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一些用语的提問 [5]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翻书看文时老是看到一些就字面上是对立,事实上是同义的用词,

比方说,当我費尽千辛万苦完成一件事,我该说:
我"好容易"完成它?还是我"好不容易"完成它?

又,如果我看不下去某人或某事,我该说:
我对它"很感冒"?还是我對它"很不感冒"?

如此考较下去,真覚得中文实在是有着无穷的包容性啊......
№0 ☆☆☆头文字呆 2005-10-19 14:05:13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好容易和好不容易貌似是一个意思, 不过感冒和不感冒好象就不是一个意思了
№1 ☆☆☆绯夏2005-10-19 20:13:1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这个感冒到底是什么意思,大人们可否指点一下。
我以前理解为对某事感冒就是对某事感兴趣,现在听LZ一说,发现我可能理解错了。
№2 ☆☆☆潜水艇老爷2005-10-19 23:19:0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很多人都用感冒表示有兴趣
但是听上了岁数的人常用感冒表示讨厌
№3 ☆☆☆deadfish2005-10-20 09:47:5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读书时代就对同义、近义词相当头痛,今日看来仍是如此  @_@
 
我个人的理解是,"好容易"和"好不容易","很感冒"和"很不感冒",单独解释时含义各不相同,但在具体运用时却是可以表示同一个意思,就象楼主举的例子
 
博大精深啊,头痛的爬走总
№4 ☆☆☆fff2005-10-20 15:57:4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有人用这样的例子,来论证汉语的语义含混,指出中国语言具有模糊性。
其中之一就是用语造成歧义,上面楼主举出的这个例子,就是让外国人非常头疼的。
 
其实汉语也有很精确的一面。这种精确在中国古代的历代法典里表现得非常集中。很多人都认为古汉语模糊,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现代汉语里很多词组,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单字成词。比如典当,可以查查辞海,它在古代汉语里只能说是当,而不是典。典和当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的区别,最简单的就是标的转移,典不转移标的,而当则转移,它们适用的法律也不相同。
 
汉字的确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5 ☆☆☆倾城雪2005-10-20 17:54:0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