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论坛
→
网友交流区
→
古意茶坊
主题:辽皇后刍议
[1]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取消只看楼主
只看楼主
触发了您设置的屏蔽词和不再看TA,当前页面已为您屏蔽共
0
层
【藤萝为枝《黎明前他会归来》成功签约越南出版图书】
辽皇后刍议
中国历史上的后妃多无才能,而辽代皇后却不同凡响。
辽太祖皇后述律氏,在辽太祖创业之时,「行兵御众,后尝与谋」。曾领兵击败室韦部,「名震诸夷」。□□死,她摄政,以殉葬为由,自断右腕,逼政敌殉葬,顺利完成政权交接。辽景宗皇后萧燕燕,即承天太后,摄政二十七年,常常「亲御戎车,指麾三军」,国家治理得很兴旺。辽兴宗皇后萧里,被其子辽道宗尊为皇太后,她提醒道宗防备权臣耶律重元。重元谋反後,「太后亲督卫士,破逆党」。辽道宗皇后萧观音,美貌冠绝,工诗,善言辞,创作不少诗歌,尤善琵琶,留传至今的〈扫深殿诗〉和〈谏猎疏〉诗文,皆为上乘之作。辽天祚帝文妃萧瑟瑟,长於诗歌,常作诗歌讽谏天祚帝,今天读其歌词,仍能令人感慨。
《辽史》评论辽皇后说:「辽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於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如应天之奋击室韦,承天之御戎澶渊,仁懿之亲破重元,古所未有,亦其俗也。」此言极是。相对来说,中原王朝的后妃,关在宫中,深居简出,耳目闭塞,加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唆,故何尝能有才干。
辽朝皇室耶律氏和萧氏世为婚姻,皇后多为萧氏。我们一般说的萧太后,是辽景宗耶律贤 的妻子萧燕燕。萧燕燕名萧绰(953~1009年),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 。萧燕燕的形象对人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她就是《杨家将》里面杀伐决断的萧太后。不过 历史上的萧太后却不像小说所描写的那样是率领虎狼之师与北宋大战燕云十六州的母夜叉 ,而是一个清正贤良、深明大义,为辽朝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女功臣。
辽景宗继位时,面对混乱的局面,的确想励精图治,大干一番事业,但自幼身体一直 不 好,军国大事除了依靠蕃汉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她的皇后萧绰(萧燕燕)。他曾对大 臣说:在书写皇后的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与”,这可作为一条法令。这说明萧燕燕可代 行皇帝职权。
乾亨四年(982年)九月,辽景宗驾崩,辽圣宗即位,萧燕燕被尊为皇太后,摄政。当 时 萧燕燕才三十岁,圣宗才十二岁,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的辅佐下。太后和圣宗的地位才 得以巩固下来。
统和元年(983年)年六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O粞嘌嘁?承天皇太后的身份总摄军国大政,就此便开始了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承天后摄政”时期。
萧燕燕虚心诚恳,用人不疑,这一直为后世政治家所效法。她有男子一般的气魄 , 执法严明,毫不软弱,甚至“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把北宋部队杀 得尸横遍野,生擒名将杨业,几年后又和宋真宗确立“澶渊之盟”,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 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
萧燕燕年轻时曾许配给汉臣韩德让,但还没有来得及结婚,就被皇帝选为妃子。辽景宗 死 后,萧燕燕看中韩德让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于是决定改嫁给韩德让。当时契丹族的风俗是 允许的。她私自对韩德让说:“我曾经许嫁于你,愿谐旧好。国王也就是你的儿 子。”萧燕燕又秘密派人鸠杀韩德让的妻子李氏。从此之后,韩德让就无所避讳不间断地出 入于萧燕燕的帐幕之中,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辽圣宗对韩德让也以父事之。韩德让忠心 辅佐承天太后与辽圣宗,政绩卓著。
萧燕燕在摄政期间,励精图治,选用汉人,开科取士,消除番汉不平等待遇,劝农桑 , 薄赋徭,内政修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与宋讲和,坐收岁币之力,经济文化 高度发展,使辽朝达到鼎盛时期。
统和二十四年(公元1006年)十月,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 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统合二十七年十一月,萧燕燕把权力交给辽圣宗,不再摄政 。同年十二月,萧燕燕因病崩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
