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中国文明史会被改成良渚商周吗?——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遗址被发现 [14]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杭州惊现五千年良渚古城[图]
  2007年11月30日 09:35:00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源起:去年底的一次试掘“石破天惊”
  
    良渚古城是如何发现的?昨天,古城的发现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斌回忆,古城的发现源于几块石头。2006年12月20日,为配合良渚遗址重点保护区域农民住宅外迁安置,当地政府打算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建农民房。在建房前,因为良渚遗址的特殊重要性,考古队先进场试掘。
  
    谁料一挖下去惊喜连连,考古队员先发现了良渚时期的古河道,在河道边的东边高地又发现了几块人工堆筑的石块。因为是试掘,开挖的面积不大,仅7米长2米宽。“石块是基础,上面还堆有较纯净的黄土。高约4米”。刘斌说,由于这一遗迹位于良渚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莫角山遗址西侧平行约200米,他推测这可能是莫角山遗址的西城墙。
  
    60多米的城墙:国内发现的最宽城墙
  
    根据葡萄畈遗址的发现和推测,省考古所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在莫角山周边的考古调查,并得到了批准。今年9月,在莫角山北侧的河池头村发现了东西分布的底部铺垫石头的类似遗迹,东段与雉山相接。10月下旬,在莫角山东侧找到了南北向分布的相关遗迹。11月找到了莫角山南侧的相关遗迹。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种底部铺垫石头的遗迹应是良渚文化时期围绕莫角山四周的古城墙。
  
    昨天,在考古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踏上了五千年前的西城墙——一块块大石头无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刘斌说,这段城墙的宽度有60多米,是国内发现最宽的城墙。在石头上还有黄土夯实,有的城墙保存较好,高约4米,但有的地段,因为后人取土的缘故,城墙被破坏,大家所看到的,只是城墙的墙基。
  
    60多米,古人为何要筑这么宽的城墙?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吴志强解释,城墙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像长城是用砖石彻成的,下宽上窄,只有十几米,明城墙也只有20多米。但良渚古城地处沼泽地边缘,地基较松,因此要用石块作基础,然后再在上面夯黄土。“南城墙略窄,40多米宽,其余三面城墙都有60多米。”刘斌说。而整个城墙有6公里多长。
  
    护城河里的碎陶片:古人的生活垃圾
  
    在西城墙的边上,还有一片略黑的泥土、一片浅水。每段城墙外都有类似的遗迹,这是古城墙外的护城河。这个护城河有多宽,至今还没探测清楚,但在护城河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很多碎陶片,都是良渚文化晚期的,其中有的陶器复原后,上面还刻有“鳄鱼”的花纹。刘斌笑说,良渚古人大多生活在河边,古人也没有多少环保意识,陶罐坏了,就往护城河里一扔,成了垃圾。
  
    “但古人的这种生活垃圾,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正是从这些出土的陶片,我们判断,良渚古城使用的下限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即距今至少4300年,但这座古城最先筑于何时?是一次性筑成的,还是分几年十几年筑成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良渚的“首都”就在这里 5000年前的“都城生活”是怎样的
  
    昨天,多年来关注良渚考古的北大教授严文明很激动。发现规模这么宏大的古城,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严文明表示,这次发现,不能仅就古城谈古城,应全局来考虑,重新认识良渚文化。上世纪发现了反山、瑶山等高规格墓地;在建104国道时又发现了莫角山遗址;现在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时期已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五千多年前的古城生活是如何的呢?在严文明的描述中,“古都生活”呼之欲出。
  
    城墙内外有什么“中国古代,小国林立,称为‘天下万国’,古代的国家都有都城,‘国’字就有四个框。周长6公里多、占地290多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应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古城了。在古城内,有宫殿式建筑莫角山、高等级墓地,还有祭坛,城外有高等级陶器作坊、玉器作坊和码头设施。”严文明说。
  
    为何说它是首都“这些都是有职能分工,有规划的,这是区别一个地方是政权还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的重要标志。如果有分工有规划,就表明已进入了文明社会,就是国家。古城的发现,可谓‘画龙点睛’,说明它是一个国家的首都了。”
  
    严文明说,再放开眼光,良渚文化的核心区域,在整个太湖周围,南至杭州、嘉兴,东至苏州、无锡、上海,北到江苏常州,都有大量良渚遗址发现,太湖西面没有多少遗址,但发现了一个玉矿,可能加工良渚玉。在这样一个区域,有基本统一的宗教观念,基本严密的国家组织。属于这个区域的,之前还在常州、上海、嘉兴等地发现了良渚次中心的聚落遗址。
  
