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拜年,多问老礼儿别出错 ZT [5]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互访拜年有门道

  北京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农历初一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正月前三天拜年有差别

  从时间上来看,正月前三天拜年,北京老礼儿有点差别。

  初一占鸡:谐音吉,这一天事事求吉利。忌做蒸(争)、炒(吵)、炸、烙(落)的炊事活动,忌吵闹、打架、骂人,即使不小心把盘碗打碎了也要说“岁岁平安”,消灾化吉。亲友相见,总要拱手作揖,并说“恭喜发财”、“新禧、新禧”等等,街坊邻里、同事之间不管上一年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发生,只要农历初一见面互道新禧,就应消除一切“过节”重新开始。因为“当官不打送‘礼’的”、“人到是‘理’”,如果人家登门拜年,有意冰释前嫌,结果你不给面子,大家就会说你是“见了煮饽饽都不乐”的人,受到鄙视。因为门前待客叫接福,登门拜年叫贺禧,初一拜年不在物而在情,要送物在年前,要送情在当天。以“五德”之情,弥龃龉之憾,“一切都在不言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是中华和合文化用极其高雅而又含蓄的方式解决人际关系的办法。

  初二占狗,也有说占鸭的。北京是文化城市,孔夫子属狗,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占狗合乎大多数市民心态,并把这一天当做元旦之后“首节”来过,这一天要看望的人是亲密的世交或长辈的家属。初一拜年大多是礼仪性的,初二看望是实质性的,有了约定俗成的首节日(有的城区叫“过二节”),给了来访者一个怀念故人、安慰在世之人的机会,并可以财物相赠,表达自己不忘亡人,不忘故交的情感。初一送礼是以情代物,初二看望是以物示情,二者不同。初一凌晨长辈可给晚辈压岁钱,但下属不能给上级送钱物,因有“恩赐”之嫌。初二留客要吃一顿炸酱面,表示不忘先辈当年游猎或行军途中以酱为菜的生活。汉族有“黄马传书”的传说,满族有“黄狗救主”的美话,再加上二郎神和哮天犬的故事,所有的狗在当天均会得到一次饱餐。初二送礼忌单数,女儿若初二回家,表明亲家之间“金兰契友”,或者说明女儿在夫家已当家,双方如同一家人,非常吉祥。

  初三占猪,传说猪是北海银山菩萨提月金刚窟中的神兽。北京人以北为上,又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对初三很重视,称为小年朝,许多初一未办之事,这一天可以补办,给事务多的人一个“拜年”机会。我国有的地方初三婿忌往妇家,北京城内也有妇女拜年须过初六的说法,即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可是这些“讲究”对于“非亲即友”的稳定居住人群来说是不受约束的,反而把初三叫做“三姑三”,出门的姑娘这一天把女婿带回家,吃张鸡蛋饼。猪日,不能吃猪肉,饼是圆形象征团圆,蛋饼相粘,象征骨肉相连。

  城里城外拜年习俗不同

  北京风俗,初一黎明,家中拜年后,即到各亲友家拜年,甚至过了正月十五灯节还有拜年的,因为北京习俗有孝服的给人家拜年须在灯节后,道远事忙的亦可晚到,所谓“二月二,青草没驴蹄,再拜新年也不迟”的,就是这个意思。

  北京拜年,只要长辈或平辈年长的,都要三叩头。旗人叩头前后不作揖,汉人叩头前后全要作揖。北京城内拜年,遇本人在家,必须请坐接受叩拜,本人不在家,则“朝上磕”,就是向这家客堂布置为上首的地方,虚叩三头,如在其上。北京四乡,拜年的遇主人在家,亦是向佛堂叩头(与城里关外进门拜佛的不同,此为拜人,彼为拜神),只呼:“几伯,几叔,几兄给您叩头啦!”接受叩拜的人在旁还礼。

  街坊邻里多拜年

  专家观点

  以往北京住大杂院的人多,大杂院里拜年,是一种滚雪球式的团拜方式。一个大杂院里住十几户人家,平时大家也很少敲门串门,但过年时,常常是一家人到另一户人家里拜年,然后带上这户人家再到第三家里去,最后拜年的队伍越来越大。这种拜年方式,使大家之间增加了解,为平时的日常接触打下了基础。

  现在北京的大杂院越来越少了,大家都搬到了板楼、塔楼里,街坊邻居日常的接触更少了,因此,更应该恢复以往那种团拜方式,以密切人际间的关系。

  新年雕塑惹争议

  案例

  2003年年底,北京某报的一篇图片新闻报道引起轩然大波,该报道写道:“新年将至,近200只两米多高的金色木筷和碗盘做成雕塑,一字排开安放在西单大街两侧,每个碗盘设计成时钟形状,以独特的方式祝福人们新年吉祥如意,丰衣足食。”然而,新雕塑却遭到了包括民俗学家在内的北京人的严厉批评。因为根据北京的民俗,“表”就是“钟”,“送钟”与“送终”是谐音,在民间这是一种诅咒,是送礼的一大禁忌。而且在老北京,人一故去,家人就在棺椁前送上一碗“倒头饭”,上面插着一双筷子或者两根棍子,表示有人“过”了。竖筷插碗的雕塑,违背了老北京的传统风俗。几天后,有关部门迅速拆除了这个雕塑。

  课外作业

  你认为北京的哪些拜年老礼儿可以传承到现在?为什么?

  ■本期专家: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北京文史馆馆员赵书

    (北京青年报  郑媛)
№0 ☆☆☆晓风飞翔 2005-02-10 23:08:04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你只贴北京的,对于其他地区的兄弟姐妹不公平啊
№1 ☆☆☆天笑2005-02-10 23:48:5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这规矩也太多了,现在人好像没有这么多讲究了,除了一些谐音的大家都明白,其他的都不太实际了,我们要与时俱进啊!
№2 ☆☆☆woshiffail2005-02-14 05:48:3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所谓实际不实际,所有礼节都是没有直接物质价值的,所谓与时俱进,有害的东西当然要破除,无害的为什么不能保留呢
№3 ☆☆☆天笑2005-02-14 06:25:4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礼多人不怪,但现在已不是封建社会,规矩多反碍事~
还好俺不是北京的......汗一个
№4 ☆☆☆书不尽意2005-02-14 08:59:2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呵呵,楼上朋友说不是封建社会的意思是现在有很多习惯都是西化的吧
 
但是西方的礼节并不简单,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不该保留自己的礼节呢
№5 ☆☆☆天笑2005-02-14 09:28:2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