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古意茶坊
主题:黄帝陵公祭鲜花惨遭千人哄抢 [14]
收藏该贴
已收藏
只看楼主
    黄帝陵公祭鲜花惨遭千人哄抢

      赵亚辉 图/文

    当我们重走中国西北角到达黄陵的时候,正赶上了一年一度在黄帝陵举行的清明节公祭黄帝大典。
    当在轩辕殿前举行的大典结束后,我爬上桥山去拜祭黄帝陵。拜祭完后,我下山时再次途径举行大典的轩辕殿,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广场上密密麻麻有上万人,其中相当比例(我粗略数了一下,大约十之二三;靠近轩辕殿前有十之五六)手里抱着一盆盆、一束束花,还有很多人正在抢着把摆放在大殿上下台子上的小花盆拿走。
    1个小时前,大殿前敬献花篮仪式庄严肃穆,那些公祭黄帝的花篮被武警战士抬到殿前,上面五彩芬芳、鲜花流香。但是仅仅1个小时以后,这些花篮空荡破败,无一幸存,全部被哄抢一空,只有地上还留有一些破损的枝叶。距离这些花篮几米远,还有几个女孩坐着休息说笑,手里分明是一些花篮中原有的鲜花。
    仿佛是传染病一样,一个学着一个样,大殿上下和广场上的抢花行为愈演愈烈,很多群众又陆续加入了抢花的行列。我试着劝阻几人,答复是“大家都拿呢,我咋不能拿。”
    我找到附近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这些花能随便拿吗?”我问,“当然不行啦,他回答。”“为啥不制止呢?”“这么多人,根本管不过来。”他无奈地说。
    我在现场又呆了一会,实在呆不下去了。事实上,30多年前,我就出生在黄陵县桥山背后的小镇上,这次算是十几年来第一次重返故乡。我在这里长大,我热爱黄陵,热爱这里的山水草木,热爱这里人们的善良朴实。
    对于披露这件事,我曾犹豫过,我甚至希望有其他记者报道这件事,只要不是我就行。但是几天过去了,似乎这件事又将会变得从未发生过一样。
    我是一个记者,我应该对事实负责。不想再说更多的话,贴出这些照片,作为一个民族再次崛起艰难历程中某个微观阶段的尘封。

(转贴自新浪赵亚辉的blog,原文还应该有照片,可我这里不知为什么看不到。)
№0 ☆☆☆凌宵 2008-04-07 15:55:27留言☆☆☆  加书签 投诉 不再看TA

偶们这里路边到处是花,有些品种还相当滴不错,怎么没人抢捏?
说来说去,还是物以稀为贵啊。
当地官员有钱宁可花在祭祖上(针对祭祖排场越来越大,越来越华而不实而言),除了干实事啥事都要跟人攀比。
老百姓的死活有谁来管呢?要我说,抢得好。
№2 ☆☆☆花影2008-04-07 18:03:3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有钱花纳税人的钱去公祭, 不如多贡献点教育经费在孩子们的古典文化教育上.
№3 ☆☆☆zhn2008-04-07 22:08:20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中国教育的一个缺失,父母本身素质就低,你想会教育出来什么样的子女啊~~,再就中国人现在从小没有爱国主义教育课,思想品德教育课也是走形式,想当然素质就会很差啦!~~
№4 ☆☆☆想法2008-04-07 22:26:0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中华文明的没落与曲解--
没有了内涵的华夏民族,
纵全民的仓实饱暖,
纵周身的博带衣冠,
纵满腹的唐诗汉赋,
纵尽口的孔仁周礼,
又谈得上什么复兴中华呢!
 