    良渚文化影响达半个中国除了这个核心区域,良渚文化还有扩展区,北至江苏北部、山东北部,南至浙江南部。在山东一处遗址,也发现了一些遗迹,这是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在此发生战争的遗迹。严文明说,良渚文化还有个影响区,在山西南部、广东海丰等地,都发现了良渚玉琮。良渚文化的影响可达半个中国。
  
    良渚文化并没有消失关于良渚文化到底如何灭绝的一直让人费解,是洪水、还是战争?严文明不认为良渚文化消失了。作为中国文明的第一个高峰,良渚文化已被中国主体文化继承下来了。像夏商周时期,大量用玉琮、玉璧作礼器,和氏璧就是一个玉璧。商周青铜器用的饕餮纹,就来自玉琮。
  
    至此,良渚文化最核心的区域就在这古城了,也就是说,首都在这里。城墙发现了,那么城门在哪里?道路在哪里?城市的布局怎样?本报将继续追踪报道古城的下一步发掘。
№0 ☆☆☆避雷金叉 2007-11-30 12:45:15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良渚文化在浙江一带早就有了~~~~~`
上海都有良渚遗址...
№1 ☆☆☆专擦铅笔的橡皮2007-11-30 13:47:1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良渚文化在浙江一带早就有了~~~~~`
上海都有良渚遗址...  
  
№1 ☆☆☆专擦铅笔的橡皮于2007-11-30 13:47:19留言
——————————————————————————————
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良渚古城的发现不同于以往良渚文明的被发现。以前,良渚文化由于没有发现城市遗址,所以一直被划在史前文明类中,而城市遗址的发现,证明,5000年左右,这里已经具备了国家的特征,夏商周的中国古代历史,面临着改写.
№2 ☆☆☆避雷金叉2007-11-30 17:31:1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一声惊叹
№3 ☆☆☆风子2007-11-30 18:47:4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证明,5000年左右,这里已经具备了国家的特征,夏商周的中国古代历史,面临着改写.
№2 ☆☆☆避雷金叉于2007-11-30 17:31:19留言☆☆☆ 
哇赛,这个厉害~~~国际承认中国可考的文明史也就3000多年4000年不到,得益于殷墟的发现,而5000年左右的夏至今还没有可靠的实证,还归在传说里耶~~~
№4 ☆☆☆聊聊2007-11-30 19:25:4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证明,5000年左右,这里已经具备了国家的特征,夏商周的中国古代历史,面临着改写.
№2 ☆☆☆避雷金叉于2007-11-30 17:31:19留言☆☆☆ 
哇赛,这个厉害~~~国际承认中国可考的文明史也就3000多年4000年不到,得益于殷墟的发现,而5000年左右的夏至今还没有可靠的实证,还归在传说里耶~~~  
  
№4 ☆☆☆聊聊于2007-11-30 19:25:42留言☆☆☆ 
--------------------
不知是哪位MM或者耽美GG穿过去创造了良渚啊!回来的时候大喊一声哈...
穿越的强悍啊~~~~
№5 ☆☆☆落心2007-12-01 20:15:5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5 ☆☆☆落心于2007-12-01 20:15:54留言☆☆☆ 
哈哈,穿越后遗症~~~~~~~
№6 ☆☆☆酒雷冰工厂~2007-12-01 20:21:1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最近刚好在看关于这个的恐怖小说,今天就看到了这个,真是巧呀~~~
不过为什么没有说到玉呀!!!小说上说,良渚文明与玉有很大的关系的。
№7 ☆☆☆狼宝宝2007-12-01 21:02:1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浙江省考古所11月29日发布重大考古成果: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古确定。考古学家指出,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新发现的这座古城,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在省文物局良渚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瓶窑镇上的古城遗址。东西南北四个城墙门,如今安安静静地躺在农田里,四周有少量的住家。
 
 
  我们沿着农田的垄土来到了西城墙,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宽约60米,深约4米的坑。城墙底部普遍铺垫石块作为基础,石头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省文物考古所良渚工作站站长刘斌指着石块说:“从堆积的层次来看,这里的石头都是从外面运来的,当时建造这个城墙的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西城墙的西边是城河、东边是民居,而东北方向是贵族墓葬区。
 
城墙上留下原始居民生活垃圾痕迹
 
 
  北城墙同样也挖出了一个坑,同样的黄土和石头,唯一不同的是“这座城墙坑比较考究,底部到地表的夯土层是泥和沙相间,而且很有规律,从上到下沙层逐渐加厚,泥层逐渐变薄,做工非常考究”,据刘斌推测,土墙上的那些黑色杂物,应该是原始居民残留下的生活垃圾。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南北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因此,专家推断,古人在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精心勘察和规划。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非常意外,缘于去年6月一次保护区域内农民住宅外迁安置点的基建项目。
 
