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宫廷文物-----服饰(一) [27]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月白色竹子纹织金缎小坎肩

月白色竹子纹织金缎小坎肩,清光绪,身长70cm,肩宽39cm,下摆宽86cm。清宫旧藏。
此衣为丝质。圆立领,对襟,无袖,左右及后开裾。衣内衬粉色素纺丝绸里。面料在月白色缎纹地上用圆金线作纹纬织金竹子纹样,缘饰多道织花及蕾丝绦边。缀铜鎏金錾花扣一枚、铜鎏金机制币式扣四枚。
清代的对襟坎肩对绦边的装饰独特而夸张,尤其是清代晚期,绦边的数量与面积几可覆盖主体纹样,因此这一时期服饰的装饰风格素有“十八镶”之说。它是清末宫廷妇女对服饰追求繁复奢华的真实写照。


宝蓝色缎绣云鹤纹袷便袍

宝蓝色缎绣云鹤纹袷便袍,清光绪,身长134cm,两袖通长137cm,下摆宽54cm。清宫旧藏。
此衣为苏州制作,丝质。圆立领,大襟右衽,窄平袖,不开裾。面料在宝蓝色缎地上运用平针、缠针、钉线、平金等针法绣制飞鹤、祥云纹样。衣缘饰长圆“寿”字织金缎边。缀铜鎏金錾花扣五颗。衣内衬湖色素纺丝绸里。
便袍为清代后妃便服之一,与衬衣和氅衣同属直身式袍服,多与衣、坎肩或马褂套穿。此袍即与宝蓝色缎绣云鹤纹夹马褂为一套,并为同时制做的。此外,便袍均以单(绦)边镶滚,这在清代后妃便服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明黄色缎绣葡萄蝴蝶纹衬衣

明黄色缎绣葡萄蝴蝶纹衬衣,清光绪,身长140cm,两袖通长122cm,下摆宽121cm。清宫旧藏。
此衣为丝质。圆领,大襟右衽,平阔袖双层,不开裾。衣缘饰绦边三重。缀铜鎏金錾花扣一枚、铜鎏金机制币式扣五枚。衣内衬湖色素纺丝绸里。这件衬衣是在明黄色缎地上采取二至四色晕的装饰方法,运用平针、缠针、套针、戗针、钉线等多种刺绣针法绣制折枝葡萄及彩蝶纹样。其构图繁而不乱,设色艳而不俗,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


深藕荷色月季花纹织金缎小坎肩

深藕荷色月季花纹织金缎小坎肩,清光绪,身长71cm,肩宽40cm,下摆宽87cm。
此衣为丝质。圆立领,右衽,琵琶襟,无袖,左右开裾。面料在深藕荷色缎纹地上用圆金线作纹纬织金月季花纹样。缀铜鎏金錾花扣一枚、铜鎏金机制币式扣五枚。衣内衬湖色素纺丝绸里。
此坎肩的衣襟形制为不对称式琵琶襟,根据这一特点,设计者突破了清代传统服饰纹样规矩、对称的装饰方法,未将主体纹样月季花饰于衣服的中心位置。这种在不对称中求自然的装饰方法更接近现代服装的装饰风格,新颖别致,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绛色缂金瓜蝶纹袷坎肩

绛色缂金瓜蝶纹袷坎肩,清光绪,身长141cm,肩宽39cm,下摆宽116cm。清宫旧藏。
此衣为苏州制作,丝质。长款,圆领,对襟,无袖,裾左右开。衣缘饰绦边三重。缀铜鎏金錾花扣五颗。衣内衬月白色素纺丝绸里。
这件大坎肩是在绛色平纹地上运用平缂、构缂等技法以圆金线缂织瓜瓞绵绵纹样,取子孙万代延绵不断之意。构图质朴庄重,为清代缂金服装中的经典作品。

