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关于公主、郡主和清代的格格等 (转自心得区) [22]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古代是这么来的——
皇帝的女儿由王公主婚,所以叫公主。
亲王的女儿由郡 级的长官主婚,叫郡主。
郡王的女儿由县一级的长官主婚,叫县主。
县主升郡主,一是老爹由郡王升亲王,二是皇帝格外恩赐。
公主的丈夫,汉代时一般封为驸马都尉,就是皇帝出行时位置可以跟着皇帝的马车走,算是比较近啦。
所以后来管公主的丈夫都叫驸马。
但是郡主的丈夫叫郡马,那是民间根据驸马一词自行演义,官场上没这称呼。
许多小说中把公候的女儿也称郡主,那是错的,公候的女儿照此推论,那是只能做“村主”啦。
看到许多言情小说中,王爷遍地都是,大笑,汉高祖杀马盟誓,非刘姓封王者天下共诛之,历代皇帝极少极少封异姓王的,除非是功劳大过天,基本上也是没好下场的多。

关于清代,清代的格格,不是公主。凡是尊贵人家的小姐,都称格格。
亲王的女儿,称多罗格格,郡王的女儿,称固山格格。皇帝的女儿,称和硕格格,也称和硕公主。最尊贵的公主,称为固伦和硕公主。
这会儿我想笑一笑,《欢喜游龙》中那位多罗公主,多罗二字是封号,那果张卫健直接冲着人家喊:“多罗!”
清代的王都是满蒙贵族,异姓汉族王只有开国时四个,平西王吴三桂,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孔有德早死,她的女儿孔四贞是清代唯一的汉公主,封和硕公主,(此后清代再无汉人公主)其余三个,就是康熙朝的三藩,下场如何,大家都是知道的。


☆☆☆蒋胜男于2003-03-18 10:33:16留言☆☆☆
置顶 删除 套红 设为精华 锁贴  

--------------------------------------------------------------------------------



修改——看到许多言情小说中,王爷遍地都是
应为——看到许多言情小说中,异姓王遍地都是

修改——,《欢喜游龙》中那位多罗公主,多罗二字是封号,那果张卫健直接冲着人家喊:“多罗!”
应为——,《欢喜游龙》中那位多罗格格,多罗二字是封号,结果张卫健直接冲着人家喊:“多罗!”多罗可不是名字



☆☆☆蒋胜男于2003-03-18 10:36:30留言☆☆☆ 删除  

--------------------------------------------------------------------------------



呵呵,谢谢蒋mm,那么关于封号与封邑,不知道有没有了解呢?


☆☆☆青枚于2003-03-18 11:26:35留言☆☆☆ 删除  

--------------------------------------------------------------------------------



和硕公主应该是皇帝妃子所生的女儿
固伦公主应该是皇后所生的女儿(或者说嫡出,好像如果妃子成了太后,女儿也跟着会成固伦公主)

但是,如果皇帝高兴,可以格外把和硕公主封为固伦公主,最有名的像乾隆的十公主,还有慈禧太后收养的恭亲王的女儿,我记得也是一位固伦公主


☆☆☆嗯,于2003-03-18 11:51:05留言☆☆☆ 删除  

--------------------------------------------------------------------------------



清代的那些贝子们的封号在古意里,清代皇子公主,一般都没什么特别的封邑,只在京城建府居住。


☆☆☆蒋胜男于2003-03-18 11:57:55留言☆☆☆ 删除  

--------------------------------------------------------------------------------



截一段清史稿的说法:

□□初起,诸女但号“格格”,公主、郡主,亦史臣缘饰云尔。厥后始定:中宫出者,为“固伦公主”;自妃、嫔出者,及诸王女育宫中者,为“和硕公主”。

所以这个过程是这样的,起先格格确实是公主、郡主(□□,也就是努尔哈赤时代,格格是公主的专称,关于这一点,我忘记史书哪里有写了),满清入关之后,模仿明制(满清自称是明的继承者),所以皇帝女儿开始称公主,把格格这一称呼往下踹了(所以把格格跟公主等同,倒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公主封号与封邑的关系,资料不在手边,我只能凭我的印象说,清肯定是没有关系,因为并没有实际的封邑(实际上清的公主只分两种:嫁给外藩的,主要是蒙古;以及住在京城的)。汉代,有关系,或者为公主自己的封邑,或者为其父亲的封邑(主要是那些和藩的公主,大多是亲王之类的女儿,本来不能称公主的)
中间的朝代……忘光光了……



☆☆☆嗯,于2003-03-18 12:17:44留言☆☆☆ 删除  

--------------------------------------------------------------------------------
№0 ☆☆☆蒋胜男 2003-03-19 13:46:28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贵胄之家女儿的称谓,即妇人之爵名。
 
