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请教个格律问题 [4]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想问下为什么三平脚三仄脚算作拗体?
也就是说,以五言为例,为什么标准句式只有“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和“仄仄仄平平”,而没有“平平仄仄仄”和“仄仄仄平平”,并不违反两两相间啊,读起来也不见得音律不谐啊。
№0 ☆☆☆…… 2007-10-30 20:44:22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晕,怎么在这里又发一次问题……
 
你问得真够乱的……
 
“平平仄仄仄”和“仄仄仄平平”,平仄没有工对,连拗救都算不上,只能算拗而不救。
 
按平起入仄韵式规定了首字为平,韵字为仄,再根据两两相间原则,改倒数第三字为平韵,所以标准格式为“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 ”格式违反了两两相间原则,第三字应该用平而用仄,因此算是拗句,则下句要救,用仄仄平平平格式。上句第三字仄拗,下句第三字平救。所以,三仄脚三平脚是拗体。
 
至于音律不谐,就不好说了,格律是根据古音规定的,古音与现代音相距甚远,有些甚至我们已经不知道了,普通话念着顺口的古音恐怕就不怎么顺了。而且古音中的入声在普通话音韵已经没有了,只存于方言之中。
№1 ☆☆☆缁尘2007-10-30 21:57:1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觉得LZ说的“平平仄仄仄”和“仄仄仄平平”,在后一句,写错了,应该写仄仄平平平。也就是前一个为三仄调,后一个是三平调。她想问,为什么这样不可以。
 
这个怎么说呢,在格律成熟以后,人们觉得在句末出现三个平声过于绵长非常不好听,所以把它枪毙掉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习惯久了,我们也从习惯中找到了美感。而在句末有三个仄声,这在一些格律诗里还是可见的,但有时是为了表达一种非常急促,激昂,不寻常的感情而用,有时是为了让格律诗带上古风的味道而用。它们数量稀少,可以说是刻意为之。一般写写的话,还是要避免的好。
 
话说,习惯是由人带出来的,LZ哪天能把三平和三仄用在自己的诗里,写得让人称好传诵一时,说不定就能把习惯改过来了哈哈
№2 ☆☆☆插花2007-10-31 00:13:0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啊,的确是写错了,才发现。。。多谢ls两位大人了~
№3 ☆☆☆……2007-10-31 09:07:1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用谢,我也是看了缁尘的回贴才发现你写错了。因为除去音韵和习惯上的考虑之外,三平调和三仄调做一对的话是用不着拗救的。
№4 ☆☆☆插花2007-10-31 20:55:4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