萧太后的军事阅历十分丰富,《辽史》的编纂者认为“澶渊之役”是她军事生涯中最光 彩的一页。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南十县为名, 萧 太后和辽圣宗发兵南下。辽军避实击虚,绕过宋军固守的城邑,长驱直进。十一月,破德清 军(近河南清丰)、通利军(今河南浚县),抵达黄河之滨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威 胁宋朝的都城东京开封。一时北宋帝国朝野震动。有的大臣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 有的大臣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丞相寇准则力请宋真宗亲征。在寇准一再催促下, 宋真宗亲自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军士气为之一振。于是出现两军对峙的局面。 最终双方合议休战,宋王朝每年向辽输绢20万匹,银10万两。
萧太后能够“亲御戎车,指麾三军”,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城野战,是历史上少见的女 中豪杰。
萧太后--辽代著名女政治家
辽代的统治历史从建立到衰亡,曾经历了辽太祖、辽太宗时期的政权初建与巩固阶段,到了辽圣宗耶律隆绪统治阶段,辽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空前的发展,辽朝达到了极盛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兴盛是与辽代历史上一位功勋卓著的伟大女性分不开的,她就是圣宗之母,“睿智皇后”——萧绰,即萧太后。
萧太后 (公元953--1009年),名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萧绰出身于辽代皇族著名四大别部之一的国舅别部,其父萧思温是辽朝的开国宰相萧敌鲁(述律皇后之兄)的侄子,萧思温历事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四朝,身居险要,又有援立景宗之功,可谓权倾一时;其母燕国公主是辽太宗的长女,可见萧绰的出身是何等的显赫和尊贵了。
萧绰从小聪明好学,并且和辽皇族中很多后妃一样,长于鞍马骑射,这为她以后“亲御戎车,指麾三军”,纵横于沙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萧绰的少年时代,正值辽穆宗(太宗长子)的统治时期,穆宗耶律璟不仅是一个整日沉溺于饮宴游猎、不问朝政的昏君,而且还以残暴著称。他经常惨无人道地杀害手下的奴隶,花样之多、手段之残酷令人发指,据说他甚至用人胆制作长生不老药。他的种种暴行终于激起了奴隶的群起反抗,公元969年二月,穆宗在怀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黑山游猎归来,在酩酊大醉中又欲行凶,被忍无可忍的宫中近侍小哥、花哥、厨师辛古等联手杀死,结束了他暴虐昏庸的一生。
趁着穆宗被杀的混乱时机,世宗耶律阮的次子耶律贤便将朝中居于要职并掌握实权的萧思温拉拢争取过来,随即在亲信集团拥立下,赴怀州即帝位,号景宗,改元保宁。这样一来,作为开国功臣的萧思温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要员,兼宰相与北枢密院使双职。不久,景宗便积极与萧家联姻,进一步巩固了与萧思温的关系。于是,16岁的萧绰便以贵妃的身份进入皇宫,开始了她辉煌的政治生涯。公元969年(保宁元年)五月,聪明美丽的萧绰又被封为皇后,她与景宗育有四子三女。萧思温“父凭女贵”进封魏王。
景宗四岁时曾亲眼目睹了父亲世宗和祖母萧氏在宫廷政变中被杀(天禄五年,火神淀之乱),他自己虽然幸免于难,但因受到了强烈的惊吓和刺激而由此落下了风疾,一直体弱多病,严重时连骑马都困难,即位后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主持朝政。这样一来,萧绰便开始辅助景宗参与政务,到后来,大小国事便多由萧绰来决定了。她在朝廷吏治方面大胆进行改革,提倡“任人不疑、唯才是用”,摒弃了过去很多的弊端。不仅如此,公元979年的高粱河之战(世称围城之役)中,辽军之所以转败为胜,解除了南京被围多日的危机,高层决策者“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略智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个高层决策者指的当然不是辽景宗,而是在素有厚略的韩德让支持下的萧绰皇后,萧绰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开始锋芒毕现。
公元982年(乾亨四年)九月,景宗病逝,他12岁的长子耶律隆绪继承皇位,是为辽圣宗,次年改元统和。圣宗年幼,其母萧绰奉遗诏摄政,号承天皇太后。自969年(保宁元年)至1009年(统和二十七年),萧绰执政达40年之久。
