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关于黄帝和楚国的真正姓氏 [17]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公元前四千五百年,甘肃秦安大地湾一带的裔民少典氏、有硚氏等氏族,由于西部山地洪水泛滥大地湾变为大湖的原因,也离开了大地湾—老官台地区,而南迁徙到秦岭常羊山(常阳山)重新建立了观天祭祀中心。并在这一地区繁衍了炎帝氏族和黄帝氏族,创造了继大地湾文化之后的仰韶文化实际是炎帝、黄帝非同父同母兄弟,而是同父异母兄弟,黄帝是少典与附宝所生,炎帝是少典与任姒所生。附宝、任姒均为有硚氏女。这个龙图腾的国家,是华族伏羲帝和女娲帝直系家族,其国为有熊国,从秦汉以后,再没有人知道“熊”字的真正含义了。上古的“熊”字是“上今下酉”,即“上今下酉”字,为“帝王”的意思。有熊,是族中有帝王的意思,是华族伏羲帝和女娲帝的继承人,世袭龙图腾。后来孔丘写《春秋》篡改了,《帝王世系》也不传,加之秦王诅咒楚怀王熊槐为“熊相”,楚语“’上今下酉’槐”音与“熊相”近似,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焚书坑儒,李斯统一文字为小篆,故意不造“上今下酉”字,改“上今下酉”为熊字,从此便成了动物的“熊”字了。有熊国君少典氏为伏羲帝和女娲帝直系的第七十七帝,他的夫人有二,一是任姒(女登),二是附宝,她们是姐妹,是有硚氏之女。神农氏所写的《本草经》被称为上古三坟之一。

自20世纪初在安徽的李家孤坟发现楚幽王墓到改革开放后一系列重大的江汉考古,很多史实颠覆了《史记》中的记载,与《左传》比较一致,出土文物均与两汉典籍有较大差异。如有的文中“楚武王名熊通,芈姓”就与文物不相一致,楚王实际上是“酓”氏,不是“熊”,两个字的上古读音也有区别,酓,读若“有”,熊,读若“玉”(不读“雄”音),另外,楚王实出季连后裔,为“嬭”姓,不是“芈”,尽管这二字上古均读若“米”音,也许“芈”是汉人的通假。

现代汉字中,“嬭”音“奶”,多半被作为“奶”的异体字,实际上这是楚国的姓;“酓”音“眼”,字典解释为酒味苦,实际上在古代是帝王的意思。
№0 ☆☆☆北宫 2007-04-11 11:50:38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酓”音“眼”,字典解释为酒味苦,实际上在古代是帝王的意思。
从偏旁看,酓的本义应该和酒有关吧?帝王可能是引申义。或许楚部落善于酿酒?
№1 ☆☆☆阿里亚娜2007-04-11 11:58:5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上古粮食短缺,可能要特殊身份的人才能拥有酒吧,当然我也是猜测,不过很多物资一开始都是用来祭祀上天的礼仪用品,比如玉啊酒啊青铜啊。
№2 ☆☆☆北宫2007-04-11 12:22:1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据说楚国以酓为氏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在有酓(就是有熊)这个地方建立政权,后来南逐渐南下,但是依然保留了酓氏。
№3 ☆☆☆北宫2007-04-11 12:24:0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呵呵
№4 ☆☆☆阿里亚娜2007-04-11 12:28:2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像酋长的“酋”字,祭奠的“奠”字,都是以“酉”为偏旁的,可能在上古时候,酒是比较特殊的东西。
№5 ☆☆☆北宫2007-04-11 12:28:5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PS一下,我现在觉得熊心那孩子真是可怜,秦末山东旧贵族复国运动搞得那么轰轰烈烈,楚国旧贵族更是占了大半,居然就没有把楚国的氏恢复过来,可见那帮人的心思了。我就不信了,那么多楚国旧贵族,连个“酓”字都不记得。
№6 ☆☆☆北宫2007-04-11 12:56:3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秦暴政还是比较恐怖的
那个时期又正好是姓、氏合一的时期,楚王室分出了屈景昭三氏,可能也削弱对“酓”姓的认同
再加上书同文,六国后人可能都默认接受了小篆“熊”为楚王姓
№7 ☆☆☆阿里亚娜2007-04-11 13:10:0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8 ☆☆☆阿里亚娜2007-04-11 13:11:1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有些字只是我们今天的读音而已,也许熊在作为姓氏的时候,读音和酓相同,楚国后人也不以为意了
№9 ☆☆☆阿里亚娜2007-04-11 13:15:4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据说楚国以酓为氏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在有酓(就是有熊)这个地方建立政权
☆☆☆北宫于2007-04-11 12:24:07留言☆☆☆ 
对这种说法持保留态度,上古时代,“有某氏”这种说法多了,“有”都是作为虚词,无实际意义,如果说这么巧有个地方正好叫“有酓”,也太诡异了
№10 ☆☆☆阿里亚娜2007-04-11 13:18:0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魏昌《楚国史》中有这样一段:
 