浅湖色竹石纹缂丝一字襟坎肩

浅湖色竹石纹缂丝一字襟坎肩,清光绪,身长71cm,肩宽42cm,下摆宽93cm。清宫旧藏。
清代的坎肩又称背心、紧身、马甲,是一种无袖的紧身式服装。根据衣长,坎肩可分为大坎肩和小坎肩两种,大坎肩衣长过膝,小坎肩衣长及腰。小坎肩根据襟式又可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和一字襟坎肩等。一字襟坎肩因前襟于胸部横开,外观呈“一”字形而得名。它由胸背两片组成,在一字襟上钉纽扣7粒,在左右两腋下各钉纽扣3粒,合为13粒,又称“十三太保”。它最初为清代武将骑射时所穿,故又称“巴图鲁坎肩”,“巴图鲁”为满语勇士之意。一字襟坎肩通常穿于袍褂之外,若穿于袍内,感觉身热时只须探手于内解开横、直两排纽扣,即可将其拽脱,免去了解脱外衣之劳,穿着十分便利。晚清时,一字襟坎肩在京师广为盛行,男女皆好穿用。
这件坎肩即属一字襟坎肩,为立领、无袖、一字襟式短身上衣。以白色寿山竹子纹缂丝为面,藕荷色素纺丝绸为里,镶黑色万字曲水纹织金缎边。胸背两片以13粒纽扣相连,其中一字襟上钉铜镀金錾花扣1、白玉扣6,两腋下各钉白玉扣3。这件坎肩以白玉作扣,用料华贵,缂丝工艺细致,纹饰秀雅,制作精美,是清代晚期后妃于春秋两季所穿之便服,反映出晚清流行一时的服饰风尚。


紫色漳绒福寿三多纹袷坎肩

紫色漳绒福寿三多纹袷坎肩,清光绪,身长76cm,肩宽39cm,下摆宽78cm,左右裾长13cm。清宫旧藏。
坎肩圆立领,琵琶襟右衽,无袖,裾左右开。内饰月白色素纺丝绸里,领口缀铜鎏金錾花扣一,余饰铜鎏金“贵”字币式扣五。
这件小坎肩为紫色漳绒面,素织石榴、佛手、牡丹、飘带、蝙蝠和万字、团寿等纹样,寓意多子、多福、多寿,统称为万代福寿三多。作品成功地运用了漳绒所独有的工艺特点,通过绒圈和割绒两种不同的织造手法,用同色丝线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绒圈和绒面明暗互衬,交互显花,使得纹样错落有致,格外清晰。此为皇帝便服.


蓝色漳绒团八宝大襟马褂

蓝色漳绒团八宝大襟马褂,清晚期,身长77cm,两袖通长164cm,袖口宽39cm,下摆宽90cm,前后裾长17cm,左右裾长14cm。清宫旧藏。
马褂立领,右衽,平袖端,裾四开。此褂面料为漳绒,绒起花,八宝团花纹。衣边镶同色同质地冰梅纹宽边,外又镶素青缎窄缘。褂内衬月白色素纺绸里。领内侧镶灰鼠皮。襟缀铜镀金錾花扣1枚,錾鹭鸟纹平扣4枚。
此为清代便服。马褂花纹清晰,富有浮雕感,割绒规矩平齐,绒圈地匀细。


香色地百蝶花卉纹妆花缎棉袍

香色地百蝶花卉纹妆花缎棉袍,清乾隆,身长153cm,两袖通长192cm。清宫旧藏。
袍右衽,捻襟式,马蹄袖。领、袖镶酱色云龙海水纹妆花缎边,宽8.5cm。领边有正龙2,行龙3;接袖处有行龙2,两袖端有正龙各1。棉袍面料为妆花缎,衬湖色云纹暗花绫里。妆花缎为八枚三飞经向缎纹组织,经密为144根/cm,经线投影宽0.1mm,纬密为50根/cm,纬线投影宽0.15- 0.2mm,无捻。纹纬用“挖梭妆花”织造,这种织造方法设色自由,不受任何限制,在一排同样的花纹上可以织出不同的色彩,使色彩丰富多变。此种技术于宋代已出现,盛于明清,并沿用至今。该袍面料织牡丹、石榴花、菊花、兰花、梅花、桂花、水仙等花卉和松竹等,蜂、蝶翩翩起舞于花丛间,栩栩如生。花卉与蜂、蝶之设色有月白、石青、蛋黄、粉红、紫红、雪灰、浅绿、墨绿和茄皮紫等共20多种,五彩斑烂,色调和谐。
此妆花缎棉袍料织造精细,纹饰设计巧妙,构图疏朗有致,密而不繁,富有浓厚的装饰趣味。历经二百余年,至今色泽仍艳丽如新,实为清朝中期妆花缎袍之精品。此袍应为嫔之冬季便服。