圣宗即位之初,正是母寡子弱,国事动荡之时,一些居心叵测的诸王宗室时刻窥伺皇位,蠢蠢欲动。面对险峻的形势,萧太后只有采取正确果断的措施,才能立稳脚跟,巩固统治地位。萧绰深知,要想执掌江山,必须亲自控制兵权。她分别任命自己的心腹大臣韩德让(后赐姓名耶律隆运)、耶律斜轸为南、北院枢密使统领御林军并主持朝政,任命耶律休哥为南京留守,负责边防军事;她还想办法隔绝了诸王之间的接触,这样一来,既杜绝了诸王串通谋反的隐患,也稳定了局势。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缜密安排,萧绰逐渐增强了军事实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萧绰对汉臣韩德让的重用也在她成就霸业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说萧绰从小与韩德让订有婚约,只因皇室向萧家求妇才使得这段姻缘中途离散。也许正是这一段没有结果的缘分才使得他们这一对君臣的关系显得格外的不寻常,而韩德让能够为辽室寡弱的命运和前途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也就毫不为怪了。
公元986年(统和四年)三月,宋太宗兵分三路向辽朝发起了进攻,萧太后身批戎装率崇德军亲自迎战,大败东路主力军曹彬的十万宋军,生擒号称“杨无敌”的宋朝猛将老杨令公(即杨业,后绝食而亡)。由于东路主力军的溃败,导致了宋军的全线败退。两次攻辽行动的惨败迫使宋太宗调整了战争策略,将战略进攻转为防御状态。这使得辽军逐渐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在此后的十多年里,辽军利用骑兵的优势多次进犯宋朝,萧太后也仍然多次御架亲征,奋勇驰骋在沙场上。
1004年(景德六年)八月,萧太后与圣宗以收复失地为名,率二十万大军南侵,直趋黄河沿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直接威胁到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这使得宋廷上下惊恐万状,多数朝臣主张迁都逃难,只有寇准等少数大臣主张坚决抵抗。宋真宗最终被抵抗派说服,并亲临澶州前线督师,这使得宋军民心大振,人人奋勇争先,而辽军却在十一月二十四日辽将萧挞凛(一作萧挞览)的被射身亡之后士气大落,双方陷入了对峙的状态,这就为随后辽宋的和谈创造了时机。
不久,萧太后向宋朝转达了“和谈”的意愿,宋真宗只盼不惜代价换取辽军的撤退,对辽主动提出议和当然求之不得,于是欣然应允,遂派使臣曹利用为代表前往辽营与萧太后和韩德让进行正式和谈。第一次和谈因辽提出割地的要求以及对宋使曹利用的轻视而告破裂,后经多次谈判才最终达成协议,并交换了誓书。协议约定:辽宋结为兄弟之国;宋朝每年向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两朝罢兵,各守旧界,两地人民不得交侵,不得收容对方的盗贼逃犯;两朝城池依旧,不得增筑城堡,改移河道;在边境开设互市贸易等,史称“澶渊之盟”。
自此,宋辽之间为争夺燕云十六州而进行的长达25年之久的战争宣告结束,并且在以后的一百余年中,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澶渊之盟”是在辽宋势力相当的情况下签订的和平协议,它的“和平”实际上是以宋朝的屈辱妥协来换取的,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澶渊之盟”也有它积极的意义。首先,“澶渊之盟”的订立使双方边境地区在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下得以发展生产,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其次,协议中双方互市的约定使辽宋通过“榷场”进行经济交流和商业贸易,对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了大为有力的契机,“澶渊之盟”开创了宋辽两朝友好关系的新局面,这与萧太后高远的眼光和厚重的谋略是分不开的。
1010年(统和二十七年)十二月,萧太后在执政了二十七年之后病逝,结束了她叱咤风云的一生,谥号圣神宣献皇后。
萧绰作为一名女性政治家、军事家,不仅统军有方,对外戎马倥偬,纵横沙场;对内亦可行文修治,兴邦安国。她在统治期间积极调整赋税,使农业得到保护和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旺,并进一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圣宗主持修建了中京城,使辽宋两朝使者互访更为频繁,两朝的友好关系进入了全新时期;萧太后还在修订法度、缓和民族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更是她的政治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功绩,他推行开科取士政策,并整顿吏治,任人唯贤,有效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经过她多年的努力,辽朝不仅扭转了穆宗时代混乱衰败的局面,逐步稳固了圣宗的统治,而且国势昌运,国力强盛。这一时期,是辽朝在它统治中原的二百余年间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这一切的实现,萧太后功不可没。可以说,萧绰的一生将永远是辽史中最闪亮的一页。
