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新结婚时代:周礼昏礼 [37]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礼不仅仅是我们的民族记忆,更应该是我们民族之根。服章之美,怎能没有礼仪之大的依托?礼的卑己尊人、礼的长幼有序,礼的严密规范,是我心目中理想华夏社会的要素,而庄重、典雅和质朴的周礼将这些礼的内涵发挥到了极至。
    “ 周制婚礼。。。不举乐,不庆贺,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可以喧闹嘈杂的事。那时候的昏礼很简朴干净,没有后世繁缛的挑盖头闹洞房这类杂耍般的玩意儿,夫妻“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携手而入洞房——这是具有汉民族性格特质的优美仪式;昏服也不是大红大绿,新郎新娘都穿着端庄的玄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着天的、最神圣的色彩)。整个仪式宁静安详,没有悲伤。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要捕捉到的力量。黄昏中开始的那个安静优美的仪式,代表着纯正的、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直指人心。”

PS:现在用的“婚”字有误,婚礼应为男女双方在黄昏时刻缔结的契约关系,故为“昏礼”

NO.1
    男方捧着象征聘礼的五束丝帛和作为见面礼的木雁。纳征即现在所过大礼,为玄纁色丝帛。雁在周礼中是非常重要的礼物。它代表着有信,也代表了忠贞,通常作为见面礼,现在朝鲜民族的婚礼上还在用木雁。


NO.2“女次,純衣纁袡;立于房中,南面。姆纚笄宵衣,在其右。女從者畢袗玄,纚笄,被顈黼,在其後。”
   新妇用假发装饰,穿玄衣纁裳立在房中。伴娘穿黑衣。


NO.3亲迎
src="http://i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3/flyingvalkyrie/20061113183856970.jpg">

NO.4"女出于母左,父西面戒之,必有正焉。""父送女,命之曰:“戒之敬之,夙夜毋违命!”
 
新婿新妇向祖辈行跪拜大礼(行拜礼必手举齐眉)


向长辈告别,聆听训诫
src="http://i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3/flyingvalkyrie/wedding/PICT3349_.jpg">
src="http://i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3/flyingvalkyrie/wedding/PICT3352_.jpg">
src="http://i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3/flyingvalkyrie/wedding/PICT3353_.jpg">
№0 ☆☆☆土匪 2007-07-27 20:43:31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怎么有几张出不来?
补一下
NO.3

 
NO.4



 
№1 ☆☆☆土匪2007-07-27 20:48:5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NO.5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在同样的仪程中,我与三千多年前作歌的女子遥遥相望,心意相通
姑妈给新娘系上帨巾,新妇即将出阁

新婿新妇拜别长辈离开新娘家

新妇正式出阁。。。
brsrc="http://i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3/flyingvalkyrie/20061113183745945.jpg">

新妇向婆婆行“成妇礼”

 
NO.6现场布置
brsrc="http://i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3/flyingvalkyrie/wedding/PICT3520_.jpg">
走道:
现场物品:玉礼器、喝酒用的爵,合卺用的耳杯和同牢用的碗筷、一角,琴和爵弁



侍女燃香

琴者抚琴

 
NO.7终于入场了
brsrc="http://i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3/flyingvalkyrie/wedding/MOFO/2006111723254010643.jpg">
brsrc="http://i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3/flyingvalkyrie/wedding/MOFO/200611172326192038.jpg">
brsrc="http://i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3/flyingvalkyrie/wedding/MOFO/2006111723261560376.jpg">

伴娘的鱼尾曲裾
brsrc="http://i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3/flyingvalkyrie/wedding/PICT3527_.jpg">
 
NO.8入席坐定

"媵、御沃盥交。"
华夏民族注重清洁,同牢前要先沃盥,净手洁面。媵与御相互交换:媵为新婿浇水盥洗,御则为新妇浇水盥洗。
brsrc="http://i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3/flyingvalkyrie/wedding/PICT3536_.jpg">

“揖婦,即對筵,皆坐皆祭”
brsrc="http://i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3/flyingvalkyrie/wedding/PICT3539_.jpg">
brsrc="http://i125.photobucket.com/albums/p73/flyingvalkyrie/wedding/MOFO/2006111810531595643.jpg">
№2 ☆☆☆土匪2007-07-27 20:51:4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崩溃,怎么又有这么多有问题的图,续补~~
新妇正式出阁

NO.6现场布置

NO.7终于入场了



伴娘的鱼尾曲裾

"媵、御沃盥交。"

“揖婦,即對筵,皆坐皆祭”

№3 ☆☆☆土匪2007-07-27 20:59:3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NO.9同牢开始
赞者为新人进献醴酒

向赞者行礼
“贊爾黍,授肺脊;皆食,以湆醬,皆祭舉、食舉也。三飯, 卒食。”赞将黍移置席上,并把肺脊进授与新婿新妇。新婿新妇就着肉汁和酱进食,二人一起祭举肺,食举肺。取食三次进食便告结束。


“贊洗爵,酌酳主人,主人拜受,贊戶內北面答拜。酳婦亦如之”
赞洗爵,斟酒请新婿饮酒清口安食,新婿拜而接受,赞在室门之内面朝北答拜。又请新妇饮酒安食,礼节如上。。。

