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山  东 游2 [6]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 曲阜三孔 ==--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 坐落在曲阜城内,其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辉煌,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所,"御碑亭"13座。游览孔庙应着重游览中轴线上的奎文阁、十三碑亭、杏坛、大成殿及其庑的历代碑刻。
  孔庙的主体建筑为大成殿。殿阔45.78米,深24.89米,殿高24.8米,殿基占地1836平方米,金碧辉煌,是我国现存巨大的古建筑之一,可与故宫的太和殿媲美。最引人注目的是正面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两龙之间有一宝珠,故名之曰"二龙戏珠"。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气势磅礴。殿内有巨大的孔子塑像,像高3.3米,神采奕奕,威而不猛。孔子像两侧是颜回、曾参、孔及、孟轲"四配"的塑像,身高2.6米。另有"十二哲"塑像,身高2米。
  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的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也不乏珍品,被人们视为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宝库。最为珍贵的是22块汉魏六朝 石刻。其碑刻之多仅次于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孔林 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墓园,位于曲阜城北,占地达3000余亩。孔林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久、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群和人造植物园。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洙水河横贯东西,除孔子、孔鲤、孔及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垢、孔闻韶、孔尚任墓等。墓碑中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保绍基、 康有为等名家的手迹石刻。
  孔子墓位于孔林中部,四周围以红墙,墓前立有明人黄养正篆书的"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附近有宋真宗、清圣祖和清高宗谒墓时的"驻跸亭"各一座。墓南二百米处的亭殿后,有子贡亲手栽植的楷树遗迹和"子贡庐墓处"。
  孔林中有环林公路,游人可坐一种古式马车观览,更添别样情趣。
孔府 西与孔庙为邻,是孔子世袭"衍圣公"的是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使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孔府占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东路为家庙,西路学院,中路为主体建筑。
  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内有八宝暖阁、虎皮大圈椅、红漆公案。公款上有公府大印、令箭令旗、惊堂木、文房四宝等。两侧是仪仗,气象森严可畏。七十二代衍圣公孔令贻的住宅和房内陈设保存完整。府内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其中最著者为"商周十器",也称"十供",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高宗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赏赐孔府。
  曲阜是中国历史文化古城,文物古迹很多,除了上述曲阜三孔以外,还有鲁国故城遗迹、周公庙、颜庙、孟庙、少昊陵等胜迹。
旅游指点:
  交通:在兖州火车站下车改乘汽车。
  食宿:曲阜有曲阜宾馆、孔府饭店及多家旅店、餐馆等。
  特产:楷雕、尼山砚、绢花、琉璃及以其他工艺品。  
№0 ☆☆☆zero 2003-09-14 16:49:57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 景 阳 岗 ==--
 

  位于阳谷县张秋镇景阳岗村东100米。因小说中"景阳岗武松打虎"的故事而驰名国内外。
  据阳谷县志记,当年这里岗阜起伏,草密林茂,人烟稀少,野兽出没。今日的景阳岗已成一片沙岗,周围炊烟袅袅。沙岗顶部正中,建有一座民族形式的庙宇,俗称"武松庙",据传始建于明代中期,后被毁。现存古庙为1958年修建。庙前方有一幢刻有"景阳岗"三个大字的石碑,系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所题。庙东二、三百米处,有一刻有"武松打虎处"的墨玉色石碑。
  1973年以来,经省考古队多次试掘,认定景阳岗为"龙山文化"遗址。 该遗址现分为南北2岗,中间是一条公路。南岗东西长86米、南北宽75米,面积约6450平方米。北岗东西长24米、南北宽47米,面积约1128平方米,岗顶较平,高出四周地面约4米。遗址文化内涵较为丰富。
  从断崖观察,北岗文化层厚约2.5米,南岗约2米,还暴露有灰坑。从采集的标本看,以泥质陶为主,夹沙陶次之;陶色以灰陶为主,其次为黑陶、红陶。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弦纹,叶脉纹等。可识器形有鼎、瓮、器盖等,还采集有石镞、石凿、骨凿。1978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zero2003-09-14 16:51:0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灵 岩 寺 ==--
 