湖色团花事事如意织金缎绵马褂

湖色团花事事如意织金缎绵马褂,清,身长73cm, 两袖通长120cm,袖口宽34cm,下摆宽80cm,左右裾长5cm,后裾长8cm。清宫旧藏。
马褂圆立领,对襟,平袖,左右及后开裾。马褂在湖色冰梅纹暗花缎地上织金柿蒂形开光柿子和如意纹样,谐寓“事事如意”。褂外镶石青万字织金缎边,褂内饰雪青色素纺丝绸里。缀银镀金团龙纹币式扣四,石青素缎盘花扣和铜鎏金錾花扣各一。
这件马褂为皇帝的便服。作品成功地运用了衣服颜色与暗花纹样的搭配效果,使其上的织金花纹仿佛置于冰雪之上熠熠生辉,充分显示出清代服饰装饰之设色构图的高超水平。
№0 ☆☆☆非马甲 2006-04-09 00:14:51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石青色缎绣平金云鹤纹袷大坎肩
 
石青色缎绣平金云鹤纹袷大坎肩,清道光,身长132cm,肩宽33cm,下摆宽119cm,后开裾长70cm,左右开裾长79cm,垂带长80cm,垂带宽3-5cm。清宫旧藏。
坎肩圆领,对襟,无袖,左右及后开裾。开裾处垂带各二,下广而锐。坎肩在石青色缎地上以二色晕法运用平金、缉线、钉线、平绣等针法绣制云鹤纹样。衣缘为石青织金花缎,并以月白丝加金线蕾丝缀边。坎肩内衬月白色缠枝暗花绫里。领缀铜鎏金光素圆扣一,对襟缀石青织金花缎扣袢二,内缀月白色缠枝暗花绫盘花扣一。
此坎肩为后妃便服。其工艺考究,且不局限于传统刺绣的晕色方法,用混色线和孔雀羽对仙鹤的眼睑等处进行装饰,风格新颖,更显其珍贵。
领口系墨书黄纸签书,一面书:“道光八年十月十九日收,敬事房呈”,另面书:“览石青缎片金边绣鹤褂拉(襴)一件”。
 

黄色葫芦双喜纹织金绸绵衣
 
 
黄色葫芦双喜纹织金绸绵衣,清同治,身长134cm,两袖通长122cm,袖口宽26cm,下摆宽115cm,左右裾长76cm。清宫旧藏。
此衣圆领,右衽大襟,平袖,左右开裾至腋下。黄色葫芦卍字双喜纹织金绸面,月白色素纺丝绸里,钉铜镀金錾花扣四枚。衣通身纹饰由葫芦、卍字、藤蔓和双喜纹组成,寓意“子孙万代”。领边、袖边、腋下两侧和下摆边均镶蓝色万字曲水纹织金缎边、黑色葫芦双喜纹织金缎边和万字曲水纹绦带边各一道,这是晚清女装常用的多道镶滚装饰手法,具有富丽华贵的装饰效果,也反映了晚清女装的流行风尚。
此件为清代后妃穿用的便服。
 

石青色缎绣三蓝花蝶袷大坎肩
 
石青色缎绣三蓝花蝶袷坎肩,清同治,身长141cm,肩宽40cm,下摆宽108cm。清宫旧藏。
此衣为丝质。长款,圆领,对襟,无袖,裾左右开。领、襟饰本色织鹿鸟纹和蓝色小花图案绦边各一重,外沿饰石青色素缎边。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领口系墨书黄纸签,正面书:“石青缎绣花卉袷褂襴一件”;背面书:“同治二年五月十七日收,沈魁交”。衣内衬明黄色牡丹菊花纹暗花绫里。这件大坎肩采取二至三色晕的装饰方法,在石青色缎地上运用平针、缠针、套针等刺绣技法,绣制三蓝蝴蝶和兰花纹样。构图生动写实,设色素洁淡雅,绣工精巧细腻。这种三蓝的用色方法在清代末年后妃服饰中非常流行。
 