圣宗仁德皇后萧氏,小字菩萨哥,睿智皇后弟隗因之女。年十二,美而才,选入掖庭。统和十九年,册为齐天皇后。
尝以草莛为殿式,密付有司,令造清风、天祥、八方三殿。既成,益宠异。所乘车置龙首鸱尾,饰以黄金。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白金为浮图,各有巧思。夏秋从行山谷间,花木如绣,车服相错,人望之以为神仙。
生皇子二,皆早卒。开泰五年,宫人耨斤生兴宗,后养为子。帝大渐,耨斤詈后曰:“老物宠亦有既耶!”左右扶后出。帝崩,耨斤自立为皇太后,是为钦哀皇后。护卫冯家奴、喜孙等希旨,诬告北府宰相萧浞卜、国舅萧匹敌谋逆。诏令鞫治,连及后。兴宗闻之曰“皇后侍先帝四十年,抚育眇躬,当为太后;今不果,反罪之,可乎?”钦哀曰:“此人若在,恐为後患。”帝曰:“皇后无子而老,虽在,无能为也。”钦哀不从,迁后于上京。
车驾春 ,钦哀虑帝怀鞠育恩,驰遣人加害。使至,后曰:“我实无辜,天下共知。卿待我浴,而後就死,可乎?”使者退。比反,后已崩,年五十。是日,若有见后于木叶山阴者,乘青盖车,卫从甚严。
追尊仁德后皇。与钦哀并 庆陵。
圣宗钦哀皇后萧氏,小字耨斤,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黝面,狠视。母尝梦金柱擎天,诸子欲上不能;后後至,与仆从皆升,异之。
久之,入宫。尝拂承天太后榻,获金鸡,吞之,肤色光泽胜常。太后惊异曰:“是必有奇子!”已而生兴宗。仁德皇后无子,取而养之如己出。后以兴宗侍仁德皇后谨,不悦。圣宗崩,令冯家奴等诬仁德皇后与萧浞卜、萧匹敌等谋乱,徙上京,害之。自立为皇太后,摄政,以生辰为应圣节。
重熙元年,尊为仁慈圣善钦孝广德安靖贞纯宽厚崇觉仪天皇太后。【七】三年,后阴召诸弟议,欲立少子重元,重元以所谋白帝。帝收太后符玺,迁于庆州七括宫。六年秋,帝悔之,亲驭奉迎,【八】侍养益孝谨。后常不怿。帝崩,殊无戚容。见崇圣皇后悲泣如礼,谓曰:“汝年尚幼,何哀痛如是!”
清宁初,尊为太皇太后。崩, 曰钦哀皇后。
后初摄政,追封曾祖为兰陵郡王,父为齐国王,诸弟皆王之,虽汉五侯无以过。
作者: toro85 2005-10-19 16:52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辽皇后刍议
兴宗仁懿皇后萧氏,小字挞里,钦哀皇后弟孝穆之长女。性宽容,姿貌端丽。帝即位,入宫,生道宗。重熙四年,立为皇后。二十三年,号贞懿慈和文惠孝敬广爱崇圣皇后。
道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清宁二年,上尊号曰慈懿仁和文惠孝敬广爱宗天皇太后。九年秋,敦睦宫使耶律良以重元与其子涅鲁古反状密告太后,乃言于帝。帝疑之,太后曰:“此社稷大事,宜早为计。”帝始戒严。及战,太后亲督卫士,破逆党。大康二年崩, 仁懿皇后。
仁慈淑谨,中外咸德。凡正旦、生辰诸国贡币,悉赐贫瘠。尝梦重元曰:“臣骨在太子山北,不胜寒乑。”寤,即命屋之,慈悯类此。
道宗宣懿皇后萧氏,小字观音,钦哀皇后弟枢密使惠之女。姿容冠绝,工诗,善谈论。自制歌词,尤善琵琶。重熙中,帝王燕赵,纳为妃。清宁初,立为懿德皇后。
皇太叔重元妻,以艳冶自矜,后见之,戒曰:“为贵家妇,何必如此!”
后生太子浚,有专房宠。好音乐,伶官赵惟一得侍左右。大康初,宫婢单登、教坊朱顶鹤诬后与惟一私,枢密使耶律乙辛以闻。诏乙辛与张孝杰劾状,因而实之。族诛惟一,赐后自尽,归其尸於家。
乾统初,追 宣懿皇后,合葬庆陵。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小字温,淳钦皇后弟室室鲁之女。帝为大元帅,纳为妃,生穆宗。及即位,立为皇后。性聪慧洁素,尤被宠顾,虽军旅、田猎必与。天显十年崩, 彰德,葬奉陵。重熙二十一年,更今。
世宗怀节皇后萧氏,小字撒葛只,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之女。帝为永康王,纳之,生景宗。天禄末,立为皇后。明年秋,生萌古公主。在蓐,察割作乱,弑太后及帝。后乘步辇,直诣察割,请毕收殓。明日遇害。曰孝烈皇后。重熙二十一年,更今。
天祚皇后萧氏,小字夺里懒,宰相继先五世孙。大安三年入宫。明年,封燕国王妃。乾统初,册为皇后。性闲淑,有仪则。兄弟奉先、保先等缘后宠柄任。女直乱,从天祚西狩,以疾崩。
№0
☆☆☆
toro8504
于
2005-10-20 12:33:48留言
☆☆☆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妄鸦《开局一条鲲》成功签约出版简体图书〗
第一句话极不同意...
随便都能抓一把出来
第一句话极不同意...
随便都能抓一把出来
№1
☆☆☆
瑗
于
2005-10-20 15:29:31留言
☆☆☆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加载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引用:
验证码
换一张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加一张
(图片类型支持jpg、png、gif,大小限150K以内,图片宽度不大于1024)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
←
返回交流区首页
←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