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沧海月明
主题:读月姐《镜》的“三重境界”附我对写小说的浅薄看法 [1]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有著名的三重境界说,正好用在看沧月、凤歌等的文中: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初看“镜”是朋友推荐的,那时刚连完《破军》,我从《双城》看起便被这个充满东方古典色彩的故事所吸引,我看书的速度忒快,一口气提起来一个单位时间(一上午)就把双城搞定了(那时特别喜欢真岚)。
有人说,第一部是偶像一串串的露面,而我从双城却看到了恢弘与精致。可以说,我达到看镜的第一境界,我以为我会就这样,在高楼上,一路的尽收眼底。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显然错了。因为镜是进行时,还没写完,于是我进入了第二境界。在网上苦苦追文,在奇幻杂志上半月又半月等文,只为接着那个亦真亦幻的故事。龙战写得深情,地陵的那段更是写地诡丽。
作家有作家的憔悴之苦,读者也有读者的憔悴之苦。作家熬夜编制一个又一个虚无世界,心力交瘁,却充实;读者断断续续地追逐一个世界,追到的却是空虚,然而交杂着快感。
等文是辛苦,就想想作者的辛苦聊以□□一下。
像我这等不安分的读者,更空虚却希望充实的读者,于是干脆自己写。我比月姐小近十岁,却也是个与大学隔水相望的大孩子了,心里总存着点理想的人物,看众名家笔下时无限的遗憾之情总想自己使之完美。憔悴之时总心想,再写十年一定能写好的,或者那时早不在流行镜之类的文章了,然而经历随人变。

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也许是辟天有一段时间杳无音信,也许是我转而把买奇幻的零花钱用来买有凤歌《沧海》连载的武侠版。我对镜渐渐冷静了下来。镜中有几个人物是接近成功的,所以我关注的不再是具像的文字而是人物的命运,当一个人被成功塑造的时候,他接下来会做什么是会很自然地被想到的,此时出乎意料往往反而显得虚假。我看小说有个癖好,会被配角吸引,其实很多人都有此感。为什么,因为作者往往因为太钟爱笔下的角色而使其在不自觉中要不成为完美,要不成为神,要不心理变态,要不性格分裂、前后脱钩。相反,配角却在作者的神来之笔中永生。自然而壮美。
所以,现在看镜,看的只是这蓦然回首的效果。
就像现在自己写文消遣,写的也只是这蓦然的灵犀一闪,写后给最至爱的朋友看,留下一个又一个也许这辈子再也不会去填的坑(这就是作家和非作家的本质区别)。

看了一点《镜 归墟》,郁闷之余码字至夜半,赶紧回去做参考书去。
№0 ☆☆☆天然 2007-01-20 22:57:21留言☆☆☆  加书签 不再看TA

同好啊,握握手吧,呵呵呵......不过LZ,你的看书速度还不够啊,如果偶的话,,一小时足矣......人称扫描机,呵呵呵呵呵......
№1 ☆☆☆单边泡泡2007-01-21 13:01:54留言☆☆☆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5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