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八佾舞,六佾舞? [21]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同樣是祭孔,為何有的孔廟跳「八佾舞」,有的卻跳「六佾舞」?這原出自文史學家對尊孔程度的爭議,也就是說,若將孔子當成天子來拜祭,就可以跳八佾舞;如果採認孔子為諸侯、宰相一級,則跳規格較低的六佾舞。

但今年為何台中市、高雄縣等孔廟都跳八佾舞,台北市、新竹市等只跳「六佾舞」,說穿了與尊孔一點關係都沒有,只因台北市等孔廟的丹墀太小,場地不夠,排不下八行八列共64人的八佾大陣仗,就連現在六行六列共36人跳的六佾舞都還嫌擠。

該跳八佾舞還是六佾舞?在中國已爭議超過2000年。一派主張孔子對後世影響比天子還大,理應採用最高規格的八佾舞來祭拜,就像民間祭拜關聖帝君也跳八佾舞一樣;但另一派認為孔子死後被封為文宣王,即為諸侯等級,理應用六佾舞,且孔子處世謙虛,若以八佾舞祭之,孔子會擔當不起。
【2004/09/29 民生報】
№0 ☆☆☆kk 2004-09-29 21:02:19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孔子自己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嘛:P
我新闻上看到片段
那个“峨冠博带”很有意思哦~清朝衣服就有点碍眼了……
№1 ☆☆☆有狐2004-09-29 21:07:1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清朝衣服?  應該不是吧 !
  
№2 ☆☆☆kk2004-09-29 21:20:0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汗,我说的是这次大陆的官祭
据说有各朝代服装的
由于目前最完备的祭祀资料是清乾隆间的
所以礼官也是清朝的样子
而且我们这里算是2555周年
№4 ☆☆☆有狐2004-09-29 21:51:1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对啦,我们这次是六佾舞~
№5 ☆☆☆有狐2004-09-29 21:53:4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有狐于2004-09-29 21:51:10留言☆☆☆
 不好意思是我搞錯了 >_
№6 ☆☆☆kk2004-09-29 22:24:5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呵呵,是我没仔细看主贴啦~
那是算法不同
一般认为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如果按数格法,551+2004-1=2554
按数点法,551+2004=2555
个人倾向于前者
不过1999年大陆办过一个纪念孔子2550周年诞辰的学术大会
所以…… :P
№7 ☆☆☆有狐2004-09-30 09:47:3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好意思用夷狄冠戴来祭奠他,是不是怕孔子在地下太安生啊
№8 ☆☆☆2004-09-30 11:44:2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這應該是明代服飾
非清代
№9 ☆☆☆謹言2004-09-30 13:34:4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佾舞本意為排列整齊的舞蹈,是祭孔大點獨有的儀式。佾有行列之意,故八佾舞由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組成,而六佾舞則指由三十六人組成的舞團,八佾舞為天子專用,六佾舞是諸侯所用。孔子逝後曾追諡為文宣王,因此祭孔可用八佾舞,然由於八佾舞編制過大,台灣各地孔廟場地不足,故以六佾舞代之,雖然如此,對孔子的敬意仍不變。  
 
  在佾舞中,舞生穿著明代款式的衣服,手執三根長羽,以謙恭溫和的態度跳著規定的舞步,在整齊劃一的舞蹈中,成為中國特有的藝術文化。
 
祭孔所用的音樂為雅樂,樂器則為傳統的古樂器,儀式開始後,樂生必須演奏各種雅樂,與禮器相呼應,以配合每個儀式的進行。
 
  儀門邊有鏞鐘與晉鼓,丹樨上置編鐘、編磬及特鐘、特磬,大成殿前又有柷、敔、琴、搏拊、鼓及壎等古樂器。柷,形方如斗,上廣下狹,以槌擊之可發聲;敔是虎型木雕樂器,背上凹凸處,刷過就會發出樂音;搏拊、鼓都可發出鼓聲;壎則是像  
柚子般的圓形陶瓷樂器,表面有孔,口吹即可發音。
 
  編鐘由十六枚金屬鑄成,編磬則是璧石質材,兩者皆分上下兩層懸掛,大小不同的鐘與磬,敲擊可傳高低樂音。
 
  禮器種類甚多,含龍杆、燈、爐、斧、鉞、扇、繖、壿、爵和福胙盤等。在祭孔大典上,禮器使用需和樂聲相應,且持禮器者走路要五步一頓,舉止恭敬,儀節至為隆重。
 
№10 ☆☆☆謹言2004-09-30 13:45:4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釋奠典禮儀節
一、 典   禮   開   始
二、 鼓     初     嚴
三、 鼓     再     嚴
四、 鼓     三     嚴
五、 排           班
六、 樂  生  舞  就  位
七、 執 事 者 各 司 其 事
八、 糾  儀  官  就  位
九、 分  獻  官  就  位
十、正 獻 官 就 位
十一、 啟     扉
十二、 迎     神
十三、 進     饌
十四、 行 上 香 禮
十五、 行 初 獻 禮
十六、 行 讀 祝 禮
十七、 行 亞 獻 禮
十八、 行 終 獻 禮
十九、正獻官行飲福受胙禮
二十、  撤      饌
二十一、 送      神
二十二、 捧 祝 帛 詣 所 燎
二十三、 望      燎
二十四、 復      位
二十五、 闔      扉
二十六、 撤      班
二十七、 禮      成
№11 ☆☆☆謹言2004-09-30 13:52:5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我贴几张大陆的:)

№12 ☆☆☆有狐2004-09-30 14:08:0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孔氏家祭(不知道当先者的是否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班先生)
№13 ☆☆☆有狐2004-09-30 14:11:3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当中拿话筒的大概是这次祭祀的引赞
两种衣服对比一下吧~
№14 ☆☆☆有狐2004-09-30 14:21:2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台灣的長這樣

 
佾舞生左手執籥,右手秉翟,在舞佾的過程中,籥與翟動作上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籥,永遠都是直放動作,而翟則是橫放動作
№15 ☆☆☆2004-09-30 22:08:1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好意思,请问佾这个字怎么念的,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17 ☆☆☆haoyue2004-10-03 20:57:2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朱熹《论语集注·八佾第三》:
佾,音逸。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如其佾数。或曰:“每佾八人。”未详孰是。
我看了看钱穆的《论语新解》,从后说。
№18 ☆☆☆有狐2004-10-04 11:32:1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又是何解?
№19 ☆☆☆天蓝色的鱼~~2005-01-06 15:33:3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登入后查看更多回贴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