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对古代生活(侧重于饮食方面)的误解 [35]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翻到三篇老文,都是谈对古代生活(侧重于饮食方面)的误解,所以就一并放过来,呵呵。这三篇文分别是《古装影视剧中常见的常识性错误》,作者:小阿2004;《金庸小说中的农业漏洞》,作者俺找不着啦,有知道的告诉一声;《古代,没有冰糖葫芦》,作者:挽月?

古装影视剧中常见的常识性错误

  作者:小阿2004

  1、地瓜、土豆、玉米。不知道怎么搞的,TVB的编剧好象就知道地瓜、土豆、玉米,让秦汉时的人们也种植这些东西。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在明朝中期才传入我国,而玉米虽在明朝中期就已经传入,直到清朝中期才推广并大面积播种的。

  2、葡萄。古装剧似乎摆在桌上最常见的水果就是葡萄,而一些以先秦为背景的剧集出现葡萄是错误的,葡萄是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的成果。

  3、西瓜。汉唐时的人吃西瓜那是错误的,西瓜原产非洲,在宋朝时才传入我国,至南宋时才开始大面积播种的。

  4、花生、向日葵。这两样东西直到明朝才由美洲传入我国,所以在此前的人们嗑葵花子、吃花生、用花生油都是不可能的事。

  5、苹果。我国古代的苹果是绵苹果,有时候古文中所说的奈也包括绵苹果。绵苹果口感和质量很差,产量也不多,我们现在的苹果,是在19世纪后期传入的欧洲苹果。另外,苹果这个词最早见于明朝文献。

  6、蔬菜。以先秦和秦汉为背景的古装剧中,饮宴的场面经常能看到各种现代蔬菜,其实那时人们常食用的蔬菜只有二十多种,而且大部分到了现代,已经从蔬菜行列中退了出来,成为野草了。先秦和秦汉的蔬菜到现代还被人食用的只有韭菜、萝卜、葱和蒜等几个品种。

  7、茄子、黄瓜和扁豆是在南北朝时传入我国的(古装在这里经常出BUG);菠菜、莴苣是在唐朝时才传入我国的;白菜是从东汉时开始种植,但质量很差,只到北宋时才培育出高质量的白菜;菜豆到明朝时才传入我国(古装经常在这方面出BUG);辣椒直到明末清初才传入我国(古装经常在这方面出BUG);西红柿大概在清时传入我国,起先作为观赏植物,到清朝晚期才开始食用。

  8、我国北方地区直到秦汉时,还是把粮食煮成饭或粥吃的,几乎不吃面食,所以古装剧在这里出的BUG非常多,经常让那时的人们吃馒头、水饺、面条之类的面食,下面集中说一下:馒头,大概在晋朝时才出现馒头,当时叫蒸饼。包子,最早的记录还是三国诸葛亮征孟获时,当时叫曼头,直到宋代,才叫其包子。饺子,大约在隋朝时才出现饺子。面条,最早的面条其实就是面汤,也叫汤饼,汉时就出现了,而我们现在的条状面条直到北宋时才出现。

  9、棉花。古装剧中在这方面出的BUG非常多,棉花在西汉时才传入我国,途径有两条,一是非洲绵传到了新疆,也就是西域诸国,到南北朝时,在西域棉花种植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另一条途径是亚洲棉传到两广、云南和福建。直到唐朝时,棉花种植地也仅限于上述地区,产量也不大,棉纺技术也不高,因此棉布还没有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到元朝时,棉花种植得到推广,在长江和黄河流域栽种,更重要的是黄道婆对棉纺技术的改革和推广,最终使棉布在元明时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衣料。

  10、古装剧中,付钱时总是爱掏银子,我国直到到明朝中后期,由于白银开采量的增加以及西班牙银元大量流入我国,白银才成为我国的主要货币,到清初,才能见到大小店铺普及了为银子称重用的银秤。先秦和秦汉时,主要的货币是黄金和铜钱;唐宋时,最主要的货币是铜钱,当时最常见的单位是贯(一千钱为一贯)。
№0 ☆☆☆ 2006-10-03 14:13:41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转帖]金庸小说中的农业漏洞
 
  金庸小说中的农业漏洞
 
  历史悖谬问题在小说中是极常见的,《金瓶梅》和《堂吉诃德》等都有很多疏漏,其中有些是有违历史常识的。“金庸茶馆”网站上有一个小专栏名为“骨头大家挑”,专找金庸小说中的漏洞,其中还从未涉及到农业历史的问题。不过我只是茶余一时兴起,并不准备上纲上线。金庸这些破绽,大概也如《白鹿原》中朱先生说的,“留下一点漏洞让后人指责也好喀。”
 
