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米兰香榭
主题:不好意思,求助一下(与柔福帝姬无关的) [6]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不好意思,因为看《金瓯缺》,所以迷上了北宋这个朝代(也是因为有帅哥刘锜啊),想找一些关于刘锜以及那个时代的资料,不知道大家可不可以介绍一下,在哪里可以找到这方面的资料呢?最好是网站,最好是刘锜在北宋时期及靖康之变中的事。

谢谢!
№0 ☆☆☆南歌 2004-06-04 16:55:10留言☆☆☆  加书签 不再看TA

米关系,偶们非常愿意帮忙…………^_^
 
 
不过偶实在对历史白痴,只有麻烦其它才女MM了………
№1 ☆☆☆何铁手2004-06-04 17:08:53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刘锜(1098~1162):字信叔,德顺军(今宁夏隆德北)人。多智谋,善射,曾一箭射穿一个水斛,拔出箭后,再用一箭射进洞里。早年曾受到高俅的推荐。建炎初,知岷州,为陇右都护,屡胜西夏军,升为泾原经略使兼知渭州。在富平之战中,力战金将完颜宗弼,因部下降金而被贬。1133年复官。1136年解潜、王彦军内讧,都被罢免,刘锜被任命统领其军(王彦军就是“八字军”),自此他才有自己的部队。
 
1140年五月,金朝分兵四路向宋大举进攻,完颜宗弼率主力10余万,于十二日攻入东京开封府,十四日,又克南京应天府,尔后挥师南下。是时新任东京副留守的刘锜率“八字军”1.8万人由临安府沿水路北上东京赴任,十五日,行至顺昌府时,得悉金军已毁约攻占东京,前锋已进至距顺昌300余里的陈州。顺昌北濒颍水,南临淮河,是屏卫淮河之要点,亦为金军南下必经之地。刘锜闻知顺昌粮草充足,决意与知府陈规协力守城,阻遏金军南下。为激励军民誓死抗击金军,他下令凿沉船只,示无退意,并将城外数千户百姓迁入城内,分遣部将扼守四门,派出斥堠侦探金军动向,发动民众整修城防,增筑壁垒,于城外筑羊马垣,预设伏兵,经过六昼夜紧张准备,初步完成防御部署。二十五日,金军前锋数千骑渡过颍水,进至顺昌郊外。刘锜从被俘获的金军干户口供中得知,金将韩常等部在城北30余里的白龙涡下营。刘锜乘其立足未稳,遣兵夜袭,初战告捷。二十九日,金三路都统完颜褒、龙虎大王突合速与韩常等合军3万余众,进至顺昌城下。宋军敞开城门,使金军疑不敢进,刘锜乘其犹豫,令守城宋军施放劲弓强弩,待其退却,又命步卒出城追击,金军仓皇争渡颍河后撤,溺死者甚众。六月初二;刘锜又乘雷雨之夜,遣军夜袭金营,获胜而归。完颜褒等攻城受挫,遣人急赴东京向完颜宗弼求援。初五,刘锜获悉金军主力来援,决计背城一战,于死中求生。刘锜为麻痹金军,让部将曹成故意被金军俘获,去金营行间,曹成慌称刘锜喜好声色,不懂战守。完颜宗弼轻信,为加快行军速度,留下攻城器械、砲具,令军轻装急进,不到七天疾驰1200余里,于初七进抵顺昌,并对众将折箭为誓,决计一日破城。初九晨,完颜宗弼督军向顺昌东、西两门发起猛攻。刘锜在早晨凉爽时,坚守不战,待午后天气炎热,金军人困马乏时,先遣军数百出西门佯攻,金军刚欲接战,刘锜另以精兵数千潜出南门,突入敌阵,与金军短兵搏杀,一举歼金军精锐5000余人。在激战时,宗弼自率3000重甲精骑“铁浮图”(也就是连环马了)往来为援,又以“拐子马”从两翼包抄,宋军步兵以长枪大斧击之,斩获极多。完颜宗弼遭此重创,遂移营城西,掘堑自卫,企图久困顺昌。是日大雨,刘锜遣军夜袭,使金军难保安宁。十二日,完颜宗弼被迫解围撤军,退归东京。刘锜以顺昌城为防御要点,利用金军远来兵疲,不惯酷暑,不善夜战的弱点,采用以逸待劳,以攻为守,以长击短的战法,大败金军主力,粉碎了金军的进攻,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步制骑的著名战例。战后晋升为武泰军节度使、沿淮制置使。1141年,金军又大举南侵,他率军从太平州渡江,与金军在柘皋隔石梁河对峙,命将士积柴为桥,同杨沂中等过河大败金军。战后,被秦桧等主和派所排挤,解除兵权,知荆南府。1161年,金帝完颜亮大举攻宋,高宗命刘锜为淮南、江南、浙西制置使,统率诸路军马。他在皂角林设伏,击败金军,但大将王权不停从他调遣,以至兵败,他因年高病重,请求解除兵权。次年病逝。  
 
№2 ☆☆☆young2004-06-04 19:56:51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谢谢铁手和young^_^尤其是young,辛苦了!很有用的资料,谢谢^_^顺便发一句感慨,为什么历史上真的有这么多这么聪明的人呢------(我对军事------一窍不通,请勿笑)
 
不过,还是不好意思的说,因为我比较贪心,所以还想请各位XDJM继续提供锜GG的稗官野史、闲闻逸事(尤其是靖康之变及以前的,因为我个人很想知道靖康之变的时候他在干嘛,为什么没有来参加保卫家国之战?难道真的被贬到西北去了?)
 
我自己也上网查了一些,但不得要领。看见大家在网上你来我往,说起历史如数家珍,很是羡慕,也真诚的向各位高手大侠请教,希望能不吝赐教,谢谢。
 
№3 ☆☆☆南歌2004-06-04 20:28:46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谢…………
 
摸摸南歌,YOUNG素偶们香榭有名的才女MM啊…………
№4 ☆☆☆何铁手2004-06-04 21:05:49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汗,过奖了,其实偶也是网上查来的说。
 
恩,还找到了你锜GG的一阙词作,那是刘锜被贬知潭州,在湘潭,长沙交界处的昭山筑室隐居,赋《鹧鸪天》词以寄慨:“竹引牵牛花满街,疏篱茅舍月光筛,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休懊恼,且开怀,平生赢得笑颜开。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持印来。”
后来,南宋理学家张栻路过昭山,还曾作《过湘潭刘信叔旧居》诗一首,表达了对刘锜的敬慕与同情。诗曰:“北渚留行客,东陵忆故侯。池莲半枯折,树叶正飕飀。事业留千载,英雄去一丘。平生许国志,岁晚讵悠悠。”
№5 ☆☆☆young2004-06-05 12:47:34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好,谢谢。
№6 ☆☆☆南歌2004-06-06 18:04:04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5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