  位于长清县境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刹(当阳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和天台国清寺)之一。坐落在巍峨挺拔的泰山之阴,秀丽泉城之南,翠峦叠峰和古树名花之中。这里尖塔高耸,古刹幢幢,可说文物荟萃。
  灵岩寺内的主体建筑是千佛殿,也是寺内保存最好、规模较大的一座古建筑,因殿宇周壁供置众多佛像而得名。千佛殿始建于唐代,现在是明代重建的木结构建筑。殿内最引人入胜的是40尊宋代彩色泥塑,距今已近千年了,仍保存完好。它表现了40位高僧的不同形象和性格,尊尊动人,个个传神,无一雷同。梁启超曾有"海内第一名塑"的题字。
  寺内的另一胜迹是辟支塔,它挺立于千佛殿西北。此塔始建于宋代,塔高54米,是八角九层的楼阁式砖砌建筑。造型奇特,塔身上下不一。一至三层是重檐,四至九层为单檐。古朴的门窗、富有变化的塔檐和纤巧挺拔的塔身,使人感到庄严大方中不失玲珑奇巧。 墓塔林简称塔林,在大雄宝殿的西侧,是由灵岩寺历代住持高僧的墓塔、墓碑组成的。墓区里保存着自唐代至清代的各种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  
№3 ☆☆☆zero2003-09-14 16:53:1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千 佛 山 ==--
 
 

  千佛山公园位于济南市南部偏东之处,离市中心不远。千佛山峰峦起伏,林木森森,恰似济南的天然屏障。它是济南三大(趵突泉、大明湖)名胜之一。
  千佛山古称历山,亦名舜耕山。相传上古虞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历山之下,因称舜耕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
  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近处大明湖如镜,远处黄河如带,泉城景色一览无遗。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兴国寺后的千佛崖上。兴国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增建,规模渐大。寺门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弥化"四个篆体字,每字约有4米见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余尊,年代悠久,具有根高的艺术价值。
  千佛山之东,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7米,宽4米多,俗称"大佛头",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  
№4 ☆☆☆zero2003-09-14 16:54:4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青岛栈桥 ==--
 
 
  栈桥位于青岛市区中山路南端海边。 当海轮缓缓驶近青岛港口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深入海中的长堤--栈桥。
  栈桥是青岛的标志,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清政府在这里修建了供海军码头使用的木桥。1931年经过改建,栈桥全部使用巨大的花岗石砌成,全长440米,宽10米。栈桥两边有铁 链护栏和莲花路灯。栈桥的尽头建有三角形防波堤,呈"个"形,以减弱风浪的冲击。最南端处筑有一座钢筋混凝土双层双檐琉璃瓦 覆顶的八角亭--回澜阁。这座亭阁规模较大,装饰华丽,可登临远眺。
  栈桥的北端两侧是绿草平铺,百花盛开的栈桥公园。栈桥的西厢,因风浪有了栈桥的阻拦,蔚蓝的海洋,显得平静柔和。盛夏季节里这里的第六海滨浴场,游者云集。
  栈桥不远的东南海上是小青岛,它又名"琴岛"。有海堤与海岸连接。岛上山岩耸秀,林木长青,故名"小青岛"。岛上建有白色灯塔一座,入夜,导航的灯光一明一暗,灯影与波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妙有趣的夜景。
  
№5 ☆☆☆zero2003-09-14 16:55:4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微 山 湖 ==--
 

  微山湖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济宁市南部,总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湖相连,通称南四湖。商末微子曾避难于湖岛并葬于此地,微山岛、微山湖及微山县由此得名。
  微山湖烟波浩渺,一望无际,荡舟湖面,既可流连美景,也可到好客的渔家品味众多的湖鲜。十万亩荷花荡,为微山湖上一大奇观。夏秋时节,接天连叶的荷花争奇斗艳,景色十分迷人。
  由微山湖县城夏镇去赏荷有两条路线:一条为由滨湖公园登舟,沿河顺流而下,绕爱湖港至佳境;另一条为由微山县城驱车至爱湖村,乘船东入荷花荡。
  这里古墓颇多,著名的有微子、目夷、张良"三贤墓"及仲子庙、伏羲陵等,还出土了大量汉代的精巧画像石刻。抗日战争时期,微山湖曾是著名的铁道游击队的根据地。
  
№6 ☆☆☆zero2003-09-14 16:57:2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