石青色纱绣水仙团寿纹袷坎肩
 
石青色纱绣水仙团寿纹袷坎肩,清同治,身长138cm,肩宽44cm,下摆宽117cm。清宫旧藏。
此衣为丝质。长款,圆立领,对襟,无袖,裾左右开。衣缘饰绦边二重。缀铜鎏金錾花扣一枚、铜鎏金机制币式扣四枚。衣内衬明黄色素纺丝绸里。
这件大坎肩在石青色纱地上采取二至三色晕的装饰方法,运用平针、缠针、套针、平金等刺绣针法绣制整枝水仙及金团寿纹样。装饰对称繁复,大量使用的绦边反映出清末后妃服饰华丽的装饰风格。
大坎肩为清代后妃平时穿用的便服之一,它与小坎肩一样,通常套穿在氅衣、衬衣或便袍之外,既实用方便又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雪青色绸绣枝梅纹衬衣
 
雪青色绸绣枝梅纹衬衣,清光绪,身长136cm,两袖通长135cm,下摆宽114cm。清宫旧藏。
此衬衣为丝质。圆领,大襟右衽,平阔袖双层,不开裾。衣缘饰绦边三重。衣内衬月白色素纺丝绸里。缀铜鎏金錾花扣一枚、铜鎏金机制币式扣四枚。此件衬衣在雪青色平纹暗花春绸地上运用平针、缠针、打籽等刺绣针法绣制浅绛色折枝梅花纹,构图纯朴自然,纹样典雅秀丽,其独特的设色方法在清宫后妃服装中是十分少见的。
 

宝蓝色缎绣折枝菊花纹袷便袍
 
宝蓝色缎绣折枝菊花纹袷便袍,清光绪,身长130cm,两袖通长136cm,下摆宽84cm。清宫旧藏。
此衣为丝质。圆立领,大襟右衽,窄平袖,不开裾。衣缘饰长圆寿字织金缎边。缀铜鎏金光素圆扣一枚、铜鎏金机制币式扣四枚。衣内衬本色素纺丝绸里。这件便袍在宝蓝色缎地上采取二至四色晕装饰方法,运用平针、缠针、套针、戗针、打籽等刺绣技法绣制折枝菊花纹样,图案颇具立体感。刺绣者成功地借助深色缎地和减淡花叶颜色的巧妙处理,使得活灵活现的花朵仿佛伸出了绣面之外。如果不具备精湛的刺绣技艺和深厚的绘画功底,很难完成如此完美的佳作。
 

绛色缂金水仙纹袷马褂
 
绛色缂金水仙纹袷马褂,清光绪,身长75cm,两袖通长124cm,下摆宽95cm。清宫旧藏。
此衣为丝质。圆领,对襟,平阔袖,左右及后开裾。缀铜鎏金錾花扣一枚、铜鎏金机制币式扣四枚。衣缘饰绦边三重。衣内衬月白色素纺丝绸里。此衣在绛色平纹地上采取平缂、构缂等技法运用圆金线缂织整枝水仙纹样,构图生动,充满生活气息,特别是蝴蝶图案绦边的围衬,静中有动,别具一番情趣。
 

石青色团牡丹暗八仙纹织金缎小坎肩
 
石青色团牡丹暗八仙纹织金缎小坎肩,清光绪,身长62cm,肩宽40cm,下摆宽74cm。
此衣为丝质。圆立领,平式一字襟,前后两片不连属。缀铜鎏金机制币式禄字扣十三颗。衣内衬月白色素纺丝绸里。
这件一字襟小坎肩是在石青色缎纹地上用圆金线作纹纬织金团牡丹、卍字及暗八仙等纹样。由于大量使用金线及织金绦边装饰,此衣的质地厚重,金光夺目,显现出高贵华丽的皇家气派。
这种小坎肩在清代无男女尊卑之分,因此具有很多称谓,如:平襟、一字襟、军机坎、巴图鲁(满语:勇士)坎肩和十三太保等,是清代流行最广的一种便服。
 

湖色缎绣藤萝花琵琶襟袷马褂
 
湖色缎绣藤萝花琵琶襟袷马褂,清晚期,身长60cm,两袖通长140cm,袖口宽20cm,下摆宽65cm。清宫旧藏。
褂立领,右衽琵琶式襟,平袖端。湖色素缎面,品月色素纺丝绸里。领、袖、下摆和襟边镶黑色团寿字织金缎边。通身以黑色棉线运用打籽绣和缉线绣技法绣藤萝花纹,具有简洁素雅的装饰效果。
此褂为清代后妃的便服之一。
 

