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古代如琅琊王氏等的豪门家族还有哪些??? [21]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我只知道~~N有名的第一豪族琅琊王氏,还有明清时的商业大家介休侯氏………………古代历史上还有什么名门名家么??? 只求家族名称和所从事行业,谢谢~
№0 ☆☆☆安亚 2007-06-27 19:35:51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中国第一家族: 山东曲阜孔氏........ =  =
№1 ☆☆☆还是穿上马甲安全点吧2007-06-27 19:46:0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清河崔氏(北方第一大门阀),范阳卢氏,还有太原王氏.....
№2 ☆☆☆2007-06-27 19:57:3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山东望族谢家,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出了谢安,大小谢等一大批名臣与雅士.与王氏并称王谢.
№3 ☆☆☆小呆2007-06-27 20:31:0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补一点,谢家专出美男,谢安和谢宣城都是闻名一时的超级美男子.
№4 ☆☆☆小呆2007-06-27 20:36:5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博哉四庾,茂矣六郗,三谢之盛,八王之奇”
河东安邑卫氏、安平崔氏、颍川锺氏、京兆韦氏、京兆杜氏、泰山羊氏、荥阳杨氏、弘农张氏、榔邪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高平郗氏、吴郡张氏、太原王氏、江夏李氏。
№5 ☆☆☆两笑心2007-06-27 20:58:5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两笑心大人似乎应该是
至少弘农杨氏是一定的,杨氏是我本家,兴于两汉,弘农杨氏四世太尉,与汝阳袁世并为东汉望族,可见于.
№6 ☆☆☆小呆2007-06-27 22:07:3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清河崔氏 赵郡李氏 陇西李氏 京兆杜氏 太原王氏 琅琊王氏 兰陵萧氏 汝南袁氏 陈郡谢氏 荥阳郑氏 博陵崔氏 范阳卢氏
№7 ☆☆☆-_-2007-06-28 00:10:0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中国第一家族: 山东曲阜孔氏........ =  =
№1 ☆☆☆还是穿上马甲安全点吧于2007-06-27 19:46:02留言☆☆☆
 
 
有什么值得称第一之处?他们是一家子土豆,所有的荣耀都在地下。
№8 ☆☆☆仔细2007-06-28 09:51:3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在秦之后的几乎每一个朝代都稳稳当当坐在金字塔的高层的家族,永远的贵族和王侯,说是第一家族也不为过。
№9 ☆☆☆梧桐2007-06-28 14:05:0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只认识孔融,还被曹操灭了,汗.
№10 ☆☆☆小呆2007-06-28 14:18:3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大家都没说曹家,三世织造,够不上格?
№11 ☆☆☆小呆2007-06-28 14:27:0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听说还有个汝南周氏
 
№12 ☆☆☆北纬周的马甲2007-06-28 18:45:4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大家都没说曹家,三世织造,够不上格?  
  
№11 ☆☆☆小呆于2007-06-28 14:27:07留言☆☆☆   
差远了
 
在秦之后的几乎每一个朝代都稳稳当当坐在金字塔的高层的家族,永远的贵族和王侯,说是第一家族也不为过。  
  
№9 ☆☆☆梧桐于2007-06-28 14:05:07留言☆☆☆
秦改成宋还差不多
宋以前,孔府地位哪里能跟琅琊王氏 兰陵萧氏 汝南袁氏 陈郡谢氏 清河崔氏他们比较
№13 ☆☆☆琅琊2007-06-28 22:42:5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孔子死后,其子孙世代居住于孔庙附近。宋朝宝元元年(1038年)始建孔府,在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弘治十六年(1503年)、清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孔府得到政府支持,得以重建或扩建。
 
№14 ☆☆☆琅琊2007-06-28 22:44:0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清河崔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8%85%E6%B2%B3%E5%B4%94%E6%B0%8F”
 
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在唐朝以前声望高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赵郡在今河北赵县,初后魏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李玑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李牧是战国时有名的武将,为赵国丞相,封武安君,始居赵郡,为赵郡李氏的始祖。
 
赵郡李氏在北齐官位显赫。支派繁多,在唐朝有17人出任宰相,是仅次于陇西李氏的大族。赵郡李氏的南迁始祖为晋朝的李楷。
 
趙郡李氏的名人,表表者有詩人李頎,以《古從軍行》為名。
 
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地区。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李崇祖孙三代人创基的:李崇的次子李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汉朝时,陇西李氏出了两位重要人物:飞将军李广及其从弟李蔡。李广孙李陵战败被俘降于匈奴,使陇西李氏在郡中名望下降。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在乱世中兴起,西凉王李暠是李氏第一位皇帝。到了隋朝,陇西李氏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望族。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在唐朝,陇西李氏的声望超过了赵郡李氏。唐太宗修《氏族志》,将李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更将有功之臣赐姓李,从此陇西李氏由一个血缘系统的宗族演变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庞大世族。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到南宋郑樵编《李氏源流》时,“言李者称陇西”。后世李氏多自称陇西,有些也是附会。
 
