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谁帮解释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26]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三皇不期皇而皇,五帝不期帝而帝,三王不期王而王。期皇不皇者,始皇也。期帝不帝者,东帝也。期王不王者,霸王也。

尤其是前三句,完全不明白.
№0 ☆☆☆天孙剪水 2007-10-04 19:36:33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我的感觉,大致的意思是说,有些人不以成为皇帝做目标,结果成了皇成了帝成了王,而那些刻意追求,将成皇成帝成王作为目标的却成不了皇帝王。。。
№1 ☆☆☆路过2007-10-04 19:54:1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偶觉得也是这个意思,但是后面不是有一句"期皇不皇者,始皇也。"
如果他这里的始皇是赢政的话,那么前面的三句就说不通了.毕竟赢政怎么说也是一个皇帝,而且是第一个皇帝,并不是期待成为皇帝而不是皇帝的人.
№2 ☆☆☆天孙剪水2007-10-04 20:23:4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东帝和霸王可以说是成不了皇帝王的人,但是始皇怎么也说不通过呀!
№3 ☆☆☆天孙剪水2007-10-04 20:25:2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认为这句话所提到的“皇”、“帝”、“王”并不全是指实际上的地位权势,更多的是人心向背的问题,儒家所提倡的“王道”就是要行仁政,得民心,说始皇期皇不皇大概是指他得不到人民的全心拥戴吧。也许写这句话的人认为真正可被称为皇、帝、王者应该是百姓所拥戴的人。
№4 ☆☆☆yukie2007-10-04 21:58:1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会不会是两种意思都用呢?毕竟始皇登帝位但失民心,霸王有民心然未称帝。
№5 ☆☆☆jiamao2007-10-04 22:36:3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同意楼上
在下最近在看《史记》觉得很多地方一知半解,比如五帝本纪最后一段太史公曰
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太史公说,有学问的人谈论五帝。是好事,但《尚书》却记载从尧帝的时候开始,各种学术流派写黄帝,文章不优美娴熟,不足以成为代表作被推荐。孔子记载的文章在《五帝德》和《帝系姓》,有学问的人中没有流传开。我曾经西到空峒,往北路过鹿,往东去过海边,往南去过长江淮河,到年纪大的长者所说的黄帝,尧,舜所经过的地方,风俗习惯虽然不同,总的来说同古文记载的差不多。我阅读《春秋》,《国语》,在其中发现了《五帝德》.《帝系姓》的章节,我没有深入考察研究,其中所写都是真实的。《书》有缺点疏漏的地方,意思往往被错误的理解,不是努力学习勤于思考的人,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容易成为浅薄的见识。我合在一起叙述,选择其中优美的章句,写作本书的首章。
在下从小爱好看书,虽然看得是半白话文的《三国》《红楼》《三言两拍》,到后来更小白得看武侠,奇幻,耽美bl,但始终对中国古典文学有一份敬仰之心,天性使然吧,尽管自知才能有限,还是厚颜买了一本古文版《史纪》,不求全部领悟其中精髓,只要能够对那时历史有个大体了解,顺便领略一下古典文字之美就够高兴满足了,无论在下怎么喜欢古文现实中只能在家孤单的闭门造车,家中有学问的长辈远在异地,并且忙于事业,有闲的人大部分根本不感兴趣,余下的几乎同在下一样小白,书买回来几天越看越糊涂,根本不知道翻译的对错,估计有些是意思完全反了,有些是驴头不对马嘴,上面很有可能是一段超强雷文,有谁好心的提点一下,如果错了50%以上,那么在下实在不能看古文了,改天买本翻译本
 