品月色缂丝海棠袷大坎肩
 
品月色缂丝海棠袷大坎肩,清晚期,身长139cm,肩宽40cm,下摆宽116cm。清宫旧藏。
大坎肩圆领,无袖,对襟。品月色海棠纹缂丝面,月白色素纺丝绸里。衣襟上有铜镀金球形錾花扣1枚和铜镀金福寿双全纹扁圆形扣4枚。里襟第四扣处垂品月色缂丝梅花飘带2条,左右开裾处垂藕荷色缂丝兰花飘带各2条。下摆为百褶式。通身衣缘镶黑色万字曲水纹织金缎边一道,此外还施加如意云头纹,镶蓝色菊花纹和黄色水仙纹等多层绦边,这反映了清晚期女装的流行风尚。
此坎肩是清代后妃的便服之一。
 
№1 ☆☆☆非马甲2006-04-09 00:20:0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石青色织金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
 
石青色织金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清康熙,身长85cm,两袖通长94cm,袖口宽23cm,下摆宽78cm,左右裾长42cm,后裾长40cm。清宫旧藏。
褂圆领,对襟,平袖,裾三开。石青色彩云团龙织金妆花缎面,里子现已被拆,仅左袖内残留少许银鼠皮。通身以妆花和织金技法织横向对称排列的金团龙纹和五彩云纹,织工娴熟精巧,提花清晰细致,纹样疏朗有致,雅淡清丽,具有康熙时期织造工艺和纹样的典型特征。根据清朝典制规定,皇帝常服褂“色用石青,花纹随所御,绵、袷、纱、裘惟其时”,此褂完全符合其制,是皇帝冬季所穿的常服褂,穿时与常服袍搭配,套于常服袍之外。褂系黄条,墨书:“石青妆缎褂面一件”。
 

古铜色百蝶纹织金缎绵袍
 
古铜色百蝶纹织金缎绵袍,清乾隆,身长145cm,两袖通长190cm,袖口宽18cm,下摆宽168cm,左右开裾长85cm。清宫旧藏。
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袍以古铜色缎为面,以赤、淡圆金线织蝶纹,蝶身与翅膀的二色金交互换色,色泽明暗不同,使织出的百蝶纹活泼多变。湖色素纺丝绸衣里,内薄施丝绵。领、襟以石青色素缎沿边,饰月白素缎袖衬。襟缀银鎏金光素扣五。
此为清代后妃常服。此袍拈金匀细,金质光亮,为清乾隆朝江宁织造局的织金缎佳品。
领口系墨书黄纸签,正面书:“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五日收,三合呈”,背面书:“览古铜缎二色金女绵袍一件”。
 

枣红色万字菊纹漳缎袷袍
 
枣红色万字菊纹漳缎袷袍,清嘉庆,身长148cm,两袖通长180cm,袖口宽19cm,下摆宽127cm,左右裾长80cm。清宫旧藏。
此袍是清代后妃春秋季穿用的常服袍。其式为圆领,右衽大襟,裾左右开,马蹄形袖端。以枣红色万字菊花纹漳缎为面,月白色小缠枝暗花绫作里。袍面纹样中的菊花在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中有延年益寿之吉祥寓意,与万字共同组成图案,寓意“延年万寿”。此袍所用面料漳缎是一种缎地绒花的起绒织物,织造时先织入起绒杆,形成绒圈,再根据需要将图案处的绒圈割断,形成色泽温润、紧密耸立的绒毛,具有花地分明、立体感强的外观效果。以这种织物为面料的服装在故宫藏清代服饰中数量稀少,且此袍提花清晰,做工精细,故十分珍贵。
领口系黄条,上墨书:“酱色漳绒袷袍一件”,“嘉庆十二年二月初六日收”。
 

灰色玉璧纹江绸袷袍
 
灰色玉璧纹江绸袷袍,清嘉庆,身长145cm,两袖通长202cm,袖口宽19cm,下摆宽116cm,前后裾长58cm。清宫旧藏。
此袍圆领,右衽大襟,马蹄形袖,裾前后开,左右不开裾。灰色玉璧纹暗花江绸面,月白色素纺丝绸里。此袍色彩单一,纹样简单,但织造精细,提花十分清晰,反映出高超的织造工艺水平。
此袍属常服。据《大清会典》,清代皇帝的常服袍“色及花纹随所御,裾四开”,但对皇帝以下的王公大臣及文武官员的常服袍形制均无记载。
附黄纸条,上墨书:“灰色江绸袷长衿袍一件”。
 

