是百姓的思想真是在什么问题上都能套
№9 ☆☆☆焦糖蜜棕|289e40472022-10-23 18:53:22留言☆☆☆   来自广东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甄嬛传是架空的啊,电视剧改到清朝的,历史上清朝后宫又没宫斗。
№10 ☆☆☆扎染|2cead41f2022-10-23 18:54:22留言☆☆☆   来自江苏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历史引用 展开全部▼
sp;; 来自四川
清朝识字率低的史料呢,反倒我知道清朝的妇女创作文学的出版量是第一,女性的父兄还以能出版诗集为荣
№8 ☆☆☆桐荫|95fc8208于2022-10-23 18:52:46留言 ☆☆☆ 来自云南

竟然有吹清朝的...活久见
以及你说的这是女权误国的例证?
№11 ☆☆☆诺伊尔|5d46c10d2022-10-23 18:55:23留言☆☆☆   来自上海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你可以说代清落后,但从甄嬛传这个角度切入也太离奇了吧
№12 ☆☆☆扎染|2cead41f2022-10-23 18:55:27留言☆☆☆   来自江苏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历史引用 展开全部▼
sp; 来自广东
哈哈哈哈哈哈,我说的是士大夫,我有一个字说的是老百姓吗?活该被推翻的士大夫阶级
№13 ☆☆☆桐荫|95fc82082022-10-23 18:55:52留言☆☆☆   来自云南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历史引用 展开全部▼
NBSP;来自广东
哈哈哈哈哈哈,我说的是士大夫,我有一个字说的是老百姓吗?活该被推翻的士大夫阶级
№13 ☆☆☆桐荫|95fc8208于2022-10-23 18:55:52留言☆☆☆

士大夫相对你所谓的阶级还真算是百姓,不然呢?
№14 ☆☆☆焦糖蜜棕|289e40472022-10-23 18:57:13留言☆☆☆   来自广东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历史引用 展开全部▼
NBSP;来自四川
清朝识字率低的史料呢,反倒我知道清朝的妇女创作文学的出版量是第一,女性的父兄还以能出版诗集为荣
№8 ☆☆☆桐荫|95fc8208于2022-10-23 18:52:46留言☆☆☆

这种搜一搜就有的东西非要装瞎,累了
《毛的革命宇中国政治文化》作者理查德·所罗门脚注中指出:“对识字人口总数的估计,必定只能是近似值。由于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和政治上对学额或实际捐纳额度的操纵,这个数值也随时间而波动。据粗略估计,1600-1900年之间,识字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2%。”。
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推行的《九年预备立宪逐年筹备事宜清单》,内有一项推广识字和进度的明确规定:从第一年(光绪三十四年)开始,逐步编辑、颁布简易识字课;创设、推广廰州县简易识字学塾;“第七年人民识字义者须得一百分之一”,至第九年(1917年)“得二十分之一”,即5%。
清朝学部召开全国教育会议并成立中央教育会,主要是为了研究解决制约宪政进程中的重大教育事宜。与预备立宪相适应,1908年以后普及教育成为学部兴学大业的重心,同时也是兴学的难点。在清廷筹备立宪的日程表上,原定于1916年必须使全国识字率达到总人口的5%,以此为实行宪政的国民程度基础。这一设想虽已家喻户晓,但据1909年学部的第三次教育统计,当年全国在校学生数不过100多万, 加上各省简易识字学塾和私塾的学生,以及原科举制下受过旧学教育的人口,粗通文墨者总数仅约300万左右。
4亿人口的1%为400万,而当时调查数据显示粗通文墨者总数仅约为300万,也就是说还不到1%
№15 ☆☆☆iI11Ii1|e6c7d43e2022-10-23 18:58:13留言☆☆☆   来自四川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历史引用 展开全部▼
sp; 来自广东
老农民才是老百姓哎,士大夫都是地主
№16 ☆☆☆桐荫|95fc82082022-10-23 18:59:44留言☆☆☆   来自云南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最近在看延禧攻略,也有种错愕感,那些钟表和枪支,甚至康熙留下的那套西洋乐器,仿佛跟外面差了百年,站在上帝视角,就好像把每个国家比作气泡,群众生活在气泡里,隔壁气泡里的人已经火车汽车地铁高楼,这个气泡里的人还在……
№17 ☆☆☆月圆月缺人依旧|52bf215f2022-10-23 19:00:14留言☆☆☆   来自江苏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拿纯yy瞎编的宫斗剧去对比现实的国外也是有那个大冰
№18 ☆☆☆uhhggh|5f6e83182022-10-23 19:02:19留言☆☆☆   来自河北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最近在看延禧攻略,也有种错愕感,那些钟表和枪支,甚至康熙留下的那套西洋乐器,仿佛跟外面差了百年,站在上帝视角,就好像把每个国家比作气泡,群众生活在气泡里,隔壁气泡里的人已经火车汽车地铁高楼,这个气泡里的人还在……
№17 ☆☆☆月圆月缺人依旧|52bf215f于2022-10-23 19:00:14留言☆☆☆  ; 来自江苏

推荐看看央视纪录片《清宫秘档》,里面的康熙与西学,能解答不少疑惑
№19 ☆☆☆桐荫|95fc82082022-10-23 19:04:02留言☆☆☆   来自云南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