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求助,请问古代怎么行礼的啊 [23]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如题,例如公主见了皇太后、皇上、皇后怎么行礼?妃子见了皇后怎么行礼?见了皇上又怎么行礼啊?宗室女以及诰命夫人之类的又怎么行礼啊?
都是单纯的磕头吗?还是像电视剧里那样屈膝就可以了?但是我看屈膝一般是清朝的啊,那汉朝、唐朝、宋朝是怎样的啊
№0 ☆☆☆梦蓝 2007-01-30 15:47:13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抱拳行李。拱手为礼。盈盈一拜.....
№1 ☆☆☆忙里偷闲2007-01-30 17:54:2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你就福身行一礼,这样得了.
№2 ☆☆☆爱啊·真乱2007-01-30 18:34:1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汉礼女子在非正式场合行万福礼,敛衽行礼,具体怎么行我也不清楚,但这么写肯定没错
正式场合或者尊卑比较悬殊的场合,就要拜了 。。。参考下韩国人。。举手齐眉,跪,双手随之放在地上,以额头轻触手。
也可以手不碰地仅以额头触手
№3 ☆☆☆2007-01-30 20:53:1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更正。。。
汉族女子
№4 ☆☆☆2007-01-30 22:44:5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九种拜礼:
第一是稽首,即跪下后左手在上,两手放在地上,头在手后,着地并停留一段时间,
第二是顿首,即按稽首的姿势,头叩于地面不停留。
第三是空首,即跪下后两手抱在胸前,首低到手上。
第四是振动,即丧礼中的先拜而后踊跃。
第五是吉拜,即先行空首拜而后顿首。
第六是凶拜,即先顿首而后空首。
第七是奇拜,即拜一次。
第八是褒拜,即拜两次以上。
第九是肃拜,即跪下后,垂手低头。
                 ————引自《周礼》许嘉璐注译
 
样子大概是这样啦,不同时代可能略有变化。不过具体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拜礼,偶也不知道啦。
№5 ☆☆☆西诺2007-01-30 22:53:5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对了,女子要右手在上的。。。
№6 ☆☆☆2007-01-31 09:40:5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好强啊,算是长见识了也
 
№7 ☆☆☆在在2007-01-31 18:10:4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谢谢各位了
№8 ☆☆☆梦蓝2007-02-01 15:43:4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把答案分作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制度,第二部分介绍礼仪,耐心慢慢看,如果想快点知道礼仪部分,可以直接跳过第一部分看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要了解行礼,先要知道关于嫔妃和“格格”的制度:
 
清朝后宫的嫔妃制度:
皇后(1人)
皇贵妃(1人)
贵妃(2人)
妃(4人)
嫔(6人)以下不限制人数
贵人
常在
答应
 
“格格”原为满语的译音,译成汉语就是小姐,姐姐之意,并不都是公主。皇太极时期,皇帝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并规定:
一、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
二、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
 
"格格"遂专指王公贵胄之女的专称。顺治时期把“格格”分为五等,即:
一、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汉名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县主”;
三、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汉名为“郡君”;
四、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汉名“县君”;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汉名“乡君”;
 
第二部分:
 
皇宫里日常生活方面的礼仪大致是“下跪叩首”礼,“下跪”礼,“道万福”礼,“颔首”礼四种;最重的是“下跪叩首”礼,接着是“下跪”礼,“道万福”礼,最轻的是“颔首”礼。下面是我总结的两大部分(公主们和格格们):
 
一、公主们:
 
1、皇帝的姐妹
(1)对皇后行“道万福”的简单礼仪;皇后行“颔首”礼。
(2)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道万福”礼(通常是有对生养过孩子的或得宠的)或“颔首”礼(通常是对没生养过孩子的或不得宠的),这些后宫们还相同的礼仪(如果公主向她们行“颔首”礼,她们可以回“道万福”礼)。
(3)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可以行“颔首”礼或者不行礼,而那些后宫就要行“下跪”礼了(因为自嫔以下,就是没什么头脸的身份,除非这些公主特许,否则是要下跪的)。
 
2、皇帝的女儿
A、固伦公主们和皇帝的姐妹行的礼是一样的
B、和硕公主(这个就麻烦了)
(1)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对比自己母亲位次高的后宫和自己的母亲行“下跪”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对和自己母亲位次相同的后宫行“道万福”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或者回相同的礼仪;
(4)对比自己母亲位次低的后宫行“颔首”礼或不行礼,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二、格格们:
 
接着,说宫外的格格们,格格们行的礼大同小异,我就不分开说了:
(1)对皇后行“下跪叩首”礼,皇后行“颔首”礼;
(2)对皇贵妃到嫔等级的后宫,行“下跪”礼或“道万福”,这些后宫行“颔首”礼;
(3)对从贵人往下的后宫,行“道万福”礼或“颔首”礼,这些后宫回相同的礼仪。
8知道能得几分~~
№9 ☆☆☆子书2007-02-14 21:44:3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谢谢啦,子书,呵呵
№10 ☆☆☆诗颖2007-02-14 23:09:0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顺便问下,其他子书那里还有没有啊?
№11 ☆☆☆诗颖2007-02-14 23:12:3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顺便问下,其他子书那里还有没有啊?
  