绿地喜相逢八团妆花缎棉袍
 
  绿地喜相逢八团妆花缎棉袍,清,衣长138.5cm,两袖通长188cm,开裾长79.5cm。清宫旧藏。
  棉袍质地为七枚二飞素缎,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左右开裾。棉袍前胸、后背、两肩、前后襟以妆花技法织八团喜相逢花卉图案,领边、中接袖和马蹄袖均在石青色缎地上绣折枝花卉。此衣中遗存黄条载:“览绿缎织八团花卉绵女袍一件”、“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收福隆安呈”。
 

石青缂丝八团庆寿灯笼纹棉褂
 
石青缂丝八团庆寿灯笼纹棉褂,清嘉庆,身长141.5cm,两袖通长174cm。清宫旧藏。
棉褂对襟,宽袖。周身饰灯笼纹,两肩和前胸、后背各织一团,下幅前后各两团。每团灯笼织“海屋添筹” 纹,两旁为谷穗纹。下摆为海水江崖纹,间饰竹、石、灵芝、水仙、万寿菊、牡丹、月季、蝙蝠和杂宝等寓意“灵仙祝寿”的吉祥图案。袖口亦缂织海水江崖纹,间饰折枝牡丹和勾莲等纹样。领口系有墨书黄签:“嘉庆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收造办处呈览石青缂丝八团花有水棉褂。”
这件棉褂虽然釆用了平缂、长短戗、木梳戗、搭梭、掼缂、构缂等技法,但与乾隆时期的缂丝织物相比显得略为粗糙。其纹样的设色则淡雅而协调,用色有水粉、粉、粉红、红、白、湖绿、豆绿、深绿、雪青、雪灰等色。为了增加色彩的变化,较多地使用了渲染法。此褂从缂织到配色均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
 

明黄暗团龙里双喜皮马褂
 
明黄暗团龙里双喜皮马褂,清,身长68cm,两袖通长144cm,袖口宽32cm,下摆宽80cm,左右裾长13cm,后裾长17cm。清宫旧藏。
马褂圆领,对襟,平袖端。明黄色暗团龙江绸里,铜镀金錾花扣5枚。
马褂为貂皮面,通身镶银鼠皮和熏貂皮拼接的双喜字46个。拼皮工艺精巧,字体工整清晰,皮毛顺滑平整,俨然天成。衣襟、袖端在貂皮与明黄色衬里中间另镶貂皮出锋,皮板仅1.5mm宽,细薄如绸,而出锋毛长约1cm,工艺精妙绝伦。马褂江绸里的织造亦工丽细致。
此件马褂为皇帝大婚期间穿着。
 

浅绿色缎绣博古花卉纹袷袍
 
浅绿色缎绣博古花卉纹袷袍,清乾隆,苏州绣制,袍身长147cm,两袖通长173cm。清宫旧藏。
袷袍裾左右开,捻襟,马蹄式袖,衬粉红地暗花绸里。袷袍面料为浅绿缎,地为八枚三飞缎纹组织。所绣为博古纹饰,有各式插花古瓷瓶共8组:前胸绣白地彩云龙敞口瓶,插牡丹花一束;两肩各绣蒜头瓶和龙穿花贯耳瓶,分别插月季花和暑葵花一束;前襟下幅左绣青花宝月瓶,分别插菊花和芙蓉一束,右绣凸雕蟠螭瓶,插罂粟花一束;后背绣兽耳衔环瓶,插牡丹花;后下幅左绣贯耳瓶,插茶花和梅花,右绣兽耳衔环瓶,插海棠花。花瓶间饰以石竹、万寿菊、水仙、秋菊、兰花与四季海棠等折枝花卉和蝴蝶。下幅有海水江崖与杂宝纹,寓意“寿山福海”。领、袖边为石青缎,绣牡丹花,寓意“玉堂富贵”。该袍领口有黄签墨书“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收绿缎绣花卉棉袍一件”。
袷袍纹饰用彩色绒线绣制,运用了套针、斜缠针、接针、桂花针、扎针、滚针、打籽针、施针、圈金绣等多种针法。设色丰富,并采用了三晕色和四晕色的方法,层次鲜明。此袷袍绣工精致,针脚匀齐,配色淡雅,主题鲜明,陪衬有序,为乾隆时期苏州刺绣品之杰作。
 

