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求教,宋朝及之前父亲称呼儿子该如何叫? [19]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求教,宋朝及之前父亲称呼儿子该如何叫?

武侠小说里“蓉儿”之类泛滥,可我觉得亲人之间是极少直接称“名”的,那么应该如何称呼呢?是不都用“小字”。“表字”行不行?不知古人笔记里有没有记录。

是不是男人必定“名”“字”齐全。而女子未必?
№0 ☆☆☆明月 2007-07-25 22:05:07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哇噻--下流种子,这个好耶
№2 ☆☆☆sun2007-07-25 23:05:2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倒!就叫名字好了啊~
不然来点肉麻的叫:我儿~~~~~~
№3 ☆☆☆vivian2007-07-25 23:19:1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在家直呼其名;在外称:犬子、小犬
№4 ☆☆☆kaka2007-07-25 23:35:4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主要叫小名吧,比如阿瞒什么的,隋唐那会儿佛教流行,不就是好多人小名叫迦罗什么的。
 
其实我自己觉得好玩的是李治,这两口子看来有好多年似乎感情不错,看看武则天生小孩的频率就知道,那么以这两口子的性格,会不会啥时候我们这个未来女皇高兴起来,娇滴滴叫上一声:“雉奴!”
№5 ☆☆☆shifei2007-07-25 23:42:0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称名。
 
最近补课老师说的。
 
只有父母长辈可以称名,同辈朋友只能称字。
 
至于“小字”应该是说自己的字吧,比如“在下姓*,名*,小字**”
 
“表字”应该就是“字”吧。
 
古人幼时命名(长辈取长辈叫),成年取字(长辈取同辈叫),号一般是自取自称,或是同辈或晚辈的敬称。
№6 ☆☆☆南宫莫2007-07-26 14:42:2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记得书上好象有说过男子20弱冠时家里是要请客的...在此之前男孩子(?)都只有名...而字是宾客或者长辈在这个时候给取的..意思跟名会有关联..比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我一直不懂为什么白了还要太白...特别白??? - -!)
表字应该是另一个字..跟字是一层的..除此以外还有号啊什么的..
但是女孩子就不一样啦...一般是不给女孩子取字的...女孩子也有字,一般就是嫁人之后自己夫婿的号或者别号...所以也有说法称女孩子长大了等着有人上门提亲叫"待字闺中"..字面理解也就是在女子的房间等待别人给个字..也就等人来娶啦~~
№7 ☆☆☆Melon2007-07-26 20:14:3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就叫名喽,绝对不会称字的,加表字是古代男子成人大礼,只有表示尊敬之意时才会称字,比如齐桓公称管仲,楚文王称子文,这都是对自己的宰相表示尊敬之意,尊为师长,不敢称名,称字。敢有老子称儿子字,那是什么意思?就是拿儿子当长辈称呼了,绝对的于礼不合,非把儿子当场叫趴下不可,连鼻涕带眼泪的问是不是自己犯了什么错……
№8 ☆☆☆chaarr2007-07-27 04:43:3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什么时候表示过“叫小名吧楼主还觉得太恶俗”???
 
 
---------------
“就叫名喽,绝对不会称字的”
---------------
绝对不对!!!
 
资治通鉴里出现了
 
(燕国皇帝慕容)俊曰:“卿誉之虽过,然此儿在,吾死无忧矣。景茂(他的儿子慕容wei的表字)何如?”时太子wei侍侧
 
可见叫“表字”没问题!!!
 
一生下来一般有“小字”(就是乳名),不会有“表字” 可能小时候叫“小字”的很多,长大些就可以叫“表字”了,曹冲很小就有表字了,可见取“表字”的时间没大家想象的那么晚。
 
我还是认为,早先汉人非常注重“名”“字”的区别,“名”的用法很官方,几乎就不是用来亲切称呼的。(可惜现在写古代的网文中很少注意这个问题)
 
÷÷÷÷÷÷÷
 直接称呼“名”+“儿”是清朝满人入关后对“名”“字”区别淡化的结果,÷÷÷÷÷÷÷(红楼梦中就常出现“琏儿”的叫法,仆人也能说“琏二爷”,完全不遵守早期汉人的避讳习惯)
 
№9 ☆☆☆明月2007-08-04 04:55:2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至于女子"待字闺中",我也有疑问
--------------
晋阳公主字明达,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未尝见喜愠色。帝有所怒责,必伺颜徐徐辩解,故省中多蒙其惠,莫不誉爱。后崩,时主始孩,不之识;及五岁,经后所游地,哀不自胜。帝诸子,唯晋王及主最少,故亲畜之。王每出閤,主送至虔化门;泣而别。王胜衣,班于朝,主泣曰:“兄今与群臣同列,不得在内乎?”帝亦为流涕。主临帝飞白书,下不能辨。薨年十二。帝阅三旬不常膳,日数十哀,因以癯羸。群臣进勉,帝曰:“朕渠不知悲爱无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 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
  
  ——《新唐书·诸帝公主》
--------------
12岁就挂掉的小公主有“字”,这个“字”应该起得很早吧。这么正式的史料为什么没有名呢???会不会她根本没有“名”?
 
