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请问“郁郁佳城,中有碧血”什么意思? [8]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谢谢
№0 ☆☆☆li 2008-02-27 10:21:14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好像是《书剑恩仇录》里面金庸老头写给香香公主的话。
 
香香公主自杀用自己的鲜血给陈家洛示警,最后挂了。
 
全词是这样的: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1 ☆☆☆卡其猪猪2008-02-27 11:49:0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词的来历我知道,有个同学问起,怕回答有偏差,所以发贴问一下。
№2 ☆☆☆li2008-02-27 12:30:1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这是老北平陶然亭荒草丛里的一偈无名碑文,该碑据传叫香冢,有说是香妃墓。冢座落在锦秋墩南坡上,清朝初年立。据北京图书馆藏香冢、鹦鹉冢碑拓片,录香冢碑铭文于下:碑阳铭文“香冢”。两字为篆书。碑阴铭文:“浩浩劫,茫茫愁。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烟痕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以上为隶书。后有“题香冢碑阴”5个行书小字。现碑已不见,故事终成谜.
№3 ☆☆☆112008-02-27 14:28:4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相传香妃在四以后尸体不见了,只有一滩鲜血,所以有人就传说她是化为蝴蝶飞走了.北京为清朝的京华之地,喻为"佳城."
№4 ☆☆☆口水猫2008-02-27 21:33:27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碧血是指血化成为玉,多指忠臣之血。
 “碧”是指青绿色的玉石或青绿色,而鲜血是红色的,为什么用“碧”字来形容血的颜色呢?
 
    “碧血”典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传说春秋周敬王时,大臣刘文公手下的大夫苌弘,在晋国的“六卿之乱”中,因帮助范氏和中行氏,赵简子派晋大夫叔向对周王施以反间计而被杀害。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被杀,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后血变成了碧玉。
 
    成语“碧血化珠”、“碧血丹心”即由此而来。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后来此典被广为引用,如《窦娥冤》:“我要让四面八方的人都看到,这就是咱苌弘尽忠化碧血,望帝悲啼变杜鹃!”,沈德潜《吴山怀古》:“中朝已洒苌弘血,塞北空闻杜宇愁。”
 
   [苌弘(?-公元前492年),东周蜀人,周代著名学者、政治家。少时喜欢读书,通晓天文、历数,精于音律、乐理。据《史记·封禅书》:“苌弘以方事周灵王”。周敬王即位(公元前519),参谋迁都辅佐兴邦有功,升任内史大夫,执掌朝政。苌弘曾是孔子之师,周敬王二十四至二十五年间(公元前496-公元前495年)孔子曾访苌弘,请教和探讨音乐与天文知识。二十八年(公元前492年),赵简子派晋大夫叔向施反间计,周敬王信谗杀苌弘(见《左传》衷公三年)。]
 
 
    元代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明代边贡《谒文山祠》诗“黄冠日月胡云断,碧血山河龙驭遥”,明代王思任《吊于忠肃祠》诗“孤烟埋碧血,太白黯妖氛”。以上三句即分别指的是:一位死节的御史、宋末文天祥、明代于谦。
 
    原来,忠臣热血,三年化碧。
 
    忠臣烈士之血,是为碧血。古代多指忠臣之血,近代以来多指烈士之血。总之,碧血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
    碧血一词有时也被广义化了,即泛指鲜血,如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虞美人,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  
 碧血又有时称作红玉,典故我找不到了,就是有个女子远嫁,思乡而死,血化为玉,也叫碧血。
因香妃的墓中只有一滩血,并无尸体,郁郁佳城,中有碧血,而香妃说是思乡而死也不为过,用碧血比喻可谓十分贴切。
 
№5 ☆☆☆2008-02-27 21:41:0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佳城不是指北京,是指坟墓的说
№6 ☆☆☆咕咚2008-02-28 11:14:4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佳城是指心房、心脏、心。
可以理解为:这个美好的心里,有可以堪比先贤的凝化碧玉之血。
№7 ☆☆☆路过2008-02-28 16:38:16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佳城是典故,指坟墓,出自《西京杂记》:
 
滕公駕至東都門,馬鳴,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槨。滕公以燭照之,有銘焉。乃以水洗寫其文,文字皆古異,左右莫能知。以問叔孫通,通曰:「科斗書也。以今文寫之,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滕公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
 
翻译成现代文,大意就是有个姓滕的人在地下挖到一个石槨,上面有蝌蚪文书写的铭文,称:“这深邃美好的城市,三千年后才见到白日。呜呼!滕公将要永久的居住于此!”滕公叹息说:“莫非是天意?我死后就要安葬在这里吗?”后来果然葬在了这块地方。后代遂以“佳城”指代坟墓。
№8 ☆☆☆zhibeiyou2008-03-01 20:29:0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