  1、 玉米
 
  《笑傲江湖》第2回:“那农妇从屋中出来,拿着四枝煮熟的玉米棒子,交在他手里。”
 
  《神雕侠侣》第6回:“他(杨过)自幼闯荡江湖,找东西吃的本事着实了得,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
 
  《碧血剑》第1回:“老婆婆拿出几个玉米饼来飨客,烧了一壶热水给他们喝。张朝唐吃了一个玉米饼。”
 
  玉米本非中国土产,这是常识。玉米原产美洲,1494年哥伦布从美洲回来后才传入欧洲,辗转传入中国的时间最早估计也在16世纪中期(现在最早的记载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甘肃《平凉府志》,当时叫“番麦”)。
 
  如果林平之真的能在福建内地山区吃到“煮熟的玉米棒子”,那估计最早也应该在1577年(福建这一年开始有种植玉米)了。不过《笑傲江湖》的年代背景不确定,书中充满了这类似是而非的历史背景特征。《碧血剑》中张朝唐能在广东一带吃到玉米饼还是有可能的,不过这也要建立在一个不太可靠的假设上:即该老婆婆是当地的农村模范带头人,居然有引种这么新奇的外国品种,而张朝唐居然也知道这是玉米饼。
 
  然而杨过想要在陕西的山坡上找到一片玉米地,那至少要等上三四百年才有可能——不过金庸大笔一挥,就一口气空运给杨过五根玉米棒子之多!当然,他不只是对杨过这么好,下面我们还会看到,他对杨过的爷爷也是这么慷慨:
 
  2、 花生、蚕豆、南瓜
 
  《射雕英雄传》第1回:“(曲三)慢慢烫了两壶黄酒,摆出一碟蚕豆、一碟咸花生,一碟豆腐干,另有三个切开的咸蛋。” “杨铁心见一壶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壶,三人只是痛骂秦桧。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蚕豆、一碟花生。”“两人有时也仍去小酒店对饮几壶,那跛子曲三仍是烫上酒来,端来蚕豆、花生等下酒之物。”
 
  《天龙八部》20回:“(萧峰)只见地下放着不少熟肉、炒米、枣子、花生、鱼干之类干粮,更妙的是居然另有一大坛酒。”
 
  《笑傲江湖》第1回:萨老头道:“是,是!爷们要下酒,先用些牛肉、蚕豆、花生。”
 
  《笑傲江湖》第2回:“茶博士泡了壶茶,端上一碟南瓜子、一碟蚕豆。”
 
  《笑傲江湖》第25回:“(令狐冲)端起酒碗,又是一饮而尽,小店之中无下酒物,随手抓起几粒咸水花生,抛入口中。”
 
  这里把蚕豆、花生、南瓜子写成寻常的下酒物,但这三种作物却和玉米一样,都是中国本土所无而很迟才由国外传入的。 蚕豆大概在元朝时才由波斯传入中国(参考研究这方面的权威著作:[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豌豆和蚕豆”条),到明朝时才普遍种植。
 
  花生、南瓜则是美洲植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才开始在旧大陆传播。花生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蚕豆迟得多,大约1530年代传入中国,由沿海传入内陆地区的速度很慢,直到乾隆末年花生仍然是稀见的筵席食品(参见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第8章“土地利用和粮食生产”中关于美洲作物在中国传播的内容。)。
 
  在《笑傲江湖》中,在内陆城市武汉花生也被描写成极普通的下酒物,甚至更内陆的武当山居民也知道(第26回,武当派弟子假装老农,嘲笑令狐冲是“瓜子花生”),这种情况决不会早于1700年。
 
  《射雕英雄传》中,公元1199年临安乡下的一个穷村破店,曲三居然能够摆出波斯和美洲的进口食品(蚕豆、花生),郭、杨二位大侠对这样惊世骇俗、连当时大宋皇帝也没见过的新奇食物,居然毫不在意,按理他们至少要揪住曲三大喝一声:“兀那跛子,你哪来的进口食品?这零售价卖多少?”不过考虑到跛子曲三是桃花岛高足,见识武功均属一流,他比哥伦布更早到过美洲也没什么好希奇的。
 