№6 ☆☆☆小丫2007-10-04 23:31:3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三王不期王而王.这句没明白,三王指那三王,前两句还能对号入座,这句我实在想不出是谁.
№7 ☆☆☆花花2007-10-05 12:01:5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三皇--指天皇伏羲氏、地皇(炎帝)神农氏、人皇(黄帝)轩辕氏
五帝--指少昊、颛顼、喾、尧、舜
三王--指大禹、汤王、周王
始皇--秦
东帝--指战国时期的那位想要称帝的齐王田地,事实上他称帝只有2天
霸王--当然是楚霸王啦~
№8 ☆☆☆酒儿2007-10-05 12:29:4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三王五伯被认为是三皇五帝的子孙
№9 ☆☆☆酒儿2007-10-05 12:30:3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秦二世而亡,是不是因此才不把始皇看作是皇帝
№10 ☆☆☆路过2007-10-05 12:33:4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三皇--指天皇伏羲氏、地皇(炎帝)神农氏、人皇(黄帝)轩辕氏
五帝--指少昊、颛顼、喾、尧、舜
三王--指大禹、汤王、周王
始皇--秦
东帝--指战国时期的那位想要称帝的齐王田地,事实上他称帝只有2天
霸王--当然是楚霸王啦~  
  
№8 ☆☆☆酒儿于2007-10-05 12:29:49留言☆☆☆
 
受教了!呵呵!!!
№11 ☆☆☆花花2007-10-05 13:31:0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好象这个“始皇”的意思不是说那个“始皇”吧!
№12 ☆☆☆kk2007-10-05 14:13:0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那这个始皇是什么意思?
东帝和霸王都找得到对应的人.就只有这个始皇,把这一整句都弄的复杂了~~~
№13 ☆☆☆天孙剪水2007-10-05 14:54:5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始皇就是指秦始皇
№14 ☆☆☆狐行拂晓2007-10-05 15:01:1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这个始皇是赢政的问题.
如果是赢政的话,那么他就是成为了皇的皇,而非期皇不皇者.
如果不是指的赢政,那么又是指的谁?还是字面上的意思?
№15 ☆☆☆天孙剪水2007-10-05 15:16:2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15 ☆☆☆天孙剪水于2007-10-05 15:16:21留言☆☆☆ 
始皇是赢政,始皇帝是他自称的。三皇五帝都是大家所推崇的。
 
明朝的另一部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始皇既坑儒焚典,遂欲发孔子墓,取诸经传。先是,孔子将死,遗秘书悬瓮中,始皇登孔子台,上床启瓮,得丹书,曰:“后世一男子,自称秦始皇,登我堂,上我床,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怒而发冢。及达沙丘,令修别路,见一群小儿,辇沙为阜,问云沙丘,从此得病。葬之日,匠人作机巧者,生闭墓中。(孔子卒,戒门人作虚墓十间,及始皇发墓,至十间,有鬼出,逐之,过曲阜十八里没,掘之不得,因名白兔沟。)
----摘自《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
 
可见始皇并不得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作者之意我想应是告戒当时的执政者,以民为天。
№16 ☆☆☆酒儿2007-10-05 16:29:5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与《尧山堂外纪》结合来看,偶算弄明白了,谢谢
№17 ☆☆☆天孙剪水2007-10-05 16:45:3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客气!讨论可以获益良多~
LZ的句子出自(明)田艺蘅的《玉笑零音》
    田艺蘅,字子艺,贡生,官安徽休宁训导。博学善文,10岁时随父过采石,即景赋诗: “白玉楼成招太白,青山相对忆青莲。寥寥采石江头月,曾照仙人宫锦船。”田艺蘅为人高旷磊落,嗜酒任侠。罢官归杭后,愈益放诞不羁,朱衣白发,至老愈豪,常坐西湖花柳下,挟侍女具座待客酬唱。著有《大明同文集》、《田子艺集》、《留青日札》、《北新关志》及《煮泉小品》等杂著数十种。
 
    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明朝的,思想认识上应该不会差很远~
 
    田艺蘅是穆宗时期人物,蒋一葵我就不知道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通过考证多了解一下他们写作的背景。这样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作者当时写作的用意。
    那个田艺蘅罢官可见他是对当时的朝政极其不满的。穆宗时期曾发生过蒙古人入侵事件,可能和那个有关----不过仅止于我个人的猜测。
№18 ☆☆☆酒儿2007-10-05 16:51:2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PS.上面的蒙古人入侵,是指庚戌之变~
№19 ☆☆☆酒儿2007-10-05 16:54:2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这好象是玉笑零音里的吧,偶也记得不太清楚
期皇不皇者,始皇也,
这句不能狭义皇为皇,还有天下的意思,希望可以长久的治理天下而不得.  
呵呵,错了表怪我哈
№20 ☆☆☆yinyiu2007-10-05 20:43:3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