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试填诗词二首,权当抛砖引玉! [11]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晋江才女众多,文采全都斐然,心生佩服同时,一时手痒难耐,试填诗词二首,权当抛砖引玉,自知班门弄斧,请尔多加包涵。
小女子在此作揖了:)
**********************************************
先来一首豪放的:
五言诗一首
拔剑击长空,
挥袖舞清风。
莫道不轻狂,
豪情谁人共。

再来一首婉约的:
小重山——伤离别
问君归期君不语,
心事无从诉,
泪盈眸。
执手相看两无言,
与君别,
寂莫度清秋。
千种相思苦,
万般离愁难,
黯销魂。
夜夜悲歌独凭栏,
叹明月,
何时照君还?


№0 ☆☆☆小艳疏香 2003-09-05 10:45:20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老实说,平平啊!
№1 ☆☆☆钻石星辰一瞬间2003-09-05 13:24:1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韵)+--||(豆)|--(韵)+-+||--(韵)-+|(句)+||--(韵)
+||--(韵)+--||(豆)|--(韵)+-+||--(韵)-+|(句)+||--(韵)
 
   《小重山》(又名《小重山令》)的词谱,+表示可平可仄,-表示平音,|表示仄音,韵为韵脚,豆为句中的停顿。
 
    你的词不按词谱而做,是不可称为填的。填词应当通晓音律,不过,我认为今人如果想用词来表达感情,按词谱而填也是可以的。当然,词谱中的平仄、韵脚不妨采用现代的读音。
№2 ☆☆☆林琅2003-09-05 13:42:2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以上所录是《小重山》的词谱,刚才漏打了几个字。
 
另:《小重山》,58个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唐人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
 
想填词的话,建议还是多看些词谱。
№3 ☆☆☆林琅2003-09-05 13:49:4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多谢二位评点,自知很是平庸,纯属随意之作,未有顾及韵律。惭愧惭愧!
№4 ☆☆☆小艳疏香2003-09-05 14:10:1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林黛玉说得好:“有了好句子,还管什么平仄。”
  
№5 ☆☆☆2003-09-05 14:21:3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就是,何必在意太多啊
№6 ☆☆☆蓝纪宇2003-09-05 16:09:0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自己觉得好就行,玩玩嘛
№7 ☆☆☆Eris2003-09-05 18:29:2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对啊,你们是多学的很的也。想我还在还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苦苦挣扎
№8 ☆☆☆rainbow2003-09-05 21:32:5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亦赞成黛玉所说:“有了好句子,还管什么平仄。”只是,这多指诗而言。
 
诗以言志,故有了新奇之句,可不按格律。而词以歌唱,有了好句,除非自己通晓音律,另行制谱,象姜夔。
 
词是要唱的,虽然在对仗、押韵上比诗要宽,但必须与谱相合,否则,无法歌唱。讲究的词,更连节拍、四声都有严格要求。
 
当然,现在我们学诗学词,不必太拘泥于种种格律,但有些规矩还是要守的,毕竟,诗词之美,一半在韵。
 
以上纯属本人一家之言,请楼主及各位高人勿怪。
 
 
 
 
№9 ☆☆☆林琅2003-09-06 11:01:4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也觉得林黛玉说的那句话很有道理,不同时期的人对审音协律也有不同的要求,我觉得现人所作的词大多不是用来作为吟唱之用的,只是为了抒发情感,只要能够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一切发自于心,可以不用拘泥太多。词体之所以为大家所乐于运用,除精审的格律外,更因其在运用时还有相当大的自由,词律也有比诗律远为解放者。再者,词调与体的变化和创造原是没有限制的。过于不守音律也许会失却词的韵味,但遵律过严也会成为枷锁,如果只是为了合乎韵律,而把自己的词作改来改去的话,即使改得完全适应歌喉,恐怕也会失去自己的本意。这样遵律虽严,却也不是值得效法的创作态度。
 
 
№10 ☆☆☆小艳疏香2003-09-08 11:23:3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只好奇做的好的为什么不让我们见识见识,因为我们现在好象很难再找到详细讲解诗词的平仄与韵脚的书了,既然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何不满足大家的求知欲?也顺便教一下其它的韵脚
№11 ☆☆☆青青杨柳2003-09-23 02:14:0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