☆☆☆诗颖于2007-02-14 23:12:30留言☆☆☆ 
其他子书?貌似就俺一个~
№12 ☆☆☆子书2007-02-14 23:14:0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头在手后的意思是把头放在手上?还是头手全贴在地上但手前头后?
№13 ☆☆☆2007-02-14 23:29:5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后面的一种~~不然怎么会有头磕破的问题存在?难道是手被磕肿了~??嘎嘎
№14 ☆☆☆子书2007-02-14 23:34:5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其他子书?貌似就俺一个~
  
☆☆☆子书于2007-02-14 23:14:06留言☆☆☆ 
汗,我忘记逗号了
我的意思是其他人怎么行礼有吗?
№15 ☆☆☆诗颖2007-02-14 23:45:2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有~~多鸟~
你要哪朝?
№16 ☆☆☆子书2007-02-14 23:59:3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清、唐这两个有代表的吧
№17 ☆☆☆诗颖2007-02-15 01:14:1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官场礼俗
头顶乌纱 明代文武官员着常服时常戴一种以黑色麻纱做的"乌纱帽",所以当官叫做"头顶乌纱"。
花翎、蓝翎 清代官员尖顶帽上插有羽毛,这种装饰分"花翎"和"蓝翎"。花翎是孔雀翎,起初只赏给满、蒙王公贵族和五品以上近卫军官有战功者。蓝翎是褐马鸡的羽毛,原只赏给五品以下有军功的军官。
君臣之礼、三跪九叩 朝廷大典时臣下晋见皇帝时的正式礼节,也是小臣、外臣见皇帝时必行之礼。臣见皇帝时跪拜三次,每跪下后,顿首三次。
清代跪拜礼 清代大臣晋见皇帝行跪拜礼后,不再站起来,只能跪着回答皇帝的问话,这是中国历代官僚在皇帝面前最卑微的举动。清代规定:满官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汉官则自称"臣",非满族而自称"奴才",就是失礼。
皇帝会见群臣,也须守一定的规矩,不同的场合对服装要求不同,礼仪也繁简有别。
群官之礼 官场中,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长。汉代百官见宰相,都行跪拜礼,宰相不必答礼,目受而已。朝堂上,宰相有专席。酒宴上,宰相劝酒群官不能不喝,官员给宰相进酒,宰相可以谢绝。
唐代的宰相上朝,有专用的道路,参加朝廷大典时,高级官员用全副仪仗,提前打着火把至宫城外等候,火炬成列,称为"火城"。宰相的火城未到,清道声先到,其他官员要闻声扑灭自己的火城,不敢与宰相争辉。宰相病休或家中有丧事,有关部门先行在宰相家外搭棚,供百官慰问宰相时在此排班等候。官员拜会宰相,由宰相属官引进,望阶而拜,宰相如不想对此官特别优待,只需端坐受礼。降阶而迎,就是宰相很看重客人的表示。
明、清两代没有丞相职务,但明的首辅和清的军机大臣实际上都贵同宰相。
宰相以下的官员根据各自的品级、职务和加官确定相见时的礼仪。在同级之间,公会时相揖为礼,私会相见,就按其私交程度相机处理。但如果进士出身的官员已升至与录取自己为举人、进士的考官同级,私会时以执弟子礼为多。
宫廷朝会之礼 上古时,君臣相见一律站立,讨论政事时则同坐,文武大臣向君王施礼、拜叩,君王有时也以礼相还。秦汉以后,皇帝威严日渐膨胀,"朕"、"万岁"等为皇帝专有。但汉时,皇帝还给下官赐坐。到宋朝,皇帝为了立天威,乘宰相起立递呈公文之机,密令内侍将相座移去,从此宰相立而论事。到了清朝,大小官员晋见天子,则变成跪见。
№18 ☆☆☆子书2007-02-15 17:25:1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谢谢子书啦,这些都是我找了好久都没找到的呢,呵呵
№19 ☆☆☆诗颖2007-02-15 19:08:1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帮助美女素偶的荣幸~
№20 ☆☆☆子书2007-02-15 19:32:1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