礼义廉耻,忠孝信悌,中华民族魂,何时能归来?
№5 ☆☆☆萱萱2008-04-07 22:26:4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晕死了,连几朵不值钱的花都要抢着拿,生怕别人占了自己的便宜似的,真够丢脸。
№7 ☆☆☆哨子面2008-04-08 00:17:3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大家都拿呢,我咋不能拿。” 汗,中国人典型的思维方式
№8 ☆☆☆月明人倚楼2008-04-08 23:55:53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这个不是公有体制的问题,而是传统的“礼”的残余。
祭祀祖先的祭品就是得分给众人,这才是“礼”,因为祭祀过祖先或神明的东西,性质会发生改变,成为祖先和神明赐予的东西。而作为人或者子孙,不接受祖先和神明所赐予的东西是“非礼”的,是不知好歹,要受到祖先和神灵的降灾惩罚。所谓“天予不受,反遭其祸”也。
传统的华夏祭祀礼仪中,有“分祚”的环节,就是把祭品再重新分配给祭祀的参与者们。中餐里的“回锅肉”就来源于对分得的祭品的重新蒸煮。
无论是从传统的角度还是从节约的角度,祭祀用的鲜花和供品都应当分给大家。官员们不拿是他们自己的事,有什么资格禁止民众拿?
当然这样乱哄哄的哄抢是挺过分的,因为传统文化几近沦丧,这次事件也只能说是“礼”的残余,已经从“礼”演变成“非礼”了。
№10 ☆☆☆北宫2008-04-09 20:35:54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补充一下,家里有佛龛的朋友可能见识过,长辈将佛菩萨的供品拿下来再给大家吃,说是供过佛菩萨的有灵气,就是这种“分祚”习俗的流变。
№11 ☆☆☆北宫2008-04-09 20:40:11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这个不是公有体制的问题,而是传统的“礼”的残余。
祭祀祖先的祭品就是得分给众人,这才是“礼”,因为祭祀过祖先或神明的东西,性质会发生改变,成为祖先和神明赐予的东西。而作为人或者子孙,不接受祖先和神明所赐予的东西是“非礼”的,是不知好歹,要受到祖先和神灵的降灾惩罚。所谓“天予不受,反遭其祸”也。
传统的华夏祭祀礼仪中,有“分祚”的环节,就是把祭品再重新分配给祭祀的参与者们。中餐里的“回锅肉”就来源于对分得的祭品的重新蒸煮。
无论是从传统的角度还是从节约的角度,祭祀用的鲜花和供品都应当分给大家。官员们不拿是他们自己的事,有什么资格禁止民众拿?
当然这样乱哄哄的哄抢是挺过分的,因为传统文化几近沦丧,这次事件也只能说是“礼”的残余,已经从“礼”演变成“非礼”了。
№10 ☆☆☆北宫于2008-04-09 20:35:54留言☆☆☆ 
那个是贡品啊。这个是装饰用的花。两个性质根本不一样。
再说我还真的不信知道这个“礼”的人会做出这样“非礼”的事情来。
№12 ☆☆☆三月2008-04-10 00:12:12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鲜花也是供品,佛教有所谓鲜花素果,虽然这个鲜花严格来说不算是贡品了,但是我也只是说,这是“礼”的残余。那些人的心里不一定有分祚的概念,但是大多都已经习惯了这种行为了。
 
如果祭祀活动的主办者可以将祭祀物品进行合理分配,而不是放在那里等烂掉,我觉得不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然“素质高”的人们是不屑的,不过把不新鲜的东西摆放在祖先灵前,我也看不出来这有什么素质可言。
№13 ☆☆☆北宫2008-04-10 09:03:09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不见得是“礼”的残余,这样说只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而已。我们这里商场开业时,门口摆的庆典用的花篮在典礼刚刚完成后也被哄抢一空,跟抢黄陵的情景是一样的。这不是分祚吧,人家开业庆祝的花篮一般都得再多摆几天的呀。
 
而且新浪的报道里讲,主办部门的人也说了,花篮里的花不再重复使用,被抢了也认了,但花盆里的花还是要被园林部门回收的呀,下次还要再用呢。可在现场,连花带大小花盆也都被一抢而空,这就是素质的问题了。是用纳税人的钱买的不错,但用的是当地全体纳税人的钱吧,以后再利用还是为公众办事。被抢花的个别人拿走是没有道理的。
№14 ☆☆☆五步蛇2008-04-10 14:29:45留言☆☆☆ 
投诉 加书签 引用 不再看TA

回复此贴子

名字:
选择图案:
内容:
(注意:一次最多可提交3000字,且一次最多可提交三张尺寸在1024*1024范围内的图片,超出部分请分次提交!)
图片链接:
(贴图规则)


返回上层 管理 返回本版块首页返回交流区首页返回主页

 

只看楼主