  甚至可能还有比曲三更早到过美洲的:北宋时的契丹族英雄萧远山也给儿子萧峰捎带了若干花生作为下酒之物。萧峰在《天龙八部》里是个不折不扣的食肉动物,点菜动辄就是切几斤牛肉羊肉之类的。萧远山留下花生这样珍贵的稀罕外国食品,显然深有寓意。我中国人比哥伦布更早到达美洲在此有多一条证据。
 
  3、 西瓜
 
  《射雕英雄传》第23回:“(黄蓉)到村中去买了一担西瓜。”
 
  《笑傲江湖》第5回:“(仪琳)走出二里有余,果见数亩瓜田,累累的生满了西瓜。”
 
  “西瓜”一词本非汉语,而源自女真语(参《汉语外来词词典》),该种植物本来也非中国所有,而出产于西亚,在五代北宋时引入西域,后又由金国引种到南宋,不过西瓜的普遍种植大致要等到清乾隆年间回疆平定之后,也就是陈家洛那个年代(参考[美]劳费尔《中国伊朗编》“西瓜”条)。
 
  在黄蓉那个年代,西瓜也算是引种不多年的进口时令水果,她居然一口气买了一担,虽然女孩子爱吃水果,但也算出手阔绰,亏她能在牛家村口买得到。24回黄蓉将西瓜顶在头上,沙通天等一见“一条青一条绿的圆球”,都吓跑了,想必鬼门龙王见识虽广,也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西瓜。
 
  《笑傲江湖》第5回这一段描写的盛夏之夜场景,衡山县也有普通的农村也有“数亩瓜田”,那已经类似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景象了。
 
  4、 人参
 
  《天龙八部》第26回:“匆匆数月,冬尽春来,阿紫每日以人参为粮。”
 
  《天龙八部》故事中,阿紫在长白山保命的三**宝是人参、熊胆、虎骨。萧峰也正是由人提醒,在想起人参有效果,并因此前往长白山——可见人参保命、人参最佳产地在长白山等观念已经很深入人心,连萧峰这样的读书不多的人也都知道。《射雕英雄传》里的梁子翁,原本也是关外的参客,既然已经出现参客这样的职业,可见此物为当时所重。
 
  但在历史上,人参长期以来却并无这样的地位。隋朝还一度视为妖草,唐时只当作茶叶一样的时尚饮品,宋人也只将之看做干果一样的送礼之物,并不认为它有什么药效。认为人参包治百病、长白山人参为最上品等观念,都直到明朝后期才兴起(见易华《人参崇拜》一文)。
 
  《连城诀》中也有提到丁典把关外的人参运送到汉口做买卖,《侠客行》中关东四大门派的高三娘子家有良马、参场无数,这些人参贸易已达到产业化的景象,大略都是清朝的事情了。
 
  5、 辣椒
 
  《天龙八部》第11回:“自此一路向东,又行了二十余日,段誉听着途人的口音,渐觉清雅绵软,菜肴中也没了辣椒。”
 
  《连城诀》第1回:“那少女(戚芳)十七八岁年纪……脸上红得象屋檐下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
 
  以上两处,显然金庸认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一带食物都嗜好辣椒,但辣椒却也和玉米、花生、南瓜、烟草等一样,是美洲农产品,传入中国的年代也在明末时期。中国传统的辛香料不是辣椒,而主要是花椒。并且辣椒最早也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放进菜肴中的时间更迟,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参蓝勇《中国辛辣文化与辣椒革命》,〈南方周末〉2002-1-24)
 
  所以段誉在一路东下时,不是菜肴里“也没了辣椒”,而是可能从来就没吃到过辣椒,除非鸠摩智带着他去了一趟美洲又回来了。不过鉴于段誉后来在苏州燕子坞也喝到了600年后才出现的碧螺春茶,这样时光倒流的事情也未必不能有二。
 
  6、 苹果
 
  《倚天屠龙记》第16回:“(张无忌)在矮树上摘了几枚不知名的果子,拿在手里,已闻到一阵甜香,咬了一口,更是鲜美绝伦,桃子无此爽脆,苹果无此香甜,而梨子则逊其三分滑腻。”
 
  金庸这里并未说这种果子是苹果,但实际上张无忌甚至不可能将苹果拿来比较。因为苹果传入中国在元朝末年,当时只有在宫廷才可享用,他当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不可能吃过,而“苹果”这一名称,更是直到明朝才出现(参见张帆《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http://xiangyata.net/data/articles/a03/454.html)
 
  梁羽生在《冰川天女传》第1回中有写到陈天宇“劈果救佳人”,劈开的是一个金色苹果,不过此时已在乾隆年间,没有历史问题的风险了。
№1 ☆☆☆2006-10-03 14:14:2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啊~~受教!!~~~~~~~~~~
 