 
  当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挖掘时,发现了一条良渚时期的南北向河沟。这让刘斌感觉到有戏,随后,他带领考古队员深入挖掘。洛阳铲一把铲下去(洛阳铲,长柄,铲头为半圆筒状,打入地下再提起来时,铲头就能带出一筒土,对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包含物的辨别),在4米多深的地方,铲头碰到了石块,换个地方再铲,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块。当泥土一层层挖去,一大片石块露出来,经过局部解剖发现,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筑而成,宽60多米,深近4米。
 
 
  结果考古人员发现整块土地其实都是人工夯筑而成——土质为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明显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在黄土下面,铺着一层石块,石块比较圆滑,应该是从周边现成拣来的。之后的挖掘证明,这大堆的黄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墙,稻田下的那条沟渠是护城河。
 
 
  西城墙全长约1000米,宽约40~60米,南连凤山,北接东苕溪;接下来,南城墙、北城墙和东城墙依次被发现,同样是底部铺垫石头、大量黄土夯筑;城墙环绕着中间的莫角山遗址。
 
 
  与西城墙相比,其他三面城墙相对更考究:铺垫的石头尖锐很多,明显是人工开凿;城墙外侧石头相对大点,越往里越小;堆筑的黄土层中,有时会掺加一层黑色的黏土层,增加了城墙防水能力。
 
 
  考古人员推测,这些痕迹说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墙,等到建其他三面城墙,经验更丰富了。
 
 
  古城文明势力曾影响半个中国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说,说明良渚古城的意义,得站在“良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这个高度着手。已经发现的良渚遗址,从其位置、布局和构造来看,专家认为当时有宫殿,生活着王和贵族,如今又找到了城墙,相当于良渚时的首都。
 
 
  良渚文化的分布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余杭良渚这里,还有嘉兴南、上海东、苏州、常州、南京一带;再往外,还有扩张区,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曾经良渚人为了占领这里,还打了一仗;再往外,还有影响区,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带。
 
 
  可以看出,当时“良渚”势力占据了半个中国,如果没有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
 
 
  有的考古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其实就是“良渚古国”。良渚古城的发现,有人认为中国的朝代的断代应 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古城面积与颐和园差不多
 
 
  城墙比西安城墙宽2~4倍
 
 
  本报讯浙江省考古所近日发布重大考古成果——历经18个月,在良渚遗址区内发现一座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面积和北京颐和园差不多。根据城墙中出土的陶瓷碎片,这座古城的年代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具体的建筑年代,还有待于在进一步考古工作后才能确定。在目前发现的代表中国早期文明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这座古城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60米(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间建造的西安古城墙,底宽18米,顶宽15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
 
 
  专程赶来的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这样评价古城:这是目前中国所发现同时代古城中最大的一座,称得上“中华第一城”;它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是继上世纪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
 
 
  良渚文化是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瓶窑两镇。1986年,良渚反山遗址先被发现,发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这几年,良渚文化遗址从40多处增加到135处,有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
 
 
 
№8 ☆☆☆2007-12-02 05:33:5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古城遗址离我家3公里的样子,幸福啊~~~
这次要是能考出文字什么的,就无敌了
№9 ☆☆☆人在天涯2007-12-03 12:52:3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怎么证明是现在中国人的祖先创造的?而不是另一群现在已经消亡了的人创造的,现在的中国人只不过是占据了这块地方而已?
№10 ☆☆☆jezebel2007-12-03 21:36:3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能够找到文字方面的记载么?比如从上古三皇五帝的传说对照。
№11 ☆☆☆2007-12-03 22:57:5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这次要是能考出文字什么的,就无敌了
№9 ☆☆☆人在天涯于2007-12-03 12:52:34留言☆☆☆ 
偶的浅见,文字比较麻烦,商只有甲骨文,这古城年代早于商甚至夏,有没有成熟的文字比较玄,有的话,中国文明史真要变良渚,然后才是夏商周~~想想就是惊天动地啊~~
№12 ☆☆☆2007-12-04 01:37:18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怎么证明是现在中国人的祖先创造的?而不是另一群现在已经消亡了的人创造的,现在的中国人只不过是占据了这块地方而已?  
  
№10 ☆☆☆jezebel于2007-12-03 21:36:35留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位,请您先去弄懂了良渚文化的特色再来说这是不是现在中国人的祖先创造的。
№13 ☆☆☆火蒙2007-12-09 18:11:1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考古有重大发现很让人高兴,不过很要小心那些让人讨厌的棒子,说不定过几天死棒子又要YY良渚文化是他们的棒子文化了。
№14 ☆☆☆奇迹啊2007-12-15 17:36:4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