香色地八团喜相逢纹织金缎袷袍
 
香色地八团喜相逢纹织金缎袷袍,清乾隆,袍身长140cm,两袖通长181.7cm。清宫旧藏。
袍右衽,捻襟式,马蹄袖。缎料为八枚三飞经向缎纹组织,用紫赤圆金与淡圆金两种金线织纹饰。两肩和前后身共有8个“喜相逢”团花,间饰折枝花卉、蛱蝶、蝙蝠;下幅为凤戏牡丹,并有松、竹、梅,寓意“岁寒三友”,又玉兰、灵芝、莲花、太湖石、平水纹,寓意“寿山福海”。领、袖边为石青缎地,使用多种针法绣有 “五蝠捧寿”。缘为1道棕色缠枝莲纹织金绸边。衬里为黄绿折枝梅鹊纹暗花绸。
领口系黄签,正面墨书:“乾隆三十四年三月二十九日收包衣昂邦呈览”,背面墨书:“香色缎织二色金厢领袖女袷袍一件”。
  该袷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仍旧金彩交辉。
 

吉服带
 
吉服带,清中期,长131cm,宽2.2cm,帉长74cm。清宫旧藏。
带丝质,金黄色面,红色团龙杂宝织金缎里。带上装白玉方版四具,其中第二和第四具玉方版下挂白玉环,环上系石青色缎绣福寿牡丹纹荷包一对,红色缎绣花卉荷包、红色缎绣云蝠双喜荷包和绛色缎绣夔龙蔓草纹荷包各一个,黄色缎绣云蝠花卉海水纹搬指套一个,象牙牙签筒一个,羚羊角鞘小刀一把,白色丝质帉两条。根据此带带表和绦带均为金黄色及帉下端直而齐等特征可知它是清代皇子、亲王、亲王世子或郡王使用的吉服带。
№2 ☆☆☆非马甲2006-04-09 00:24:1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砗磲顶皮吉服冠
 
砗磲顶皮吉服冠,清,高16cm,直径30cm。清宫旧藏。
清代官员品级不同,其冠顶所嵌珠石的种类亦不同,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又有冬夏之别。记录清代冠服制度的《大清会典》对官员的帽顶有着明确规定:“文、武六品官用砗磲”。此冠形式为圆顶,折沿,冠顶缀铜鎏金镂空菊花托,其上承以砗磲顶珠,四周洒垂红色拈丝绒线,项下饰蓝布抽拉式系带。此冠为清代六品官员穿着蟒袍时所戴用。
这顶文、武六品官冬吉服冠以石青色素缎为面,大红色皱绸里,外镶薰貂皮边。其造型简练自然,颜色搭配沉稳和谐,制作工艺精致细腻,为清代官员吉服冠中之上品。
 

冬朝冠
 
皇后冬朝冠,清,高30cm,冠顶直径26cm,冠口直径16cm。清宫旧藏。
此冠为圆形卷檐式,顶缀红绒,沿镶黑色薰貂皮,里衬红布。冠顶正中铜镀金累丝顶子分2层,每层凤1只,各承托大珍珠1颗,冠顶端饰粉红碧玺1颗。顶子四周满缀红绒,红绒上立桦树皮镀银凤5只,后饰金翟1只。每凤饰猫眼石各1颗和小珍珠各30颗(其中头顶1、眼2、下颌1、背4、翅2、尾20颗)。冠后部垂青色丝绦一束、黑色薰貂皮护领一张,并垂珠五行二就,垂珠的中部缀两块各镶嵌6粒珍珠的金累丝青金石结,末端缀红珊瑚坠。从顶子和凤的数目来看,这应是皇帝的妃子冬季戴的朝冠,但是“五行二就”的形式却是皇后或皇太后朝冠所享用的等级标志。
 

明黄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单袍
 
明黄色八团彩云金龙妆花纱单袍,清顺治,身长140cm, 两袖通长180cm,袖口15cm,下摆136cm,开裾长87cm,前胸后背团直径32cm,两肩团直径29cm,下摆前后团直径30cm。清宫旧藏。
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袍在明黄色暗团云龙纹实地纱地上以妆花手法织八团彩云金龙纹,领、袖边饰蓝色彩云金龙纹妆花缎,外沿蓝色片金及二色平金边各一。领、襟缀金托珊瑚圆扣四。袖衬本色实地纱,袍上八团纹样内衬补缀明黄色缠枝莲纹直径纱。
此袍为清代皇后吉服,织造精细,其领、襟处所饰妆花金龙纹样仍带有明代风格
 