 
顶一个..
№3 ☆☆☆果子2006-10-03 15:25:4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哈~~~某小溜回来探头探脑、两眼冒光~~~~~~~~~~~~~~~~~~~~
LZ大大的宝库里还有米这么经典的好东东??
再贴几个………
啊~~
不,
一个也好~
俺8贪心的,
真滴!!
№4 ☆☆☆果子2006-10-03 15:42:3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啊啊啊
 
真是受教了啊~~~~
№5 ☆☆☆懒骨头2006-10-03 17:51:4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靠 这么久不见你 最近很忙么~ 附带说下 帖子太老
№6 ☆☆☆笑笑笑笑笑笑2006-10-03 23:29:2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7 ☆☆☆君*****2006-10-04 10:46:5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lz厉害啊,我最喜欢看这种东西了。
№8 ☆☆☆懒猫2006-10-04 17:04:2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老帖子么?俺是头回看到,好东东。
№9 ☆☆☆disney2006-10-04 21:51:5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真是好东西哈~~~~
冰糖葫芦那个太可爱了~~~~~~
№10 ☆☆☆keke2006-10-05 14:09:4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呵呵,不错~~~
№11 ☆☆☆上扬2006-10-05 20:58:3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这些言情\武侠的小说,本来就是夸张虚构,如果在这些小节上较起真来,估计作者的时间都用来考证了,不用写书了.这种小说如果数起不符合现实细节,又岂止这些?比如人一跳几丈高\吸人的内力等,更是荒唐了.这不是学术论文,别计较这些.
№12 ☆☆☆2006-10-06 17:27:3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555...为什么我不能在古装戏里出场? 抗议! 抗议! 不准写历史剧! 大家都去写架空去!
№13 ☆☆☆冰糖葫芦2006-10-07 15:14:3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今天大大的受教了
№14 ☆☆☆清泉丁冬2006-10-08 12:27:0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冰糖葫芦于2006-10-07 15:14:38留言☆☆☆ 
再过几百年,有人写民国的穿越文的时候,您就可以出场了,那时候中山装大概也算古装~呵呵呵呵~~
№15 ☆☆☆……2006-10-08 13:10:1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嘻嘻~~~~~~~
现在也有人写民国穿的吧??
8过,MS小果看过的民国穿里面都米有冰糖葫芦的戏份——
№16 ☆☆☆果子2006-10-08 15:43:0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如楼主所说,那些东西都是当时没有的,那当时有什么呢?我书问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水果有什么品种?下酒菜是什么呢?好奇~~~~~~~~~~~~~~~
№17 ☆☆☆112006-10-10 19:58:4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再过几百年,有人写民国的穿越文的时候,您(冰糖葫芦)就可以出场了,那时候中山装大概也算古装~呵呵呵呵~~
☆☆☆……于2006-10-08 13:10:10留言☆☆☆ 
 
哼! 我要让穿越的人们把我带回古代去! 嗯,带到夏朝去!带着苹果玉米花生西瓜一起去!
№18 ☆☆☆冰糖葫芦2006-10-11 14:01:2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一看这个,不知怎的竟想起孔YI己所执着的“茴”字有四样写法……
 
拜托,戴震在考据上是算厉害的了,但人家考证的是“实”,不是小说,不是报告文学,好不好?
 
如果哪一天非得把某本小说,尤其是某本著名小说中原本虚构的东东都拿出来较真,那我们的文学生涯也就完了,是吧?
 
当然啦,高人们对大家竟不知“茴”字有四样写法的这种错误,还是可以嗤笑个够滴。
 
至于各位大大的文么,糖葫芦土豆一干吃食,只要仍只用在小说里娱己娱人,那也不必管有何是非。
№19 ☆☆☆Jenie2006-10-12 15:15:3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同意楼上的说法。现在的电视剧,小说急功近利的多,有几个做到严谨的。以前80年代拍的红楼梦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经典,那就是个严谨。一部拍了6年的电视剧,一部有那么多红学专家,民俗专家做指导的电视剧,不成为经典才怪呢。
 
古时候有个典故是三人成虎,众口烁金,现在煤体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人们的想象。连我外婆都认为乾隆皇帝是来自海宁陈家抱来的呢。我觉得还是应该提倡各位编剧和作者写东西的时候严谨点好,少误导群众。
№20 ☆☆☆orient2006-10-14 12:36:4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