新人行祭礼

新人行同牢礼

 
NO.10
合卺
“三酳用巹,亦如之。”第三次饮酒,以卺酌酒,新婿新妇合卺而饮。。。饮半卺杯交换而饮尽。余礼仪节与第一次相同。
№4 ☆☆☆土匪2007-07-27 21:03:0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其他不说,那套衣服就价值不菲,大概要1w上下吧
№5 ☆☆☆飞鼠2007-07-27 21:14:4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补合卺


№6 ☆☆☆土匪2007-07-27 21:15:5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其他不说,那套衣服就价值不菲,大概要1w上下吧-
-----------------------------------------------------------
那是肯定的
№7 ☆☆☆土匪2007-07-27 21:17:2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居然见到了我最爱的汉朝漆器……
№8 ☆☆☆啊~~2007-07-27 22:30:5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v=发现男的果然还是要交领曲裾方显风骨啊,换成圆领那个……汗……也说不定是摄影师的问题。
不过新娘真漂亮~绿嫁衣是唐代的风俗吧?美得惊天动地啊啊……
№9 ☆☆☆/_\\\\\\\\2007-07-28 07:46:1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新娘好PP~~
 
果然是有点家底的人才玩得起啊
№10 ☆☆☆郁郁2007-07-28 18:41:5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11 ☆☆☆也*****2007-07-28 19:56:2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12 ☆☆☆啊*****2007-07-28 20:49:4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答一下楼上的朋友
    这个帖子确实是我在天汉网(汉服)上看到的,不过两位主角不是卖衣服的,是真的在结婚,服饰也不是婚礼的重点,礼仪才是他们所要追求的。
(原贴这里:http://www.tianhan.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4&ID=22786)
    此外,他们的衣服、整个会场的器物布置、司仪过程都是那个汉服网的爱好者们花了很长时间查资料共同研究出来的,并没有所谓的商业目的(当然并不是说他们的就一定对,我也没有说“这就是民族就是正统”)。
    他们举行这样的婚礼主要的目的是在宣传对民族礼仪的尊重,同样是亚洲国家,韩国、日本、越南、印度,几乎每个国家男女结婚时都会穿着自己本民族的服装,遵循本民族的婚姻礼仪程序。只有中国,方式真的是有点奇怪,可以又上教堂又闹洞房,可以说把婚礼当成了一次玩得比较大的游戏,而不是人生进入新阶段的仪式。
    当然不是反对中西合壁,也不是要强求每个人都按照一种范式去结婚,毕竟婚姻是男女两个人自己的事,只要两人开心,没有婚礼也可以。但是端庄严肃的礼仪起到的是规范人言行的作用,会让人对家庭和人生的责任感有更深刻的认识。
    所以要重申一下,婚礼的形式在其次,内涵才是主要的!
№13 ☆☆☆土匪2007-07-28 21:19:3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14 ☆☆☆也*****2007-07-28 21:41:0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15 ☆☆☆啊*****2007-07-28 22:41:4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这时梅姐和共工的婚礼啊啊!~朝好看!
№16 ☆☆☆月幽格2007-08-06 11:53:0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正主儿来说,不想吵架,请版主删帖
№17 ☆☆☆2007-08-06 12:58:5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删除无聊的回贴,因为这个贴真的很不错,希望可以保留,不知道瑗答应吗?
当然如果瑗坚持,那我还是删除整张贴子,非常可惜的,我晚上来看答复,先谢谢瑗,带给我们如此美好如此古典的文化活例,谢谢!
№18 ☆☆☆ 惊天动地2007-08-06 15:11:3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被删掉的帖子想表达的只是如下的观点——
 
有些人很喜欢以代言人自居,但如果连真正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之大家的沈从文都没有说过的话,请问边个有资格说。
 
——如果这样都要被删贴的话,我不知道怎样才算和谐了。
 
我也不明白有些人,他们做出来穿出来的衣服明明就与古代服饰相距太远,某个婚礼上使用的所谓标准的传统器皿,也不过只是从不同考古发掘物上拼凑然后拙劣的伪仿,如何不能让人说?
 
难道一定要让人说,呀,这才是我们国家的古代文明,这才是考古发现。这样才不被删贴?
 
如果有人自己联络媒体,将一件极私人的事情做成了一场商业策划下的炒作,自己去登报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你不想人来评价呢?
 
我愿以为古意茶坊是为了给写古文的作者们增加知识,让他们不至于把我们自己国家的的历史文化写得太离谱,或者给人灵感宣传中国真正的古代文化。
 
可如果斑竹一定要把这里变成一言堂,把历史的事实变成某种爱好者的个人爱好的取舍,除了觉得遗憾我无话可说。
№19 ☆☆☆也混博物馆2007-08-06 21:26:2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被删除的回贴因为部分涉及到不雅的词汇,甚至有些明显有挑拨民族情绪之嫌,因为照片中当事人声明不想掐架,所以我将涉及争执的回贴全都删掉了。
出于中国的传统观念,婚礼是美好的事情,也是人生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在当事人的婚礼贴里,她不想出现争执,亦是可以理解的。
古意向来不是一言堂,如果你对此类婚礼表示异意,可否重新开贴讨论汉服?
谢谢你对古意工作的支持。
№20 ☆☆☆惊天动地2007-08-06 22:43:5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