黄缎织八团金龙绵袍
 
黄缎织八团金龙绵袍,清早期,身长113cm,两袖通长130cm,袖口宽11cm,下摆宽96cm,前后裾长22cm,左右裾长18cm。清宫旧藏。
袍圆领,右衽,马蹄袖,裾四开。袍面料为五枚缎纹组织,正反面图案相同,凸凹相反。正面暗花云纹凸起,缎地上团龙纹以片金线勾边,流光溢彩。领、襟边及袖端饰石青色五彩云龙片金缘,并镶平赤圆金窄边。石青云缎接袖。袍内衬白色暗花绸里,内絮薄绵。襟缀铜镀金錾花扣4枚。
此为清初皇帝吉服。袍捻金匀细,织造精致。
 
 
暂时结束,等有了再贴,专门给有些写穿越的恶补一下。
№3 ☆☆☆非马甲2006-04-09 00:27:3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谢谢楼主~
№4 ☆☆☆路人乙2006-04-09 06:58:4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老大,你都哪找的呀,佩服……
正好需要,拿走,
№5 ☆☆☆huatuchai2006-04-09 11:07:0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知道穿在身上漂亮不?
№6 ☆☆☆柳柳2006-04-09 11:21:2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提醒楼主,如果有了新的图,请在此帖下跟帖,不要再另外开新帖了,以节省系统空间和版面。
№7 ☆☆☆2006-04-09 11:34:5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错
№8 ☆☆☆2006-04-09 11:58:5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 直于2006-04-09 11:34:56留言☆☆☆ 
yes ,sir
№9 ☆☆☆非马甲2006-04-09 13:01:0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怎么袖子和领子都是一根直线?
难道他们没有肩???
极度好奇中~~~~
№10 ☆☆☆水水2006-04-09 13:41:0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错,不过怎么都是清朝的啊
№11 ☆☆☆fish2006-04-09 15:06:0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lz强人也
№12 ☆☆☆骏哦2006-04-10 11:15:3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fish于2006-04-09 15:06:07留言☆☆☆ 
 
宫廷里面还能是哪朝
№13 ☆☆☆非马甲2006-04-13 13:50:0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8错  
 
  顶顶~~~~~~~~~~~~~~~~~~~~~~~~~~
 
要是楼主有空能八八汉唐服饰就更好鸟
№14 ☆☆☆职业马甲2006-04-14 21:27:1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15 ☆☆☆非*****2006-04-15 01:28:3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职业马甲于2006-04-14 21:27:12留言☆☆☆ 
 
谢谢支持。但唐代的服饰已有人详细解说过了,帮亲亲找了来地址
 
http://bbs.jjwxc.net/showmsg.php?board=10&id=2593&msg=%B9%C5%D2%E2%B2%E8%B7%BB
 
而且汉唐的时代离我们太远了,已经没有什么服饰的文物能够保存到现
 
在了,想让我把清代的服饰仔细的介绍出来,再找时间找看看汉代的资
 
料。
№16 ☆☆☆非马甲2006-04-15 01:42:1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17 ☆☆☆<*****2006-04-15 08:28:0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谢谢支持。但唐代的服饰已有人详细解说过了,帮亲亲找了来地址
 
http://bbs.jjwxc.net/showmsg.php?board=10&id=2593&msg=%B9%C5%D2%E2%B2%E8%B7%BB
 
感谢亲亲啊~~~~~~~~~~~~~~~~~~~~~~~~~~~~~~~~
^0^ 抱抱 滚动
 
 
 
而且汉唐的时代离我们太远了,已经没有什么服饰的文物能够保存到现在了,想让我把清代的服饰仔细的介绍出来,再找时间找看看汉代的资料。
 
喔~原来如此
亲亲慢慢弄,加油加油,偶摇旗呐喊中~~~~~~~~~~~~~~~~~~~~~~
 
№18 ☆☆☆职业马甲2006-04-15 20:55:3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喜欢布料上的花纹和颜色的搭配~好舒服!!
№19 ☆☆☆啊~~2006-04-21 11:12:5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收藏了。
谢谢楼主!
№20 ☆☆☆jeanne2006-05-22 18:04:3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