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古体诗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发展不起来 [27]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重开一贴,大家来讨论下
--------------------------------------------------------------------
现代人写古体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生活的年代不一样了,四周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怎么说呢,比方说,古代的话,送客必然驿站,必然折柳,必然相望,必然饮酒。这样才有“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才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才有“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要是现在,动不动就出差的,还这样写的话,就太矫情了。
又比方说,古人写景,都是要寄情,而他们的景物很多时候也的确本身就有寓意,比如修竹,比如鸣蝉,比如飞鸟,比如深潭,这样才有“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才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等等。现在呢,工业化很厉害,很多地方看不到竹子,听不到虫鸣,鸟多半被养在笼子里,多看一眼都会招来主人骂,要寄情还找这些,也太附会了吧。
再比方说古诗中经常出现的美人,呃,这个比较尴尬,多半是歌姬舞娘,小妾优伶之类的人物,纵然是赞美,也有很大的把玩之意在里面,不够尊重。如此等等,数不胜数。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诗歌的功用上面。
古人写送别诗,是为了“为壮士增色,为游子拭泪”;考科举的,要向考官行卷,有自荐的意思在里面;宴会上做诗,是要助兴;开诗会,那是要同行之间拉拉关系啥的;还有就是诗歌还可以配乐唱,有娱乐大众的效果。(原谅我说的这样不雅)诗歌有这些个实际功用,才发展的生机蓬勃。
而且在古代,诗歌被作为衡量个人修养的一种判据。自然是知识分子们用功的方向。

反观现在,诗歌的功用退化到只剩自娱自乐这一条了,还是小范围的。当然前景越来越黯淡。
№0 ☆☆☆被吓到了 2008-01-12 14:54:30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虽然很多人呼吁要保护国粹,弘扬民族文化。但是想想,现在大家要是有时间有精力的话都去考各种各样的等级证书,为未来的生活搏一把了,又有谁会在写诗上浪费时间呢?
№1 ☆☆☆被吓到了2008-01-12 15:00:4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搞不好有一天,古体诗也会被拿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2 ☆☆☆被吓到了2008-01-12 15:02:0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希望我只是杞人忧天……
№3 ☆☆☆被吓到了2008-01-12 15:04:4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光是古体诗,还有词曲,或者说正儿八经的古散文、骈文又有几个能看懂。
别说那个,就是古书上的繁体字,也多亏借了港台片的力,才被我们认识的吧。
反过来问一声吧,有多少国粹现在还能被我们保存下来呢?注意,是在生活中,不是在博物馆里。
也许只有那个“麻将牌”吧。
№4 ☆☆☆花间词2008-01-12 15:22:3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有的美女被我们认为具有“古典美”,可细想想,到底什么是古典美呢。
古代诗歌也是这样,用辞也未必“骈四俪六,锦心绣口”,但需要那种古典美。比如杜牧的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种诗感觉很美,但用词并不古雅,我们今天也能这么说。再如一首小诗“楼倚霜天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果说是今人作的,我也会相信。所以我觉得没有折柳没关系,没有修竹没关系,关键还是要有那种古典美,那种意境。
PS:前两天在手机上挂了个古色古香的玉雕小坠,再拿出来打的时候,竟也觉得有点古韵了。
№5 ☆☆☆花间词2008-01-12 15:32:5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杞人忧天吧,我们学校都有诗社的,偶还是其中一员,有些人写的真的超好
№6 ☆☆☆alilua2008-01-12 21:29:4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麻烦楼主先分清啥叫古体诗。
古体、近体与白话诗的分别搞清楚先。
№7 ☆☆☆2008-01-13 00:26:2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觉得LZ的理由太过牵强咯
№8 ☆☆☆第一只小么2008-01-13 10:43:3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好意思,用了错误的专业词汇。我本意是指和现代诗相对应的古典诗,没注意那么多。
№9 ☆☆☆被吓到了2008-01-13 15:24:4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理由太多牵强么?我只是有点担心而已……
№10 ☆☆☆被吓到了2008-01-13 15:26:2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写的时候很热血,现在好像已经冷却下来了……回头再看,有点尴尬
№11 ☆☆☆被吓到了2008-01-13 15:29:5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古体诗的写作讲求韵律,现代汉语的声韵跟古汉语的声韵不同
№12 ☆☆☆北宫2008-01-13 17:37:0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这个偶不大清楚。偶只觉得现代诗都已经快完蛋了。梨花教主啊梨花教主,没有她给现代诗歌最后一击。。。
№13 ☆☆☆562008-01-13 19:22:5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无论是古风还是近体、白话诗,只要是诗,就记住一句话:饿死诗人。古人所以以诗风雅,多半是想博名,诗而优则仕,李白就是典型的一例。不过现在,这种想法,可以完全被持续上涨的猪肉价格彻底打破。诗,只能诗,可以体现风情,风采,风韵,却永远无法为我们带来好吃的猪肉排骨....
 
这么说并不想损诗人,我认识的诗人多了去了,自己也算一个吧。所以更感触....
№14 ☆☆☆武箭2008-01-13 22:53:5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比诗意更强悍的是生活呢……
№15 ☆☆☆被吓到了2008-01-14 11:39:0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搞不好有一天,古体诗也会被拿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2 ☆☆☆被吓到了于2008-01-12 15:02:04留言☆☆☆   
 
--------------------------------------------------------------------------------
  
为什么我看到这句话就想起棒子来了呢?郁闷了
  飘~~~~~~~~~~~~~~~~~~~~~
№16 ☆☆☆绯鱼2008-01-14 17:03:3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最大的问题不是楼主说的而是音韵平仄也。、
№17 ☆☆☆呵呵2008-01-15 01:27:0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这主要跟现代人懒有很大关系
没办法 字都用简体的了
№18 ☆☆☆Emma2008-01-15 11:36:1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记得N年前汪国真的诗歌,虽然现在看来比较浅薄,有些无病呻吟的意思,但毕竟还是有点诗意的.恩,可是根据龙空的消息,汪诗人如今开办火锅城了.
喜欢诗歌的朋友们,你们没事去汪诗人的火锅城里多捧几次场吧.
№19 ☆☆☆562008-01-15 16:56:1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反观现在,诗歌的功用退化到只剩自娱自乐这一条了,还是小范围的。当然前景越来越黯淡。
№0 ☆☆☆被吓到了于2008-01-12 14:54:30留言☆☆☆ 
 
不不不,《诗经》里的《风》也大半是老百姓自娱自乐的产物,孔老夫子退休之后自娱自乐编修编修,就发扬光大了几千年
 
诗歌诗歌,发乎内心
拽酸文的墨客可能改行做火锅城,但老百姓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一提高,诗歌想堵都堵不住
№20 ☆☆☆= =.2008-01-15 18:36:4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