清朝前身“后金”初年,国君(即“大汗”)、贝勒的女儿(有时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妇女)均称“格格”,无定制。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即中宫)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
№1 ☆☆☆蒋胜男2003-03-19 13:46:4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哇,你好厉害哦。我也是读历史的。我一直觉的很奇怪,终于有了答案。
谢了。
№2 ☆☆☆深深蓝2003-03-20 19:08:0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你是上哪找的这么资料呀,好生佩服哟!我以前就没搞明白这之间的关系,现在终于了解了,真是太感谢了。
№3 ☆☆☆香草2003-05-21 22:05:1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顺便说一下……“格格”在称谓上除了是公主或是贵族小姐的称呼,而且也是妾的一种……乾隆的生母就是雍正做皇帝前雍亲王的“格格”
№4 ☆☆☆琥珀2003-05-23 05:08:5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很长见识!
№5 ☆☆☆天天2003-05-23 15:46:4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顺便说一下……“格格”在称谓上除了是公主或是贵族小姐的称呼,而且也是妾的一种……乾隆的生母就是雍正做皇帝前雍亲王的“格格”
 
  
☆☆☆琥珀于2003-05-23 05:08:58留言☆☆☆  
 
错,错得离谱……
№6 ☆☆☆蒋胜男2003-05-24 02:13:3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修改——最尊贵的公主,称为固伦和硕公主。
应为——最尊贵的公主,称为固伦公主。
汗,怎么多打了和硕二字。固伦公主一般是皇后所出的才有获此称号,或者是极少的特例,不是皇后生的皇帝也提升她为固伦公主。
№7 ☆☆☆蒋胜男2003-05-24 02:16:3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知哪位可以帮在下分清贝勒和贝子?
№8 ☆☆☆青青杨柳2003-05-24 03:16:5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按清朝的定制,凡皇帝生子均称皇子,待赐名后按位次称皇长子,皇二子等,宫中也称阿哥.皇子年届十五(虚岁),就由宗人府题请爵级.清宗室爵位,崇徳元年确定位九等制.顺治六年又厘订为十二等,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清制赐爵有功为上,亲次之,皇子不一定封爵高位,宗室中有功者也可居高位,比较而言,汉族皇朝亲子必封高爵厚碌逊色多了
№9 ☆☆☆渺渺2003-05-24 16:35:3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谢谢渺渺
№10 ☆☆☆青青杨柳2003-05-24 18:40:1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清代王府内称“格格”的并不是指“妾”,是指“为主人生下子女,但又没有正式名份的侍女”;一般来说“妾”是指“侧福晋”,“正妃”指“嫡福晋”。在清朝时代,嫡福晋和侧福晋都从八旗秀女中,由皇帝遴选出身望族、品貌俱佳的秀女为皇子、皇孙成婚。
   上面说,乾隆的生母称为格格,应解释为“姐姐”。她也是从秀女中选出,但她应出身于八旗寒素之家,应为“赐侍”。
№11 ☆☆☆玲珑子2003-05-24 20:46:2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乾隆的生母称为格格,应解释为“姐姐”。
——这个解释倒是对的
№12 ☆☆☆蒋胜男2003-05-24 21:40:3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补充一点 格格似乎应读作“哥哥”(一声),而非三声。奇怪为什么老冲着人家“革革“地叫
№13 ☆☆☆lily2003-05-24 21:49:3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谢天谢地,总算让我搞清楚大清朝那些乱七八糟的称谓之间的关系了!!
谢谢蒋,谢谢渺渺,谢谢玲珑子。。。。
以前上学时就听老师说清朝的官级是分得很细很严格的,有其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没想到竟然分得这么细啊。。。。。
№14 ☆☆☆Gemini狂儿2003-05-24 22:29:3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贝子等的有关贴子在这里
http://bbs.jjwxc.net/showmsg.php?board=10&id=262&msg=古意茶坊
№15 ☆☆☆蒋胜男2003-05-24 23:43:1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偶想问一下~~
昨天看电视一部反映清朝的事`
里面和申的儿子喊其阿妈,是满族人都这样叫父亲吗????
偶只知道那些郡主啊,贝勒啊的喊自己的父亲为啊妈
№16 ☆☆☆紫雨2003-05-29 09:13:3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嗯,满语里称呼父亲为阿玛,母亲为额娘,爷爷为玛父或译成玛法
№17 ☆☆☆蒋胜男2003-05-29 19:15:0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满语里称祖母为太太。
№18 ☆☆☆玲珑子2003-05-30 22:28:4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是满族人,说过,父亲应读e(鄂)ma,母亲应读额ni(溺),而不是电视里瞎叫的阿玛,额娘。
№19 ☆☆☆Rosamond 2003-05-31 09:04:2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蒙古人喊妈妈为额吉
№20 ☆☆☆遥遥2005-11-24 12:35:0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