我怀疑中古时候的女子并不都是“名”“字”俱全的(特别当“双名”时候,“单名”叫起来并不方便,一般都有“表字”)。很多只有一个“代号”,没男人 “名”“字”那么复杂。因为见过两块北魏的墓碑志里提起同一个女人,一个写着她“讳XX”,另一个写着她“字XX”,说明别人把她的“名”“字”混为一谈。只是怀疑,不敢肯定。
№10 ☆☆☆明月2007-08-04 05:31:5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明月于2007-08-04 04:55:25留言☆☆☆ 
 
同意. 记得里有一段, 桓楚卿(楚卿是表字)被妻子左仪贞(仪贞是表字)气坏了, 直接喊妻子的名字:"圣婉.....(省略)", 结果左非常生气, 说你直接呼人名字还亏你受过教育.
 
可见古代人物称呼的都是姓+表字, 称呼名字只见正式场合, 平时若称呼别人名字只能显得自己没水平.
 
话说好象跑题了.称呼儿子的, 亲昵点嘛就称小名, 或"我儿", 严肃点就称表字, 至于直接称呼名字的, 很见外啊.
№11 ☆☆☆清波2007-08-04 10:23:4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同意. 记得里有一段, 桓楚卿(楚卿是表字)被妻子左仪贞(仪贞是表字)气坏了, 直接喊妻子的名字:"圣婉.....(省略)", 结果左非常生气, 说你直接呼人名字还亏你受过教育.
 
 
嗯,没看过这个,不过古时候长妾(有子)礼数上都应该是不称名的,看来楚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12 ☆☆☆shifei2007-08-04 23:38:5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天雨花是什么
№13 ☆☆☆三眼皮兄2007-08-05 11:44:4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
不一定,李世明的晋阳公主12岁死了,已经有字。
曹冲也是。
 
现在很多研究古代生活传统习惯的文章缺乏断代意识,即把先秦,中古,近古混为一谈。
№15 ☆☆☆弄玉2007-08-05 21:03:3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字,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ī)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
不一定,李世明的晋阳公主12岁死了,已经有字。
曹冲也是。
 
现在很多研究古代生活传统习惯的文章缺乏断代意识,即把先秦,中古,近古混为一谈。
№16 ☆☆☆弄玉2007-08-05 21:03:4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有没有字,是一个人是否成年的标志,现在大都说的都是根据周礼,男20岁,女15岁成人,及可婚嫁,但各朝各代规定成人的年龄是有所不同的,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因战乱,经济萧条导致国家人口锐减的,人口稀少的,国家会降低成人年龄,可令及早嫁娶,以增加人口,扩充军力,国泰民安,人口正常稳定的时候国家会提高法定成人的年龄,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宏观调控,古时就有.所以各朝成人取字的年龄都是有所不同,因为现在不便所有的年龄都说一遍,所以就以最早的,也是国人认可的权威的周礼来统一回答,最主要的目的是以此来回答名和字的区别,和怎么用法,因为这在各朝各代都是一样的
№17 ☆☆☆混吃等死(普及贴)2007-08-05 21:43:1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特地去查了一下,再成人年龄问题上不仅不同的时期规定不同,而且还有特例:古代典籍记载,在实际操作中,特殊人物如国君等行冠礼的年龄可以提前。《左传﹒襄公九年》记载,晋悼公对一同参加围郑之役的鲁国君臣说:“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晋悼公的用意在催促鲁国为襄公行冠礼,于是在返国途中,鲁国群臣“寄卫庙而假钟磬”,为鲁襄公举行了冠礼,其时鲁襄公年仅十二岁。这类事件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古代社会中冠礼之重要及行冠礼年龄的通例。
№18 ☆☆☆混吃等死2007-08-05 22:11:1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汉武帝的冠礼也是被提前了的
№19 ☆☆☆飞鼠2007-08-08 11:49:3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