“熊”从“酓”(见于楚器上,楚国国君(王)自称“酓某”,如湖北随县出土的楚王镈,铭文有“酓章”二字,安徽寿县出土的楚王鼎,铭文有“酓肯”、“酓感”等。),“酓”即“莤”,莤,像神饮酒;“酓”像人饮酒,是“莤”的人格化,“熊读入喻纽,酓读入影纽,古清浊不分,于声至近”(商承祚《寿县新出土楚王鼎考释》,载《国风》第4卷,第3期)。
(引自魏昌《楚国史》第二章 商周时期楚国的建立与发展,二、商末周初楚国的建立)
№11 ☆☆☆阿里亚娜2007-04-11 13:23:2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百度到的——
 
有熊为黄帝 的国号。
 
也是古地名。传说有熊是轩辕黄帝所建之都的名称。故址在今 河南省 新郑市
 
古代的有熊实指以现在的河南新郑为中心,辐射周遍的新密、荥阳、登封、禹州、等地!
№12 ☆☆☆北宫2007-04-11 13:23:4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莤
    sù
    古代用酒灌注茅束以祭神。
    酒器的塞子。
    
    莤
    yóu
    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
№13 ☆☆☆北宫2007-04-11 13:33:2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有熊, 我一般理解为有熊出没. 不知道现在还有熊出没否. 哈哈.
№14 ☆☆☆懒人2007-04-11 21:11:1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关于这个有熊氏,献上八卦一则:
有种说法,大禹是“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
而民间神话里有大禹化作熊来开山疏导水路的故事。据说启的母亲在怀孕期间,看到自己的老公变成熊怪的样子,吓得变成石头,大禹对石头说,把我的孩子还来,石头裂开产出婴儿,因此取名叫“启”(孙悟空?= =b)。
关键是大禹是黄帝的后裔,黄帝号有熊氏,而大禹能变身成熊……好复杂
中国神话的版本相当多且杂,我提供的也只是其中一个故事,来源可靠但流传不广。
或许黄帝一族真的和熊有那么点渊源?
部落联盟时代存在着联盟图腾、部落图腾、氏族图腾交叉的情况,主图腾龙之下还有“牛龙”“猪龙”等变种图腾和各氏族自己的守护图腾。或许熊是黄帝一族的守护神……呃,传说中“熊的力量”吗?
№15 ☆☆☆( ̄▽ ̄@)2007-04-11 21:52:4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是说黄帝的后代姓“吴”吗?曾在起点看过一篇文,作者说今天生活在太湖边的姓吴的是真正的天下贵族,因为是黄帝后代。假若果真如此,为何黄帝老人家的后代会姓吴呢
№16 ☆☆☆sl2007-04-12 22:15:4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是说黄帝的后代姓“吴”吗?曾在起点看过一篇文,作者说今天生活在太湖边的姓吴的是真正的天下贵族,因为是黄帝后代。假若果真如此,为何黄帝老人家的后代会姓吴呢
☆☆☆sl于2007-04-12 22:15:48留言☆☆☆ 
黄帝本人姓是公孙,氏为有熊,分出来的姓氏可能没有百种也有几十种了,比如子姓,公孙姓,轩辕姓,姬姓等。所以说炎黄子孙嘛。
任何一个姓氏都可以追寻到伏羲女娲三皇五帝,没什么特殊的。
吴姓是从公孙分出姬姓,姬姓周王族又建立吴国,遂有吴姓。
№17 ☆☆☆阿里亚娜2007-04-13 08:34:2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