京兆杜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世族,从魏晋一直到唐朝都非常显赫。唐朝人说:“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京兆杜氏的世系可以追溯到西汉御史大夫杜周。杜周本居南阳(今中国河南省南阳),以豪族迁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子杜延年又迁于杜陵(今西安南)。
 
京兆杜氏历朝多为官,亦名人辈出。东汉時有杜笃;西晋有军事家杜预;唐朝時代更多,其中有宰相杜佑,歷史典藏《通典》之作者;其孫則乃晚唐诗人杜牧。
 
№16 ☆☆☆琅琊2007-06-28 22:45:1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太原王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世族,起源於山西的太原,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太原王氏的始祖乃是東漢末年的王允,曾在東漢一朝任官,官至司徒、尚書令。从晋代延续到唐代,各朝皇族为了巩固和提高自身地位,曾多次与太原王氏联姻,或下嫁公主,或娶妃立后。
 
太原王氏的代表人物,表表者有詩人王維和王之渙。
 
兰陵萧氏,南朝士族,乃南朝時期南齊和南梁兩個朝代的皇族。
 
兰陵萧氏發源於江南,祖先可追溯至西漢名臣蕭何,不過自魏晉以還都非名門望族,自萧道成起先後建立了兩個朝代,掌握了統治江南的大權。在建立南齊前他曾官至右將軍。其後南梁的萧衍也是這門士族出身。
 
兰陵萧氏在政治上建樹不多,但都以文学著名。如蕭道成本身是一名書法家;而其後的齊鬱陵王蕭昭業以善寫隸書而有名。
 
№17 ☆☆☆琅琊2007-06-28 22:45:5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汝南袁氏为东汉时期的著名世族大家,祖籍在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自袁良以后,至其孙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汤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袁逢之庶長子袁紹在少帝朝官拜司隸校尉,至獻帝時任大將軍,袁逢的嫡子袁術則官至後將軍。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其先出于舜。周武王灭商朝以后,为存先世之后,封舜的后代妫满(史称胡公满)于陈。妫满13世孙陈大夫辕涛涂是袁姓的始祖,也是汝南袁氏的始祖。其封邑阳夏是袁姓的根据地。陈国在春秋时期被楚国灭掉,子孙分流。
 
如同弘农杨氏,汝南袁氏是一员累世专攻一经的家族,世传孟氏《易》学。
 
史称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成为儒家官吏集团中的首脑人物。有大批故吏、弟子、门生出于其门,不过很少有实际授业关系。东汉时期选士唯“论族姓阀阅”,所以世家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徵辟中照例得到优先。
 
现今汝南县境内袁氏分布广泛,全县二十个乡镇中有一百多个自然村居有袁姓群众,总人数两万多。居住袁姓较多的乡镇有汝宁镇、板店乡等,较集中的村庄有十多个,以“袁”命名的村子就有袁庄、老袁庄、后袁庄、小袁庄等。
 
№18 ☆☆☆琅琊2007-06-28 22:46:0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陈郡谢氏,中国古代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出自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继琅琊王氏、高平郗氏、颖川庾氏及谯郡桓氏之后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由宋至梁,一直为士族领袖,与琅琊王氏并称“王谢”。
 
陈郡谢氏起初只是一个普通士族[1],到了谢尚时期,尚有求婚诸葛恢被拒之事。直至谢万出仕,掌握了豫州之后,方才开始崛起,到谢安任相时期达到顶峰。陈郡谢氏的主要功绩为淝水之战之中以少胜多,保住了东晋。淝水之战之后,谢氏子弟大多隐退,但仍旧保持了最高门第的地位不坠。侯景之乱时,陈郡谢氏与琅琊王氏一起因拒绝联姻而被侯景族灭,从此消失。
 
自东晋至梁朝(317年-557年),谢氏共有12代、100余人见于史传,其门第之高,连皇帝有时也不得不借助于他们的影响力。谢氏拥有大量资产,子弟也大多才华出众,被视为士族领袖前后两百余年。
 
№19 ☆☆☆琅琊2007-06-28 22:46:4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大族,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族。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姓仍为望族,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D%A5%E9%98%B3%E9%83%91%E6%B0%8F”
№20 ☆☆☆琅琊2007-06-28 22:47:2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